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_第1页
2016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_第2页
2016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_第3页
2016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_第4页
2016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2929 20162016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一 集合 1 北京 L 已知集合 则 2Ax x 1 0 1 2 3B AB A B C D 0 1 0 1 2 1 0 1 1 0 1 2 2 北京 W 已知集合 24 3 5 AxxBx xx 或 则AB A 2 5 xx B 或 C 2 3 xx D 或 3 全国 1L 设集合 则 2 430Ax xx 230Bxx AB A B C D 3 3 2 3 3 2 3 1 2 3 3 2 4 全国 1W 设集合 则 1 3 5 7A 25Bxx AB A B C D 1 3 3 5 5 7 1 7 5 全国 2L 已知集合 则 1 2 3A 120 BxxxxZ AB A B C D 1 1 2 0 1 2 3 1 0 1 2 3 6 全国 2W 已知集合 12 3 A 2 9 Bx x 则AB A 21 0 1 2 3 B 21 0 1 2 C 1 2 3 D 1 2 7 全国 3L 设集合 S 则 ST x 2 x 3 0 T 0 Sxx xI A 2 3 B 2 3 C 3 D 0 2 3 U U 8 全国 3W 设集合 则 0 2 4 6 8 10A 4 8B A C B A B C D 4 8 0 2 6 0 2 6 10 0 2 4 6 8 10 9 山东 L 设集合 则AB 2 x Ay yxR 2 10Bx x A 1 1 B 0 1 C 1 D 0 10 山东 W 设集合 则 1 2 3 4 5 6 1 3 5 3 4 5 UAB U AB A B C D 2 6 3 6 1 3 4 5 1 2 4 6 11 四川 L Z 为整数集 则 A Z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3 B 4 C 5 D 6 12 四川 W 设集合 A x 1 x 5 Z 为整数集 则集合 A Z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6 B 5 C 4 D 3 13 天津 L 已知集合 则 1 2 3 4A 32 By yxxA AB A B C D 1 4 1 3 1 4 14 天津 W 已知集合 则 3 2 1 A 12 AxxyyB AB A B C D 3 1 2 1 3 2 3 2 1 15 江苏 已知集合则 1 2 3 6 23 ABxx AB 16 上海 设 的解集为 13 x 二 函数 2 2 2929 1 北京 L 设函数 1 若 a 0 则 f x 的最大值为 3 3 2 xx fx x xa xa 2 若 f x 无最大值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2 北京 L18 13 分 设函数 曲线 y f x 在点 2 f 2 处的切线方程为 a x fxxebx 14yex 求 a b 的值 求 f x 的单调区间 3 北京 W 下列函数中 在区间 1 1 上为减函数的是 A 1 1 y x B cosyx C ln 1 yx D 2 x y 4 北京 W 函数 2 1 x f xx x 的最大值为 5 北京 W20 13 分 设函数 32 f xxaxbxc 求曲线 yf x 在点 0 0f处的切线方程 设4ab 若函数 f x有三个不同零点 求 c 的取值范围 求证 2 30ab 是 f x有三个不同零点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6 江苏 设是定义在 R 上且周期为 2 的函数 在区间 1 1 上 fx 2 5 xa f x x 10 01 x x 其中 若 则的值是 aR 59 22 ff 5fa 7 江苏 19 16 分 已知函数 0 0 1 1 xx f xababab 设 a 2 b 求方程 2 的根 1 2 f x 若对任意 不等式恒成立 求实数 m 的最大值 xR 2 f 6fxmx 若 函数有且只有 1 个零点 求 ab 的值 01 1ab 2g xfx 8 全国 1 函数在 2 2 的图像大致为 2 2 x yxe 3 3 2929 9 全国 1L21 12 分 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 2 1 2 xaexxf x 求 a 的取值范围 设 x1 x2是的两个零点 证明 12 2xx 10 全国 1W21 12 分 已知函数 2 1 2 xaexxf x 讨论的单调性 若有两个零点 求 a 的取值范围 fx fx 11 全国 2L 已知函数满足 若函数与图像的交点为 Rxxf 2 xfxf x x y 1 xfy 则 1 1y x 22 yx mm yx m i ii yx 1 A 0 B m C 2m D 4m 12 全国 2L21 12 分 讨论函数 的单调性 并证明当时 2 2 x x fxe x 0 x 220 x xex 证明 当时 函数有最小值 设 g x 的最小值 0 1 a 2 x eaxa g x x 0 x 为 求函数的值域 h a h a 13 全国 2W 下列函数中 其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与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是 l g 10 x y A y x B y lgx C y 2x D 1 y x 14 全国 2W 已知函数 f x x R 满足 f x f 2 x 若函数 y x2 2x 3 与 y f x 图像的交点为 x1 y1 x2 y2 xm ym 则 1 m i i x A 0 B m C 2m D 4m 15 全国 2W20 12 分 已知函数 1 ln 1 f xxxa x 当4a 时 求曲线 yf x 在 1 1 f处的切线方程 若当 1 x 时 0f x 求a的取值范围 16 全国 3L 已知 f x 为偶函数 当时 则曲线 y f x 在带你 1 3 0 ln 3 处 4 4 2929 的切线方程是 17 全国 3W 已知 f x 为偶函数 当时 则曲线 y f x 在点 1 2 处的切线0 x 1 x f xex 方 程式 18 全国 3W21 12 分 设函数 ln1f xxx 1 讨论的单调性 f x 2 证明当时 1 x 1 1 ln x x x 3 设 证明当时 1c 0 1 x 1 1 x cxc 19 山东 已知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 R R 当 x0 若存在实数 b 使得关于 x 的方程 f x b 2 24 x xm xmxm xm 有三个不同的根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23 山东 W20 13 分 设 f x xlnx ax2 2a 1 x a R 1 令 g x f x 求 g x 的单调区间 2 已知 f x 在 x 1 处取得极大值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4 上海 已知点在函数的图像上 则 3 9 x axf 1 1 xfxf的反函数 25 上海 设 是定义域为的三个函数 对于命题 若 f x g x h xR f xg x f xh x 均为增函数 则 中至少有一个增函数 若 g xh x f x g x h x f xg x f xh x 均是以为周期的函数 则 均是以为周期的函数 下列判断正确 g xh x T f x g x h xT 的 是 和 均为真命题 和 均为假命题AB 为真命题 为假命题 为假命题 为真命题CD 26 上海 L22 16 分 已知 函数 aR 2 1 log f xa x 1 当时 解不等式 4 分 5a 0f x 2 若关于的方程的解集中恰好有一个元素 求的取值范围 x 2 log 4 25 0f xaxa a 3 设 若对任意 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超过 1 求0a 1 1 2 t f x 1 t t 的a 5 5 2929 取值范围 6 分 27 上海 W23 18 分 已知R R 函数 a f x 2 1 log a x 1 当时 解不等式 1 4 分 1a f x 2 若关于的方程 0 的解集中恰有一个元素 求的值 6 分 x f x 2 2 log xa 3 设 0 若对任意 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超过 1 求at 1 1 2 f x 1 t t a 的取值范围 8 分 28 四川 设直线 l1 l2分别是函数 f x 图象上点 P1 P2处的切线 l1与 l2垂直相 ln 01 ln 1 xx x x 交于点 P 且 l1 l2分别与 y 轴相交于点 A B 则 PAB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A 0 1 B 0 2 C 0 D 1 29 四川 已知函数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周期为 2 的奇函数 当 0 x 1 时 则 4xfx 5 1 2 ff 30 四川 L21 14 分 设函数 f x ax2 a lnx 其中 a R R 1 讨论 f x 的单调性 2 确定 a 的所有可能取值 使得 f x e1 x在区间 1 内恒成立 e 2 718 为自然对数 x 1 的底数 31 四川 L21 14 分 设函数 f x ax2 a lnx g x 其中 a R e 2 718 为自然对数的 1 x e ex 底数 讨论 f x 的单调性 证明 当 x 1 时 g x 0 确定 a 的所有可能取值 使得 f x g x 在区间 1 内恒成立 32 天津 L 已知函数 f x a 0 且 a 1 在 R R 上单调递减 且关于 x 0 1 1 log 0 3 34 2 xx xaxax a 的方程 f x 2x 恰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C D 2 3 2 3 3 4 1 3 2 3 3 4 1 3 2 3 3 4 33 天津 L 已知 f x 是定义在 R R 上的偶函数 且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增 若实数 a 满足 f 2 a 1 f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2 34 天津 L20 14 分 设函数 f x x 1 3 ax b x R R 其中 a b R R 1 求 f x 的单调区间 2 若 f x 存在极值点 x0 且 f x1 f x0 其中 x1 x0 求证 x1 2x0 3 3 设 a 0 函数 g x f x 求证 g x 在区间 0 2 上的最大值不小于 4 1 35 天津 W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 且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若实数满足 xfR 0 a 则的取值范围是 2 2 1 ff a a A B C D 2 1 2 3 2 1 2 3 2 1 2 3 36 天津 W 已知函数为的导函数 则的值为 2 1 x f xxefx f x 0 f 6 6 2929 37 天津 W 已知函数在 R 上单调递减 且关于 x 的方程 2 43 3 0 01 log 1 1 0 a xaxa x f xaa xx 且 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则的取值范围是 2 3 x f x a 38 天津 W20 14 分 设函数 其中baxxxf 3 Rx Rba 1 求的单调区间 xf 2 若存在极值点 且 其中 求证 xf 0 x 01 xfxf 01 xx 02 01 xx 3 设 函数 求证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不小于 0 a xfxg xg 1 1 4 1 三 三角函数三 三角函数 1 北京 L 将函数图像上的点 P 向左平移 s s 0 个单位长度得到si n 2 3 yx 4 t 点 P 若 P 位于函数的图像上 则 si n 2yx A s 的最小值为 B s 的最小值为 1 2 t 6 3 2 t 6 C s 的最小值为 D s 的最小值为 1 2 t 3 3 2 t 3 2 北京 L15 13 分 在ABC 中 222 2 acbac 1 求 的大小 2 求 的最大值 B 2coscosAC 3 北京 W 在 ABC 中 2 3 A a 3c 则 b c 4 北京 W16 13 分 已知函数 f x 2sin xcos x cos 2 x 0 的最小正周期为 1 求 的值 2 求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5 江苏 定义在区间 0 3 上的函数 y sin2x 的图象与 y cos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6 江苏 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 若 sinA 2sinBsinC 则 tanAtanBtanC 的最小值是 7 江苏 15 14 分 在中 AC 6 ABC 4 cos 54 BC 1 求 AB 的长 2 求的值 cos 6 A 8 全国 1L 已知函数为的零点 为 sin 0 24 f xx x f x 4 x 图 yf x 像的对称轴 且在单调 则的最大值为 f x 5 18 36 A 11 B 9 C 7 D 5 9 全国 1L17 12 分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别为 a b c 已知ABCA 2cos coscos C aB bAc 1 求 C 2 若的面积为 求的周长 7 cABC A 3 3 2 ABCA 10 全国 1W 将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周期后 所得的图像对应的函数是 2si n 2 6 yx 1 4 7 7 2929 A B 2si n 2 4 yx 2si n 2 3 yx C D 2si n 2 4 yx 2si n 2 3 yx 11 全国 1W 若函数在单调递增 则 a 的取值范围 1 si n 2si n 3 fxxxax 是 A B C D 1 1 1 1 3 11 33 1 1 3 12 全国 1W 已知是第四象限的角 且 则 3 si n 45 t an 4 13 全国 2L 若将函数 y 2sin 2x 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则平移后图象的对称轴为 12 A x kZ Z B x kZ Z C x kZ Z D x kZ Z 62 k 62 k 122 k 122 k 14 全国 2L 若 则 3 cos 45 si n 2 A B C D 25 7 5 1 5 1 25 7 15 全国 2 ABC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若 a 1 则 b 4 cos 5 A 5 cos 13 C 16 全国 2W 函数 sin y Ax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 则 A 2sin 2 6 yx B 2sin 2 3 yx C 2sin 2 6 yx D 2sin 2 3 yx 17 全国 2W 函数 cos26cos 2 f xxx 的最大值为 A 4 B 5 C 6 D 7 18 全国 3L 若 则 3 tan 4 2 cos2sin2 A B C 1 D 64 25 48 25 16 25 19 全国 3L 在中 BC 边上的高等于 则 ABC 4 B 1 3 BCcos A A B C D 3 10 10 10 10 10 10 3 10 10 20 全国 3L 函数的图像可由函数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 个单 sin 3cos sin 3cos 位长度得到 21 全国 3L 12 分 设函数 f x acos2x a 1 cosx 1 其中 a 0 记的最大值为 A x 1 求 f x 2 求 A 3 证明 2A x 22 全国 3W 若 则 cos2 1 t an 3 A B C D 4 5 1 5 1 5 4 5 8 8 2929 23 全国 3W 函数图像可由函数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 个单位si ncosyxx 2si nyx 长 度得到 24 山东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3 si ncos3 cossi nfxxxxx A B C D 2 3 2 2 25 山东 16 12 分 在 ABC 中 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已知 tantan 2 tantan coscos AB AB BA 1 证明 a b 2c 2 求 cosC 的最小值 26 上海 方程在区间上的解为 3sin1 cos2xx 2 0 27 上海 L 设 若对任意实数都有 则满足条件的 2 0 cRbax cbxax sin 3 3sin2 有 序实数组的组数为 cba 28 上海 L 若函数的最大值为 5 则常数 4sincosf xxax a 29 上海 W 设 若对任意实数 x 都有 则满足条件的有序实数a R 0 2 b sin 3 sin 3 xaxb 对 a b 的对数为 A 1 B 2 C 3 D 4 30 四川 L 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 只需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sin 2 3 yx sin2yx A 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3 3 C 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6 6 31 四川 L cos2 sin2 8 8 32 四川 17 12 分 在 ABC 中 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 b c 且 coscossinABC abc 证明 若 求 sinsinsinABC 222 6 5 bcabc tan B 33 四川 W 为了得到函数 y sin 3 x的图象 只需把函数 y 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行移动 3 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 3 个单位长度 C 向上平行移动 3 个单位长度 D 向下平行移动 3 个单位长度 34 四川 W 0 750sin 35 天津 L 在 ABC 中 若 则 13AB 3BC 120C AC 36 天津 L 已知函数 f x 4tanxsin cos 2 x 3 x 3 9 9 2929 求 f x 的定义域与最小正周期 讨论 f x 在区间 上的单调性 4 4 37 天津 W 已知函数 若在区间内没有零点 0 2 1 sin 2 1 2 sin 2 x x xfRx xf 2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 1 0 1 8 5 4 1 0 8 5 0 8 5 4 1 8 1 0 38 天津 W 13 分 在中 内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a b c 已知 ABC CBA sin23 sinaBbA 求 B 若 求 sinC 的值 1 cosA 3 四 向量 1 北京 L 设 是向量 则 是 的a b ab abab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北京 W 已知向量 1 3 3 1 ab 则 a a 与 b b 夹角的大小为 3 江苏 如图 在 ABC 中 D 是 BC 的中点 E F 是 AD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 4BC CA 1BF CF 则 的值是 BE CE 4 全国 1L 设向量 且 则 1am 1 2b 222 abab m 5 全国 1W 设向量 且 则 1ax x 1 2b ab x 6 全国 2L 已知向量 且 则 1 am 3 2b abb m A 8 B 6 C 6 D 8 7 全国 2W 已知向量 a a m 4 b b 3 2 且 a a b b 则 m 8 全国 3 已知向量 则ABC 13 22 BA uu v 3 1 22 BC uu u v A 300 B 450 C 600 D 1200 9 山东 已知非零向量 满足 若 则实数 t 的值m n 43mn 1 cos 3 m n nt mn 为 A 4 B 4 C 9 4 D 9 4 1010 2929 10 四川 L 在平面内 定点 A B C D 满足 D AD BD C 2D AD BD BD CD CD A 动点 P M 满足 则的最大值是 1AP PMM C 2 BM A B C D 43 4 49 4 376 3 4 372 33 4 11 四川 W 已知正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32 平面 ABC 内的动点 P M 满足 1AP PMM C 则的最大值是 2 BM A 4 43 B 4 49 C 4 3637 D 4 33237 12 天津 已知 ABC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 点分别是边的中点 连接并延长到ED BCAB DE 点 使得 则的值为 FEFDE2 AFBC A B C D 8 5 8 1 4 1 8 11 五 数列 1 北京 L 已知为等差数列 为其前 n 项和 若 则 n a n S 1 6a 35 0aa 6 S 2 北京 L20 13 分 设数列 A N 2 如果对小于 n 2 n N 的每个正整数 k 都 1 a 2 a N a 有 则称 n 是数列 A 的一个 G 时刻 记 G A 是数列 A 的所有 G 时刻 组成的集合 k a n a 对数列 A 2 2 1 1 3 写出 G A 的所有元素 证明 若数列 A 中存在使得 则 G A n a n a 1 a 证明 若数列 A 满足 1 n 2 3 N 则 G A 的元素个数不小于 n a 1n a N a 1 a 3 北京 W16 13 分 已知 an 是等差数列 bn 是等比数列 且 b2 3 b3 9 a1 b1 a14 b4 求 an 的通项公式 设 cn an bn 求数列 cn 的前 n 项和 4 江苏 已知 an 是等差数列 Sn是其前 n 项和 若 a1 a22 3 S5 10 则 a9的值是 5 江苏 20 16 分 记 对数列和的子集 T 若 定义 1 2 100U n anN UT 0 T S 若 定义 例如 时 现设 12 k Tt tt 12 k Tttt Saaa 1 3 66T 1366 T Saaa 是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 且当时 n anN 2 4T 30 T S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对任意正整数 若 求证 1100kk 1 2 kT 1Tk Sa 设 求证 CD CU DU SS 2 CCDD SSS 6 全国 1L 已知等差数列前 9 项的和为 27 则 n a 10 8a 100 a A 100 B 99 C 98 D 97 7 全国 1L 设等比数列满足满足 则的最大值为 n a 13 10aa 24 5aa 1 2n aaa 8 全国1W 12分 已知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数列满足 n a n b 1 1b 2 1 3 b 1111 2929 11nnnn a bbnb 1 求的通项公式 2 求的前项的和 n a n bn 9 全国 2L17 12 分 Sn为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且 1 28 记 其中 n a 1 a 7 Sl g nn ba 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 如 0 9 0 lg99 1 x 求 求数列的前 1 000 项和 1 b 11 b 101 b n b 10 全国 2W17 12 分 等差数列中 3457 4 6aaaa n a 求的通项公式 n a 设 求数列的前 10 项和 其中 x 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 如 0 9 nn ba n b 0 2 6 2 11 全国 3L17 12 分 已知数列的前 n 项和 其中0 1 1 证明是等比数列 并求其通项公式 若 求 5 31 32 12 全国 3W17 12 分 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满足 n a 1 1a 2 11 21 20 nnnn aaaa 求 求的通项公式 23 a a n a 13 山东 L18 12 分 已知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 Sn 3n2 8n n b是等差数列 且 1 nnn abb 求数列 n b的通项公式 另 1 1 2 n n n n n a c b 求数列 n c的前 n 项和 Tn 14 山东 W18 12 分 已知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 Sn 3n2 8n n b是等差数列 且 1 nnn abb 求数列 n b的通项公式 另 1 1 2 n n n n n a c b 求数列 n c的前 n 项和 Tn 15 上海 L 无穷数列由 k 个不同的数组成 为的前 n 项和 若对任意 则 n a n S n a Nn 3 2 n S k 的最大值为 16 上海 L 已知无穷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前 n 项和为 且 下列条件中 使得 n aq n SSSn n lim 2 n SS 恒成立的是 nN A B 7 06 0 0 1 qa6 07 0 0 1 qa C D 8 07 0 0 1 qa7 08 0 0 1 qa 17 上海 L23 18 分 若无穷数列满足 只要 必有 则称具 n a pq aap qN 11pq aa n a 有性质 P 1 若具有性质 且 求 4 分 n aP 1245 1 2 3 2aaaa 678 21aaa 3 a 2 若无穷数列是等差数列 无穷数列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n b n c 15 1bc 51 81bc 判断是否具有性质 并说明理由 6 分 nnn abc n aP 3 设是无穷数列 已知 求证 对任意都具有性质 n b 1 sin nnn aba nN 1 n aaP 的 充要条件为 是常数列 8 分 n b 18 上海 W22 16 分 对于无穷数列 与 记 A B n a n bxx a Nn xx n b Nn 1212 2929 若同时满足条件 均单调递增 且 则称 与 是无 n a n bAB NAB n a n b 穷 互补数列 1 若 判断 与 是否为无穷互补数列 并说明理由 4 分 n a21n n b42n n a n b 2 若 且 与 是无穷互补数列 求数列 的前 16 项的和 6 分 n a2n n a n b n b 3 若 与 是无穷互补数列 为等差数列且 36 求 与 得通项公式 6 n a n b n a 16 a n a n b 分 19 四川 L19 12 分 已知数列 的首项为 1 为数列 的前 n 项和 其中 n a n S n a 1 1 nn SqS q 0 nN 若成等差数列 求 an的通项公式 232 2 2a a a 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且 证明 2 2 2 1 n y x a n e 2 5 3 e 12 1 43 3 nn n n eee 20 四川 W19 12 分 已知数列 an 的首项为 1 Sn为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1 qSn 1 其中 q 0 n N 若 a2 a3 a2 a3成等差数列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设双曲线 x2 1 的离心率为 en 且 e2 2 求 e12 e22 en2 2 an2 21 天津 L 设 an 是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公比为 q 则 q 0 是 对任意的正整数 n a2n 1 a2n 0 的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 天津 L18 13 分 已知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 公差为 d 对任意的 n 是和 n a N n b n a 1 n a 的等比中项 设 n 求证 数列 是等差数列 n c 22 1nn bb N n c 设 d T n 求证 b 0 的离心率为 A a 0 B 0 b 22 22 1 Xy ab 3 2 O 0 0 OAB 的面积为 1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设 P 的椭圆 C 上一点 直线 PA 与 Y 轴交于点 M 直线 PB 与 x 轴交于点 N 求证 为定值 ANBM 4 北京 W 圆 x 1 2 y2 2 的圆心到直线 y x 3 的距离为 A 1 B 2 C 2 D 2 2 5 北京 W 已知双曲线 22 22 1 xy ab a 0 b 0 的一条渐近线为 2x y 0 一个焦点为 5 0 则 a b 6 北京 W19 14 分 已知椭圆 C 22 22 1 xy ab 过点 A 2 0 B 0 1 两点 1 求椭圆 C 的方程及离心率 2 设 P 为第三象限内一点且在椭圆 C 上 直线 PA 与 y 轴交于点 M 直线 PB 与 x 轴交于点 N 求 证 四边形 ABNM 的面积为定值 7 江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双曲线的焦距是 22 1 73 xy 8 江苏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F 是椭圆 的右焦点 直线 22 22 1 xy ab 0ab 2 b y 与椭圆交于 B C 两点 且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90BFC 9 江苏 已知实数 x y 满足 则 x2 y2的取值范围是 240 220 330 xy xy xy 1919 2929 10 江苏 18 1616 分 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已知以 M 为圆心的圆 M 22 1214600 xyxy 及其上一点 A 2 4 设圆 N 与 x 轴相切 与圆 M 外切 且圆心 N 在直线 x 6 上 求圆 N 的标准方程 设平行于 OA 的直线 l 与圆 M 相交于 B C 两点 且 BC OA 求直线 l 的方程 设点 T t 0 满足 存在圆 M 上的两点 P 和 Q 使得 求实数 t 的取值范围 TATPTQ 11 江苏 L22 10 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已知直线 l x y 2 0 抛物线 C y2 2px p 0 1 若直线 l 过抛物线 C 的焦点 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 已知抛物线 C 上存在关于直线 l 对称的相异两点 P 和 Q 求证 线段 PQ 的中点坐标为 2 p p 求 p 的取值范围 12 全国 1L 已知方程表示双曲线 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 4 则 n1 3 2 2 2 2 nm y nm x F x2 的取值 范围是 A 1 3 B 1 C 0 3 D 0 33 13 全国 1L 以抛物线 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 C 于 A B 两点 交 C 的准线于 D E 两点 已知 AB 4 2 DE 则 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2 5 A 2 B 4 C 6 D 8 14 全国 1L20 12 分 设圆的圆心为 A 直线 l 过点 B 1 0 且与 x 轴不重合 22 2150 xyx l 交圆 A 于 C D 两点 过 B 作 AC 的平行线交 AD 于点 E 证明为定值 并写出点 E 的轨迹方程 EAEB 设点 E 的轨迹为曲线 C1 直线 l 交 C1于 M N 两点 过 B 且与 l 垂直的直线与圆 A 交于 P Q 两点 求四边形 MPNQ 面积的取值范围 15 全国 1W 直线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 若椭圆的中心到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 则该 ll 1 4 椭 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 3 1 2 2 3 3 4 16 全国1W 设直线与 相交于 两点 若2yxa CA 22 220 xyay AB 则的面积为 2 3AB CA 17 全国 1W20 12 分 在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交轴于点 交抛物线 xoyyt 0t yMC 2020 2929 于点 关于点的对称点为 连结并延长交于点 2 2ypx 0p PMPNO NCH 1 求 2 除外 直线与是否有其它的公点 说明理由 O H O N HM HC 18 全国 2L 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1 则 a 22 28130 xyxy 10axy A B C D 2 3 4 4 3 3 19 全国 2L 已知 F1 F2是双曲线 E 的左 右焦点 点 M 在 E 上 M F1与轴垂直 22 22 1 xy ab x 则 E 的离心率为 2 1 1 si n 3 M FF A B C D 22 3 2 3 20 全国 2L20 12 分 已知椭圆 E 的焦点在轴上 A 是 E 的左顶点 斜率为 k k 0 22 1 3 xy t x 的直线交 E 于 A M 两点 点 N 在 E 上 MA NA 1 当 t 4 时 求 AMN 的面积 AMAN 2 当时 求 k 的取值范围 2AMAN 21 全国 2W 设 F 为抛物线 C y2 4x 的焦点 曲线 y k x k 0 与 C 交于点 P PF x 轴 则 k A 1 2 B 1 C 3 2 D 2 22 全国 2W 圆 x2 y2 2x 8y 13 0 的圆心到直线 ax y 1 0 的距离为 1 则 a A 4 3 B 3 4 C 3 D 2 23 全国 2W 若 x y 满足约束条件 10 30 30 xy xy x 则 z x 2y 的最小值为 24 全国 2W21 12 分 已知 A 是椭圆 E 22 1 43 xy 的左顶点 斜率为 0k k 的直线交 E 于 A M 两 点 点 N 在 E 上 MANA 当AMAN 时 求AMNA的面积 当 2AMAN 时 证明 32k 25 全国 3L 已知 O 为坐标原点 F 是椭圆 C 的左焦点 A B 分别为 C 的左 22 22 1 0 xy ab ab 右 顶点 P 为 C 上一点 且 PF x 轴 过点 A 的直线 l 与线段 PF 交于点 M 与 y 轴交于点 E 若直线 BM 经过 OE 的中点 则 C 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 3 1 2 2 3 3 4 26 全国 3L 已知直线与圆交于 A B 两点 过 A B 分别做 l 的垂线 3 3 0 2 2 12 2121 2929 与 x 轴交于 C D 两点 若 则 2 3 27 全国 3L20 12 分 已知抛物线 C 的焦点为 F 平行于 x 轴的两条直线分别交 C 于 2 2yx 12 l l A B 两点 交 C 的准线于 P Q 两点 若 F 在线段 AB 上 R 是 PQ 的中点 证明 AR FQ 若 PQF 的面积是 ABF 的面积的两倍 求 AB 中点的轨迹方程 28 山东 L 若变量 x y 满足 则的最大值是 2 239 0 xy xy x 22 xy A 4 B 9 C 10 D 12 29 山东 L 已知双曲线 E1 22 22 1 xy ab a 0 b 0 若矩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在 E 上 AB CD 的中 点为 E 的两个焦点 且 2 AB 3 BC 则 E 的离心率是 30 山东 L21 14 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椭圆 C 22 22 10 xy ab ab 的离心率是 3 2 抛物 线 E 2 2xy 的焦点 F 是 C 的一个顶点 求椭圆 C 的方程 设 P 是 E 上的动点 且位于第一象限 E 在点 P 处的切线l与 C 交与不同的两点 A B 线段 AB 的中点为 D 直线 OD 与过 P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交于点 M i 求证 点 M 在定直线上 ii 直线l与 y 轴交于点 G 记PFGA的面积为 1 S PDMA的面积为 2 S 求 1 2 S S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 P 的坐标 31 上海 L 已知平行直线 则的距离 012 012 21 yxlyxl 21 l l 32 上海 L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 A 1 0 B 0 1 P 是曲线上一个动点 则 2 1xy 的取值范围是 BABP 33 上海 L20 14 分 有一块正方形菜地 所在直线是一条小河 收货的蔬菜可送到点EFGHEHF 或河边运走 于是 菜地分为两个区域和 其中中的蔬菜运到河边较近 中的蔬菜运到 1 S 2 S 1 S 2 S 点F 较近 而菜地内和的分界线上的点到河边与到点的距离相等 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 1 S 2 SCF 中原点为的中点 点的坐标为 1 0 如图OEFF 求菜地内的分界线的方程C 菜农从蔬菜运量估计出面积是面积的两倍 由此得到 1 S 2 S 面积的 经验值 为 设是上纵坐标为 1 的点 请计算 1 S 3 8 MC 以为一边 另一边过点的矩形的面积 及五边形EHMEOMGH 的面积 并判断哪一个更接近于面积的经验值 1 S 34 上海 L21 14 分 双曲线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2 2 2 1 0 y xb b 直线 过且与双曲线交于两点 12 FF l 2 FAB 1 若 的倾斜角为 是等边三角形 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6 分 l 2 1 F AB 2222 2929 2 设 若 的斜率存在 且 求 的斜率 8 分 3b l 11 0F AFBAB l 35 上海 W 若满足 则的最大值为 x y 0 0 1 x y yx 2xy 36 上海 W 如图 已知点 O 0 0 A 1 0 B 0 1 P 是曲线上一个动点 则的取值 2 1yx OP BA uu u r uu r 范 围是 37 上海 W 设 a 0 b 0 若关于 x y 的方程组无解 则的取值范围是 1 1 axy xby ab 38 上海 W20 14 分 有一块正方形菜地 EFGH EH 所在直线是一条小河 收获的蔬菜可送到 F 点或河 边 运走 于是 菜地分为两个区域 S1和 S2 其中 S1中的蔬菜运到河边较近 S2中的蔬菜运到 F 点较近 而 菜地内 S1和 S2的分界线 C 上的点到河边与到 F 点的距离相等 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原点 O 为 EF 的中点 点 F 的坐标为 1 0 如图 1 求菜地内的分界线 C 的方程 6 分 2 菜农从蔬菜运量估计出 S1面积是 S2面积的两倍 由此得到 S1面积的 经验值 为 设 M 是 C 8 3 上纵坐标为 1 的点 请计算以 EH 为一边 另有一边过点 M 的矩形的面积 及五边形 EOMGH 的面积 并 判别哪一个更接近于 S1面积的 经验值 8 分 39 上海 W21 14 分 双曲线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F1 F2 直线 l 过 F2 且与双曲线交 2 2 2 1 0 y xb b 于 A B 两点 1 若 l 的倾斜角为 是等边三角形 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6 分 2 1 F AB 2 设 若 l 的斜率存在 且 AB 4 求 l 的斜率 8 分 3 b 40 四川 L 设 p 实数 x y 满足 x 1 2 y 1 2 2 q 实数 x y 满足则 p 是 q 的 1 1 1 yx yx y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1 四川 L 设 O 为坐标原点 P 是以 F 为焦点的抛物线上任意一点 M 是线段 PF 上的 2 2 p0 ypx 点 且 2 则直线 OM 的斜率的最大值为 PMMF A B C D 1 3 3 2 3 2 2 42 四川 L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当 P x y 不是原点时 定义 P 的 伴随点 为 2323 2929 当 P 是原点时 定义 P 的 伴随点 为它自身 平面曲线 C 上所有点的 伴 2222 yx P xyxy 随点 所构成的曲线定义为曲线 C 的 伴随曲线 现有下列命题 C 若点 A 的 伴随点 是点 则点的 伴随点 是点 A A A 单位圆的 伴随曲线 是它自身 若曲线 C 关于 x 轴对称 则其 伴随曲线 关于 y 轴对称 C 一条直线的 伴随曲线 是一条直线 其中的真命题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列 43 四川 L20 13 分 已知椭圆 E a b 0 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是直角三角形1 2 2 2 2 b Y a X 的 3 个顶点 直线 l y x 3 与椭圆 E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T 求椭圆 E 的方程及点 T 的坐标 设 O 是坐标原点 直线 l 平行于 OT 与椭圆 E 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且与直线 l 交于点 P 证明 存在常数 使得 PT 2 PA PB 并求 的值 44 四川 W 抛物线 y2 4x 的焦点坐标是 A 0 2 B 0 1 C 2 0 D 1 0 45 四川 W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当 P x y 不是原点时 定义 P 的 伴随点 为 当 P 是原点时 定义 伴随点 为它自身 现有下列命题 2222 yx P xyxy 若点 A 的 伴随点 是点 A 则点 A的 伴随点 是点 A 单位圆上的点的 伴随点 还在单位圆上 若两点关于 x 轴对称 则他们的 伴随点 关于 y 轴对称 若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则他们的 伴随点 一定共线 其中的真命题是 45 四川 W20 13 分 已知椭圆 E 1 a b 0 的一个焦点与短轴的两个端点是正三角形的三个 x2 a2 2 b2 顶点 点 P 在椭圆 E 上 3 1 2 1 求椭圆 E 的方程 2 设不过原点 O 且斜率为 的直线 l 与椭圆 E 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线段 AB 的中点为 M 直线 OM 1 2 与椭圆 E 交于 C D 证明 MA MB MC MD 46 天津 L 已知双曲线 b 0 以原点为圆心 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半径长的圆与双曲线 2 2 2 4 1 xy b 的两条渐近线相交于 A B C D 四点 四边形的 ABCD 的面积为 2b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 C D 22 44 3 1 yx 22 34 4 1 yx 1 44 22 yx 22 24 1 1 xy 47 天津 L 设抛物线 t 为参数 p 0 的焦点为 F 准线为 l 过抛物线上一点 A 作 l 的垂 2 2 2 xpt ypt 线 垂足为 B 设 C p 0 AF 与 BC 相交于点 E 若 CF 2 AF 且 ACE 的面积为 则 p 的 7 2 3 2 值为 48 天津 L 14 分 设椭圆 1 的右焦点为 F 右顶点为 A 已知 2 2 a x 3 3 y a3 FA e OAOF 311 其中 O 为原点 e 为椭圆的离心率 求椭圆的方程 设过点 A 的直线 l 与椭圆交于点 B 点 B 不在 x 轴上 垂直于 l 的直线与 l 交于点 M 与 y 轴 2424 2929 交于点 H 若 BF HF 且 MOA MAO 求直线 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49 天津 W 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 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0 0 1 2 2 2 2 ba b y a x 52 垂直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02 yx A B C D 1 4 2 2 y x 1 4 2 2 y x1 5 3 20 3 22 yx 1 20 3 5 3 22 yx 50 天津 W 已知圆 C 的圆心在 x 轴的正半轴上 点在圆 C 上 且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0 5 M20 xy 为 则圆 C 的方程为 4 5 5 51 天津 W19 14 分 设椭圆 的右焦点为 右顶点为 已知1 3 2 2 2 y a x 3 aFA 其中为原点 为椭圆的离心率 3 1 1 FA e OAOF Oe 求椭圆的方程 设过点的直线 与椭圆交于点 不在轴上 垂直于 的直线与 交于点 与轴交AlBBxllMy 于点 若 且 求直线的 斜率 HHFBF MAOMOA l 八 统计与概率八 统计与概率 1 北京 L16 13 分 A B C 三个班共有 100 名学生 为调查他们的体育锻炼情况 通过分层抽样获得 了部分学生一周的锻炼时间 数据如下表 单位 小时 A 班 6 6 5 7 7 5 8 B 班 6 7 8 9 10 11 12 C 班 3 4 5 6 7 5 9 10 5 12 13 5 1 试估计 C 班的学生人数 2 从 A 班和 C 班抽出的学生中 各随机选取一人 A 班选出的人记为甲 C 班选出的人记为乙 假设所有学生的锻炼时间相对独立 求该周甲的锻炼时间比乙的锻炼时间长的概率 3 再从 A B C 三个班中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 他们该周的锻炼时间分别是 7 9 8 25 单位 小时 这 3 个新数据与表格中的数据构成的新样本的平均数记 表格中数据的平均数记为 1 试判断和的大小 结论不要求证明 0 0 1 2 北京 W 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 30 秒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下表为 10 名学 生的预赛成绩 其中有三个数据模糊 学生序号 12345678910 立定跳远 单位 米 1 9 6 1 9 2 1 8 2 1 8 0 1 7 8 1 7 6 1 7 4 1 7 2 1 6 8 1 6 0 30 秒跳绳 单位 次 63a7560637270a 1b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