数码相机发展史回顾_第1页
数码相机发展史回顾_第2页
数码相机发展史回顾_第3页
数码相机发展史回顾_第4页
数码相机发展史回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码相机发展史回顾 1975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倒不是因为中超形象大使贝克汉姆先生出生在那一年 而是在在 1975 年里出现了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那就是数码相机年里出现了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那就是数码相机 我们屈指一算从 1975 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 了 38 年的历史 虽然数码相机在整个相机发展史上所占的比重只有 2 成 但是他带来个改变要超过 以往所有时间的总和 这种改变虽然巨大 但是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 所以说我们今天就来 简单讲述一下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悠悠历史 38 年长河 始形成始形成 38 年岁月年岁月 看似短暂变化剧看似短暂变化剧 刚才我们也说了 相机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 38 年的历史 且不提当年的数码相机是否昂贵 单是 从庞大的体积和缓慢的反应速度来看都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小型化是数码相机在整个发展史当中一 直在进行的部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相机的尺寸始终是往小了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相机的尺寸始终是往小了发展 38 年中像素和速度的提升非常迅猛 除了小型化以外 像素的提升 速度的提升 功能的提升可以算是数码相机这些年进步的除了小型化以外 像素的提升 速度的提升 功能的提升可以算是数码相机这些年进步的 3 大重点大重点 目前像素已经达到了 8000 万的高度 一次曝光相机 速度则做到了每秒钟 60 张 功能从拍摄功能 视频功能再到分享功能无一不全 在这 3 点当中 功能的提升可以说是数码相机普及的最重要原因 也是数码相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机功能的提升是数码相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然了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并不在畅想未来会怎么样 我们更多的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数码 相机发展历程当中非常耀眼的产品 以及他们在历史当中的地位 由于时间过于久远 收集的资料 也不够全面 难免有些偏颇的地方 就请大家原谅了 逐渐演变逐渐演变 从样品逐渐实用从样品逐渐实用 数码相机开始完全可以说处于太古代 第一台数码相机就算是 1975 年柯达的实验品 拥有 100 100 的黑白分辨率 当然这台类似机床的数码相机就是一个纯粹的实验品 不过也正式宣告了数码相机 在人类历史上的诞生 柯达实验品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码相机应该算是 1981 年索尼生产的 Mavica 而且这第一台数码相机采用了 可交换镜头设计 其传感器面积与目前的尼康 1 系统相似 约为 12mm 10mm 具备 570 490 28 万 像素 拥有标准变焦 中焦 长焦这 3 枚镜头 索尼 Mavica 之后各大厂商都推出了相当多的实验型号 1989 年推出的富士 DS 1P 可以算是世界上首台使用闪存 存储介质的相机 这一存储模式沿用至今 也成为了目前相机存储信息的第一方式 当然此时的 DS 1P 并非零售商品 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缘购买 还有就是富士 DS 1P 的外形总会让笔者联想起一种 叫做刮胡刀的护理产品 富士 DS 1P 柯达的 DC40 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商业化小型数码相机 不过此时此刻已经到了 1994 年 虽然像素仍然停留在 756 504 38 万的数字 也只有内置的 4MB 闪存 但是使用起来可以说十分方 便 而且只要 4 节 AA 电池即可供电 这款外形奇葩的数码相机价格为 699 美元 非常具备吸引力 柯达 DC40 苹果的 QuickTake 100 在 1994 年同时也出现了一款非常特别的产品 那就是苹果的 QuickTake 100 这也是苹果历史上第 一款数码相机 与当年其他品牌的类似产品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苹果的数码相机项目在乔布斯 上台之后全部被砍掉 如果保留的话相信现在我们绝对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现在想起来稍微 有点可惜了 元古代元古代 尝试前进尝试前进 特殊结构改倍率特殊结构改倍率 1995 年出现了一款非常特别的单反相机 那就是尼康 E2 实际上这是一台尼康与富士共同开发的相 机 这台相机采用了极其特别的光学补偿机构 虽然只使用了 2 3 寸的 CCD 传感器 但是却没有焦 距转换倍率 这种光学缩小装置也让感光度提升了不少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系列的单反相机 ISO 都是从 800 起步 实际上只是 50 尼康与富士的合作也再一次证明了基友的力量是无穷的 尼康 E2 同类的光学缩小装置到 2013 年才在市场上流通 而且也是用在单反镜头转微单相机上 这都是后话 了 不过尼康这个系列的相机的确还是出现了 6 台 也就是 E2 E2s E2N E2Ns E3 E3s 这 6 台相机都采用了相同的传感器 只是在功能上不断进步而已 卡西欧 QV 10 和理光 RDC1 1995 年同时出现了一台相机 可以说是现在数码相机模式的鼻祖 那就是卡西欧 QV 10 这是世界 上第一台内置的 LCD 屏幕的数码相机 也是第一台采用 LCD 屏幕取景的数码相机 我们可以看到光 学取景器已经走向了没落之路 而这个趋势就是他引来的 在 QV 10 之后理光也发布了一台使用相 似传感器的相机 RDC1 相对于卡西欧的产品增加了视频拍摄功能 可以说这也是数码相机历史上第 一台可以拍摄视频的产品 虽然精度颇低 但也算开了一个好头 多年后有人问过我 为什么陈冠 希老师是理光的粉丝 那时候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如果再有人这样问我 我会告诉他 因为那时候 只有理光可以摄像 柯达 DC25 1996 年柯达发布了 DC25 这台颇为普通的数码相机 不过这台相机却具备一个很大的特点 那就是 这台相机使用了现在仍然在沿用的 CF 卡 这也是数码相机正式确立存储卡体系的一台相机 而 1997 年出现的索尼 FD5 则采用了 3 5 寸软件作为存储介质 在当时来看这也许是个先驱的想法 不 过事实证明软盘没有未来 存储卡才是王道 美能达 EX1500 1998 年美能达曾经推出了一款非常特别的可换 镜头 相机 他的本质是将镜头与传感器部分一同更换 这台相机 名为 EX1500 具备 28mm 定焦和 38 105mm 变焦 2 枚镜头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组合来选择 美能达 EX1500 虽然有着有趣的设计 但美能达却没有继续推出改良机种 实在有点可惜 古生代古生代 单单反反现现身身 主流从此定下来主流从此定下来 1998 年佳能推出了旗下第一台数年佳能推出了旗下第一台数码单码单反相机 反相机 也就是传说中的佳能 D2000 这台与柯达联手打造的数码相机只 能用庞大来形容 当然要与过去的单反相比还是小多了 D2000 采用了尺寸高达 APS C 的 CCD 传感器 200 万像 素也带来了非常不错的画质表现 在当时绝对给力 佳能 D2000 1999 年尼康则拿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自己的单反相机 也就是传说中的 D1 D1 采用了 270 万像素的 CCD 传 感器 可以说是当时画质最为优秀的数码相机 而且 D1 的机身也是十分的紧凑 与当年的 F5 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个尺寸也被目前所有的旗舰级单反沿用下来 尼康 D1 在 2000 年还算是颇为热络的康泰时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全画幅单反相机 N Digital 这款相机使用了来自飞利浦的 600 万像素全画幅传感器 不需要考虑焦距转换倍率等问题 创下了当时数码相机之最 无奈康泰时后来活的实 在是不咋样 这东西也就没卖出去多少台 康泰时 N Digital 佳能 D30 和索尼 CD1000 紧接着的佳能 D30 也是于这一年发布 D30 是第一款采用 CMOS 传感器的单反相机 具备 310 万像素 APS C 画 幅 机身级别与目前的 5D3 较为相似 从这台相机身上也能看出佳能对于 CMOS 传感器的前瞻性 2000 年还有一 台值得我们记住的机器就是索尼的 CD1000 虽然这是一款相机 但是却采用了 CD 作为存储介质 其实索尼历史 上尝试过相当多种东西存储 不过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CD 作为一个要求稳定性非常严格的存储设备 显然是不 适合放在数码相机上的 尼康 D1X 之后的 2001 年比较瓶颈 只有一台尼康 D1X 使用了非常特别的长方形像素排列 530 万像素的 CCD 传感器在当 时来看很不错了 不过这种方法让这台相机的纵向分辨率十分不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佳能 1Ds 适马 SD9 和富士 S2 PRO 2002 年我们迎来了几台具备历史意义的机器 比如佳能 1Ds 这是历史上第一台具备实用价值的全画幅相机 适 马 SD9 则是历史上第一台使用了 X3 传感器的单反相机 富士的 S2 Pro 则是历史上第一台使用 2 种像素尺寸的单 反相机 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而且除了 S2 现在都有了相当长足的发展 柯达 DCS Pro 14n 奥林巴斯 E 1 佳能 300D 和索尼 F828 2003 年出现的机器可能更多的是市场上的意义 比如首台尼康 F 卡口的全画幅相机柯达 DCS Pro 14n 当然这台 机器除了低感画质其他实在是不值一提 4 3 系统的起源机奥林巴斯 E 1 佳能 300D 是世界上首款入门级数码单 反相机 索尼 F828 则使用了极其特殊的 4 色传感器 同时也算得上是旗舰级小型数码相机历史上的最高峰 中生代中生代 全面全面进进化化 速度开始被注意速度开始被注意 进入到 2004 年之后 数码相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之前的相机更多的具备试验形式 所有的数码单反机型也 都有对应的胶片相机在同期进行研发 以保证技术上的同步 但是 2005 年之后就连续出现了多款全部独立研发的 相机 小型数码相机也逐步成型 抛弃胶片时代的思路 尼康 D2H 尼康 D2H 是一款非常特别的相机 采用了 400 万像素的 LBCAST 传感器 具备当时十分优秀的高感表现 而且尼 康 D2H 也是当时第一台支持 WiFi 的数码相机 新闻记者在使用时可以非常轻松的将照片远程传递回电脑 十分方 便 这台相机目前仍然有人在使用 除了像素不高以外可以说还是很不错的 笔者在翻阅资料之前万万没有想到 第一台支持 WiFi 的相机居然是一台如此专业的单反相机 玛米亚 ZD 和爱普生 R D1 在 2004 年其他的还有一些很各色的产品了 他们分别是世界上首款一体化的 645 数码单反相机玛米亚 ZD 这台 相机采用了 2200 万像素传感器 尺寸也高达 135 相机的两倍 同年的爱普生 R D1 则是世界上第一款旁轴相机 对于曾经的徕卡用户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 佳能 5D 2005 年还同时出现了一台可以说跨时代的产品 那就是佳能的 5D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把全画幅传感器下放到 准专业相机的层次 5D 的上市实际售价仅为 20000 元 而当时退市的 1Ds 也在 40000 元以上 如此的价格差异 足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 徕卡 R9 在这一年徕卡也发布了一款名为 DIGITAL MODUL R 的数字后背 事实上这也是最后一个也是最成型的一个 135 单反相机用的数码后背 这个后背使用了倍率约为 1 3X 的 1000 万像素 CCD 传感器 可以用在徕卡 R9 上 让传 统的胶片相机变成数码相机 不过这种东西被市场证明为不靠谱 后续也就没有再出现过 柯达 V705 之后的 2006 年可以说是风平浪静 各种优秀产品还在出现 但是始终没有一个质变的点存在 只有柯达推出了一 款颇有特色的小型数码相机 也就是 V705 这款相机采用了极其特别的双镜头设计 一颗 23mm 的超广角加上 39 117mm 的 3 倍变焦组合成了一个非常实在的焦段 23mm 的广角也是很久没人超过的数字 新生代新生代 CMOS 来来临临 功能更多被注意功能更多被注意 2007 年出现了一台在整个相机历史上很重要的产品 那就是尼康 D3 尼康 D3 虽然使用了全画幅传感器 但是很 新的工艺和仅有 1200 万的低像素瞬间掀起了人们对于高感的一种崇拜 当时 ISO 6400 可用是 D3 的口号 也是 一种大家的向往 尼康 D3 2007 就那么过去了 2008 年出现的给力新品实在是不少 而且出现了我们现在颇为主流的一种机型 也就是没 有反光板的大尺寸传感器可交换镜头相机 松下 G1 是先行者 而三星 NX10 则是 APS C 无反相机的第一款 这 2 款相机以及其他品牌的衍生品成为了目前关注度很高的产品 松下 G1 和三星 NX10 2008 年还有 2 款与画幅有关的产品 一款是飞思 P65 这款用于 645 相机的数码后背是世界上第一款达到了 645 全画幅的数码后背 让人们在使用 120 镜头时不需要考虑什么转换倍率之类的事情 可以尽可能的发挥 645 相机的视角优势 飞思 P65 松下 LX3 另一款就是松下 LX3 这款产品使用了非常特别的冗余传感器 无论使用 4 3 拍照还是使用 16 9 拍照都不需要 进行裁幅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冗余传感器是一种浪费 不过传感器的成本下探空间是十分可观的 冗余传感器一 定是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四第四纪纪 全新全新时时代代 分享开始成潮流分享开始成潮流 2009 年之后 相机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改革高峰 出彩的普遍均为小型数码相机 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在功能上 做了创新 比如索尼 G3 内置了 WiFi 以及浏览器可以连接无线网络 算是世界上第一台智能相机 三星 ST550 使 用了独特的双屏设计 可以让被拍摄者乃至于自拍带来方便甚多的体验 富士 W1 采用了双镜头双传感器设计 是第一台民用级的真 3D 设备 索尼 G3 三星 ST550 和富士 W1 除了功能 也有一些特别的产品出现 比如世界上首款全画幅旁轴相机 M9 虽然是数码相机但是仍然保留了胶片 时代的诸多特性 绝对算是个奇葩 理光推出的 GXR 回归了同时换传感器以及镜头的思路 在当时的确吸引了不 少眼球 虽然最后失败收场也是震撼人心 徕卡 M9 理光 GXR 2009 年还出现了索尼 A850 这是全画幅单反相机历史上最便宜的产品 低过 D600 和 6D 当然了由于这是一款 阉割出来的相机 所以并没有生产太多 再加一些功能上的缺失 和索尼对于一些地区市场的限制 导致于这台 相机始终没有大卖 索尼 A850 2010 年的市场 留下的都是一些比较奇怪的东西 比如使用了混合取景器的富士 X100 具备极强视频拍摄能力 的小型无反相机松下 GH2 使用了独特半透镜的索尼单电相机 A55 这 3 台机器都是在独辟蹊径 毕竟这个市场 已经走向了成熟 不出奇兵没办法 富士 X100 松下 GH2 和索尼 a55 紧接着的 2011 年就迎来了数码相机的大萧条 所以出现的产品可能噱头更多 除了强悍无比的佳能 EOS 1D X 其余的产品都难以让我们觉得能有多么犀利的进步 当然 2011 年出现的卡西欧自拍神器在国内市场上的风靡程度 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在这里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