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资料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资料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资料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资料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2016 20172016 2017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 2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 50 分 1 国语 晋语 载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这反映了 A 牛耕的出现 B 井田制的瓦解 C 铁农具的使用 D 周王室的衰微 2 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 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A 播种方式的变革 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D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3 据考古发现 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 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 87 件 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 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 300 余件 其中农具范占 60 以上 出土铁农具 200 多件 占全 部铁器的 63 5 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 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 铁农具的使用己很普遍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4 某古籍记载 扬郡以风帆数扇 俟风转车 风息则止 此车为救潦 欲去泽水 以便 栽种 此农具出现于 A 曹魏 B 唐代 C 宋代 D 明清 5 观察下图 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A 春秋战国 B 西汉末年 C 三国两晋 D 隋唐时期 6 墨子说 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 强乎耕稼树艺 多聚菽粟 而不敢怠倦者 何也 曰 彼以为强必富 不强必贫 强必饱 不强必饥 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 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 奴隶地位低下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 铁器牛耕推广 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 生产方式改变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7 唐代诗人张籍在 贾客乐 描述了商人 年年逐利西复东 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 弃业宁为贩宝翁 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 农民赋税沉重 被迫弃农经商 C 商人好逸恶劳 弃农经商 D 商人赋税沉重 被迫弃商经农 2 8 沈括 梦溪笔谈 载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 用柔铁屈盘之 乃以生铁陷其间 泥封炼之 锻令相入 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北宋 9 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 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走向成熟 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这一品种是 A 白瓷 B 青瓷 C 秘色瓷 D 青花瓷 10 明清时期 苏 州 城花素缎机工业 向分京苏两邦 各有成规 不相搀越 技艺 均系世代相传 是以各归主顾 不得紊乱搀夺 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 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11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 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南方北方 朝代人口 户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 户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 8 998578580 2 唐代392041543 2 514852956 8 宋代1122476062 9 662429637 1 A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 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12 宋代的温州地区 地不宜桑而织纫工 不宜漆而器用备 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 生产中心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 B 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 C 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温州手工业的区域分工 D 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的分布的影响较大 13 被称为 茶神 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 茶经 中说 若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 邢不如越 一也 若邢瓷类雪 则越瓷类冰 邢不如越 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绿 邢不 如越 三也 据此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唐朝时 瓷器已经形成青 白两大系列 陆羽推 崇越州青瓷 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A B C D 14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 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 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其中的 商业革命 表现在 A 坊市制度被最终打破 B 出现了最早的银行雏形 C 出现了市舶使 D 出现了专职管理市场的官员 15 三司之职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 以总国计 应四方贡赋之入 朝廷不预 一归三司 通管 盐铁 度支 户部 这段引文描述的财政官制应属于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16 清朝地方县志记载 市有定居 墟惟趁赶 南曰墟 北曰集 货物辐辏 处古谓之务 3 张文信于康海多边 处 租取田五亩 直价 租价 一亩麦小一斛 若到六 月 租价 不了者 一罚入康 海多 若到种田之日 不得田佃者 一斛罚二斛 入张文信 两和立契书 画指为记 契两本 各执一本 田主 康海多 租田人 张文信 知见人 翟寅武 白六洛 赵胡 单 今谓之集 又谓之墟 日中为市 神农氏之教也 南人曰趁墟 北人曰赶集 据此可 知明清时期 A 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B 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 C 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D 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 17 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 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 患蜀人铁钱重 不便交易 于是由十六家富户 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 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 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 私造者禁之 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 这反映出当时 A 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 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 政府官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D 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18 清代陶煦的 租核 推原 记载 金宝庐舍 转瞬灰烬 惟有田者 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 绅富 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 赢十百金 即莫不志在良田 该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 推动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C 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 D 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19 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既无虚空之屋 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 万物所聚 诸行百事 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 无一家不买卖者 材料反映的是 A 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 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 C 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 市的限制 D 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 20 明中后期 奴富至数百万 初缙绅皆丑之 而今则乐与为朋矣 缙绅家之女 婚嫁 惟财是 计 不问非类 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专制制度的衰落 C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 民主思想影响 21 下面的文字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 敦煌张文信租田契 的抄件片段 据此可知当时 A 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B 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C 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D 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22 清人在 论南洋事宜书 中写道 南洋末禁之先 闽广家给户足 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 患 既禁之后 百货不通 民生自蹇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 使沿海居民 富者贫 贫者困 驱 工商为游手 驱游手为盗贼耳 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4 C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23 北朝推行均田制 规定年满 15 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 按户缴纳赋税 并要求 男子达到 15 岁 女子达到 13 岁 必须嫁娶 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 A 抵制土地兼并 B 促进人口增长 C 增加财税收入 D 稳定个体小农 24 清乾隆时期 广东 湖南 安徽等不少南方省份纷纷出现了 租田者不输租 的现象 为此地 主向佃户收取地租抵押金 租约期满后视具体情况返还 这反映了 A 佃农身份地位提高 B 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C 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D 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25 宋代 有田产的 主户 只占民户总数 20 左右 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客户 导致 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二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非选择题 本大题 4 4 小题 小题 2626 题题 1212 分 分 2727 题题 1515 分 分 2828 题题 1111 分 分 2929 题题 1212 分 分 26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 有量 市斤 总面积北方南方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91 全国 614 82 394 秦汉117 全国 1048 355 7294 魏晋南北朝 122 北方粟 麦 215 南方稻谷 1167 73 85 1 92 5 1 92 5 90 隋唐 124 北方粟 麦 328 南方稻谷 1450 926 423 213 2190 卜风贤 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 产茶地 90 集中于今天浙江 福建 江西 江苏 安徽 湖 北 湖南 四川等省 据唐朝张途记载 祁门县 山多而田少 水清而地沃 山且植茗 高下 无遗土 千里之内 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 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 陆羽的 茶经 提出饮茶 宜精行俭德之人 标志着 茶文化的正式形成 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 中庸的思想 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 安祥 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 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5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年商税额指数 995 998 年400 万贯100 1004 1008 年450 万贯113 1058 年700 万贯175 1064 1068 年846 万贯212 1077 年879 万贯220 来源 漆侠 中国经济通史 宋代经济卷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4 分 2 结合材料一 分析材料二中茶业种植发展的原因 4 分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4 分 2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 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 大多亦无重农抑 商之主张 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 始自商鞅 自此视农为 本富 商为 末富 所谓 崇本 抑末 之思想 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人势力逐渐膨胀 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公元前 119 年 汉武帝令 初算缗钱 向工商业主 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 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 者 后又下令 告缗 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 结果 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 陈振江 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 太宗淳化二年诏曰 关市之租 其来旧矣 征算之条 当从宽简 宜令诸 路转运使 市征所算之名品 共参酌裁减 以利细民 又诏 除商旅货币外 其贩夫贩妇细碎 交易 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 州郡财计 除民租之外 全靠商税 马端临 文献通考 等 1 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 农商 的态度 商鞅持此态度的主要原因什么 4 分 2 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 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6 分 3 从材料三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 分 依据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 政策的认识 3 分 6 28 11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明清时期 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 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 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 冶铁业发达的佛山 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镇 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 始称为市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 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盖其繁阜喧盛 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 历史 必修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 太函集 中说 吾乡左 轻视 儒右 崇尚 贾 喜厚 利而薄名高 纤啬之夫 挟一缗而起巨万 要之 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 明代徽州商人余丈义 少贫困 操奇赢 辛勤以振其家 性不好华靡 布袍芒履 游 名卿大贾间泊如也 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 义屋以居之无庐者 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 又市隙地 数十亩为义冢 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 所费不啻万缗 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 以利行人 年逾 八十而行义不衰 清代商人胡荣命 贾五十余年 临财不苟取 遏善举辄捐货为之 名重吴城 晚罢归 人以重价赁其肆名 荣命不可 谓 彼果诚实 何藉吾名 欲藉吾名 彼先不诚 终必 累吾名也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4 分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分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 3 分 29 12 分 阅读 清代全史 中的几段材料 明朝中期后 棉花的种植遍及南北各地 水稻面积和产量大增 据 天工开物 乃服 载 当时有轧车 弹弓 翻车 绕线车 调丝车 经具 腰机 提花 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 明 神宗时 吕坤在奏疏中说 洮兰之间小民 织造贩货以糊口 弃业桑农而捻线者数百万人 提花染色 日夜无休 嘉定这一纺织手工业城市 县不产米 仰食四方 夏麦方熟 秋天自登 商人载米而来者舳 舻相衔 北土广树艺 而昧于织 南土精织秀而寡于艺 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 布则方舟而 鬻诸北 棉花 蚕丝 棉布 丝绸都成为商品 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为繁华的市场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 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 从事纺织 所织布精良 每一下机 人争鬻 之 因此获利甚多 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家业大饶 成为雇佣 机工 的 机户 了 请回答 1 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些经济现象 8 分 2 说明上述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4 分 20162016 20172017 学年下学期学年下学期 20162016 级级 第一次双周练第一次双周练 历史答案历史答案 7 一一 选择题 选择题 题号 12345678910111213 选项 ACCDBDBCACBDC 题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选项 ACADCDADDCAB 二二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2626 题答案 题答案 1212 分分 1 趋势 粮食单产提高 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 耕地面积增加 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发 展 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 每点 1 分 任意 4 点即满分 4 分 2 粮食产量的提高保障了粮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