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煤气预防_第1页
冬季煤气预防_第2页
冬季煤气预防_第3页
冬季煤气预防_第4页
冬季煤气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过冬,-如何冬季防止煤气中毒,北京市卫生局昨天在健康播报中公布,本市上周共报告煤气中毒事件90起,中毒130人,死亡3人。统计数字还显示,自去年入冬以来,本市共报告煤气中毒事件529起,中毒707人,死亡11人。,据北京急救中心统计,自年月日北京供暖季开始,北京地区仍处于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时段。截至年月日,北京“”急救共接到一氧化碳中毒病例例。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入冬以来虽然天气较暖,但10月1日至11月7日,北京共有8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的教训,002年10月28日,在昌平区东小口镇一商贸中心宿舍内发现有4名该厂外地职工煤气中毒,3人死亡。据查,10月27日晚,4人酒后回到宿舍内休息,因宿舍内的炉具尚未安装完毕无法使用,其中1人到院内厨房的灶中夹了三四块正在燃烧的煤块放到宿舍的炉内取暖,导致3人煤气中毒死亡。,2003年12月18日清晨5点左右,昌平区东小口村一食品厂的12名女工在睡觉时煤气中毒。除1人死亡外,其他女工被分别送往309医院和中关村医院抢救。11名伤者经过抢救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经对现场勘查,事故原因为室内用于取暖的炉具烟道被堵,室内又没有安装风斗,致屋内12名女工煤气中毒。,去年,1月在大兴区一处服装加工点,11名女工被发现集体煤气中毒。急救人员迅速赶到并进行抢救,但两名女工已经停止了心跳。事故原因为使用煤炉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去年的12月份,通州有一个公司的值班人员,因为晚上值班,值班室也没有暖气,他就用了一个铁桶,就把烧的一些乏煤放到铁桶里,拿到室内取暖,结果第二天就没醒过来。,煤气是煤炭等燃料在不充分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万分之一时,就会使人中毒;含量达到千分之一,30分钟就会危及人的生命;达到千分之五,5分钟可置人于死地 当烧木炭、煤炭时便会产生煤气,如果门窗关闭,不通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就会过高,而引起室内人员中毒。一氧化碳能破坏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携带和输送氧气的功能,造成身体严重缺氧。 一氧化碳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且它的结合能力大大超过了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因此,就导致血红蛋白无法与氧结合,最后致使全身缺氧,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将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此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一旦断绝氧气供应,将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所以煤气中毒的入会感到头痛、头晕、心慌、眼花、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迷而危及生命,煤气中毒症状,煤气中毒症状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10%到20%,可见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脱离中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迅速消失者为轻度中毒。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30%到40%,在轻度中毒症状基础上出现昏迷或虚脱,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色,留意面颊部、前胸和大腿内侧明显者为中度中毒,抢救及时可较快清醒,愈后较好。重度中毒者,血液碳氧血红蛋白50%左右,出现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其愈后不良,常留有后遗症,高危人群和地点,警方介绍,租住在平房院里的外地人(特别是南方人)是煤气中毒的高危人群。 他们不懂如何正确使用炉具烧煤取暖,因此很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使用炉火取暖的胡同、平房院、简易楼房是煤气中毒的高发地点,据介绍,本市煤气中毒事故不断发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和出租房屋成为煤气中毒事故的高发人群和高发部位。去年煤气中毒死亡人员中,流动人口比重较大,达78,发生于出租房屋内的事故高达66。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且缺乏正确使用煤火取暖常识,加之租住出租房屋面积小、保温差、不通风,客观上造成取暖人为保暖将房屋密封,甚至将已安装的风斗封闭,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此外,去年因取暖户使用不安全炉具或者炭盆、铁桶等非炉具取暖,以及不安装风斗、不及时清理烟道等原因,导致的煤气中毒死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3。部分群众思想麻痹,对预防煤气中毒存在侥幸心理,导致事故多发。,重点预防时间,一是集中供暖开始的前夕。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比较寒冷,由于没有开始供暖,不少人便生火取暖。操作不慎,容易导致煤气中毒。 二是供暖即将结束时。 经过一个冬天,烟筒里已经堆积了不少烟灰,如果疏于清理,烟灰可能堵塞烟筒,也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常见原因,(1)生活用煤不装烟筒或风斗,或是装了烟筒但却堵塞、漏气,会使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增高; (2)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停留时间过长; (3)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4)冬天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的废气; (5)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 (6)自制土暖气取暖,虽与煤炉分室而居,但发生泄漏、倒风引起煤气中毒; (7)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煤气中毒的预防,煤气中毒的预防,主要在于提高警惕性。在烧木炭、煤炭时要安装烟筒排气,打开门窗通风,尤其是睡前要将炭火和煤炉搬出卧室,这样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煤气中毒的发生。 预防煤气中毒,总结出三件套,炉具、风斗和烟囱。炉具就是安全的炉具,烟囱是密封性比较好的,接口要接牢的,最好是用一些胶布在接口的地方密封一下,然后伸出室外要加装一个弯头,防止大风倒灌,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其是否完好,若有破损、锈蚀、漏气,要及时更换;检查烟道是否通畅,有无堵塞物;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粗的一头朝向煤炉);屋内及时安装风斗,经常检查烟道和风斗;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风斗,这也是预防煤气中毒非常重要的一个装备,现在老百姓取暖都是怕冷,所以都把门窗紧闭,保暖的同时也就使空气不太流通,所以有必要加装一个风斗,风斗的作用就是在挡住外边来风的同时保证室内的空气往外流通,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如果万一因为其他方面的不当,造成煤气的产生,他能够及时地流出室外,安全过冬十招,下面是警方传授的&!招式一! 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灶具 土暖气和烟囱&!招式二!如果使用已有的取暖工具!要在使用前检查炉灶烟囱是否完好无损& 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并修补(检查时可以把烟囱对准阳光照射过来的方向! 看是否有小孔露光&!,招式三!燃气具上的减压阀和皮管要进行检查& 可以用肥皂液检验接口阀门或焊缝!发现气泡即为漏点!必须进行更换&!招式四!烟囱的出风口要安装弯头! 出口不能朝北!以防因大风造成煤气倒灌&!招式五!烟囱接口处要顺茬儿接牢)粗口朝下细口朝上*!接口处要用报纸胶带等物进行密封!严防漏气%,!招式六! 屋内放置煤炉必须安装风斗! 以防止一氧化碳不能彻底排出% 要经常检查风斗烟道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 风斗可以自己手工糊制%!招式七!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检查煤炉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 风门是否打开!可以用硬物把风门柄夹住%!,!招式八!烧过的煤在取出后要尽快拿到室外!如果留于室内它可能会继续释放一氧化碳气体%!招式九!感觉头晕或闻到煤气味时!要迅速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同时人员最好离开房间到室外呼吸新鲜的空气%!招式十!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儿就不会煤气中毒!还有些人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煤气中毒!这些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防止煤气中毒的关键是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急救可分四步进行: (1)鉴定是否煤气中毒。凡现场散发有煤气异味,病人口唇呈樱桃红色,是最有力的煤气中毒证明。 (2)立即打开门窗或把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松衣扣、腰带,并使中毒者的头后仰,保持他的呼吸道畅通。若自己意识到煤气中毒并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直立时,应就地匍匐行,及时离开或打开门窗。居室外的人进入室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开灯、用打火机、火柴等,防止引起爆炸,(3)迅速呼救,及时打120急救电话。凡中度以上的中毒者均应及时送往医院,因为自然情况下人体内的一氧化碳完全排除大约需要一天时间,不尽快做高压氧治疗可能留下后遗症。 (4)在等待急救人员的间隙,应该对中毒者做进一步检查和紧急处理,重点检查神志、脉搏、呼吸、面色、瞳孔等。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可实施人工呼吸,进行复苏抢救。,方法是:让中毒者仰卧,解开其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病人嘴唇,吸足一口气,对准病人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鼻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成人1416次/分钟,儿童1824次/分钟。如有呕吐物引起呼吸不畅,要及时清除;如发现有外伤要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相应处理。,危情 使用简易炉子来京打工的李某和赵某,暂住在一间出租房内。李某购买了一个简易炉子烧煤火取暖。2007年2月13日,李某在晚上生火时未盖紧炉盖,加上烟囱与炉子接口不严并且未安装风斗及时通风,导致当晚屋内大量煤气泄漏。因一氧化碳中毒,李某和赵某年纪轻轻就远离尘世。批发市场上出售的简易炉子虽然便宜,但却并不安全。目前一半的煤气中毒事故都是源自质量低劣的煤炉。因此,您在安装炉具(包括土暖气)时,应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果有破损、锈蚀、裂缝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并修补。防范高招:在安装炉具前,先用废纸在烟道口试点一下,看看烟道是否通畅,有无串烟现象。烟囱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要检查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居民如将煤炉封得很严实,也会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烟囱积灰未清冬去春来,住出租房的陈女士一直都用煤炉取暖,使了几个月后,煤炉烟囱内已经积满了灰土。去年3月3日,陈女士被人发现仰面倒在出租房的床上,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经过检查发现,原来陈女士使用的煤炉,因长期未疏通烟道内的积灰,导致烟流不畅。民警说,遇大风倒烟、烟囱被烟灰或其他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防范高招:市民在安装烟囱时首先应注意风向,防止筒口正对风口,如烟囱安在房屋南侧,北风转南风便会造成煤气倒灌现象。在生炉子前要检查烟道是否有异物堵塞,要勤掏烟囱里的烟灰。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如果要封火,煤不要压得太多,防止把烟道堵死,发生中毒。,未安装烟囱风斗60多岁的值班员蔺某因天气降温,就把屋外做饭用的简易炉子搬进值班室内。但他并不懂得,使用炉具还应安装烟囱和风斗。2006年10月25日,蔺某被人发现在值班室内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用煤炉一定要装风斗,在不降低温度的条件下保证室内通风。”民警说,每年取暖季警方都要派人挨家挨户宣传安装风斗,但仍有不少人麻痹大意,认为无所谓。防范高招:不要把门窗关得太严,可在窗户上向外糊个“风斗”或留个通风孔。白天用的取暖炉,晚上最好搬到外面。在生炭火盆或用煤球炉、蜂窝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在屋外点好,等火着旺后再搬到屋里来,晚上睡觉前要搬到屋外去。另外,许多人家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安装高度不够,也会造成煤气排出不畅,引起中毒。,煤炉是否安全,烟筒很关键。据了解,目前经营烟 筒的一般是个人承包的五金日杂商店,烟筒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位曾经营过日杂商店的工作人员称,质量好的烟筒应该是由厚度适中的铁料,经过专门的机器封口,才能保证烟筒的密封性,而在一些乡镇集市上,还有一些杂货铺摆摊现做现卖,原材料是四处收购的废铁皮,完全手工打造,虽然价格便宜,但密封性实在不敢保证,这些烟筒连一个冬天都用不下来。因为烟尘的腐蚀作用,再加上高温烧烤,很可能使烟筒的表面出现许多小洞,久而久之,洞越来越大,一氧化碳就会从这些洞里钻出来,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居民由于缺乏安全常识,通常是将去年使用过的烟筒,简单处理一下烟筒中的灰垢,再次安装使用,殊不知由于旧烟筒铁皮老化,很容易在对接时出现裂缝、开焊,而且使用了一冬天的烟筒灰垢残存在内,会造成烟道堵塞不畅。还有部分居民发现了烟筒有洞,则干脆用纸糊上继续用,这些不适当的使用方法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在此提醒使用煤炉的居民,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炉子和烟筒,最好选择铸铁的,切不可使用简易的取暖装置。烟筒每段的接口处要封死,窗外的出风口要安装弯头,以免煤烟回流,为增强排风,在适当位置安装风斗。同时,应定期检查风斗、烟道,如发现烟筒有破损、腐蚀、漏气等问题,必须及时修补或更换。平时要经常给室内通风换气,每晚睡觉前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最好在屋里放一盆水以便应急。,北京的一氧化碳气象指数分为4个等级:1级为自然气象条件比较利于一氧化碳的扩散,但由于居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不仅与自然气象条件有关,同时与居室的通风条件有直接的关系,仍需提醒燃煤取暖及使用炭火等人员注意室内通风,预防煤气中毒;2级为自然气象条件较不利于一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