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与框架d_第1页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与框架d_第2页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与框架d_第3页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与框架d_第4页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与框架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思路与框架 陈陈立新立新 1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湖南 长沙 摘要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积极 履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已成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这样的形势下 构建一 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文章在阐述企业履行 社会责任必要性的基础上 就如何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 A A Research on the Principle Thought and Framework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hen Lixin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the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Abstract With the deeper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the proble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caught the wide atten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ow to fulfill the necessary social responsibility positively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Under such sit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it fo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seems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This article has explained the necessity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urther discussed how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ng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一 引言一 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是 20 世纪以来经济学 社会学 法学 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 同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强化 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行动 主动承担社会 责任已成为跨国企业塑造和提升形象 获取社会资本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有 力手段 并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中国企业 从国内来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 收收稿稿日日期期 2010 项项目目来来源源 本文系 2007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项目编 号 07ASH003 的阶段性成果 作作者者简简介介 陈立新 1959 男 湖南衡阳人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 进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企业在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 列诸如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社会各界要求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呼 声日益高涨 面对国际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 我国企业唯一的选择 就是要尽快 承认现实并积极应对 因为不管人们是否愿意和喜欢 是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来讲 都会是一个越来越强的 新的 不可回避的外部约束 只有那 些快速反应的积极应对者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 从而更好地生 存与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就成为企业社 会责任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些年来 在国际组织和一些跨国公司的倡导下 企 业社会责任在国外已有多种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 如 SA8000 劳工标准 道 琼 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多米尼 400 指数 道德评价标准和富斯四好指数等 商业 道德 财富 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 但由于我国确立市场经济 体制的时间还不长 再加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具有适度性和阶段性特征 我们 不能不加 消化 地照搬国外社会责任评价标准 1 因此 建立和推广一套既 符合国际惯例 又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显得非常重要 和紧迫 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二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基本思路二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基本思路 一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对中国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 需要设计一套基于中 国企业特点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这套评价体系的构建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目的性 设计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衡量企业履行社会 责任的状况 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 提出改善的手段和方法 并最终促使企业 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因此 选取的评价指标应紧紧围绕评价的目的 尽可能 做到所选指标个数不多 但能突出反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2 代表性 评价体系中的测量指标既要反映当前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中众多 生产守则 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要求 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和 企业的实际 3 可行性 评价体系所选取的测量指标必须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与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大体吻合 同时 评价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必须易 1 陈留斌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实证研究 J 山东社会科学 2007 11 于取得 易于解释 指标计算方法科学 易于操作 便于进行量化处理 4 通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 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能反映出不同类别 不同行 业的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 同时 能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选 取评价指标 以确保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5 可比性 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不同的时 间和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 二是在指标的口径 内涵上具有可比性 只有可 比的评价指标 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才能通过比较和分析 认清本国企 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二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二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 文在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中 将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 借鉴国际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 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承 受能力 提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鉴于我国的社会文 化背景 各类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情况以及众多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 如果直接 将国际通用的指标体系应用于我国企业 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极大障碍 因为 国际标准的严格限制 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根本无法正常运行 企业既然无法 生存 就更谈不上发展 从另一方面看 完全不顾国际标准的要求 一味自行 其是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企业的生存经营活动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困难 其次 参考我国政府提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具体指标 近些年 我国政府 在环境保护 员工权益 资源控制及企业的约束方面出台了各种政策 法规 这对企业具有极强的政策约束力 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再次 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问题 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时坚持 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相应的标准 通过标准的实 施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 引导企业完成向国际标准的迅速过度和接轨 赶上甚 至超越国际先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水平 三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三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 整体的概念 包含着基本社会责任和高层次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为社会尽可能 提供质量合格的 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为股东的投资承担合理的回报 遵守 国家的法律法规 遵守国际上劳工标准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生态环 境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这仅仅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是每个企业都 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安定有序的局面 建立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等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是企业高层 次的社会责任 企业可根据自身能力自由选择 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基于以上认识 本文提出了一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见表 1 这套指标体 系分为基本社会责任 高层次社会责任两个层次 基本社会责任包括员工权益 维护 守法经营 环境保护三类评价因素 高层次社会责任包括可持续发展 企业诚信 社区建设 社会公益与慈善活动 社会责任管理五类评价因素 评 价体系中包括一级指标 8 项 二级指标 24 项 三级指标 64 项 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承认股东关系是企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因为股东关系属于企业 经济关系的最强联结 而且已经有了较为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 在起保护和监督的作用 再者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正确处理企业与各利益 相关者的关系 实际上也对传统企业治理结构进行了间接的考察 所以 为了 简化 我们不把股东关系的有关指标纳入到本评价体系之中 表表 1 1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层层 次次 一级一级 指标指标 权重权重 二级二级 指标指标 权重权重 序序 号号 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权重 满满 分分 1企业是否使用童工0 011童工 未成年 工 0 02 2企业未成年工比例0 011 3是否执行政府最低工资标准0 022 4是否按时发放工资和津贴0 011 5是否额外发放加班工资0 011 6是否清楚告知劳动报酬构成0 011 7企业劳动保险费用支付率0 022 薪酬与 福利 0 08 8女工怀孕生育是否有津贴和产假0 011 9是否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0 011 10职业病发生率0 011 11生产场所卫生及员工宿舍条件0 033 12安全生产保障0 022 健康 与 安全 0 10 13员工生产事故伤亡率0 033 14周工作时数超过 48h 的概率0 022工作 时间 0 03 15周休息日数少于 1 天的概率0 011 16员工参加工会组织比率0 011工会与集体 谈判 0 02 17集体劳动争议支持率0 011 18劳动合同签约率0 033 19企业规章制度公开化程度0 022 20员工辞职是否自由0 011 基基 本本 社社 会会 责责 任任 维 护 员 工 权 益 0 40 强制劳动0 07 21员工是否可以拒扣押金和证件0 011 22员工聘用 报酬 培训 升迁等方面是 否存在歧视 0 022 歧视行为 0 03 23员工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是否能得到尊重0 011 24企业是否禁止对员工体罚 胁迫及侮辱0 022骚扰 虐待 行为0 0325企业是否有防止性骚扰的措施0 011 26企业员工培训费用率0 011培训与 激励 0 02 27企业是否对优秀员工有激励措施0 011 依法纳税0 0428按期纳税率0 044 29产品质量合格率0 022 30消费者对产品 服务 的满意率0 022 消费者权益 保护 0 05 31是否通过 ISO9000 或其他质量认证0 011 32资产负债率0 022 守 法 经 营 0 12 债权人权益 保护 0 03 33流动比率0 011 34污染物排放合格率0 033废弃物 管理 0 05 35万元产值排污收费0 022 36是否通过 ISO14000 认证0 022 37是否制定并实施企业环保措施0 011 环 境 保 护 0 10 环保措施0 05 38环保投资率0 022 39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 022资源利用 效率 0 04 40万元产值主要原材料消耗0 022 41企业税后净利润增长率0 022 42年度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 例 0 011 经济增长0 04 43研发费占年度销售额比重0 011 44是否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政策0 011 可持续 发展 0 10 保障条件0 0245是否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生物多样 性措施 0 011 46合同履约率0 022 47按期还贷付息率0 022 48司法败诉率0 011 49企业制度中有无反腐败 反商业贿赂条 款 0 011 社会信用0 07 50企业有无违反公平竞争的记录0 011 51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0 022 企业 诚信 0 10 信息质量0 03 52企业上报或公布信息的真实性0 011 53企业是否有社区服务规划和机构0 011 54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0 022 55社区发展经费投入0 033 社区 建设 0 07 社区服务 贡献 0 07 56所在社区居民对企业满意率0 011 57是否鼓励员工参加志愿者及社会公益活 动 0 011 公益活动0 03 58企业直接赞助公益活动或项目支出0 022 高高 层层 次次 社社 会会 责责 任任 社会公 益与慈 善行为 0 06 慈善捐助0 0359企业慈善捐赠占企业利润总额比重0 022 60慈善捐赠款项 物资 兑现程度0 011 61是否设立社会责任管理部门 制定企业 社会责任目标 0 011 企业社会 责任政策 0 03 62是否对供应商 分销商履行社会责任情 况进行监控 0 022 63社会责任管理记录完整情况0 011 社会责 任管理 0 05 企业社会 责任披露 0 02 64是否公开年度社会报告0 011 合合 计计 1 001 00 1 00100 表 1 所设置的八项一级指标中 维护员工权益和社会责任管理两个一级指标 所考核的内容涵盖了目前国际较为流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