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被撕毁怎么办?_第1页
借条被撕毁怎么办?_第2页
借条被撕毁怎么办?_第3页
借条被撕毁怎么办?_第4页
借条被撕毁怎么办?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条被撕毁怎么办 借条被撕毁怎么办 有时候借条被撕毁了 我们并不知道会有效吗 下面小编 整理了借条被撕毁的案例 供你参考 案例案例 原告王维勤与被告马建梅系朋友关系 被告因做生意和装 修房子分别向原告借款 18000 元和 3000 元 为此出具借据两份 言明 今借王维勤人民币壹万捌千元正 整 二年内还清 今借王维勤人民币叁千元正 整 一年内还清 这两份借据被 告签署的落款时间分别为 6 月 24 日和 6 月 27 日 庭审中原被 告均认可书写时间实际为 20 xx 年 6 月 24 日 此系被告笔误 在 300o 元的借款期限届满后 原告用电话与被告联系催要欠款 20 xx 年 12 月 20 日上午 原告经与被告电话约定来到被告家中 其间只有原 被告两人在场 被告将两张借据撕毁并扔进厕所 马桶 原告将撕毁的借据拼接后起诉至法院 请求判令被告还 款 被告则以欠款还清为由 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 求 对原告所持自勺欠条被撕毁的原因和过程 双方的解释截 然不同 原告称 被告称她给原告的借条字写得不好 现在她 的字写得好了 上述 2 1 万元欠款 被告说是要先还上 1 万元 剩下的重新打一张欠条给原告 于是原告将欠条给了被告 但 当被告拿到后 却将两张借据撕掉 并扔到厕所的马桶里 原 告遂要求被告还钱并重写借据 这时被告说钱在银行里 还要 过几天还 并拒不重写借据 原告无奈到厕所将被撕碎借据捞 出 并拨打 110 报警 因被告家的具体门牌原告不清楚 原告 下楼接 110 警车 但被告趁机离家 无奈原告将借据粘贴后 于当日诉至法院 要求被告偿还借款 21000 元及利息 被告对 欠条的撕毁原因却称 20 xx 年 12 月 17 日 原告来电话称因急 需用钱催要已到期的 3000 元借款 我便说准备将欠款 21000 元 于 12 月 20 日一并归还 第二天我从胞兄处取回他 12 月 17 日 当天营业收入的 15000 元 连同自身积 蓄 6000 元 共 21000 元放在一信封中等原告来取 20 xx 年 12 月 20 日亡午 原告来到我家 双方一手交钱 一手归还 借据 我拿到借条辨别真伪后 就将借条撕毁投入厕所马桶中 原告在离开我家之前称要方便去过厕所一趟 但没想到原告将 我投入马桶中的碎纸条捞了上来 拼粘后提起诉讼 审判 案件在审理中 合议庭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 原 告提交的借据具有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效力 原告的诉讼请求 合法 应当予以支持 另一种意见认为 原告有义务保持欠条 的完整性 但现在欠条已被撕毁 并且是被被告所撕毁 原告 对此不能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应当承担保管不善致使欠条被 撕毁的责任 原告据以支持其主张的证据有瑕疵 应当驳回原 告的诉讼请求 最终合议庭以第一种意见作出了判决 判决理由认为原被 告借贷关系的事实清楚 借贷行为合法有效 被告理应向原告 偿还其债务 被告以借据撕毁可以证明债务已经清偿的主张 无相关证据证明 亦未作出合乎常理的解释 不予采纳 因双 方当事人未约定借款利息 应视为元息借款 逾期还款则应按 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逾期利息 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通则 第 90 条 第 108 条 第 134 条第 1 款第 7 项之规定 判 决如下 1 被告马建梅偿还原告王维勤借款人民币 21000 元 2 被告马建梅支付原告王维勤 20 xx 年 6 月 25 日起至本判 决生效之日利息 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以本金 3000 元计算 3 案件受理费 850 元 由被告负担 评析 通过本案的裁判 笔者认为 合议庭在裁量本案过程中 对关系到案件是与非的欠条这一书面文字载体的证据效力的认 定运用了证据规则的 3 项内容 一 证据完整性问题 众所周知 证据因为所具有的证明 案件事实的作用 必须具有完整的内容和形式 这对证据作用 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 本案中 欠条虽为被告撕毁 原告及时 进行了粘贴 使欠条仍保持了证明原被告间借款事实的完整性 无须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辨认所记载的文字 因此 证据的确 已经瑕疵到无法证明原告主张的程度的情况在本案中并不存在 欠条这一证据并不具有在证据据形式上的瑕疵 况且原被告都 对借款事实陈述一致 又在另一角度上证明了欠条的客观真实 性 所以 那种欠条被撕毁就具有瑕疵的观点 也要因情况而 定 二 举证责任的承担和转移 在民事诉讼中 一方当事人 提出主张 一般情况下都有责任和义务提供证明其权利主张的 证据 并且随着诉讼进程的推进 常常出现举证责任因对主张 事实的证明需要在原 被告之间转换变动的情况 本案中 也 存在着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原被告均认可是被告将欠条撕毁 但对撕毁的原因双方各执一词 并且事发当时只有原被告两人 在场 双方所做的陈述已经构成一对一的证明结构 此时 我 们可以这样分析 固然在现在一对一的陈述证明条件下 撕毁 欠条究竟是何原因和过程已经无法查明 但是因被告对借贷事 实的确认以及还款主张的提出 本案借款纠纷争议的焦点已经 随着借款事实的确认进而转化为被告是否已经还清借款的问题 再深入分析下去 实际上就是一个欠款是否归还的问题 我们 只要对被告是否已经还款的证据有无和是否足以支持被告的主 张作出判断 也就找到案件解决的突破口 也就是说 只要明 确了谁在此问题上应当负有举证责任 谁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 的主张 案件的事实也就可以 查清 如何裁判也就迎刃而解 这就是举证责任的承担和转移问题 本案中 原告主张的借贷 事实已经由被告认可 并且有欠条为证 主张以及举证所证明 的事实 已经明了 此时原告主张借贷的举证责任就已结束 此时 被告提出与原告相反的已还债的主张 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 最高法院颁布实施的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的有关 规定中所体现的 谁主张 谁举证 的举证承担原则 举证责任 也就相应地转移到被告一方 只要被告证明其还款的事实客观 存在 就能够取得诉讼上的支持 因此 被告负有举证证明其 清偿过债务的责任 本案中 被告一直未能提供其还款的证据 只对借款作出还款的抗辩 并且其抗辩又缺乏合理性 显然其 抗辩不足以对抗原告所提出的事实和主张 故应当承担举证不 能乃至败诉的后果 认定原告提供的证据的效力作出判决 三 关于对本案事实认定涉及的 高度盖然性 证明标准问 题 所谓 盖然性 即是可能性 高度盖然性 是人类长期的社 会实践在司法审判上的一种产物 它将人类生活经验及统计上 的概率 适用于诉讼中待证事实的处于真伪不明的情形 其基 本原则是 凡证明待证事实发生的盖然性高的 主张该事实发 生的当事人不负举证责任 相对人应就该事实的不发生负举证 责任 因为法院在事实真伪不明而当事人无法举证时 认定盖 然性高的事实发生 远较认定盖然性低的事实发生 更能接近 真实而避免误判 在本案中 被告向原告借款 书写欠条 这 种情况是必然的 这种书面的文字记载接近于借贷关系的客观 真实性 可能性 盖然性 极高 被告主张借条被撕毁就能证明已 经还清借款 这仅仅是一种惯常做法 但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 因果关系 即 还清借款未必一定导致撕毁借条 而撕毁借条 也未必一定是由还清借款引起的 加之被告所陈述中提到其兄 为其提供了 15000 元营业收入 经查并无充分的证据 所以被 告的该项主张理由不充分 此外 从案发的时间看 原告在欠 条被毁后马上拨打 110 在 110 警车来现场后 被告故意躲避 警务人员的询问 至此被告的行为存在很大疑点 并且 从欠 条上约定被告应当还款的期限要求看 被告在事发时间应当清 偿的为 3000 元 而当时双方借款中约定的还款时间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