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见微知著_第1页
第五讲 见微知著_第2页
第五讲 见微知著_第3页
第五讲 见微知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 见微知著见微知著,不过见微知著这四个字并不是老子的原话,这句成语出自东汉初期的史学家,袁康的著作,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中“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也就是说从事物刚刚发生有点细微的变化,开始量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很清醒地觉察到它可能导致什么样的质变,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尽管这句成语不是老子的原话,但是,在道德经中我们能够更真切地领悟到,见微知著的深刻内涵,老子告诫我们,小中见大,易中知难,人们经常会因小失大,其实困难的事情,往往是从容易处开始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段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务,以恬淡无味当做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只用德行来报答怨恨,从最简单容易处入手来克服困难,从细小微末处着手做大事,一切的难事必定都是从简易发展而来的,一切的大事必定都是从细小处开始积累而成的。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诸葛孔明,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智者,他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人的这七个方面,总结出了观人选人之道,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意思是说,了解一个人的本性,有七个办法,首先是用离间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一件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和立场,接下来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和应变能力,就某个计谋向他咨询,征求他的意见,以考察他的见识和智慧,告诉他你即将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勇气和胆识,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品性和德行,用好处对他进行百般利诱,以考察他的操守和清廉。把某一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可以说诸葛亮的观人七术,其实也是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处着手,对一个人能够做出的回应,进行判断,从而得出,此人是否可以重用的结论。这其实也是见微知著的道理,韩非子的著作说林中讲到,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这句话概括的是韩非子讲述的,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纣王象箸,被后人称为暴君的商纣王,其实在刚刚继承王位的时候,并不是一个荒淫之君。他勇武过人,屡立战功,备受百姓的拥戴,臣子们也认为他是一个明君。有一次纣王用一双象牙筷子在吃饭的时候,正好他的叔父来汇报工作,箕子看见拿着象牙筷子吃饭的纣王,吓得直冒冷汗,惶恐不安,也就是韩非子所说的,纣王象箸,箕子怖,是不是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把见多识广的箕子老先生吓着了呢,非也,箕子之所以感到恐怖,是因为纣王手里拿着的那双象牙筷子,把他给吓到了,这双象牙筷子,可以说是做工精细,雕刻精美,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件艺术精品,但是箕子却从这双精美绝伦的象牙筷子上感到了大事不妙,他在想,如果纣王用象牙筷子吃饭的话,那么就必须得有配得上这双筷子的餐具,很显然,一般的粗瓷大碗一定不能用了,怎么也得用上金银玉器犀角杯啊,那么如果有了这个金银玉器犀角杯,吃饭的时候,上点档次也是应该的了,一般的白菜萝卜的,就得下岗了,燕窝鱼翅当然少不了了,再来点儿象拨蚌,熊掌,鲍鱼,那才配得上这精美的餐具,你想,这么有品位的纣王,一定不会再穿着那件粗布短衣,在装修一般的宫殿里用餐了,他得换上绫罗绸缎的衣服,宫殿也要做得高达,台也要筑得很高,所谓非壮观无以重君威嘛,可是如果任由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就会耗费民众大量的劳动力和钱财,官员们为了满足纣王的要求,就会横征暴敛,人们就会对纣王和他的官吏的行为,表示不满并且进行咒骂,纣王因此也会对反对者进行镇压,性格也会变得残暴起来,到了那个时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他把自己的担心讲给了其他大臣,大家听了都不以为然,嘲笑箕子说,你这不是杞人忧天吗,堂堂一国之君,用一把象牙筷子吃饭,后果有那么严重吗,箕子见别人都不理解,就没再说什么,只是不停的摇头叹息,可是事情果然就不出箕子所料,没过多久,纣王就变得荒淫无道起来,整天是沉迷女色,吃喝玩乐,还残忍地大开杀戮,他杀死了忠臣比干,箕子为了保护自己只好装疯,最后逃离了国都,有良心的臣子也都纷纷背叛了纣王,投奔了周武王,最后纣王因为奢华过度,暴虐无道,遭到了周武王的讨伐,国家就此灭亡,自己也送了性命,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纣王最后竟然断送了江山,这样的教训可谓是沉痛而深刻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仔细观察细微的地方,可以知道可能发生的结果,事无巨细,以小见大。恶性循环必然招致祸害,明智的人往往可以从事物的开端预见到事物发展甚至结局,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是在小事上,也不能过度地放纵自己,要学会防微杜渐。那么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高,那么分工可以说是也越来越细致了,这就要求人们更加认真精细地做事,否则就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一辆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要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而一架波音客机,总共有几百万个零件,那么涉及的单位更多,而这由成百上千乃至上万、数百万的零部件所组成的机器中,每一个部件都不容易,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差错,否则的话,你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仅仅是残次品、废品的问题了,甚至会危害人的生命,所以,要想保证一个,由无数个零件所组成的机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通过制定和贯彻执行那么我们要从技术上和组织管理上,把各方面的细节有机地联系和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庞大的系统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结合起来的统一体,我们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有一个很有趣的欧洲民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民谣说的是有一个国家与别国发生了战事,为了请求援兵,就派出了一个战士,骑着一匹快马传递求援的书信,可是由于马掌上缺了一个钉子,这样就导致战马在飞奔途中,马掌脱落了,战马扑到了,勇敢的战士不幸被摔死了,求援的书信当然也就没被送到,援军未到的结果是什么呢?战争失败了,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就是你所想象不到的,一个小马掌的巨大力量,我们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我们应该牢记老子的这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我们周围好像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是愿意把小事做细做好的人却很少,我们似乎并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于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缺点,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好,所以老子教导我们说欲成大事者要先做好小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圣人始终不自诩伟大,因而才能成就了他的伟大,轻易许下的承诺,必定很少能够兑现,因为,你许的诺太多了,你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结果,必然会遭受很多的困难,因此圣人总是起初,就把事情看得很困难些,最后反而就没有什么困难了,大家都知道沙丁鱼是大海中十分普通的鱼类,但是你别看它们身体瘦小,却可以杀死一条巨大的鲸,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沙丁鱼群杀死鲸的方法很简单,当它们遇到鲸的时候就拼命地逃,鲸鱼就张开大嘴,跟在沙丁鱼后面,那么沙丁鱼离沙滩越来越近,但是鲸浑然不知,等到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巨大的身躯在惯性的作用下,就冲上了海滩,结果它沉重的身体,就陷在了海沙当中,没法动弹了,可是沙丁鱼呢,他们身体很小,只需要很少的水就能够维持生存了,可以说在这场力量悬殊的争斗中,最终是以鲸的死亡而结束的,我们看,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是因为鲸从刚开始的时候,以为自己很强大,它就轻视了渺小的沙丁鱼。没有从看起来很安全的状态中,察觉到正在慢慢地发生的巨大危险,所以打败自己的经常是我们自以为是的骄傲自大,战国时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秦王嬴政就想要彻底消灭楚国,他认为年少壮勇的李信,可以担此大任。李信曾经领兵数千大破燕国军队,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最终俘虏了太子丹,亲王就问李信,如果要打败楚军,需要多少人马,李信拍了拍胸脯说,破楚军嘛,小菜一碟,给我二十万精兵就行了,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回答说,楚军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可要强大,要破楚军要给我六十万人,秦王就感叹说,王将军老矣,好像有点儿胆怯了,李将军果然骁勇,我就给你二十万大军,把楚军给我灭掉,秦军就在李信的率领之下,攻下了平舆,那么大将蒙恬又攻下了寝丘,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进攻鄢郢,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率领的军队在城父会师,就开始休息庆功,楚国大将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最后终于打破李信军队,攻下了两个营垒,杀死了七名都尉,秦兵败逃,秦王这个时候才后悔,没有听老将王翦的话,后来还是派出了老将军率领六十万大军,终于消灭了楚军,李信兵败正是应了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的论断,没有充分的分析敌我双方的态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轻易地许下诺言,最终食下了轻敌的苦果,见微知著的要点,还在用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说的是,在局势稳定的时候那容易维持,那么事物在还没有变化的迹象的时候,我们就容易谋划它,脆弱的东西容易使它分裂,细小的东西容易消散,大事总是从小时开始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是有一个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加以注意,最好在它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解决的时候我们就采取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更大的问题了,韩非子喻老里记载了名医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说是有一天扁鹊觐见桓公,站着看了一会,说道,大王,您好像有点小病在皮肤的纹理间,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就很不高兴,你才有病呢,扁鹊离开后,桓侯和左右说,你看,这医生总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他们的病当做是自己的功劳去炫耀,你看本来我好好的,那个什么神医扁鹊非说寡人有病,真是岂有此理,过了十天扁鹊有觐见,他看了看桓侯说,您的病现在已经到了肌肉里了,如果再不医治恐怕会很严重,桓侯根本就不理睬他,扁鹊又走了,桓侯又是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来觐见,他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桓侯还是不予理睬,扁鹊只好又走了,就这样,又过了十一天,扁鹊远远地看了桓侯一眼,好像吓了一跳,转身就跑,桓侯就很奇怪,心想,这家伙怎么不来说我有病了,就派人去问他,扁鹊就回答说,在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捂,有药物去敷,就可以治好,在肌肤里面的病,如果用针灸治病,也是可以治好的,在肠胃里的病,用汤药可以治疗,可是在骨髓里的病,那就是司明申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什么办法了,桓侯的病现在已经到了骨髓,所以我就不敢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开始浑身剧痛,这时候才想起扁鹊的话,急忙派人去寻找他,扁鹊早就逃到了秦国去了,于是桓侯就这么死了,所以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治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事情还没有露出端倪的时候你就要做好准备,要在没有发生祸乱的时候,就着手准备治理,合抱的大树萌发于细小的幼芽,九层的高台起于一小筐土,遥远的旅途,要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平常人做事,往往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如果你做事能够从始而终地,小心谨慎,毫不懈怠,就不会有衰败之事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更多地人会热衷于去做,那些扶大厦于将倾或者力挽狂澜的壮举,因为这样的做才会立即得到举国上下的认可与敬仰,到了这种时刻,大家会把这个人认同为,解万民于倒悬的侠士,可是却早已忘记了自己,为先前这段痛苦的经历,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还有这种代价其实,本来就是可以避免的,假如我们做事能够始终保持冷静,小心驶得万年船,那么失败就与我无缘,2010年在新西兰,曾经发生过两瓶酒,毁掉了一位部长前途的事,那个时候新西兰的房价,在整个太平洋地区都是最低的,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人,前来采购,买房,投资,带动了新西兰经济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新西兰的房屋部长,希特利的出色工作是分不开的,这个人是一个自身的内个高官,作风很果断,有魄力,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新西兰的房屋改革,而且希特利是当年总统竞选,最热门的候选人之一,他本人已经着手,筹备竞选班子了,话说2010年2月5号这天,他约好了几个同事和朋友,到自己家里边共进晚餐,下班后路过了一家超市,想到家里的酒好像没有了,于是就进去买酒,但是在掏钱包的时候,发现钱包没带,但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信用卡,是一张什么卡呢,是一张政府专用的信用卡,主要是用于公务接待,希特利将这张卡,就递给了超市收银员,刷了约1000新西兰元,大约人民币4800元,就买了瓶好酒,那么在聚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希特利就回到部里,拿着账单来到财务部门报销,对这瓶酒的用处,他谎称是上次参加会议的餐费,是用于公务接待的,又过了一个星期,政府的审计员,对希特利的报销账单进行审计,就发现那张购买两瓶啤酒的账单,好像有些问题,于是审计员把这一被他称为是重大的发现,向审计长做了汇报,审计长一听,认为如果这是公款私用的话,将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直接影响到政府的信用,他就立即成立了一个以自己为组长的调查组,对希特利买酒的事立案调查,很快,调查组就掌握了希特利,买酒的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