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李卓-孙小俊,陈苗苗,涎腺多形性腺瘤中PLAG1的表达及与ER、P53的关系探讨2800_第1页
11-25,李卓-孙小俊,陈苗苗,涎腺多形性腺瘤中PLAG1的表达及与ER、P53的关系探讨2800_第2页
11-25,李卓-孙小俊,陈苗苗,涎腺多形性腺瘤中PLAG1的表达及与ER、P53的关系探讨2800_第3页
11-25,李卓-孙小俊,陈苗苗,涎腺多形性腺瘤中PLAG1的表达及与ER、P53的关系探讨2800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涎腺多形性腺瘤中涎腺多形性腺瘤中 PLAG1 的表达及与的表达及与 ER P53 的关系探的关系探 讨讨 摘要摘要 目的 目的 对涎腺多形性腺瘤中 PLAG1 的表达及与 ER P53 的关系进行 观察探讨 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 2013 年 2 月 2015 年 2 月收治的涎腺多形性腺瘤患 者 52 例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患者病情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 n 22 和无复发 组 n 30 两组患者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来检测 PLAG1 ER P53 的表达 分析 PLAG1 的表达及与 ER P53 的关系 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中 PLAG1 ER P53 的表达均呈阳性 并且复发组中 PLAG1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无复发组 PLAG1 在有 ER P53 表达的患者中 阳性率也更高 结论 结论 涎腺 多形性腺瘤患者中均有 PLAG1 ER P53 的表达 PLAG1 与 ER P53 之间可 能存在有协同作用的关系 同时 由于 PLAG1 在复发组中发生率更高 可用 于对患者病情复发及恶化的检测 关键词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肿瘤基因 1 免疫组化 雌激素受体 涎腺多形性腺瘤 也成为涎腺混合瘤 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 1 主要发 生于外 中胚叶 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颈部淋巴结肿大 局部发生持续性疼痛 皮肤粘连 咽部有异物感 有的患者还会有面神经瘫痪的症状 2 医学中常用 的诊断方法是观察患者的涎腺部位和利用 B 型超声波见境界光滑的反射图像中 内部回声波的分布点等方法来进行诊断 3 近年来 有学者提出涎腺多形性腺 瘤患者中的 PLAG1 多形性腺瘤基因 1 pleomorphic adenoma gene 1 ER 雌激素受体 P53 免疫组化 的表达可能具有相关的联系 目前对于涎 腺多形性腺瘤中 PLAG1 的表达及与 ER P53 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内容还存在一 些空白 因此 我院选取了 52 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来进行实验探究 PLAG1 的表达及与 ER P53 的关系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 2013 年 2 月 2015 年 2 月收治的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 52 例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我国关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 标准 4 排除标准 5 有严重心 肝 肾疾病的患者 对激素有强烈依 赖的患者 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有严重疾病的患者 根据 52 例患者的病情复 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 n 22 和无复发组 n 30 复发组中 男性患者 12 例 女性患者 10 例 患者年龄 32 54 岁 平均年龄 41 5 2 5 岁 并发吞咽 功能障碍 2 例 语言 呼吸功能障碍 1 例 口腔颌面部感染 2 例 口腔颌面部 肿瘤 3 例 无复发组中 男性患者 16 例 女性患者 14 例 患者年龄 31 55 岁 平均年龄 42 3 1 8 岁 并发吞咽功能障碍 4 例 语言 呼吸功能障碍 2 例 口腔颌面部感染 3 例 口腔颌面部肿瘤 4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并发症 情况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5 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及家属 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 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1 2 1 实验用品 选用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 DAB 试剂盒 免疫组化试剂盒 同时 选择 ZY 7D2 单克隆抗体 P53 单克隆抗体 微波炉 电烤箱 水箱等 1 2 2 实验方法 将两组患者取出的标本用甲醛进行固定后 再进行脱水 保持 5 m 左右 的蜡片切片厚度 再按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来检测 PLAG1 ER P53 的表达 通过在光镜来对细胞核进行观察 比较细胞核的着色情况及数量 细胞核有着 色的 即为阳性 反之则为阴性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中 PLAG1 ER P53 的表达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的 PLAG1 ER P53 数量及比率 并进行对比 观察在 ER P53 呈阳性与阴性 的患者中 PLAG1 的表达情况 观察 PLAG1 的表达与 ER P53 之间的关系 1 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8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 采用 X 检 sx 验 P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 PLAG1 ER P53 的表达情况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 PLAG1 ER P53 表达情况的观察 从结果中得出 在 两组患者中 PLAG1 ER P53 的表达均呈阳性 并且复发组中 PLAG1 的阳性 率为 90 9 明显高于无复发组的 66 7 组间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X 4 2020 P 0 05 PLAG1 在有 ER P53 表达的患者中 阳性率也更高 具体两组患者中 PLAG1 ER P53 的表达情况见下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的 PLAG1 ER P53 的表达情况 n 组别例数PLAG1ERP53 复发组2220 90 9 14 63 6 15 68 2 无复发组3020 66 7 16 53 3 18 60 0 2 2ER P53 呈阳性与阴性患者中 PLAG1 的表达情况 PLAG1 在 ER P53 呈阳性的患者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86 7 明显高于在 ER P53 呈阴性的患者中所表达出的阳性率 54 5 两者间差异对比明显 具 有统计学意义 X 6 6561 P 0 05 3 讨论讨论 一直以来 医学界在对涎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 非常重视对患者的预后处 理 因为从大量的实验探究中可以得知 涎腺多形性腺癌的复发率非常高 虽 然是属于低恶性的临界肿瘤 但也存在恶化的可能 6 因此 对于涎腺多形性 腺瘤的早期预防和诊治非常重要 有学者提出 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检测中 PLAG1 ER P53 的表达情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对此 我院选取了 52 例涎 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来进行实验探究 从结果中可以得知 复发组中 PLAG1 的 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达到了 90 9 同时 PLAG1 在有 ER P53 表达的 患者中 阳性率也更高 表达的阳性率为 86 7 综上所述 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均有 PLAG1 ER P53 的表达 PLAG1 与 ER P53 之间可能存在有协同作用的关系 同时 由于 PLAG1 在复发组中 发生率更高 可用于对患者病情复发及恶化的检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彧婷 谢立平 沈雷等 涎腺多形性腺瘤中 PLAG1 的表达及其与 ER P53 的 关系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5 25 26 2 王远达 PLAG1 及 IGF 2 IGF 1R 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D 贵阳 医学院 2014 3 颜晓燕 蒋丽媛 贾志强等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 2 在 CBF MYH11 阳性急性 白血病中的表达和意义 J 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 21 1120 1121 4 王青 马洪 PLAG1 在涎腺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