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_第1页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_第2页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_第3页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_第4页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 保持病室安静 避免噪音干扰 限制探视时间 为确保病人安全 避 免空间放置障碍物 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 做好入院介绍 包括有关规章制度 如作息制度 探视制度 陪客制 度 病房环境 健康宣教等 3 新入院病人测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 的记录 4 按医嘱分级护理 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并对其实 施护理 5 语言障碍病人 不安排在同一病室 以免影响互相间的信息交流及语 言训练机会 6 重症病人 应安排在单间病室 以利于抢救治疗 患感染性疾病的病 人应与非感染疾病的病人分室 以避免交叉感染 7 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 预防压疮的发生 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康复护理常规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康复护理常规 1 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 根据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 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 密切观察用药后 的反应 尤其是血压变化 3 对于进行针灸 按摩 理疗的病人 应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及肢体活动 情况 在治疗的同时指导病人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4 进行功能锻炼时 要逐步增大活动量 不可操之过急 避免因过量的 活动使肌肉 韧带 关节扭伤 甚至引起血压升高 病情复发 早期锻炼要有 专人陪护 防止发生虚脱 直立性低血压及摔伤等意外 5 伴有语言障碍的病人 应通过言语 表情 手势 态度等激发病人的 热情 调动其内在因素 积极配合训练 6 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 通过语言 谈心 暗示 鼓励 帮助 启发 娱乐等手段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 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 为病人实行全面康复 而奠定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是 疾病与障碍共存 所以康复治疗训练护理应与 抢救同期进行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训练护理的第一原则是无论怎样严重疾病和 残废的患者 都必须从其发病的第一天起就考虑到有朝一日他有可能会恢复其 正常和令人满意生活方式 第二原则是必须使康复护理工作尽早付诸实施 以 期帮助患者恢复至最满意状态 一 良肢位的正确摆放与保持一 良肢位的正确摆放与保持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过程中会出现痉挛 由于痉挛产生 的异常姿势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 患者一人院就应开始注意良肢位的 摆放与保持 采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的模式 o 1 良肢位的摆放 下肢屈髋屈膝 上肢肩胛骨向前伸肘腕 1 仰卧位 在肩胛后方放一薄垫 纠正肩胛内旋内收 肩稍外旋 伸肘 腕 手指伸展 防止手指屈曲痉挛 下肢呈膝 髋自然屈曲 踝关节保持背屈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2 健侧卧位 患肩前屈 90 左右 手平放于枕头上 伸肘 下肢患侧膝 髋屈曲 放于支持枕上使髋稍内旋 3 患侧卧位 患肩前伸 伸肘前臂旋后 腕指伸展 患侧下肢稍后伸 屈膝 健侧下肢放于患肢前方 其下垫枕 注意患肩不能受压 防止肩关节损 伤 一天 24 小时都维持完全的抗痉挛体位实行起来不太可能 但部分抗痉挛 体位必须保持 首先考虑肩 髋关节 平卧位屈曲的膝外应放枕头 防止屈膝 位控制不住突然髋外旋造成股内收肌拉伤 不要将患手放于胸前以防上肢屈肌 痉挛 o 2 良肢体位用物 普通荞麦皮枕头 1 2 个 脚下用板 1 2 个 垫枕 2 个 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保持良肢位用的枕头 以身高约 1 70 1 75 米 体重约 70 75 公斤的男性患者为模特 1 头部用普通荞麦皮枕头为宜 头与床的角度 15 左右 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卧位 保持体位的枕头同样以普通荞麦皮枕头为宜 身体与床的角度 为 100 120 左右 目的 保持体位 防止压疮 1 膝关节下垫枕 内芯材料以普通装箱用塑料物品包裹薄海绵后再包裹白色 外套 高度 20cm 长度 65cm 优点 轻 硬度适宜 易保持体位 2 肩关节下垫枕 内芯材料同膝关节垫枕 肩关节方向高 10cm 手指方 向高 16cm 长度 80cm 如果在手指方向连接一家务用四指连棉手套更佳 适 宜春 秋 冬季使用 此枕能将整个患肢全部托起 易保持体位 省地方 适合医院病床 二 床上训练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1 伸肘训练 取仰卧位 治疗者一手放于肱骨远段支持 保持肩前屈 90 同时发出伸肘指令 使患者努力伸直肘关节 患者进一步可进行主动伸 肘后 令其反复做伸曲肘 摸对侧肩的训练 肩不能控制前屈位时应给予帮助 2 双上肢上举 仰卧位 在下肢良好体位下双手掌相触 手指交叉相握 患拇在上 称 Bobath 握手 用健臂带动使肘伸直 做全范围的肩前屈运动 前屈终点手掌翻转 使患侧前臂旋后 肩外旋 患肩由被动逐渐增加主动程度 手掌相触可保持一定程度的肩外旋 这个训练对于维持关节活动度 体会肩关 节空间位置和运动觉 增强对患肢的认识都很重要 3 患侧上肢上举 治疗者一手帮助维持患者的肘关节伸直 帮助带动患 侧上肢上举 最初的独立活动可训练上举 90 位的稳定控制 将上肢带到此体 位下 鼓励患者伸肘和肩向上挺住 可用手给一触及目标引导 待控制能力提 高后进行小范围有控制的活动 直到全范围的活动 并能控制在任何角度 4 桥式运动 上肢伸直放于体侧 双下肢 立膝位 屈膝 髋 足平踏于 床上 用力下踩将臀抬起并控制住 下肢保持稳定 尽可能达到充分伸髋 保 持 2 3 秒 勿憋气 通常最开始训练时需帮助患者放置好下肢 在膝部给予向 下的压力 甚至帮助抬臀 因患侧下肢用力时伸肌张力增高 需帮助固定膝 踝来保持稳定的体位 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桥式运动 且充分完成后可适当给 予阻力 此动作变得容易完成后 可以在臀抬起后再抬起健侧下肢 保持单足 支撑 即单桥运动 桥式体位是一个良好的抗痉挛体位 是自理训练的第一步 如果不能做好强而有控制的桥式运动 就很难达到充分地伸髋 而这必将影响 正常的行走 另外桥式运动也为坐 站活动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5 Bobath 翻身法 由仰卧位到侧卧位 双髋 膝屈曲 双上肢 Bobath 握 手伸肘 肩上举约 90 头转向侧方 健侧上肢带动患肢伸直肘向前送 向翻 身侧用力转动躯干 同时向同一侧摆膝 完成肩胛带 骨盆带的共同摆动 达 到侧卧 这一过程中治疗者应站在转向的一侧 以解除患者害怕摔下的顾虑 初期可给予适当的帮助 治疗者用手做目标 引导患者上肢向一侧带动或帮助 摆膝 向患侧翻身较向健侧容易 但需注意勿使患肩受损 6 起坐训练 由侧卧位开始 健足推动患足 将小腿移至床缘外 患侧坐 起时 将健侧手掌插在患侧腋部支撑 用力推动躯干 手掌边推动边后撤 同 时躯干用力侧屈至坐起 有困难时 治疗者可在膝 小腿部推压或由颈部向上 推以帮助坐起 健侧坐起时用健肘支撑将躯干推起来完成 但此动作易使本已 有患侧躯干肌痉挛的情况加重 故一般能够完成后就不需再训练 7 挤压肩关节 仰卧位 患侧上肢充分伸肘上举 治疗者一手握住患手 手掌相对腕背伸 另一手放于肘部 保持肘伸直 将肱骨推人关节窝 同时帮 助患者做前屈 外展运动 患者需注意体会此过程中的感觉 患者可进一步主 动用力送肩推治疗者的手活动肩胛骨 这时治疗者可推压给予阻力 此活动也 可在健侧卧位下进行 8 牵伸躯干肌 仰卧位 患侧下肢屈膝 髋内旋 治疗者一手下压患膝同 时一手作用于患肩 使患侧躯干肌受到缓慢持续牵拉 以此使痉挛的肌肉放松 控制拇指关键点降低手屈肌的痉挛 可在此位置下训练手指伸展 9 肘关节旋前 旋后活动 因旋前肌紧张造成旋后困难 通过利用持续 牵拉旋前肌后快速牵拉旋后肌 而后马上令患者做手掌向上翻的前臂旋后动作 治疗者可顺势给予适当的助力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10 骨盆带摆动 运动功能的恢复是由躯干开始 从近端至远端顺序进行 的 摆髋是早期髋控制能力的重要训练 仰卧立膝位 双膝一同从一侧向另一 侧摆动 患侧跟上健侧髋由外旋位向内旋位摆动的过程是此项活动的难点 开 始可适当给予帮助 11 分夹腿运动 在同上的体位下 两髋同时做外旋到中立位的反复运动 回位困难时可在健膝内侧施加阻力 加强联合反应来促进患髋由外旋回到中立 位 因髋控制能力差分腿时易过猛外旋损伤内收肌 因此应注意保护 进一步 可进行患腿分 合活动 o 12 仰卧位屈膝运动 下肢抗重力肌痉挛造成屈膝困难 所以应进行屈膝 运动 在仰卧位下膝由伸展位开始做屈膝运动 足跟不能离开床面 初期有困 难可在稍屈膝位开始 治疗者可帮助控制足跟不离床或稍给予助力 13 仰卧位床边屈膝 髋关节始终保持伸展位 小腿放于床缘外 治疗者 帮助保持踝背屈 避免重力影响 活动过程中不应伴有足下蹬 此动作已脱离 共同运动 14 俯卧位屈膝 俯卧位时髋关节为伸展状态 向后钩腿屈膝 用力屈膝 时易同时产生足内翻 屈髋 治疗者应帮助控制 伸髋下屈膝也可在站立位下 进行 三 坐位训练三 坐位训练 1 坐位平衡训练 坐位平衡可分为三级 一级静态平衡 这是患者最早 就能进行的相对容易完成的动作 训练时让患者坐于椅子上或床边 双足平放 于地上 双手放于膝部 保持稳定 如有困难可稍加帮助调整体位 开始时患 者多易向患侧倾倒 可以先在 Bobath 反射抑制肢位下保持坐位平衡 这样既 可以牵伸痉挛的侧屈肌 同时也是辅助下坐位平衡训练 另外 也可以被动牵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伸患侧侧屈肌 坐位平衡训练时患者前面可放一面镜子 以弥补位置觉障碍的 影响 使患者能通过视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体位 静态平衡完成后需进一步进 行二级自动态平衡训练 即自行躯干腰部活动 训练动态下的平衡 可让患者 去取不同方向 高度的目标物或转移物品 由近渐远增加困难程度 三级他动 态平衡 是在静态平衡下治疗者从前 后 左 右各个不同的方向给患者施加 推力 打破静态平衡 使患者尽快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在给予推力的同时 应注意保护患者 以防摔倒 通过平衡训练不断增强躯干肌的控制能力 提高 平衡反应水平 为站立行走做好准备 在此训练中应诱发出患侧的保护性姿势 反射 这也是一种促通 2 坐位下患肢持重训练 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 双上肢 Bobath 握手伸肘 肩充分前伸 躯干前倾 抬头 向前 向患侧方向触及目标物 此过程中足跟 向下用力 将体重渐移至患侧下肢上 训练负重时应注意足跟不能离地 不能 出现前脚掌用力下蹬的现象 更不能试图单使健腿过度用力 因极易引起踝阵 挛 3 坐 站起训练 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 一般足跟距边缘 5cm 左右 双足在同一水平或患足稍偏后 上肢像上述前倾持重训练一样 躯干前倾双腿 负重 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 伸膝伸髋 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 治疗 者可在患膝和髋部给予帮助 站起后治疗者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防止 打软 注意此过程中应防止在站立瞬间健足后移造成健侧下肢单独负重站起的情况 治疗者可用足在患者患足后抵住 躯干前倾是屈髋的过程 而不是弯脊柱和低 头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4 站 坐训练 由站立到稳定的坐下与上述相反 但更难于完成 因为 这主要是通过股四头肌的离心性收缩来控制的 要求下肢肌群更好的协调作用 开始治疗者可帮助屈膝上提腰带 控制坐下速度 摆动的过程是此项活动的难点 开始可适当给予帮助 11 分夹腿运动 在同上的体位下 两髋同时做外旋到中立位的反复运动 回位困难时可在健膝内侧施加阻力 加强联合反应来促进患髋由外旋回到中立 位 因髋控制能力差分腿时易过猛外旋损伤内收肌 因此应注意保护 进一步 可进行患腿分 合活动 o 12 仰卧位屈膝运动 下肢抗重力肌痉挛造成屈膝困难 所以应进行屈膝 运动 在仰卧位下膝由伸展位开始做屈膝运动 足跟不能离开床面 初期有困 难可在稍屈膝位开始 治疗者可帮助控制足跟不离床或稍给予助力 13 仰卧位床边屈膝 髋关节始终保持伸展位 小腿放于床缘外 治疗者 帮助保持踝背屈 避免重力影响 活动过程中不应伴有足下蹬 此动作已脱离 共同运动 14 俯卧位屈膝 俯卧位时髋关节为伸展状态 向后钩腿屈膝 用力屈膝 时易同时产生足内翻 屈髋 治疗者应帮助控制 伸髋下屈膝也可在站立位下 进行 三 坐位训练三 坐位训练 1 坐位平衡训练 坐位平衡可分为三级 一级静态平衡 这是患者最早 就能进行的相对容易完成的动作 训练时让患者坐于椅子上或床边 双足平放 于地上 双手放于膝部 保持稳定 如有困难可稍加帮助调整体位 开始时患 者多易向患侧倾倒 可以先在 Bobath 反射抑制肢位下保持坐位平衡 这样既 可以牵伸痉挛的侧屈肌 同时也是辅助下坐位平衡训练 另外 也可以被动牵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伸患侧侧屈肌 坐位平衡训练时患者前面可放一面镜子 以弥补位置觉障碍的 影响 使患者能通过视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体位 静态平衡完成后需进一步进 行二级自动态平衡训练 即自行躯干腰部活动 训练动态下的平衡 可让患者 去取不同方向 高度的目标物或转移物品 由近渐远增加困难程度 三级他动 态平衡 是在静态平衡下治疗者从前 后 左 右各个不同的方向给患者施加 推力 打破静态平衡 使患者尽快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在给予推力的同时 应注意保护患者 以防摔倒 通过平衡训练不断增强躯干肌的控制能力 提高 平衡反应水平 为站立行走做好准备 在此训练中应诱发出患侧的保护性姿势 反射 这也是一种促通 2 坐位下患肢持重训练 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 双上肢 Bobath 握手伸肘 肩充分前伸 躯干前倾 抬头 向前 向患侧方向触及目标物 此过程中足跟 向下用力 将体重渐移至患侧下肢上 训练负重时应注意足跟不能离地 不能 出现前脚掌用力下蹬的现象 更不能试图单使健腿过度用力 因极易引起踝阵 挛 3 坐 站起训练 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 一般足跟距边缘 5cm 左右 双足在同一水平或患足稍偏后 上肢像上述前倾持重训练一样 躯干前倾双腿 负重 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 伸膝伸髋 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 治疗 者可在患膝和髋部给予帮助 站起后治疗者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防止 打软 注意此过程中应防止在站立瞬间健足后移造成健侧下肢单独负重站起的情况 治疗者可用足在患者患足后抵住 躯干前倾是屈髋的过程 而不是弯脊柱和低 头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4 站 坐训练 由站立到稳定的坐下与上述相反 但更难于完成 因为 这主要是通过股四头肌的离心性收缩来控制的 要求下肢肌群更好的协调作用 开始治疗者可帮助屈膝上提腰带 控制坐下速度 摆动的过程是此项活动的难点 开始可适当给予帮助 11 分夹腿运动 在同上的体位下 两髋同时做外旋到中立位的反复运动 回位困难时可在健膝内侧施加阻力 加强联合反应来促进患髋由外旋回到中立 位 因髋控制能力差分腿时易过猛外旋损伤内收肌 因此应注意保护 进一步 可进行患腿分 合活动 o 12 仰卧位屈膝运动 下肢抗重力肌痉挛造成屈膝困难 所以应进行屈膝 运动 在仰卧位下膝由伸展位开始做屈膝运动 足跟不能离开床面 初期有困 难可在稍屈膝位开始 治疗者可帮助控制足跟不离床或稍给予助力 13 仰卧位床边屈膝 髋关节始终保持伸展位 小腿放于床缘外 治疗者 帮助保持踝背屈 避免重力影响 活动过程中不应伴有足下蹬 此动作已脱离 共同运动 14 俯卧位屈膝 俯卧位时髋关节为伸展状态 向后钩腿屈膝 用力屈膝 时易同时产生足内翻 屈髋 治疗者应帮助控制 伸髋下屈膝也可在站立位下 进行 三 坐位训练三 坐位训练 1 坐位平衡训练 坐位平衡可分为三级 一级静态平衡 这是患者最早 就能进行的相对容易完成的动作 训练时让患者坐于椅子上或床边 双足平放 于地上 双手放于膝部 保持稳定 如有困难可稍加帮助调整体位 开始时患 者多易向患侧倾倒 可以先在 Bobath 反射抑制肢位下保持坐位平衡 这样既 可以牵伸痉挛的侧屈肌 同时也是辅助下坐位平衡训练 另外 也可以被动牵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伸患侧侧屈肌 坐位平衡训练时患者前面可放一面镜子 以弥补位置觉障碍的 影响 使患者能通过视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体位 静态平衡完成后需进一步进 行二级自动态平衡训练 即自行躯干腰部活动 训练动态下的平衡 可让患者 去取不同方向 高度的目标物或转移物品 由近渐远增加困难程度 三级他动 态平衡 是在静态平衡下治疗者从前 后 左 右各个不同的方向给患者施加 推力 打破静态平衡 使患者尽快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在给予推力的同时 应注意保护患者 以防摔倒 通过平衡训练不断增强躯干肌的控制能力 提高 平衡反应水平 为站立行走做好准备 在此训练中应诱发出患侧的保护性姿势 反射 这也是一种促通 2 坐位下患肢持重训练 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 双上肢 Bobath 握手伸肘 肩充分前伸 躯干前倾 抬头 向前 向患侧方向触及目标物 此过程中足跟 向下用力 将体重渐移至患侧下肢上 训练负重时应注意足跟不能离地 不能 出现前脚掌用力下蹬的现象 更不能试图单使健腿过度用力 因极易引起踝阵 挛 3 坐 站起训练 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 一般足跟距边缘 5cm 左右 双足在同一水平或患足稍偏后 上肢像上述前倾持重训练一样 躯干前倾双腿 负重 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 伸膝伸髋 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 治疗 者可在患膝和髋部给予帮助 站起后治疗者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防止 打软 注意此过程中应防止在站立瞬间健足后移造成健侧下肢单独负重站起的情况 治疗者可用足在患者患足后抵住 躯干前倾是屈髋的过程 而不是弯脊柱和低 头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4 站 坐训练 由站立到稳定的坐下与上述相反 但更难于完成 因为 这主要是通过股四头肌的离心性收缩来控制的 要求下肢肌群更好的协调作用 开始治疗者可帮助屈膝上提腰带 控制坐下速度 5 坐位下屈膝 踝背屈 此训练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能离开地面 踝 背屈可在坐位膝关节自然屈曲位下进行 应防止内翻 6 坐位下的上肢训练 耸肩运动和上肢反射抑制肢位下的肩胛活动 上 肢上举和患肢独立主动上举训练等卧位时的上肢训练 也应该在坐位下继续进 行 四 站立训练四 站立训练 1 站立平衡训练 是站立位下的静态平衡 自动态平衡和他动态平衡训 练 方法基本同坐位平衡 但保持站立平衡还需要膝 踝 髋关节稳定性控制 利用姿势镜此时仍是必要的 在静态平衡的情况下 可以继续训练患侧下肢持 重 两足稍分开 让患者将重心渐移向患侧 逐渐提高持重训练的目标 2 立位下屈膝训练 患者站着做屈膝动作时保证髋能保持伸展 3 膝关节稳定性控制 膝关节不稳定表现为站立和行走时膝 打软 或 过伸 患者因为无力控制而通过过伸 锁住 关节采求得稳定 训练可在 站立位下尽可能患肢持重 上肢可扶持肋木 平行杠或桌椅进行患膝 0 15 范 围内有控制的缓慢活动 也可在床上或坐位下进行 由治疗者帮助一手通过足 底施加推力 另一手放在膝关节膝伸屈时上 下引导控制活动范围 五 步行和实用步行训练五 步行和实用步行训练 1 手杖和扶持下步行 采用三点支持步行 步行顺序为手杖 患腿 健 腿 即 健手持杖 先伸手杖 后迈患腿 最后迈健腿 手杖的长度为自然站 立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高度 或自然站立 屈肘 30 腕背伸约 25 下持杖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的高度 多脚杖有更好的稳定性 必须使用辅助器步行者才较早给予使用手杖 的训练指导 2 上 下楼梯训练 由于下肢有一定的伸肌异常运动模式 伸膝时踝尖 足内翻 患者感觉患腿长 不得不向健侧侧身 正确的上 下楼训练方法是 上楼先上健腿 后上患腿 下楼先下患腿 再下健腿 六 平衡共济训练六 平衡共济训练 为了进一步提高平衡能力 可在平衡板上训练 通过自行摇摆或治疗 者摇摆 训练动态下的平衡能力 另外 也可进行单腿站立 踩直线站立和行 走来进行高水平的平衡训练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患者常有肩关节半脱位 肩 手综合征 肩痛 体位性低 血压 骨质疏松等继发障碍 因此 应在发病早期即开展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 护理 预防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 对已经发生的继发障碍进行治疗训练护理 o 一 心血管系统 资料报道 大约 9 34 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重 5 天可能出现 心肌酶 CK MB 升高 这种低浓度的 CK MB 并不是心源性升高 而是一种神经源 性心肌损害 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 一般不影 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如出现下列任何情况 应立即终止康复训练 1 心率比基础心率降低超过 20 2 心率比基础心率增加大于 50 3 收缩压增加到 240mmHg 4 收缩压小于 90mmHg 或降低超过 30mmHg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5 舒张压增加到重 20mmHgo 二 下肢深静脉血栓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veinthrombosis DVT 是血 管内皮损伤 血流速度减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所引起的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血小 板聚集 形成血栓 脑卒中后肢体活动受限长时间卧床制动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 肥胖 高 LDH 创伤 心衰等 2 临床观察 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肢痛 肿胀 局部温度稍有升高 肢体 颜色异常 红晕 发绀 苍白均可发生 伴有炎症的下肢静脉血栓又称血栓性 静脉炎 可有发热 心悸 白细胞升高等 甚至造成肢体坏死 如血栓脱落可 引起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部位越高 血栓脱落的机会就越多 肺栓 塞表现为突发气促 胸痛 咯血 肺部可闻及哕音 巨大的血栓栓塞可引起呼 吸极度困难 急性心衰 甚至心跳骤停 3 预防 所有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有肢体偏瘫的患者 均要预防深 静脉血栓 具体方法是 开展早期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等 用 枕头抬高下肢 应用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下肢肌肉功能性电刺激 穿 长筒袜 4 治疗 1 肝素 大多数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常用速避宁 0 4ml 脐周皮下注射 2 次 日 注意出血的副作用 2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则可溶解 形成的血栓 常用尿激酶 对肺动脉栓塞大量使用溶栓药是必要的抢救治疗方 法 但应注意出血的并发症 尤其是脑出血在抗凝溶栓治疗期间应限制下肢的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 活动 以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可进行上肢活动 待血栓机化后再开始下 肢活动 3 手术治疗 对髋 股静脉血栓选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但必须是早期 治疗 3 天以内的新鲜血栓取出效果比较好 o 三 肩痛三 肩痛 肩痛 shoulderpain 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在脑血管疾病早期及后期 均可发生 有些肩痛是由以外的损伤引起的 但一般都有典型的进行性发展的 疼痛 开始仅在被动活动上肢时 在关节活动范围的终末会感到疼痛 并可准 确地指出疼痛部位 如为患者翻身更换床单位或更换上衣等被动活动时患者感 觉到疼痛 若产生疼痛的原因未去除 则疼痛会很快加重 并在整个活动范围 内都会引起疼痛 尤其是做上举上肢或肩外展时 以后 越来越不能准确地指 出疼痛部位 有些患者会出现昼夜疼痛 有些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影响到了睡 眠 康复护理训练不能继续进行 1 病因与机制 形成肩痛的有关机制为瘫痪后肩胛骨下沉 后缩及肱骨 内旋等 造成肩胛骨和肱骨缺乏协调运动 肱骨外旋不充分及肱骨头在关节盂 内下移不充分 引起肩痛的不恰当的运动有 在没有改变肩胛骨的位置 肱 骨无外旋的状态下进行肩部的被动活动 在帮助患者做床向轮椅转移时牵拉 了上肢 强行外展肩关节 不正确地上提坐在轮椅上的患者身体 用不恰 当的方法为患者穿衣 洗腋窝等 不恰当的关节活动 在上肢屈曲 没有 充分伸直及肩胛骨不能旋转时 患者不正确地自行带动患肢运动 o 2 临床观察 通常表现为活动肩关节时出现疼痛 在严重的患者可有静 息时自发痛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 3 预防 消除可能引起肩痛的因素 确保在正确的范围内用正确的方法 活动肩关节 4 治疗 早期症状的治疗 突然产生疼痛后应尽早给予治疗 使患者在 关节活动范围无疼痛感 活动上肢之前要活动肩胛骨及做躯干旋转运动 指导 患者按正确方法做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的运动 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并按正 确的方法做转移 穿衣动作及辅助步行等 较重症状的治疗 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见上肢训练的有关章节 1 理学疗法 1 针对肩关节局部的方法 如热疗 冷疗 功能性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生物反馈 等物理疗法及吊带 肩关节支撑 体位摆放等 2 针对神经损害和异常运动模式的方法 如 Bobath Bmnnstrom PNF 技术 2 药物治疗 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 消炎镇痛剂 局部麻醉药物和抗痉 挛制剂等 四 肩手综合征四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 表现为恢复期的患者突 然出现患手浮肿 疼痛 也可出现患肩疼痛 手的运动功能受限 严重影响患 侧上肢功能的恢复 其发生率在 20 左右 最早在发病后第 3 天发生 迟至 6 个月后发生 74 1 在发病后 3 个月内发生 1 病因与发病 是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其功能异常而致肩手综合征的 发生 其诱因可能为 患肢长时间处于非良肢位 尤其是过度掌屈位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 患肢未进行被动或主动活动 患肢输液诱发手浮肿 过度过多腕背屈也可 诱发水肿和疼痛 2 临床观察 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 手浮肿和疼痛 被动屈曲手指时尤为 剧烈 皮温升高 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 甚至挛缩畸形 3 预防治疗 在卧位时 患侧上肢可适当抬高 在坐位时 把患侧上肢 放在前面的小桌子上 并用小夹板固定避免腕部屈曲 1 向心性加压缠绕 手指或末梢的向心性加压缠绕是简单 安全 具有 戏剧性效果的治疗方法 用一根粗约 1 2mm 的长线 从远端到近端先缠绕拇指 然后再缠绕其他每个手指 最后缠绕手掌和手背 一直到恰好在腕关节以上 2 冷疗 有止痛 解痉及消肿的效果 用 9 4 11 1 C 的冷水浸泡患 手 30min 1 次 日 3 冷 热交替法 先把患手浸泡在冷水中 5 lOmin 然后再浸泡于温热水 中 10 15min 每日 3 次 目的是促进末梢血管收缩 舒张的调节能力 效果 肯定 4 冰水浸泡法 将患者的患手浸泡在 1 2 的冰水中 来回浸泡 3 次 每 次短时间隔 5 主动 被动运动 首先进行肩胛骨活动 之后可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 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 不应练习使伸展的患侧上肢持重的活动 患侧上肢的 被动运动可防治肩痛 维持各个关节的活动度 但这些活动应非常轻柔 以不 产生疼痛为度 6 选用各种物理治疗方法 五 肩关节半脱位五 肩关节半脱位 精品文档 18欢迎下载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 其发生率在 60 70 左 右 多 数在数周之内 特别是在上肢迟缓性瘫痪期发生 1 病因与发病 从解剖学上看肱骨头的 2 3 处于关节囊外 肩关节自身 的稳定性 较差 需要韧带和部分肌肉来加强和固定肩关节 脑血管疾病后 处于迟缓性瘫痪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