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术、专业)培养方案(7.1).doc_第1页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术、专业)培养方案(7.1).doc_第2页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术、专业)培养方案(7.1).doc_第3页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术、专业)培养方案(7.1).doc_第4页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术、专业)培养方案(7.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研究生培养培养方案(学术、专业)二一五年七月目 录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教育管理)19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24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29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34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39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化学)44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49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54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艺术硕士(艺术设计)59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艺术硕士(音乐)65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学科代码 08172、 培养目标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毕业后可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3、身心健康。3、 研究方向现代分离技术及应用:主要进行手性药物对映体分离、天然产物分离提取、固液分离及精制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高效手性萃取剂的设计、筛选、制备及萃取分离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应用。(2)基于多相流与界面传递现象的手性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和传递机理。(3)天然产物分离及提取技术研究。(4)石油化工过程中的固液分离技术。石油化工催化:主要进行石油化工领域的催化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石油化工催化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新型多级孔道复合催化材料、多功能基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2)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助剂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催化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高值利用。(3)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工艺的设计与开发。应用化学:运用现代化学原理和化学、物理方法,进行合成化学、材料化学、应用电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光、电催化应用研究。(2)新型化学电源及电化学应用技术研究。(3)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研究。(4)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生物制剂及检测技术:主要进行天然生物活性分子的分离与利用、生殖域特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新方法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生殖域特异表达新基因的克隆及与男性不育的关系。(2)动植物组织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利用。(3)快速、简便的HBV、HCV病毒等疾病的检测新方法。4、 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年。经个人申请和审批同意,硕士生可提前或延迟毕业,但提前毕业时间至多不超过0.5年,延迟毕业时间至多不超过1年, 且须按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校政发201422号)办理相关手续。5、 学分要求申请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至少获3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获30学分,必修环节获3学分。6、 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学位课程,要求7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S0305012000002考试第1学期自然辨证法概论S0305031000001考试第1学期研究生英语S0502014000004考试第1学期学科必修基础课程(学位课程,要求10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高等有机化学S0817012081702考试第1学期现代物理化学S0817022081712考试第1学期高等反应工程S0817032081712考试第1学期分离工程选论S0817042081712考试第1学期现代材料研究方法S0817052081712考试第1学期高等生物化学S0817062081712考试第1学期学科方向选修课程(学位课程,要求13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化学化工研究进展S0817072081712考查第2学期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S0817082081712考查第2学期现代分析测试技术S0817092081712考查第2学期现代光谱分析S0817102081712考查第2学期天然产物化学S0817112081712考查第2学期手性药物技术S0817122081712考查第2学期现代色谱分析S0817132081712考查第2学期催化剂工程导论S0817142081712考查第2学期催化剂表征S0817152081712考查第2学期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S0817162081712考查第2学期石油加工助剂作用原理与应用S0817173081713考查第2学期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S0817182081712考查第2学期材料化学S0817192081712考查第2学期应用电化学基础S0817202081712考查第2学期精细有机合成原理S0817212081712考查第2学期光电催化基础与应用S0817222081712考查第2学期功能高分子S0817232081712考查第2学期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S0817242081712考查第2学期现代化学电源S0817252081712考查第2学期基因工程选论S0817262081712考查第2学期生物信息学S0817272081712考查第2学期生物活性多肽设计与合成S0817282081712考查第2学期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S0817292081712考查第2学期补修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化工原理实验S081730008171考查第1学期化工原理S081731008171考查第1学期化学反应工程S081732008171考查第2学期凡欠缺所在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补修2-3门本科核心课程,并须考核合格。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硕士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任选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课程考核考试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60分以上可获得相应学分。考查课程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合格以上可获得相应学分。补修课程和任选课程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7、 必修环节科研工作与社会实践硕士生须至少参与一项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科研工作的内容可以是科研课题研究,撰写立项申请书、成果鉴定书、科研报告,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社会实践的内容可由硕士生、导师或学位点确定,一般在寒、暑假完成。硕士生须提交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总结报告,采用考查方式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2学分。学术活动硕士生须至少参加六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等内容。硕士生须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并且提供一篇总结报告。学术活动环节采用考查方式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1学分。8、 学位论文工作及答辩论文工作选题报告硕士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选题报告,其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 (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等。选题必须与学科研究方向一致。硕士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四千字的书面选题报告,并在选题报告会上报告。选题报告由选题报告会成员组负责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选题报告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主要检查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硕士生应按照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政发201437号)、“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并接受同行专家评审。论文应阐明选题的目的和学术意义,或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价值;论文作者应在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工作特点,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论文答辩硕士生应按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和工作,考核通过列入培养计划、正式办理选课手续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环节并达到要求,方能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与授予硕士学位,具体程序和要求按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政发201437号)执行。本学科硕士生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为:要以湖南理工学院为第一单位、以硕士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硕士生为第二作者),至少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一篇(获得学术期刊正式录用函视为论文已发表)。9、 学年考核与筛选每学年末,按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年考核暂行办法(校政发201415号)对研究生生一学年来的德、智、体情况进行年度总结与综合考核。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作为评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学籍管理的依据并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合格以上的硕士生方可按培养计划继续攻读学位。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代码0810二、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达到如下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创新精神。2、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国内外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进行专业外文阅读和写作,具备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身心健康。三、研究方向计算智能与模式识别:研究系统优化、调度与决策的智能方法、技术及应用。主要在计算智能、进化算法、多目标优化、实时系统调度、多属性群决策等方面开展研究。图像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研究图像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理论、技术及应用。主要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超大视场视频智能监控、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产品质量检测和尺寸测量、复杂环境下目标识别技术及嵌入式应用系统等方面开展研究。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现代信号处理理论、方法及应用。主要在小波分析与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稀疏分解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研究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主要在新型工业以太网中继器技术、感应无线通信、UHF射频通信技术、P2P网络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光通信与信息器件:研究全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和新型光电器件设计及应用。主要在波分复用光交换技术、光子晶体波导慢光技术、时间和空间滤波技术、新型光电器件优化设计和制作等方面开展研究。四、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年。经个人申请和审批同意,硕士生可提前或延迟毕业,但提前毕业时间至多不超过0.5年,延迟毕业时间至多不超过1年,且须按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校政发201422号)办理相关手续。五、学分要求申请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至少获3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获30学分,必修环节获3学分。六、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学位课程,要求7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S0305012000002考试第1学期自然辨证法概论S0305031000001考试第1学期研究生英语S0502014000004考试第1学期学科必修基础课程(学位课程,要求10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矩阵论S0701012081012考试第1学期随机过程S0701022081012考试第1学期智能信息处理S0810013081013考试第1学期现代数字信号处理S0810023081013考试第2学期学科方向选修课程(学位课程,要求13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S0810033081013考查第2学期算法设计S0810043081013考查第2学期最优化方法S0810053081013考查第2学期系统工程S0810063081013考查第2学期数字图像处理S0810073081013考查第2学期机器视觉S0810083081013考查第2学期HALCON应用技术S0810093081013考查第2学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S0810103081013考查第2学期图像检测与分析S0810113081013考查第3学期信号检测与估计S0810123081013考查第2学期小波分析及信号处理S0810133081013考查第2学期DSP技术S0810143081013考查第2学期现代电路理论S0810153081013考查第2学期语音信号处理S0810163081013考查第3学期现代数字通信S0810173081013考查第2学期移动计算S0810183081013考查第2学期物联网技术及应用S0810193081013考查第2学期工业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S0810203081013考查第2学期网络安全S0810213081013考查第3学期信息光电子学S0810223081013考查第2学期光电元器件S0810233081013考查第2学期全光通信与光网络S0810243081013考查第2学期光电信号处理S0810253081013考查第2学期补修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考核方式开课学期数字信号处理S081026008101考查第2学期通信原理S081027008101考查第2学期高频电子线路S081028008101考查第2学期电磁场与电磁波S081029008101考查第2学期凡欠缺所在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补修2门本科核心课程,并须考核合格。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硕士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任选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课程考核考试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60分以上可获得相应学分。考查课程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合格以上可获得相应学分。补修课程和任选课程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七、必修环节科研工作与社会实践硕士生须至少参与一项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科研工作的内容可以是科研或产学研课题研究,撰写立项申请书、成果鉴定书、科研报告,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社会实践的内容可由硕士生、导师或学位点确定,一般在寒、暑假完成。硕士生须提交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总结报告,采用考查方式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2学分。学术活动硕士生须至少参加三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等。硕士生须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并且提供一篇总结报告。学术活动环节采用考查方式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1学分。八、学位论文工作及答辩论文工作选题报告硕士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选题报告,其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 (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参考文献等。选题必须与学科研究方向一致。硕士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按规定格式写出不少于四千字的书面选题报告,并在选题报告会上报告。选题报告由选题报告会成员组负责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选题报告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主要检查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硕士生应按照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政发201437号)、“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撰写学位论文。论文应阐明选题的目的和学术意义,或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价值;论文作者应在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工作特点,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论文答辩硕士生应按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和工作,考核通过列入培养计划、正式办理选课手续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环节并达到要求,方能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与授予硕士学位,具体程序和要求按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政发201437号)执行。九、学年考核与筛选每学年末,按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年考核暂行办法(校政发201415号)对研究生一学年来的德、智、体情况进行年度总结与综合考核。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作为评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学籍管理的依据并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合格以上的硕士生方可按培养计划继续攻读学位。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代码0501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和语言文化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达到如下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心及开拓创新精神。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具备将本学科专门知识与社会经济文化相关领域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能独立完成某一领域的语言文化应用工作。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进行专业外文阅读和写作,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三、研究方向 文艺学:主要研究文学基础理论,侧重对文学理论前沿问题、中国当代文艺学学术史、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论及中西方比较文论等领域展开研究。注重将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批评的有机结合,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理论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主要包括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文学思潮、主要作家作品与文学流派及左翼及社会主义文学思潮流派研究、中国现当代乡村小说研究、湖湘乃至岳阳本土地域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着力于挖掘传统文学的当代价值。屈原学研究方面,依托地缘优势,发掘屈赋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构建地方文化生态;唐以降文学研究方面,注重其本体性、地域性与现代性;唐宋艳情词、越中文人群体、晚清词派、湖湘诗派以及商贾小说的当代价值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以历史语言学、汉语普通话语法相关研究为支撑,主要致力于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的研究。地域方言方面,重点研究湖南北部地区湘语、赣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尤其注重湘、赣语虚词的区域特征、演变机制及虚化来源的研究。社会语言学方面,重点着眼于语言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语言项目的群体差异研究、领域语言研究。四、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年。经个人申请和审批同意,硕士生可提前或延迟毕业,但提前毕业时间至多不超过0.5年,延迟毕业时间至多不超过1年, 且须按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校政发201422号)办理相关手续。五、学分要求申请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至少获37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获34学分,必修环节获3学分。六、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学位课程,要求7学分)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S0305012000002考试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S0305021000001考试第1学期研究生英语S0502014000004考试第1学期学科必修基础课程(学位课程,要求12学分)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题S0501013050113 考试第1学期当代学术史研究S0501023050113考试第1学期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S0501033050113 考试第1学期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S0501043050113考试第2学期学科方向选修课程(学位课程,要求15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马列文论S0501053050113 考查第2学期西方文论专题S0501063050113 考查第3学期美学专题S0501073050113考查第2学期中国古代文论S0501083050113考查第2学期中西比较诗学S0501093050113考查第3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史S0501103050113考查第3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论著研读S0501113050113考查第3学期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S0501123050113考查第2学期二十世纪5070年代文学作品解读S0501133050113考查第3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S0501143050113考查第2学期唐宋诗词研究S0501153050113考查第2学期文心雕龙研究S0501163050113考查第3学期清词研究S0501173050113考查第2学期明清文学思潮与流派S0501183050113考查第2学期古典文献学S0501193050113考查第3学期汉语史S0501203050113考查第2学期汉语语法专题研究S0501213050113考查第2学期音韵学S0501223050113考查第2学期文字学S0501233050113考查第3学期现代汉语词汇学S0501243050113 考查第3学期补修课程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考核方式开课学期文学原理S050125005011考查第1学期语言学概论S050126005011考查第1学期凡欠缺所在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补修2门本科核心课程,并须考核合格。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硕士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任选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课程考核考试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60分以上可获得相应学分。考查课程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评定,合格以上可获得相应学分。补修课程和任选课程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七、必修环节科研工作与社会实践硕士生须至少参与一项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科研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参加导师安排的科研活动,包括参与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撰写项目申请书、研究报告等。社会实践主要以教学实践为主,主要方式有:为本科学生授课,主讲课程若干章节或某个专题;协助主讲教师辅导与答疑或主持课堂讨论;指导本科生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写作等,通过教学实践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教学能力。硕士生须提交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总结报告,采用考查方式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2学分。学术活动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四次以上,包括主讲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和各种专题讨论班,学术活动也可以是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等,其中要求主讲学术报告一次以上,并提交相关的总结材料,学术活动环节采用考查方式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合格者获1学分。八、学位论文工作及答辩论文工作选题报告硕士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选题报告,其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 (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参考文献等。选题必须与学科研究方向一致。硕士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按规定格式写出不少于四千字的书面选题报告,并在选题报告会上报告。选题报告由选题报告会成员组负责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选题报告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主要检查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硕士生应按照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政发201437号)、“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撰写学位论文。论文应阐明选题的目的和学术意义,或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价值;论文作者应在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工作特点,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论文答辩硕士生应按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和工作,考核通过列入培养计划、正式办理选课手续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环节并达到要求,方能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与授予硕士学位,具体程序和要求按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政发201437号)执行。九、学年考核与筛选每学年末,按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年考核暂行办法(校政发201415号)对研究生生一学年来的德、智、体情况进行年度总结与综合考核。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作为评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学籍管理的依据并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合格以上的硕士生方可按培养计划继续攻读学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一、专业(领域)代码045101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较好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与基础教育管理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教育管理人员。具体培养规格如下:1、拥护共产党领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献身教育事业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思想品质好,能够为人师表。2、掌握较宽厚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熟悉现代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好的教育理论思维品质,具备一定的对教育管理实践进行理论反思与提炼的能力。 3、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或职业教育领域相关教学和管理工作;能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管理实践,能够根据学校特色、学生实际和教师素质水平科学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4、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水平,具备阅读教育管理领域外文资料和初步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三、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可实行2至4年的弹性学制。四、培养方式采用“三段式”培养模式,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三个阶段。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全日制进行,一般在1年内完成。专业实践主要在实习单位完成,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年。学位论文工作可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并同时进行,自选题报告通过后,时间不少于10个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校内导师是硕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五、总学分要求硕士生要求至少修满39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0学分、专业实践不少于8学分、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学分。六、课程设置由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四大模块组成,各模块的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一) 学位基础课(要求12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S0305042000002考试一研究生英语S0502022000002考试一教育学原理S0401012000022考试一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S0401022000022考试一课程与教学论S0401032000022考试一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S0402012000022考试一(二)专业必修课(要求12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教育管理学S1204012040122考试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S0812012040122考查一教育测量与评价S0714013040123考试二基础教育改革研究S0401042040122考试二教育管理案例分析S1204023040123考试二(三)专业选修课(要求6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教育社会学S0303012040122考查二教育公文写作S0401052040122考查二教育政策与法规S0302012040122考查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S0402022000022考查二公共艺术教育专题S0101012040122考查二职业教育专题S0401062040122考查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题S0202012040122考查二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实务S0401072040122考查二(四)教育实践(要求8学分,全程一学年)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教育管理实践S0401118040128考查三至四 教育管理实践包括教育管理实习、教育管理见习、教育调查、管理案例调查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务实等实践形式。教育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原则上为1年,其中在学校或教育管理部门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要提交教育实践计划和实践工作记录,撰写教育实践的总结报告,经专业实践报告交流会考核小组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补修课程:本科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补修2门本科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考核方式教育学S040112000000考查心理学S040113000000考查补修课程须考核合格,计成绩,不计学分。硕士生须严格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取得培养计划确定的所有课程的学分。课程考核按湖南理工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环节)管理及考核暂行办法实行。教育实践考核按湖南理工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要求及考核办法(校政发201436号)实行。 七、学位论文工作(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教育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教育管理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管理方案等作为主要内容,以学位论文形式表现。学位论文必须独立完成,论文内容应突出反映作者综合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知识技能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表明作者能够承担教育管理工作、具有良好教育管理职业素养。学位论文内容与格式参阅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二)论文工作选题报告(要求 1 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 (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等。硕士生对学位论文拟选课题及工作计划在选题报告会上作全面汇报,并当场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选题报告由选题报告会评审组负责考核,通过者,记1学分,并准予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三个月后重新进行一次,若仍未通过者,视其具体情况参照相关规定处理。选题报告会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内完成。选题报告经审查通过,必须严格执行。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如果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选题报告。(三)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硕士生在通过选题报告后6个月内,由学位点组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四)论文答辩硕士生应按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和工作,考核列入培养计划的所有课程和专业实践,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环节并达到要求,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的程序和要求按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政发201437号)实行。八、学年考核每学年末,对硕士生一学年来的德、智、体情况进行年度总结与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将存入硕士生个人业务档案,并作为评定奖学金和学籍管理的依据。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具体考核办法按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年考核暂行办法(校政发201415号)执行。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可按培养计划继续攻读学位。考核不合格的,视其具体情况参照相关规定处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一、专业(领域)代码045103二、培养目标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掌握语文学科教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语文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3、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养。三、学习年限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可实行2至4年的弹性学制。四、培养方式采用“三段式”培养模式,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三个阶段。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全日制进行,一般在1年内完成。专业实践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也可结合导师的横向研究课题完成,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年。学位论文工作可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并同时进行,自选题报告通过后,时间不少于10个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校内导师是硕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五、总学分要求硕士生要求至少修满39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0学分、专业实践不少于8学分、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学分。六、课程设置由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四大模块组成,各模块的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一)学位基础课(要求12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S0305042000002考试一研究生英语S0502022000002考试一教育学原理S0401012000022考试一课程与教学论S0401032000022考试一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S0401022000022考试一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S0402012000022考试一(二)专业必修课(要求12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S0401282050122考试一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S0401293050123考试二语文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S0401302050122考试二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S0401313050123考试二语文教育史研究S0401322050122考试二(三)专业选修课(要求6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S0812022040122考查二语文教育名家研究S0401332050122考查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S0603012040122考查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S0501312040122考查二古代汉语专题S0501322040122考查二现代汉语专题S0501332040122考查二外国文学专题S0501342040122考查二基础教育改革研究S0401192040122考查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S0402022000022考查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S0812012040122考查一(四)教育实践(要求8学分,全程一学年)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语文教育实践S0401258040128考查三四语文教育实践的内容包括教育见习、课堂教学实践、微格教学、语文教育调查、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要提交专业实践学习计划和专业实践工作记录,撰写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经专业实践报告交流会考核小组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专业实践考核按湖南理工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要求及考核办法(校政发201436号)实行。补修课程:(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凡菲师范类或跨专业考生,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补修2-4门教师教育类或本科核心课程。补修课程须考核合格,计成绩,不计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考核方式古代汉语S050135004012考查现代汉语S050136004012考查古代文学S060302004012考查教育学S040112000000考查心理学S040113000000考查语文教学论S040134007012考查任选课程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所在专业要求以外的课程,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任选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硕士生须严格按照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取得培养计划确定的所有课程的学分。课程考核按湖南理工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环节)管理及考核暂行办法(校政发201417号)实行。七、学位论文工作(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学位论文形式表现。学位论文必须独立完成,论文内容应突出反映作者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表明作者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学位论文的内容与格式参阅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二)论文工作选题报告(要求 1 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 (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等。硕士生对学位论文拟选课题及工作计划在选题报告会上作全面汇报,并当场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选题报告由选题报告会评审组负责考核,通过者,由评审组负责人签名同意,记1学分,并准予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3个月后重新进行一次,若仍未通过者,视其具体情况参照相关规定处理。选题报告会一般安排在第3学期内完成,选题报告经审查通过,必须严格执行。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如果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选题报告。(三)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硕士生在通过选题报告后6个月内,由学位点组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四)论文答辩硕士生应按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和工作,考核列入培养计划的所有课程和专业实践,完成学位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