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资产近两年有望超美成建筑资产大国.doc_第1页
中国建筑资产近两年有望超美成建筑资产大国.doc_第2页
中国建筑资产近两年有望超美成建筑资产大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资产近两年有望超美成建筑资产大国根据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报告显示,一览监理英才网获悉:中国建筑资产总值将较去年的35.4万亿美元增超一倍,达到75.7万亿美元,这将比美国和印度的建筑资产总和还要多。但建筑资本的存量角度看,中国还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这一观点并无不妥,但是存量不足并不代表每年的增量仍有很大上升空间。35.45万亿美元这是中国去年的建筑资产价值,在首次公布的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榜上排名第二。该榜单是英国克力思咨询公司对全球30个国家和城市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并预测“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中国有望最早在明年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建筑资产大国”。有关专家指出,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建筑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建筑热是信贷过剩的一个信号,在“鬼城”频现、泡沫频出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能否扛起建筑资产头号大国的盛名?建筑资产投资增速迅猛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以35.45万亿美元的建筑资产财富位居榜单第二,而排名第一的美国建筑资产财富为39.73万亿美元,中国有望最早在明年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建筑资产大国。作为考察不同国家实力强弱的替代性经济指标,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是对30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房产、住宅和商用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发电站和供水网络等建筑资产的量化统计结果。该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建筑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将达到6.1%,这意味着到2022年,中国建筑资产总值将较去年的35.4万亿美元增超一倍,达到75.7万亿美元,这将比美国和印度的建筑资产总和还要多。建筑资产水平较高的国家,应该被认为会催生更高水平的经济产出,因此拥有更高水平的收入。建筑资产财富排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分配。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界人士对此表示,中国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而且城镇化率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这正是近年来中国建筑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的原因。投资过度现“鬼城”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建筑资产财富仅为26,000美元,世界排名第24位,仅略高于美国人均水平(126,000美元)的1/5。到2022年,中国人均建筑资产财富水平仍将比美国低61%。该调查报告指出,相对于中国的经济规模而言,中国的投资增速基本上是合理的。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似乎并不存在建筑资产投资过度问题,但中国按人均计算的建筑资产似乎离过度建设的水平还差很远。上述经济学界人士表示,从建筑资本的存量角度看,中国还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这一观点并无不妥,但是存量不足并不代表每年的增量仍有很大上升空间。若不能清晰分辨资产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就极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日前发布的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中国西部地区房地产总投资和住宅投资分别增长20.4%和15.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城市出现了房地产过度投资现象。同时,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调查报告警示称,这种飞速发展几乎全部是由政府资助的,未来建筑环境可持续性可能因此而出现麻烦。中国建筑资产积累得太快,且建在错误的地点,导致了购物中心“鬼城”和空荡荡的居民区,由于中国普遍存在“建好了人就会来”的观点,以后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多。盲目发展或致泡沫长沙近日开建838米“世界第一”高楼也引人关注。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市场异常火热。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曾在微博上表示,建筑热是信贷过剩的一个信号。历史上,摩天大楼的建造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是与信贷宽松、土地价格飙升和过分的乐观预期紧密相关。我国的城镇化率仍不断提升,还需要大量住房、公路、铁路等。上述经济学界人士指出,对于地方发展热情,要分别对待。一般来说,经济基础较好的省份不会盲目发展,反之,有些落后省份的城市可能会盲目发展,比如鄂尔多斯楼市就出现了大量泡沫。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建筑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正因如此,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会使总需求持续增长,略显过剩的产能可以很快被消化,所以投资不存在所谓的泡沫,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还可以持续。上述经济学界人士认为,从长远看,很难判断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过度,中西部的基础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