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学习教案(高一十班唐永乐)_第1页
保密法学习教案(高一十班唐永乐)_第2页
保密法学习教案(高一十班唐永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密法学习教案 -高一(10)班 唐永乐教学目标:掌握保密的几个基本概念:(1)什么是秘密(2)什么是国家秘密(3)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有哪些(4)什么是保密工作(5)国家对公民保密有哪些规定(6)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行为教学重点:了解现代社会泄密的主要途径与防范技术(1)计算机泄密的途径与防范措施(2)手机成为信息安全的最大隐患教学过程:一、关于保密的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是秘密所谓秘密是与公开相对而言的,就是个人或集团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为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加以隐蔽、保护、限制、不让外界客体知悉的事项的总称。(2)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3)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有哪些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7)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国家秘密诸要素的,属于国家秘密。(4)什么是保密工作(5)国家对公民保密有哪些规定(6)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行为泄露国家秘密是指:(1)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2)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二、现代社会泄密的主要途径与防范技术(一)计算机泄密的途径与防范措施【主要泄密途径】一是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密,包括显示器的辐射、通信线路(联接线)的辐射、主机的辐射、输出设备(打印机)的辐射。二是计算机联网泄密。三是计算机媒体泄密。四是计算机工作人员泄密。无知泄密,比如,他不知道计算机的电磁波辐射会泄露秘密信息,计算机工作时未采取任何措施会给他人提供窃密的机会,不知道计算机软盘上还可以提取还原而将曾经存贮过秘密信息的软盘交流出去,等等。【保密防范措施】计算机的保密防范主要从技术、行政和法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技术防范:(1)使用低辐射计算机设备,这是防止计算机辐射泄密的根本措施;(2)屏蔽;(3)干扰;(4)对联网泄密的技术防范,主要实行身份鉴别、监视报警、加密、数字签名等措施。(5)对媒体泄密技术防范,一是防拷贝,二是加密,三是消磁。第二,行政管理:(1)建立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禁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出机房,网络系统的中心控制室更应该有严格的出入制度。(2)规定分级使用权限。首先,对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数据划分密级,对计算机人员规定不同使用级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3)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录有秘密文件的媒体,应按照同等密级文件进行管理,对其复制、打印、借阅、存放、销毁等均应遵守有关规定。同一片软盘中不要混录秘密文件和公开文件,如果同时录有不同密级的文件,应按密级最高的管理。(4)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牢固树立保密观念;抓好人员的选配和日常的考察,做到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调离;搞好智力投资,使他们真正了解所有设备的性能,掌握防止泄密的知识和防范措施;建立奖惩制度,定期考核,奖优罚劣。 (二)手机成为信息安全的最大隐患中国如今已成为手机最大的拥有国,但使用手机并不安全。2003年3月,恐怖主义头子本拉登的得力助手、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阿布祖巴耶达赫就因为使用手机,暴露了自己藏身之地而落网。9月中旬,本拉登的代理人拉姆齐在对“半岛”电视台发表讲话72小时后,美国中情局通过他打出的卫星电话在巴基斯坦某处将其逮捕。由此可见,使用手机通话易被窃听。那么,手机在待机状态能否泄密?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在待机状态,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交换,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电磁信号,很容易被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通过对目标手机进行跟踪、定位和监听,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目前,有一种外企公司给雇员配发的小灵通手机,只要你开机或者通话,老板就能知道你所处的位置。手机在关机状态仍会泄密。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使用一种特殊仪器,可遥控打开目标手机的话筒,窃听话筒周围的谈话内容。一是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其芯片被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因此,这种手机虽然没有开机,但只要有电池,手机上的接收装置就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到,并可随时发送出去。因此,惟一的保密办法就是将手机的电池取出,彻底断绝手机的电源,不然就将手机放在远离谈话场所的地方,避免遭到窃听。 (三)谨防宣传报道和新闻出版工作中的泄密公开的宣传报道和新闻出版物历来是各国获取情报的重要来源,是被认为最经济、最安全、最可靠、最迅速地获取有价值情报的重要途径。宣传报道和新闻出版一旦造成泄密往往是覆水难收,损失巨大而且无法补救。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闻出版工作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国家秘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1964年,我国几家中央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当时,我国对大庆油田相关信息实施保密。然而,就是这几篇新闻报道及几幅照片,却让国外某财团分析出大庆油田的位置、是否开始出油等信息。为谨防宣传报道和新闻出版工作中的泄密,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宣传报道、新闻出版与保密工作的关系,在强调透明度、时效性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保密工作,要履行必要的保密审查手续。二是要分清国家秘密与非国家秘密的界限,在新闻采访、制作作品时要严格把关,不能把一些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