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楼主体质量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1页
xx楼主体质量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2页
xx楼主体质量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3页
xx楼主体质量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4页
xx楼主体质量安全评估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华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济南大学引进人才专家公寓1#楼工程主体工程质量安全评估报告一、工程概况 简要说明:简要说明:新建机械楼工程是以实验、设计、办公为主的综合性实验楼,设计中合理布置各实验室位置,利用地形高差,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建筑室内空间流畅舒适,创造简约细致的建筑外形,东西两侧相差一层,主入口设在西侧,东侧设次入口,入口之间为两层共享大厅。北侧主楼主要为实验机房和教室,南侧部分为办公、实验室和教室。本建筑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该工程基础采用为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形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本工程有结构缝将建筑物分为三部分(A区、B区、C区)。A区为:八层;B区为:六层;C区为五层(为二至六层,无一层),均为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面积约17640平方米,建筑高度31.5米。六度抗震设防。室外地坪为斜坡,东高西低。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的安全系数为二级,结构的重要性数为1.0,本工程框架抗震等级A区为3级,B、C区为4级。本工程风压按照0.45KN/平方米。局部有地下水,地下水埋深相对于.000约310米,地下水对基础无不良影响。场地最大冻土深度为0.5米。本工程室内环境类别为一类,挡土墙及基础为二b类。.000相当于绝对高程77.2米。本工程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给排水、消火栓及自动喷淋系统。2010年02月04日,质监站赵副站长携相关人员对主体工程进行复验,实测实量砼抗压强度、截面尺寸、轴线、净高、砼保护层、构件平整度及垂直度、板厚、钢筋间距八项优良,观感质量合格,均达到“优质结构杯”评定标准,主体工程被正式评定为“优质结构杯工程”。设计单位: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业主代表: 工地代表:总包单位: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监理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公司总监: 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 质量监督机构:市安全质量监督站二、质量评估依据:1、工程设计文件(1)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和设计指定的标准图集;(2)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文件;2、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19990201);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GF20000202)。3、国家和山东省、市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文件(见附件1);4、现行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操作规程(见附件2)。5、新文件、工艺标准,工程建设强制性文件。三、项目监理控制资料及监理机构组织情况1、控制资料项目部编制了监理规划、基础工程监理细则应急救援预案、基础及屋面防水监理细则、见证取样计划及送检制度、旁站监理细则、安全文明施工监理细则、汛(暑)期监理细则、给排水、采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强(弱)电监理细则、主体工程监理细则、一次性创优质量控制措施、基础质量安全评估报告、基础土方回填旁站监理细则、冬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基础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外墙保温监理交底、外墙保温监理实施细则、装饰装修实施细则。2、项目监理机构组织情况项目监理机构组织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职称 备注1 总监理工程师 高工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 2总监代表 工程师 3土建专业监理师 工程师 4 水电安装监理师 工程师 5 电气安装监理师 助理工程师 6 材料见证员、资料员 工程师 四、建筑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分部工程名称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分项质量标准主体分部混凝土结构模板 钢筋 混凝土优质结构杯砌体结构填充墙砌体优质结构杯安装工程电气工程电气配管预埋优质结构杯管道工程设备、管道预留优质结构杯五、现场质量管理行为评估序号项 目内 容1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监理例会点评制度;专题质量会制度;月评比及奖罚制度;三检及交接检制度;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2质量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交底制、挂牌制度。3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测量工、钢筋工、木工、砼工、电焊工、塔吊驾驶员、物料提升机驾驶员、架子工持证上岗4分包单位资质与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资质在承包业务范围内,总包管理分包单位的制度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齐全6施工技术标准有模板、钢筋、砼、砌体砌筑等20多种7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有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抽验项目的监测计划,分项工程质量三检制度。8搅拌站及计量设置有管理制度和计量设施精确及控制措施。9现场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按材料、设备性能要求制定管理措施、制度,设置相应库房与存放场地。检查结论:符合要求。 总监:崔积山2010年03月01日 六、施工阶段质量评估 所有进场材料经建设单位工程部、材料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验收并及时见证取样送检,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外观质量合格,检测合格。所有工序均由监理组织三方共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对质量缺陷及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12份)要求整改,整改完毕再次验收全部合格,形成闭环,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关键工序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进行监督和旁站监理。(一)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方报送梁、板、梯模板支设验收共计35份,经甲方代表陈晓,监理方刘兴华、王士奎,施工方王桂岩等共同验收,经检查质量合格后,同意下道工序施工。(二)钢筋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共计68份检验批,经甲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同验收各项工程合格;钢筋见证取样共45组,经实验室检测全部合格。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18、20、22、25报告编号:JL0901731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报告编号:JL0901780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报告编号:JL0901802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报告编号:JL0901807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变18报告编号:JL0901831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变20报告编号:JL0901831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0变18报告编号:JL0901831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变22报告编号:JL090187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变22报告编号:JL090191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变18报告编号:JL090191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变20报告编号:JL090191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报告编号:JL090191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报告编号:JL090191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0报告编号:JL090191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报告编号:JL090191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报告编号:JL090191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报告编号:JL0901917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报告编号:JL0901917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报告编号:JL0901917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0报告编号:JL0901964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报告编号:JL0901973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报告编号:JL0901973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报告编号:JL0901973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18、20、22、25报告编号:JL0901974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测,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变22、20变18、22变20报告编号:JL0901974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进行检验,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变25、16变25、16变20、16变18报告编号:JL0902005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进行检验,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0报告编号:JL0902006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验,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变25、20变16报告编号:JL0902019结论:依据JGJ107-2003的规定检验,该批接头中所检试件抗拉强度符合标准中级接头的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18、20、22报告编号:2009-ZL-097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变18、18变22、20变22、16变25、22变25报告编号:2009-ZL-097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报告编号:2009-ZL-098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报告编号:2009-ZL-098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报告编号:2009-ZL-098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0报告编号:2009-ZL-103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报告编号:2009-ZL-110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2报告编号:2009-ZL-110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5报告编号:2009-ZL-110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18、20、22报告编号:2009-ZL-111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变25、18变25报告编号:2009-ZL-111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18、20、22报告编号:2009-ZL-121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变18、18变20报告编号:2009-ZL-121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22、25报告编号:2009-ZL-122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22、25报告编号:2009-ZL-122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0报告编号:2009-ZL-125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8、20、22、25报告编号:2009-ZL-126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18、20、22报告编号:2009-ZL-127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变18、16变20、18变22、18变25报告编号:2009-ZL-127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20、22、25报告编号:2009-ZL-131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18、20、22报告编号:2009-ZL-132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16变18、18变22报告编号:2009-ZL-132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0报告编号:2009-ZL-155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钢筋检测报告:规格20、22报告编号:2009-ZL-164结论:依据JGJ107-2003标准,强度等级符合级接头技术要求。(三)砼分项工程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报告编号:2009-SN-326结论:依据GB175-2007 评定,该试样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3、7天强度、28天强度均合格。中砂物理性能检测报告编号:2009-SZ-234结论:该产品依据JGJ52-2006建筑用砂标准检查单,所检项目符合JGJ52-2006标准要求。C30砼一层顶检测报告编号:08HP-25068结论:商品砼使用同批材料,此砼配合比可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C35 A区一至八层顶温度加强带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0910168、HK0910688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所检项目合格,符合检测要求。C30顶、柱、墙、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0910169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42%。C30p8 A区一层挡土墙及柱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0910169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32.7%。C30p8 B区一层挡土墙柱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0910500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46.3%。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0910689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48%。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0910767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30.7%。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5675结论:样品状态HK081036247符合标准要求,达到设计强度140%。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5892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19%。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0911781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60.7%。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229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67.7%。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444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31%。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820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29%。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7060-1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34%。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0913197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58.3%。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934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57%。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7190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20%。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1000194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53%。C30柱、梁、板及女儿墙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293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65%。C30柱、梁、板及女儿墙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0543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98.4%。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HK1000342 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50.7%。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5223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53%。C30顶、柱、梁、板、梯拆模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5421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06%。C30顶、柱、墙、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5560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21%。C30顶、柱、梁、板、梯拆模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5625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45%。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5675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66%。C30顶、柱、梁、板、梯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063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63%。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135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23%。C30顶、柱、梁、板、梯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135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48%。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228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28%。C30顶、柱、梁、板、梯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228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24%。C30顶、柱、梁、板、梯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445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73%。C30顶、柱、梁、板、梯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640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53%。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820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55%。C30顶、柱、梁、板、梯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6934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48%。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033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33%。C30柱、梁、板及女儿墙拆模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196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06%。C20过梁、构造柱、圈梁及压顶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H-7190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53%。C20过梁、构造柱、圈梁及压顶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026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48%。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196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61%。C20过梁、构造柱、圈梁及压顶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196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68%。C20过梁、构造柱、圈梁及压顶同条件临界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293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67%。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553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33%。C30顶、柱、梁、板、梯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1858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22%。C20过梁、构造柱、圈梁及压顶砼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10-H-1859结论:依据GB/T50081-2002评定,达到设计强度140%。结论:商品砼的塌落度现场测定,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依据GB107-87强度评定标准,统计评定准计法N10组,砼试块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质监部门对砼强度现场抽检实测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四)填充墙砌体M5混合砂浆配合比 报告编号:2008-SP-36重量配合比:1:5.19:0.96水泥:砂:水)普通砼用砂检测报告编号:SZ0809480评定依据:GB/T14684-2001建筑用砂标准检测,所检项目合格,该试样含泥量为1.6%合格,符合标准中类产品的性能指标要求。烧结黄河淤泥普通砖检测 报告编号:Z0809236结论:依据GB5101-2003烧结普通砖标准检测,该产品所检项目合格,强度等级MU10。烧结黄河淤泥普通砖检测 报告编号:2008Z267结论:依据GB5101-2003烧结普通砖标准检测,该产品所检项目合格,强度等级MU10。烧结黄河淤泥普通砖检测 报告编号:2008Z267结论:依据GB5101-2003烧结普通砖标准检测,该产品所检项目合格,强度等级MU10。蒸压加气砼砌块 报告编号:QK0809294结论:依据GB11968-2006蒸压加气砼砌块标准检测,该产品所检项目合格,其强度等级为A3.5,密度等级为B06。蒸压加气砼砌块 报告编号:2008Z266结论:依据GB11968-2006蒸压加气砼砌块标准检测,该产品所检项目合格,其强度等级为A3.5。M5混合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SP299结论:依据JGJ98-2000,结论:15MPa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20%。M5混合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S1294结论:依据GB50203-2002JGJ70-90,结论: 6.9MPa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38%。M5混合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编号:2009S1394结论:依据GB50203-2002JGJ70-90,结论: 7.0MPa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40%。结论:砌筑砂浆的塌落度现场测定,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依据GB107-87强度评定标准,统计评定准计法N10组,砂浆试块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质监部门对砌筑砂浆强度、墙体拉接筋等进行现场抽检实测值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五)主体安装预留预埋工程(1)材料:电气配管采用焊接钢管,经建设单位基建处、材料科、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验收,质量证明资料齐全,外观质量合格。(2)工序验收:经监理单位现场巡视及与建设单位共同工序验收,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质量情况如下:电气配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