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6_第1页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6_第2页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6_第3页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6_第4页
CT成像技术模拟试题-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 成像技术模拟试题成像技术模拟试题 6 61 不属于颅脑增强扫描的适应证是 A 颅内组织密度异常 B 颅内有占位表现 C 脑血管畸形 D 急性脑血肿 E 鞍区 小脑桥脑角及后颅凹的病灶 62 下列影响 CT 图像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是 A 调整窗宽 窗位 B 按照解剖顺序拍片 C 必要的放大或缩小组合 D 必要的测量技术 E 图像边框黑白的选择 63 CT 检查眼部疾病的优点 不包括 A 可清晰 准确显示眶壁骨质结构 B 可清晰 准确显示眶内组织结构 C 可清晰 准确显示眼球内部结构 D 可清晰 准确显示邻近组织结构 E 可清晰 准确显示 2mm 金属异物 64 眼部轴位扫描与颅脑轴位扫描的相同点是 A 扫描层厚 B 扫描层间距 C 扫描体位 D 扫描范围 E 扫描视野 65 视神经扫描的最佳基准线是 A 听眦线 B 听眶线 C 听眉线 D 听鼻线 E 冠状线 66 对眼球要求固定不动最严格的是 A 眼部外伤骨折 B 眶内占位性病变 C 眶内血管瘤 D 球内小异物 E 视神经孔病变 67 眶内肿瘤 CT 扫描不能显示的是 A 肿瘤形态 B 肿瘤大小 C 肿瘤位置 D 肿瘤与邻近组织关系 E 肿瘤的病理组织分类 68 不属于耳部 CT 检查适应证的是 A 耳部外伤 B 耳部肿瘤 C 耳部炎性病变 D 听小骨畸形 E 耳廓畸形 69 耳部常规采用横断面检查 标准位置 是 A 听眉线与台面垂直 B 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C 听眶线与台面垂直 D 听鼻线与台面垂直 E 冠状线与台面垂直 70 内耳采用 HRCT 扫描特点是 A 显示范围变大 B 影像层次丰富 C 空间分辨率高 D 密度分辨率高 E 信噪比降低 71 CT 扫描 听小骨应显示在 A 外耳 B 中耳 C 内耳 D 骨岬后部 E 咽鼓管开口 72 CT 检查能对放疗提供治疗价值的疾病是 A 鼻咽癌 B 鼻息肉 C 筛窦骨瘤 D 鼻窦粘膜下囊肿 E 上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73 鼻窦常规 CT 扫描与 X 线检查相比 不足之处是 A 骨质结构显示 B 软组织结构显示 C 病变的扩展情况 D 肿瘤侵犯范围 E 整体显示效果 74 CT 图像中只显示一侧鼻窦的扫描方式是 A 轴位扫描 B 冠状位扫描 C 矢状位扫描 D 定位扫描 E 增强扫描 75 后鼻孔闭锁症 显示最好的检查方法 是 A 副鼻窦柯氏位 B 副鼻窦侧位片 C 副鼻窦瓦氏位 D 副鼻窦横断 CT 扫描 E 副鼻窦正位体层摄影 76 CT 扫描参数中 对 X 线剂量的理解 不妥的是 A X 线剂量是 CT 图像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B 增加X 线剂量 可减少图像噪声 C 层厚越薄 所需X 线剂量越少 D 对内耳扫描所需剂量比颅脑扫描要大 E 患者所受扫描剂量与扫描层有关 77 有关口咽部 CT 扫描范围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上起软腭水平 下抵环状软骨 B 上起上颌齿槽突 下抵舌骨 C 上起海绵窦 下抵上颌齿槽突 D 上起下颌齿槽突 下抵会厌软骨 E 上起下颌齿槽突 下抵环状软骨 78 胸部横断扫描 患者两臂上举屈肘抱头的目的是 A 病人适宜 0 0039 B 防止移动 0 0098 C 减少干扰影 0 9686 D 便于增强注射 0 0079 E 利于呼吸 0 0098 79 鼻咽部常规横断扫描技术 正确的是 A 仰卧位足先进 B 听眉线垂直台面 C 扫描范围自蝶骨板平面向下至硬腭平面 D 层厚 层间距为 10mm E 采用间隔扫描 80 鼻咽横断面 CT 扫描 不应显示的部位是 A 鼻咽腔 B 上颌窦 C 咽鼓管开口 D 悬雍垂 E 咽旁间隙 81 下列喉部疾病少见的是 A 喉炎 B 喉癌 C 喉异物 D 喉水肿 E 喉部良性肿瘤 82 有关常规喉部 CT 扫描体位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仰卧位 B 俯卧位 C 左侧位 D 右侧位 E 顶颏位 83 喉部 CT 扫描患者双肩下垂的意义在 于 A 减少颈部厚度 B 防止与扫描机架碰撞 C 防止肩部伪影产生 D 患者体位舒适 E 扫描孔径的限制 84 有关喉部 CT 扫描范围与基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确定扫描范围和基线 在侧位定位片中决定 B 确定扫描范围和基线 在正位定位片中决定 C 扫描范围上至舌骨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D 扫描范围上至 C3 上缘下至 C6 下缘 E 扫描基线可与中段颈椎间隙保持一致 85 喉部 CT 轴扫 真声带显示的层面是 A 声门下区层面 B 声门区下部层面 C 声门区中部层面 D 声门区上部层面 E 声门上区层面 86 下列 CT 检查 患者扫描前的准备工作最简单的是 A 肾脏 CT 扫描 B 肝脏 CT 扫描 C 涎腺 CT 扫描 D 子宫 CT 扫描 E 前列腺 CT 扫描 87 涎腺 CT 检查 难以作出明确诊断的 是 A 腮腺脂肪瘤 B 腮腺囊肿 C 腮腺肿瘤 D 腮腺混合瘤 E 腮腺肿瘤良 恶性的鉴别 88 对呼吸控制要求最严格的是 A 肝脏扫描 B 胰腺扫描 C 脾扫描 D 肾脏扫描 E 肾上腺扫描 89 涎腺造影联合 CT 扫描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先行涎腺造影 对含有对比剂的腺体扫描 B 应扫正 侧位平片 以显示腺体及管道的位置 走行 形态和分支 C 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明确肿瘤来源和侵占范围 D 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清楚显示末梢导管扩张 腺泡萎缩 E 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明确肿瘤组织学的诊断 90 显示颞颌关节内半月板最好的无损检查方法是 A MRI 检查 B CT 检查 C 关节腔造影检查 D 曲面断层 E 开闭口位照像 91 颞颌关节 CT 平扫 患者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是 A 禁食 B 大量饮水 C 屏气训练 D 摘除耳部饰物 E 碘过敏试验 92 一次曝光不能同时显示双侧颞颌关节的检查方法是 A 颞颌关节正位平片 B 颞颌关节曲面体层 C 颞颌关节 CT 轴位扫描 D 颞颌关节 CT 矢状扫描 E 颞颌关节 CT 冠状扫描 93 观察下颌小头骨折内外成角畸形 最佳的体位是 A CT 轴位扫描 B CT 矢状扫描 C CT 冠状扫描 D CT 定位扫描 E CT 增强扫描 94 甲状腺 CT 扫描范围的确定 正确的叙述是 A 从侧位定位图像中确定扫描范围 B 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缘至舌骨下缘 C 扫描范围从颈 1 至颈 7 D 扫描范围从舌骨上缘至颈 7 下缘 E 扫描范围从颈 6 上缘至胸 1 下缘 95 常规 X 线胸片难于确诊 而 CT 可以明确诊断的是 A 肺炎 B 肺不张 C 胸腔积液 D 纵隔淋巴转移 E 肺内球形病灶 96 胸部 CT 扫描 纵隔结构可显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大血管的存在 B 气管的存在 C 食管的存在 D 淋巴结的存在 E 脂肪组织的存在 97 观察肿瘤内血液动力学变化时 应采 取 A 螺旋扫描 B 厚层扫描 C 薄层扫描 D 单层面连续扫描 E 高分辨率 CT 扫描 98 肺部 CT 轴位扫描 能同时看到头臂干血管的层面是 A 主动脉弓层面 B 主肺动脉窗层面 C 胸锁关节层面 D 左肺动脉层面 E 左心房层面 99 静注胆泛葡胺后行胆道 CT 扫描 注药与扫描间隔时间应是 A 立即扫描 B 10 15min C 20 30min D 40 60min E 120 190min 100 肝血管瘤特征性 CT 扫描要求做到 两快一长 一长指的是 A 扫描范围长 B 曝光时间长 C 病人屏气时间长 D 注药时间长 E 延迟扫描时间长 101 有关肝脏血供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肝脏为双重血供 B 肝脏血供主要为门静脉 C 肝肿瘤血供为肝动脉 D 肝动脉血供仅是门静脉的 1 4 E 对比剂注入后静脉期比动脉期出现早 102 肾脏 CT 扫描 扫描范围难以控制的是 A 肾囊变 B 肾积水 C 肾结核 D 异位肾 E 肾出血 103 脾 CT 层面影像 脾的长度正常标准不超过 A 1 个肋单元 B 2 个肋单元 C 3 个肋单元 D 4 个肋单元 E 5 个肋单元 104 肾 CT 扫描 必须增强的是 A 肾出血 B 肾结石 C 肾钙化 D 肾占位性病变 E 肾周围血肿 105 肾脏正常 CT 解剖 肾门开口应位于 A 肾影外缘 B 肾影内缘 C 肾影前缘 D 肾影后缘 E 肾影前内缘 106 检查肾上腺占位病变 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 CT B IVP C KUB D 纵断体层 E 血管造影 107 肾上腺 CT 平扫 其影像密度正常表现为 A 密度不均 B 内有钙化 C 与血液 CT 值相近 D 与邻近肾脏密度相近 E 明显低于肾脏密度 108 下列常规 CT 扫描 层厚与层间距为 10 20mm 的是 A 肝脏扫描 B 脾脏扫描 C 胰腺扫描 D 肾脏扫描 E 腹膜后间隙扫描 109 用碘水作保留灌肠行盆腔 CT 扫描 可清楚显示 A 膀胱 B 子宫 C 输卵管 D 前列腺 E 乙状结肠和直肠 110 CT 扫描前 要求饮水量最多的检查部位是 A 肝脏扫描 B 脾脏扫描 C 胰腺扫描 D 肾脏扫描 E 盆腔扫描 111 要求采取头屈曲位扫描的部位是 A 常规头部扫描 B 咽喉部 CT 扫描 C 颈 1 2CT 扫描 D 颈椎 CT 扫描 E 上胸椎 CT 扫描 112 不属于骨性脊椎结构的是 A 椎孔 B 鞘膜 C 椎弓 D 椎板 E 椎管侧隐窝 113 腰椎正常 CT 解剖 马尾神经根表现为 A 方形 B 圆形 C 长方形 D 卵圆形 E 蜘蛛足样 114 脊柱正常 CT 解剖 横突孔出现在 A 颈椎 B 胸椎 C 腰椎 D 骶椎 E 尾椎 115 四肢骨关节 CT 扫描显示窗技术一般采用 A 骨窗 B 肺窗 C 软组织窗 D 线性窗 E 骨窗 软组织窗 116 下列 CT 扫描体位比较特殊的是 A 双足正位 B 双踝正位 C 双膝正位 D 双髋正位 E 双胫骨正位 117 与监视器屏幕中 CT 图像质量无关的是 A 窗技术的调整 B 工作间的光照度 C 激光打印机性能 D 扫描技术参数选择 E CT 机的调试与校准 118 CT 薄层扫描 噪声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 A 重建算法 B 光子数减少 C 探测器的灵敏度 D 设备的信噪比 E 被照体组织结构 119 下列 CT 空间分辨率的指标中 最好的是 A 10Lp cm B 20Lp cm C 30Lp cm D 最小圆孔直径 0 2mm E 最小圆孔直径 0 3mm 120 影响 CT 密度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像素大小 B X 线剂量 C 矩阵大小 D 探测器孔径 E 探测器间距 答案 61 D 62 A 63 E 64 C 65 A 66 D 67 E 68 E 69 C 70 C 71 B 72 A 73 E 74 C 75 D 76 C 77 B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