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B.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C. 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 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簪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 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C.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D. 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C. 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D. 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答案】1. B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题干已经确定答题区域为文章第一、二段,仔细阅读第一、二两段,其中B项,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所以本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说法错误。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错误,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再谈北方山水舒国治在荒旷处找山水,是为游赏北方山水之宜。北境地土迢辽,行路多赖车马,不靠舟楫。明人袁小修游居柿录中所记种种纵一苇之所如,随荡随泊,以舟作屋,则是“南船”之玩法了。今人游武夷山,以小舟慢划九曲溪,抬头转脖张口盯看奇景罗列,与时更换天然屏风,可谓目不暇接之极例;好则好鼻,却有一点满桌山珍海味要在一顿饭里吃完之憾。过于紧密的经验,即使绝佳,令人往往刻记不住。逃难中一碗绿豆稀饭常更久存念中。唐人张文成小说游仙窟,场景在今甘肃近青海的积石山,黄河走经。今天游人学者会去的“炳灵寺石窟”,周围形势,当得仿佛。只是今人多以快艇疾行于刘家峡水库,波涛激溅下抵达,这种自海上望见陡崖石刻,备感惊奇,然途程也稍便捷了些。游仙窟开卷谓“嗟运命之迍邅,叹乡关之助邈日晚途遥,马疲人乏.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显然是风尘仆仆的陆路荒行后所见。积石山在兰州西南,往河西走廊、往丝路而去的游人,常因径奔西北而略过不去。今日群山荒凉,却又水深岩峭,真是千秋奇景。山后有山,正发人无限遥想也。在荒旷空枯上行旅,常能获得一袭渐近绝景前的隔,如张文成所谓“张骞古迹,十万里之波涛;夏禹遗踪,二千年之坂碰”。而日晚途遥,常是感怀奇景的微妙时刻。长程跋涉,步步攀爬,到了高处,最是令人各念俱涌,甚至慷慨欲悲,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然要有天地悠悠之感,风景应不宜过于灿丽,最好不要“如入山阴道上”。西安是游人多去之城,外地观光客在三五天内遍游了兵马俑、华清池、法门寺及城内大小雁塔、清具寺、碑林等,不知何所收得?其实关中山水也有可流连者。于右任二十年代初所与诗中,多记耀县五台山(即药王山,山有五台,日端应台、起云台、升仙台、显云台、齐天台)及浮化县的万里镇等处游踪,看来是当地人眼界里的“自家山水”,或许值得一探。于右任走陕西三原人,距西安北边一小时车程,陇海铁路通车后,王千不经,益增其幽也说不定。更北的耀县及淳化,自然不易有外方游客。北京西郊亦多名山,昔人好称“西山八大处”,今日不甚显名,游人只知去八达岭长城。西山之胜,在平淡、在不远、在不高,也在攀登。不攀登,不得感受其简淡中多致之胜。两年前在上海福佑路古董地摊见一迭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开本摄影风景,其中一本西山风景,多见奇石松,天成布列,如户外大园林,阅后颇心美之。当时逛得匆匆,不暇思及购买,想来可惜。清人龚自珍说京师翠微山一文,讲这座西郊名山,“不居正北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不孤巉,近人情也。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想来这山是不错的。山要谐俗,中国山原本都做得到;只是文人把它写高写清了,仙人将之修真炼异了,鹤猿将之飞绝栖灵了。看来翠微山端的是北京好后山,骆驼祥子的远亲还能住在那儿,曹雪芹的足迹或许还留在那儿,今日老百姓仍随意爬爬,却又没有北京城内名胜随时听到的呱噪,诚是郊游的佳处。【注】迍邅:一是指处境不利,困顿;二是指欲进不进,有如行路很艰难的样子。4.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引用的游仙窟开卷“嗟运命之地邃,叹乡关之助邈”这两句,因为这两句最能呈现张文成风尘仆仆的陆路荒行后所见。B. 第一段所说“有一点满桌山珍海味要在一顿饭里吃完之憾”是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游赏山水美景过于繁密而目不暇接也是一种审美的缺憾。C.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较少运用修辞,其朴素的白话文中带有文言的韵味,简净疏隽,别有意趣。D. 本文谈论北方山水,其意并不在描摹北方山水的壮美,作者旨在表达行旅中领会北方山水特点的方式以及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5. 文中尾段引用龚自珍说京师翠微山的文段,有什么作用?讲简要分析。6. 在作者看来,如何才能领略赏味北方山水的妙处?请简要概括。【答案】4. A 5. (1)引文中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感受相互印证,更表现西山不孤高、近人情、不争雄、不依附的特点。(2)引文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文章的文化内涵。(3)现代散文中引用古文,使文章表达富有变化、摇曳生姿。 6. (1)风景不宜灿丽素密,要在荒旷处找山水。(2)经历跋涉或攀登,在“行旅”过程中感受有多样韵致的胜景。(3)感怀奇景,生发各种感念。【解析】【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有关内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这两句最能呈现张文成风尘仆仆的陆路荒行后所见”曲解文意,“日晚途遥,马疲人乏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才是所见之景。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和鉴赏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尾段引用龚自珍说京师翠微山的文段,有什么作用?讲简要分析”,然后到尾段看引用的文段,看内容上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另外,引用往往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内容上:引文描写西郊名山,表现西山不孤高、近人情、不争雄、不依附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效果上: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学意味;从题材上来看,现代散文中引用古文,使文章表达富有变化。【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审清题干要求,确定概括的范围,抓住关键语句,合理切分层次,重新整合概括。“在荒旷处找山水,是为游赏北方山水之宜。” “过于紧密的经验,即使绝佳,令人往往刻记不住” “然要有天地悠悠之感,风景应不宜过于灿丽” “今日群山荒凉,却又水深岩峭,真是千秋奇景” 可概括成(1);“在荒旷空枯上行旅,常能获得一袭渐近绝景前的隔” “显然是风尘仆仆的陆路荒行后所见”可概括为(2);“当时逛得匆匆,不暇思及购买,想来可惜” “不攀登,不得感受其简淡中多致之胜”可概括成(3),考生结合以上内容概括作答。【点睛】鉴赏表达特色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修辞手法(优先) ;表现手法(次之) ;表达方式(其次) ; 文章章法;语言表达(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芯片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芯片组合。它们相互依赖,组合在一起能发挥更多作用,比如,计算机里的中央处理器(CPU)及手机中的射频、基带和通信基站里的模数转换器(ADC)等,就是由多个芯片组合在一起的更大的集成电路。而集成电路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其单位为纳米。一纳米为十万分之一毫米。这就对设计、制造工艺都有非常严格、高标准的要求。一颗芯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其中,光刻是制造和设计的纽带。目前光刻机领域的龙头老大是荷兰ASML,其已经占据80%的市场份额,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全球仅ASML能够生产,售价超过1亿美元一台。自1993年1月以来,英特尔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个人计算机所用的CPU处理器中,英特尔就占据了八成份额。人们耳熟能详的奔腾、赛扬、酷睿等处理器都来自英特尔。目前,英特尔的年营收率仍然在继续增长无论是从PC、数据中心服务器,还是物联网芯片。而在手机芯片中,高通是另一大巨头。目前国内除了华为等手机厂商外,其余安卓手机厂商采用的全部都是高通处理器。除了购买芯片的费用外,高通还向每台手机收取专利费用。有100多家手机厂商都与高通签订了购买专利的协议。海关总署公开信息显示,集成电路进口额从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超过原油,且二者进口差额每年都在950亿美元以上。其中,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高达3770亿块,同比增长10.1%;进口额为26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总额仅约为1500亿美元。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摘编自一颗“芯”是如何炼成的,北京青年报,2018年4月23日)材料二:2016年3月,美国政府以中兴通讯及其三家关联公司违反美相关出口禁令为由,将中兴列入出口限制名单,限制美国供应商向中兴出口包括芯片在内的美国产品。2017年3月,中兴通讯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中兴通讯同意支付约8.9亿美元罚金。同时,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兴的3亿美元罚金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被暂缓执行。协议达成后,中兴被从美国出口限制名单中移除,中兴与美国供应商的业务恢复正常。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有发布声明称,由于中兴通讯公司违反与美国政府去年达成的和解协议,将对该公司执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这意味着7年内美国企业不能向中兴提供产品。5月9日,中兴通讯宣布受美国制裁影响,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2018年5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表示,美国政府尚未与中国政府就中兴事宜达成任何协议。但他表示,对中兴执行禁令也将损害美国企业利益。特朗普预想可能会要求中兴支付高达13亿美元的罚款,并且更换管理层,成立新董事会,并采取“非常、非常严格的安全规定”,还预想中兴未来将从美国采购很大比例的部件和设备。(摘编自中兴之危警示: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因为不掌握某些领域的核心技术,我们有时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行事,甚至被卡脖子、牵鼻子,没有安全和主动权可言。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摘编自新华网评: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新华网2018年4月27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体积很小的集成电路就是芯片,我们日常使用的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经常用到芯片。B. 芯片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其生产线涉及几十个行业、几千道工序,光刻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 英特尔和高通两大芯片制造商分别是个人计算机和手机芯片市场的两大巨头,国内有100多家厂商都与高通签订了购买专利的协议。D. 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原油,2017年的进口总额大约是原油进口总额的两倍。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揭示了芯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的事实,材料二介绍了美国停止向中兴通讯公司提供产品的事件。B. 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公司反复发难,其实是一种贸易战行为,说明全球化思想虽浪漫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C.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芯片制造业已经远落后于国外,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并奋力追赶,不然就会受制于人。D. “中兴事件”再次警醒我们,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把握主动权尽快布局,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9. 目前我国要发展芯片制造业面临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7. A 8. B 9. 缺乏核心工艺技术;长期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面临国际技术封锁,无法学习相关先进制造技术。【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体积很小的集成电路就是芯片”错误,材料一“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是“内含集成电路”,芯片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不一定是芯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才是芯片。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B项,“ 说明全球化思想虽浪漫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错误,于文无据,结合材料二内容“2016年3月,美国政府以中兴通讯及其三家关联公司违反美国相关出口禁令为由将中国最大的通讯公司之一的中兴通讯列入出口限制名单,限制美国供应商向中兴出口包括芯片在内的美国产品”“5月9日,中兴通讯宣布受美国制裁影响,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2018年5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也表示,美国政府尚未与中国政府就中兴事宜达成任何协议,但他表示,对中兴执行禁令也将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等分析可知,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公司反复发难,其实是一种贸易战行为,也在提醒我们,需要加强自我创新,提高研发高科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处境。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本题“我国目前要发展芯片制造业面临着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结合“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光刻是制造和设计芯片的纽带,目前光刻机领域的龙头老大是荷兰的ASMI,已经占据了高达80%的市场份额,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全球仅ASMI 能够生产,售价都超过1亿美元”等分析,我国目前要发展芯片制造业面临着缺乏核心技术,缺乏高端(尖端)的光刻机的困难;结合“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除了购买芯片的费用外,高通还向每台手机收取专利费用,有100 多家手机厂商都与高通签订了购头专利的协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分析,我国目前要发展芯片制造业面临着长期依赖进口,芯片制造业起步晚,基础弱的因难;结合“不掌握某些领城的核心技术,我们有时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行事,甚至被卡脖子、牵鼻子没有安全和主动权可言。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分析可知,我国目前要发展芯片制造业面临着国际技术封锁,无法进口和学习相关技术的困难。【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舒忠仁,洛阳人也。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遍读经史百家,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既长,颛治经术,博考三代典礼,著释礼三篇。忠仁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 多犯忌讳。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日与二三友饮于市,至酒酣,曰:“世人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吴廷尉来由为河南守,奇其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时盗起,朝廷将遣兵逐捕,来由自计讨贼,数月不效。忠仁条陈方略,请选将益兵、立赏罚格、严隐匿禁,卒用其议,悉降之。年二十九,天子践祚,以恩贡授河间推官,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忠仁下车,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适有富人出钱五百万葺佛殿,请于忠仁,忠仁徐曰:“汝辈所以施钱,何也?”众曰:“愿得福耳。”忠仁曰:“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富人不得已,诺之,即日输官,囹圄遂空。后河间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水患竟平,坐失粟系狱,民诣阙请者以千数,诏从之。起建宁知府,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时浙江有招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忠仁曰:“是骄悍者留则查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迁尚书令,忠仁固让,表求还东,上不能夺。改授侍中、特进、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让侍中、特进,求减亲信之半,不许。薨于洛阳私第,年七十五,谥忠肃,时年八十八。追赠本官,谥为文贞公。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是骄悍者/留则查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B. 是骄悍者留/则查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C. 是骄悍者/留则查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D. 是骄悍者留/则查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文中即是这个意思。B. 下车:意思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初即位或到任也称为“下车”,文中指舒忠仁从车上下来。C. 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袭、践事等等。D. 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舒忠仁年少时不得志,常常和朋友在市场上喝酒喝醉,然后大发牢骚。B. 舒忠仁在水患期间能爱惜百姓生命,因此百姓在他遇难时也能积极为他请命。C. 舒忠仁担任河间推官时鼓励百姓们简朴生活,积极劳作,并帮助官民都逐渐富裕起来。D. 舒忠仁虽然屡试不第,但他能抓住被选为贡生的时机,并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人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2)水患竟平,坐失粟系狱,民诣阙请者以千数。【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世上的人都不了解我啊,了解我的人大概只有老天了。(2)水灾最终结束,(忠仁)因弄丢了官粮而被关进监狱,到朝廷为他请求的百姓数以百计。【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般有如下切入角度: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2.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明句式,助断句修辞句,找特点审关系,明结构;3.利用对称(偶)句式断句法。古人写作,常常喜欢“对举成文”,即两个句子成对称(偶)形式,这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应高度重视。画线句的大意是: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而留下那些强壮勇敢的,那么,留下的不能叛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若而”构成的转折关系,因此“汰其老弱”和“留其壮勇”之间应断开,由此排除D。根据句中传主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留”与“汰”以及“留者”和“汰者”的对称性结构,说明“则留者不思乱”和“汰者不能乱矣”之间应断开,由此排除B。再根据画线句的大意,“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说明“留则查用”和“汰则叵测”之间应断开,由此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题考查记忆、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B项,“文中指舒忠仁从车上下来”说法错误。“下车”是指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初即位或到任也称为“下车”。文中指舒忠仁刚刚到任。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感悟其语言特点和作品风格,二要带着选项回原文,比照其相关信息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可能仅是一字之差。考查翻译的,可以使用代入法判断,但一定要注意理性分析智慧选择,千万别先入为主导致误判。C项,“舒忠仁担任河间推官时鼓励百姓们简朴生活,积极劳作”说法错误,据原文“起建宁知府,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可知,鼓励百姓简朴生活,积极劳作,是他担任建宁知府期间做的,而不是担任河间推官的时候的作为。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在考查课内文言时,还要注意平时的阅读和复习。本题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关键字词:“莫我知也”,宾语前置句,应是“莫知我”,不了解我;“其”,大概;“天”,老天;“竟”,最终;“坐”,因而获罪;“系狱”,被关进监狱;“诣”,到。【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 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舒忠仁是洛阳人。他很有才华,秉性聪明,擅长记忆,每天背诵大量文字,读完了经史百家之书,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等稍微年长,专门研究有关经集的史书,广博的考证夏商周以来三代的典礼,写出三篇释礼。忠仁年纪轻轻便背负盛名,但屡次科考不中,还喜欢讥讽权贵,经常冒犯有权势者的忌讳。他生性质朴坦率,喜欢发表标新立异的宏论,朋友都觉得不合时宜。每天和两三个朋友在市集上饮酒,一直到喝醉,说:世上的人都不了解我啊,了解我的人大概只有老天了。然后旁若无人的大哭起来。廷尉吴由来担任河南太守,对他的才华很赏识,征召他到自己门下,非常喜爱他。当时出现盗贼,朝廷准备派兵追捕,吴由来自己设定计谋讨伐盗贼,但几个月都没有效果。忠仁逐条陈述策略,请求选调将领增加士兵,建立赏罚制度,严禁隐藏奸人,最后由来采用了他的建议,盗贼全部投降。舒忠仁二十九岁的时候,皇帝登基,他以恩贡生的身份被授河间推官的职位,县里人平素听说过高柔的名声,一些奸邪的县吏听说他要来,全都自动地离去。忠仁一到任,日夜批阅案卷公文。涉及案子的达数千人,他断案像流水一样,官吏和百姓大为惊服,(从此)案子逐渐减少。当时有欠债无力偿还的百姓,因为不能还钱很多便被关了起来。正好有些富人愿意出钱五百万修葺佛殿,向忠仁请示。忠仁慢慢地说:“你们捐钱的原因是什么?”众人说:“希望能够得福。”忠仁说:“佛殿还没有怎么损坏,又没有露天的佛像,不如拿这些钱帮助那些囚犯偿还给官府,让数百人脱离枷锁之苦,这种行为获得的福难道不是更多吗?”富人没有办法,答应了,当天就把钱给了官府,监狱里的人就被释放了。后来河间遭遇大水,有两米仓的粮食,将用船运送。忠仁看到逃难躲水患的百姓,就抛弃了粮食,用船载百姓。看到百姓收成不好,便把乡里的百姓聚集在一起供养他们,直到粮食没有了才停止。水灾最终 结束,(忠仁)因弄丢了官粮而被关进监狱,到朝廷为他请求的百姓数以千计,朝廷于是下诏顺从了百姓的请求。后来他担任建宁知府,亲自做表率追求俭朴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老百姓有持刀带剑的,就让他们卖掉,购买耕牛,并说:“为什么不带牛佩犊呢!”于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劳作,秋冬之季检查督促老百姓收获,(自此)郡内官民都富裕起来,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巡抚和巡按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忠仁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上级听从了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调任尚书令,忠仁坚决辞谢,上表皇上请求回到东部,皇上难以改变他的想法。改而任命他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分给他随从二十人。敬弘辞去侍中、特进,并请求减去一半随从,未被允许。死在洛阳私宅,时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忠肃,当时虚岁八十八(若是活着)。朝廷追赠他原先的官职,追授谥号为文贞公。(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4. 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是温柔漂亮的姑娘,是男子的好配偶,其中“逑”是配偶的意思。B. 关雎是一首恋歌,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C. 诗篇反复吟唱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是一层层递深,感情真率炽热,体现出民歌朴实清新的风格特色。D. 本诗最后八句,写男子同那个采荇菜的女子在钟鼓声中结成了美满姻缘,表现出男子求而得之的欢乐。15. 本诗巧妙地采用了“兴”表现手法,试简要说明这一表现手法并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答案】14. D 15. (1)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2)本诗首章以雎鸠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3)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4)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是要整体感知全诗,要大致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所写对象、诗人情感这几个大方向;其次是要将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内容简单地整理一下,看看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可以作几个层次的分类;再次是联系诗歌的题目和给出的注释、诗人的生平经历等具体地分析题目指定的诗句内容。分析时,既要符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又要能深入地体验到诗人此时的思想情感。答题时,一是要答出诗句的内容理解,二是要答出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D项,“表现出男子求而得之的欢乐”说法错误,阅读诗歌可知,男子对心上人十分爱慕,愿意用“琴瑟”“钟鼓”来使她快乐,因此,诗歌的后八句是男子因相思而产生接近、取悦女子的想法,并非已经求而得之。故选D。【15题详解】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此题可结合词的注释,抓住关键词,通过联想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本题要求“简要说明这一表现手法并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这是两个需要回答的问题。首先要结合学过的知识,简要阐述“兴”这种表现手法的含义,即是一种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委婉含蓄,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其次,再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句如何使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诗歌的前四句,要写男子对佳偶的思慕之心,就先用河州之上雎鸠求偶的和鸣声来引起;诗歌的第二个四句,要写男子心中认为佳偶难以追求的思绪,就先用 “参差荇菜”来起兴;第三、第四个四句,要写男子“友之”“乐之”,追求佳偶,则先用对荇菜的“采之”“芼之”来起兴。【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 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歌氓中描写女主人公早起晚睡、忙于家务的诗句是_,_。(2)采薇中描写戍卒当初从军时的场景的诗句是_,_。(3)离骚中描写诗人在朝堂上不被君王接纳,退隐后整理原先的衣服来表明自己不会改变志向的诗句是_ ,_。【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昔我往矣 (4). 杨柳依依 (5). 进不入以离尤兮 (6). 退将复修吾初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背诵,重视积累,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默写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夙”“寐”“靡”“依依”“离尤”“复修”“初服”。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在于发展知识上的鉴别力。一个理想的受教育者,不一定要 ,而只须明辨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的,何者是可憎的,即是在知识上能鉴别。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满装着历史事实的人物,并且对时事极为熟悉,但见解和态度则是完全错误的人。我曾遇见过这一类的人,他们在谈话时,无论什么题目,总有一些材料要发表出来,但是他们的见地,则完全是可笑可怜的。他们的学问是广博的,但毫无鉴别能力。( )。一个 的人,或许很易于写成一部历史;但在论人和论事时,或竟是只知依人门户,并无卓识的。这种人就属于我们所谓缺乏知识上的鉴别力。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这就所谓是我们鉴别力。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他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一个人在成人时,他的四周必有 的诱惑,如名利诱惑、爱国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和惑人的诗人、惑人的艺术家、惑人的独裁者,与惑人的心理学家。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便秘症引起暴躁的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可 。当一个人错误时,不必因震于他的大名,或震于他的高深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就算得上博学,而鉴别力则是艺术的判别问题。B. 博学不过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鉴别力则是艺术的判别问题。C. 博学则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鉴别力不过是艺术的判别问题。D. 博学不过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艺术的判别则是鉴别力问题。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汗牛充栋 博古通今 五花八门 莞尔一笑。B. 汗牛充栋 锦心绣口 五光十色 付诸一笑。C. 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五花八门 付诸一笑。D. 学富五车 锦心绣口 五光十色 莞尔一笑。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所以一个人真有学问,其实就是善于辨别是非,这就所谓是我们鉴别力。B. 所以一个人真有学问,其实就是善于辨别是非,所谓这就是我们鉴别力。C. 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就是一个人善于辨别是非,其实这就所谓是我们鉴别力。D. 所以一个真有学问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我们所谓鉴别力。【答案】17. B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选择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