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寒性PPT课件.ppt_第1页
药性寒性PPT课件.ppt_第2页
药性寒性PPT课件.ppt_第3页
药性寒性PPT课件.ppt_第4页
药性寒性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性赋 寒性66种 1 犀角解乎心热 在目前科学指导的循证医学中 犀牛角没有任何药用价值 其主要成分是角蛋白 也就是组成你的手指甲的主要成分 1993年 中国卫生部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 正式地删除了犀角部分的内容 犀牛角从此退出了中医药的历史舞台 性味 苦 酸 咸 寒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 解毒定惊 用于热病神昏谵语 斑疹 吐血 衄血 用法用量 0 3 1钱 2 羚羊清乎肺肝 性味 味咸 性寒 归经 肝 心经 功能主治 平肝息风 清肝明目 凉血解毒 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筋脉拘挛 肝阳头疼眩晕 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 温病发斑 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 5 3g 宜单煎2h以上 磨汁或研末 0 3 0 6g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煎汤或磨汁涂敷 注意 脾虚慢惊患者禁服 3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性味 味甘 淡 性寒 归经 归肾 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 泄热通淋 主小便不利 热淋涩痛 水肿胀满 泄泻 痰饮眩晕 遗精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6 12g 或入丸 散 注意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4 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性味 苦 咸 寒 归经 肺 脾 肾 肝胃经 功能主治 软坚 消痰 利水 退肿 主瘰疬 瘿瘤 积聚 水肿 脚气 睾丸肿痛 疒颓 疝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 5 3钱 浸酒或入丸 散 注意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5 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 性味 味甘 苦 性微寒 归经 归肺 肝经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 平肝明目 解毒消肿 主外感风或风温初起 发热头痛 眩晕 目赤肿痛 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0 15g 或入丸 散 或泡茶 外用 适量 煎水洗 或捣敷 注意 本草汇言 气虚胃寒 食少泄泻之病 宜少用之 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 6 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性味 苦 寒 苦 归经 肺 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消瘀散结 主咽喉肿痛 咳壅咳喘 瘰疬结核 疟母癓瘕 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5 10g 入丸 散 或鲜品捣汁 外用 适量 或研末吹喉 或捣烂敷 注意 病无实热 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7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 性味 甘 淡 微寒 归经 脾 肺 肾经 功能主治 利湿健脾 舒筋除痹 清热排脓 主水肿 脚气 小便淋沥 湿温病 泄泻带下 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肺痈 肠痈 扁平疣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0 30g 或入丸 散 浸酒 煮粥 作羹 注意 本品力缓 宜多服久服 脾虚无湿 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8 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性味 甘 涩 平 归经 肾 胃 肝经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 主吐血 咯血 尿血 便血 血痢 血崩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0 30g 鲜用捣汁 可用60g左右取汁冲服 或入散剂 注意 忌铁器 9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 又且宽中 性味 甘 微苦 寒 归经 归肺 胃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涤痰 宽胸散结 润燥滑肠 用于肺热咳嗽 痰浊黄稠 胸痹心痛 结胸痞满 乳痈 肺痈 肠痈肿痛 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9 15g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10 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 尤能明目 性味 味甘 淡 性微寒 归经 归肺 肝 肾 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 渗湿止泻 明目 祛痰 主小便不利 淋浊带下 水肿胀满 暑湿泻痢 目赤障翳 痰热咳喘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5 15g 包煎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水煎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 凡内伤劳倦 阳气下陷 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 慎服 11 是以黄柏疮用 性味 苦 寒 归经 肾 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主湿热痢疾 泄泻 黄疸 梦遗 淋浊 带下 骨蒸劳热 以及口舌生疮 目赤肿痛 痈疽疮毒 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9g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研末调敷 或煎水浸洗 注意 脾虚泄泻 胃弱食少者忌服 12 兜铃嗽医 性味 苦 辛 寒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清肺降气 止咳平喘 清泄大肠 主肺热咳嗽 痰壅气促 肺虚久咳 肠热痔血 痔疮肿痛 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9g 或入丸 散 注意 虚寒咳喘及脾弱便泄者慎服 13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 性味 甘 寒 归经 归肺 肝 肾经 功能主治 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用于阴虚潮热 骨蒸盗汗 肺热咳嗽 咯血 衄血 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 9 15g 14 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性味 味辛 性凉 归经 归肺 肝经 功能主治 散风热 清头目 利咽喉 透疹 解郁 主风热表证 头痛目赤 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 陷疹瘙痒 肝郁胁痛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6g 不可久煎 宜作后下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煎水先或捣汁涂敷 注意 阴虚血燥 肝阳偏亢 表虚汗多者忌服 15 宽中下气 枳壳缓而枳实速也 枳壳 性味 苦 酸 性微寒 归经 肺 脾 肝 胃 大肠经 功能主治 胸隔痞满 胁肋胀痛 食积不化 脘腹胀满 下痢后重 脱肛 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9g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煎水洗或炒热熨 注意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枳实 性味 苦 辛 寒 归经 脾 胃 肝 心经 功能主治 破气消积 化痰除痞 主积滞内停 痞满胀痛 大便秘结 泻痢后重 结胸 胃下垂 子宫脱垂 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 水煎 3 10g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研末调涂 或炒热熨 注意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16 疗肌解表 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葛根 性味 甘 辛 平 归经 脾 胃 肺 膀胱经 功能主治 解肌退热 发表透诊 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 主外感发热 头项强痛 麻疹初起 疹出不畅 温病口渴 消渴病 泄泻 痢疾 高血压 冠心病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0 15g 或捣汁 外用 适量 捣敷 柴胡 性味 味苦 辛 性微寒 归经 归肝 胆经 功能主治 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主外感发热 寒热往来 疟疾 肝郁胁痛乳胀 头痛头眩 月经不调 气虚下陷之脱肛 子宫脱垂 胃下垂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10g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煎水洗 或研末调敷 注意 真阴亏损 肝阳上升者忌服 17 百部治肺热 咳嗽可止 性味 甘 苦 微温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 杀虫灭虱 主新久咳嗽 肺痨 百日咳 蛲虫病 体虱 癣疥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10g 外用 适量 煎水洗 或研末外敷 或浸酒涂擦 注意 脾胃有热者慎用 18 栀子凉心肾 鼻衄最宜 性味 苦 寒 归经 心 肝 肺 胃 三焦经 功能主治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主热病心烦 肝火目赤 头痛 湿热黄疳 淋证 叶血衄血 血痢尿血 口舌生疮 疮疡肿毒 扭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5 10g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研未掺或调敷 注意 脾虚便溏者忌服 19 玄参治结热毒痈 清利咽膈 性味 味甘 苦 咸 性微寒 归经 归肺 胃 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主温热病热和营血 身热 烦渴 舌绛 发斑 骨蒸劳嗽 虚烦不寤 津伤便秘 目涩昏花 咽喉喉肿痛 瘰疬痰核 痈疽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9 15g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 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20 升麻清风热肿毒 发散疮痍 性味 味辛 甘 性微寒 归经 归肺 脾 大肠 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发表透疹 升阳举陷 主时疫火毒 口疮 咽痛 斑疹 头痛寒热 痈肿疮毒 中气下陷 脾虚泄泻 久痢下重 妇女带下 崩中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用于升阳 3 6g 宜蜜炙 酒炒 用于清热解毒 可用至15g 宜生用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 或淋洗 注意 阴虚阳浮 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之证忌服 服用过量可产生头晕 震颤 四肢拘挛等证 21 尝闻轻粉抑肺而敛肛门 性味 辛 寒 有毒 归经 肝 肾 肺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杀虫 攻毒 祛腐 止痒 祛痰 逐水 通便 主疮疡溃烂 疥癣痒疹 瘰疬 梅毒 疳疮 酒皶鼻 痤疮 急慢惊风 痰壅喘逆 水肿胀满 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 外用 研末调敷或干撒 内服 研末 2 5厘 或入丸 散 注意 内服宜慎 体弱及孕妇忌服 22 金箔镇心而定神志 金箔医用价值由来已久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记载 食金 镇精神 坚骨髓 通利五脏邪气 服之神仙 尤以箔入丸散服 破冷气 除风 梁 陶弘景 名药列录 金箔可以 镇精神 坚骨髓 通利五脏邪气 唐 甄权 药性本草 金箔可以 疗小儿惊伤 五脏惊病失志 镇心安魂魄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金箔可以 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 清 黄宫肃 本草求真 金箔可以除邪杀毒 解热驱烦 安魂定魄 养心和血 23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 性味 苦 辛 微寒 归经 归脾 胃 肝 胆经 功能主治 清湿热 退黄疸 用于黄疸尿少 湿疮瘙痒 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6 15g 外用适量 煎汤熏洗 24 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性味 苦 性寒 归经 心 肝 小肠 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小便 清湿热 活血通经 主小便不通 热淋 血淋 石淋 闭经 目赤肿痛 痈肿疮毒 湿疮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10g 或入九 散 外用 适量 煎汤洗 或研末撒 注意 脾 肾气虚及孕妇忌服 25 朴硝通大肠 破积而止痰癖 性味 咸 苦 寒 归经 归胃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泻热通便 润燥软坚 清火消肿 用于实热便秘 大便燥结 积滞腹痛 肠痈肿痛 外治乳痈 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 6 12g 一般不入煎剂 待汤剂煎得后 溶入汤剂中服用 外用适量 注意 孕妇禁用 不宜与三棱同用 26 石膏治头痛 解肌而消烦渴 性味 辛甘 寒 无毒 归经 肺 胃经 功能主治 解肌清热 除烦止渴 主热病壮热不退 心烦神昏 谵语发狂 口渴咽干 肺热喘急 中暑自汗 胃火头痛 胃火牙痛 热毒壅盛 发斑发疹 口舌生疮 痈疽疮疡 溃不收口 汤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0 3 1两 大剂可用6 8两 或入丸 散 外用 煅研撒或调敷 注意 脾胃虚寒及血虚 阴虚发热者忌服 27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性味 苦 辛 微寒 归经 归肺经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 降气化痰 用于风热咳嗽痰多 痰热喘满 咯痰黄稠 用法用量 3 9g 28 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性味 甘 淡 寒 归经 归膀胱 肺 胃经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祛湿敛疮 用于热淋 石淋 尿热涩痛 暑湿烦渴 湿热水泻 外治湿疹 湿疮 痱子 用法用量 10 20g 外用适量 29 天门冬止嗽 补血涸而润心肝 性味 甘 苦 大寒 归经 入肺 肾经 功能 清肺抑火 滋阴润燥 主治 劳热喘咳 咯血痰粘 津伤消渴 肠燥便秘 30 麦门冬清心 解烦渴而除肺热 性味归经 甘 微苦 微寒 归心 肺 胃经 功能与主治 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 阴虚痨嗽 喉痹咽痛 津伤口渴 内热消渴 心烦失眠 肠燥便秘 31 又闻治虚烦 除哕呕 须用竹茹 竹茹 中药名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味甘 性微寒 归肺 胃 心 胆经 具有清热化痰 除烦 止呕的功效 用于痰热咳嗽 胆火挟痰 惊悸不宁 心烦失眠 中风痰迷 舌强不语 胃热呕吐 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32 通秘结 导瘀血 必资大黄 性味 苦 寒 归经 归脾 胃 大肠 肝 心包经 功能主治 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 积滞腹痛 泻痢不爽 湿热黄疸 血热吐衄 目赤 咽肿 肠痈腹痛 痈肿疔疮 瘀血经闭 跌打损伤 外治水火烫伤 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 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 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用法用量 3 30g 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外用适量 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 孕妇慎用 33 宣黄连治泠热之痢 又厚肠胃而止泻 四川宣汉县生产的黄连称宣黄连 性味 苦 寒 归经 归心 脾 胃 肝 胆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 呕吐 泻痢 黄疸 高热神昏 心火亢盛 心烦不寐 血热吐衄 目赤吞酸 牙痛 消渴 痈肿疔疮 外治湿疹 湿疮 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 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 湿热中阴 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 呕吐吞酸 用法用量 2 5g 外用适量 34 淫羊藿疗风寒之痹 且补阴虚而助阳 性味 辛甘 温 归经 入肝 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 治阳痿不举 小便淋沥 筋骨挛急 半身不遂 腰膝无力 风湿痹痛 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 3钱 浸酒 熬膏或入丸 散 外用 煎水洗 注意 阴虚而相火易动者忌服 35 茅根止血与吐衄 性味 甘 寒 归经 归肺 胃 膀胱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 衄血 尿血 热病烦渴 黄疸 水肿 热淋涩痛 急性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 9 30g 鲜品30 60g 36 石苇通淋与小肠 苦甘 凉 功用主治 利水通淋 清肺泄热 治淋痛 尿血 尿路结石 肾炎 崩漏 痢疾 肺热咳嗽 慢性气管炎 金疮 痈疽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 1 5 3钱 或入散剂 用药宜忌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37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 甘 微苦 微温 归心 肝 肾经 功用 补血调经 滋阴补肾 熟地黄是生地黄用黄酒拌闷 晒蒸的复制品 所以功效有别 生的多用于清热滋阴 熟的多用于养血补肾 38 生地黄凉血更医眼疮 性味 鲜地黄 甘 苦 寒 生地黄 甘 寒 归经 归心 肝 肾经 功能主治 地黄性凉 味甘苦 具有滋阴补肾 养血补血 凉血的功效 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 颇有益处 此外 地黄有强心利尿 解热消炎 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鲜地黄 清热生津 凉血 止血 用于热病伤阴 舌绛烦渴 发斑发疹 吐血 衄血 咽喉肿痛 生地黄 清热凉血 养阴 生津 用于热病舌绛烦渴 阴虚内热 骨蒸劳热 内热消渴 吐血 衄血 发斑发疹 用法用量 鲜地黄 12 30g 生地黄 熟地黄 9 15g 39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 烦热亦解 赤芍药味酸 苦 性微寒 归肝 心 脾经 入血分 敛降而微散 具有清热凉血止血 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血痢便血 崩漏 淋症 带下 目赤肿痛 痈肿疮疡 头胸胁腹瘀血疼痛 积聚 痛经经闭 风湿痹痛 跌扑损伤 40 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 退热尤良 白芍性凉 味苦酸 微寒 具有补血养血 平抑肝阳 柔肝止痛 敛阴止汗等功效 适用于阴虚发热 月经不调 胸腹胁肋疼痛 四肢挛急 泻痢腹痛 自汗盗汗 崩漏 带下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5 12g 或入丸 散 大剂量可用15 30g 注意事项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41 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 性味 苦辛 寒 归经 肺 肾 大肠 小肠经 功能主治 利水通便 祛痰逐饮 消积杀虫 主水肿 腹水 脚气 痰壅喘咳 大便秘结 食滞虫积 腰痛 阴囊肿胀 痈疽肿毒 痔漏便毒等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10g 丸 散 每次0 3 1g 每日2 3次 炒用药性较缓 注意 孕妇及胃弱气虚者忌服 42 除热毒杀虫于贯众 性味 苦 涩 微寒 有小毒 归经 肝 胃经 功能主治 杀虫 清热 解毒 凉血止血 主风热感冒 温热癍疹 吐血 咳血 衄血 便血 崩漏 血痢 带下及钩 蛔 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5 15g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研末调涂 注意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 孕妇慎用 43 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 性味归经 苦 寒 有小毒 归肝 小肠 膀胱经 功能主治 舒肝行气止痛 驱虫 用于胸胁 脘腹胀痛 疝痛 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4 5 9g 行气止痛宜炒用 杀虫宜生用 44 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 各种黄花菜的根部 性味 甘 凉 有毒 归经 脾 肝 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 解毒消肿 主黄疸 水肿 淋浊 带下 衄血 便血 崩漏 乳痈 乳痈 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6 9g 外用 适量 捣敷 注意 本品有毒 内服宜慎 不宜久服 过量 以免中毒 45 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 性味 苦 涩 寒 归经 归肺 肝 脾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 生发乌发 用于吐血衄血 咯血 便血 崩漏下血 血热脱发 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 6 12g 外用适量 46 香附子理气血妇人之用 性味 辛 微苦 微甘 平 归经 归肝 脾 三焦经 功能主治 行气解郁 调经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 胸 胁 脘腹胀痛 消化不良 胸脘痞闷 寒疝腹痛 乳房胀痛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用法用量 6 9g 47 地肤子利膀胱 可洗皮肤之风 性味 辛 苦 寒 归经 归肾 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 用于小便涩痛 阴痒带下 风疹 湿疹 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9 15g 外用适量 煎汤熏洗 48 山豆根解热毒 能止咽喉之痛 性味 苦 寒 有毒 归经 归肺 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消肿利咽 用于火毒蕴结 咽喉肿痛 齿龈肿痛 用法用量 3 6g 49 白藓皮去风治筋弱 而疗足顽痹 性味 苦 寒 归经 归脾 胃 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 祛风解毒 用于湿热疮毒 黄水淋漓 湿疹 风疹 疥癣疮癞 风湿热痹 黄疸尿赤 用法用量 4 5 9g 外用适量 煎汤洗或研粉敷 50 旋覆花明目治头风 而消痰嗽壅 性味 苦 辛 咸 微温 归经 归肺 脾 胃 大肠经 功能主治 降气 消痰 行水 止呕 用于风寒咳嗽 痰饮蓄结 胸膈痞满 喘咳痰多 呕吐噫气 心下痞硬 用法用量 3 9g 包煎 51 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 疏风散疮之用 性味 辛 微温 归经 归肺 肝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风 透疹 用于感冒 头痛 麻疹 风疹 疮疡初起 炒炭治便血 崩漏 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 4 5 9g 52 瓜蒌根疗黄疸毒廱 消渴解痰之忧 性味 甘 微苦 微寒 归经 归肺 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 消肿排脓 用于热病烦渴 肺热燥咳 内热消渴 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10 15g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53 地榆疗崩漏 止血止痢 性味 苦酸 寒 无毒 归经 肝 肺 肾 大肠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 消肿敛疮 主吐血 咯血 衄血 尿血 便血 痔血 血痢 崩漏 赤白带下 疮痈肿痛 湿疹 阴痒 水火烫伤 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6 15g 鲜品30 120g 或入丸 散 亦可绞汁内服 外用 适量 煎水或捣汁外涂 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注意 虚寒者忌服 54 昆布破疝气 散瘿散瘤 性味 咸 寒 无毒 归经 肝 胃 肾 脾经 功能主治 消痰软坚 利水退肿 主瘰疬 瘿瘤 噎膈 疒颓 疝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5 15g 或入丸 散 注意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55 疗伤寒 解虚烦 淡竹叶之功倍 性味 甘 淡 寒 功能主治 清热 除烦 利尿 主烦热口渴 口舌生疮 牙龈肿痛 小儿惊啼 小便赤涩 淋浊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9 15g 注意 无实火 湿热者慎服 体虚有寒者禁服 56 除结气 破瘀血 牡丹皮之用同 性味 辛苦 凉 微寒 归经 心 肝 肾 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 活血散瘀 主温热病热入血分 发斑 吐衄 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 阴虚骨蒸潮热 血滞经闭 痛经 痈肿疮毒 跌扑伤痛 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6 9g 或入丸 散 注意 1 血虚有寒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57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 性味 苦 甘 寒 归经 归肺 胃 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 用于外感热病 高热烦渴 肺热燥咳 骨蒸潮热 内热消渴 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6 12g 注意 脾虚便溏者不宜 58 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性味 味咸 性微寒 归经 肝 肾经 功能主治 平肝潜阳 重镇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主眩晕耳鸣 惊悸失眠 瘰疬瘿瘤 症瘕痞块 自汗盗汗 遗精 崩漏 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5 30g 先煎 或入丸 散 外用 适量 研末干撒或调敷 注意 本品多服久服 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59 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肝 性味 味甘 苦 性微寒 归经 归肺 心经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 化痰止咳 散结消肿 主肺虚 久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