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参观西柏坡体会_第1页
小学生参观西柏坡体会_第2页
小学生参观西柏坡体会_第3页
小学生参观西柏坡体会_第4页
小学生参观西柏坡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小学生参观西柏坡体会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这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这里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小山村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地名最早是在中学的时候从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当时我觉得它特别遥远与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国革命成功的逐步认识,越来越感受到西柏坡在当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一路风尘仆仆,在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倚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这里,人们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家家户户木板门, “井”字型的方2 / 22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1991 年9 月,江泽东同志来了,2002 年 12 月,胡锦涛同志来了。他们在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发表讲话,他们与西柏坡心心相印。1949 年 3 月 3 日到 13 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了警钟,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 的著名论述-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党的十六大3 / 22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时会主义,我们仍需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同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4 / 22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西柏坡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新中国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精竭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带领全国人民打碎旧中国的同时,倾心细致地描绘新中国的蓝图。这个新中国的构想,以过去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基础,在西柏坡时期形成了明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牺牲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即必须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走向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形态以及经济政策。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5 / 22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时期的民政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保驾护航。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干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6 / 22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家的汽车,回头望,滹沱河水潺潺,似乎在说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群山无言,翠柏无语,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印证:西柏坡永远保存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绵延着一条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红线。回过头来,看一看现今的西柏坡,背靠青山,面对碧水,不仅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而且是风光优美的旅游胜地;她记录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时刻,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它能使参观者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对深入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想到这些,我越来越感受到参观西柏坡的意义深远。离开了西柏坡,我陷入了沉思。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7 / 22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精选范文: 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这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这里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小山村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一路风尘仆仆,在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倚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这里,人们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8 / 22全会会址。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家家户户木板门, “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1991 年 9 月,江泽东同志来了,2002 年 12 月,胡锦涛同志来了。他们在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发表讲话,他们与西柏坡心心相印。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对新世纪的发展机9 / 22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西柏坡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新中国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精竭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带领全国人民打碎旧中国的同时,倾心细致地描绘新中国的蓝图。这个新中国的构想,以过去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基础,在西柏坡时期形成了明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牺牲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即必须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走向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形态以及经济政策。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 ,要10 / 22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干部,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时期的民政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11 / 22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保驾护航。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干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12 / 22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京的汽车,回头望,滹沱河水潺潺,似乎在说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群山无言,翠柏无语,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印证:西柏坡永远保存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绵延着一条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红线。离开了西柏坡,我们陷入了沉思。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13 / 22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篇一:参观西柏坡有感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XX 年 10 月 5 日,们怀着对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敬仰和怀念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我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因为作为党员,我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所指出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14 / 22在历史的今天,按照这种精神要求审视自己,我觉得最主要的要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的矢志不渝和对革命事业的锲而不舍。我应该用西柏坡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在新世纪的今天,物欲横流,有多少人迷失了方向,因此,目前,我们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两个务必在今天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新的指导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篇二:西柏坡之行心得体会西柏坡之行心得体会姓名:仇晓华专业:海洋地质学号:XX28006812050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是文化悠久,环境郁静的革命老区。走进西柏坡,我既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朴实和热情,又深切体会了什么是西柏坡精神。15 / 22这个小山村有它的实力和魅力,这里有领袖们的旧居,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三大战役曾在此运筹帷幄。它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指挥所,作为当时进京的跳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见西柏坡在历史上有着显赫的一页,作家阎涛曾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来概括西柏坡的伟大作用和意义。当年刘少奇率领的中央工委选择这个地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的群众基础好,当党中央五大书记汇合西柏坡成立华北人民政府的时候,这里的气氛已经是空前的高涨,因此才会让西柏坡的火炬照亮了华北,照亮了全中国,辐射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而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也铸就了一种“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永不停顿的建功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它的核心精神就是“两个务必” 。1949 年 3 月 5 日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上,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全面胜利前夜,毛泽东主席在会上语重心长的提出了“务必16 / 22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停止艰苦奋斗的脚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骄傲情绪盛行,享乐思想弥漫, 就会失去前进的精神动力而逐步沉沦下去;而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我们都晓得。因此,西柏坡精神在现在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现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很多,在国际形势复杂,国内艰苦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更要发扬西柏坡精神,以这种精神来面对我们遇到的困难,才能克服一个接一个的难关。在艰苦奋斗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西柏坡参观毛泽东等人的故居时,我发现他们当时的生活用品多么简单,住的房子也不大,家具很少,一般只有床、桌子、椅子、衣橱等基本的家居,有的甚至是缴获国民党的。原来当时的领导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运筹帷幄的,这不得不让我敬佩。老一辈革命17 / 22家在当时清苦的生活条件下能带领群众取得胜利,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发扬的精神。领导人这样艰苦奋斗,必得民心,群众的革命尽头一定很足。这样,艰苦奋斗使得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然而,胜利之后也要不骄不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防糖衣炮弹,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这一点尤其有现实意义。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就是因为很多人放下了警惕,生活趋于安逸,再加上现在的复杂环境,很容易受到腐蚀,这也是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个大问题 腐败。再巍峨的支柱,有蛀虫的吞噬,也会倒塌;千里之堤也会毁于蚁穴。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目无法纪,这些腐败现象的事例实在数不胜数。如今,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人心目中的享乐主义大肆蔓延,浑然不知艰苦奋斗为何物,甚至有些党政领导虽然表面上大谈艰苦奋斗,心中却早就视之为文物或者只是拿去要求别人而已,而把艰苦奋斗的传统扔到了一边。还有些人,不仅为其官不谋其政,而且不以人民公仆自居,摆官架,高高在上,完全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抛到脑后。所以,在现在这个18 / 22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仍然要发扬西柏坡精神,永不停顿的建功立业,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涵的西柏坡精神,已成为我们党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有的人认为,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这些都是用来要求领导人和党员的,这种想法是有失偏颇的,它没认识到,西柏坡精神是所有人的精神,并不是某个人的精神,而是万众一心革命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它的核心精神“两个务必”是其中最概括和有指导意义的精神。艰苦奋斗并不是只对领导人才提出的要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取得成绩之后保持不骄不躁,依然不停止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个人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进步总会为社会进步贡献或多或少的力量,而社会进步了,个人也会受益,这是个体和整体的互相作用。每个人都应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新中国虽然从西柏坡走来,那段时间已经成为可歌可颂的历史,但是,西柏坡精神并不过时,它仍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当年的革命家和群19 / 22众在西柏坡艰苦奋斗,以西柏坡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如今的我们,在即将回到所里进行研究,开始自己真正的研究生工作阶段的时候,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 我不禁也想到,我们也应该时刻铭记西柏坡精神,铭记当时的革命家和群众的艰苦奋斗的生活。回到所里之后,要不怕困难和艰苦的进行学习和工作,取得成绩也不能骄傲,遇到困难也不能气馁。遇到困难,就想想当时革命家在西柏坡的艰苦卓绝,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尚能坚持不懈,我们在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下,遇到困难更不能轻易放弃。西柏坡之行让我充分感受到西柏坡精神的巨大指导意义,感谢所里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西柏坡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公司党组织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份 子,从北京出发,踏上了去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的路途,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群山环绕中 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太行山深处, 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20 / 22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一个完整 的、多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导游带领下,我们顺次 参观了领导人故居及西柏坡纪念馆。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 居里,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在西柏坡旧址前,我们听着工 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件件文物,思绪纷飞。遥想当年老一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出生入死,指引着中国革命从 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是何等的不易。坐在七届二中全 会的会场里,耳边响起了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的一段话,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 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 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