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专题分类_第1页
压强专题分类_第2页
压强专题分类_第3页
压强专题分类_第4页
压强专题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强专题固体压强压力压强概念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D.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能产生压力2、 如图所示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分析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正确的说法是( )。A. 就是课本的重力B.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 是由课本的形变产生的D. 是由桌子的形变产生的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D.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关于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就是重力 B. 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产生原因不同C. 压力大小与重力没有必然联系D. 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6、半球形容器中装满水,水对容器壁的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7、下列物理量单位中,不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A. N/m2 B. Pa C. Nm D. hPa分析压强的变化情况1、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其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在水平力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B.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C.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D.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2、砌墙时,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地基受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图中,能正确描述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 )。3、将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掉上部分,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变化是( )。A. 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变小B. 密度变小,压强变小,压力变小C. 密度不变,压强变小,压力变小D. 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4、放在水平地面的一块砖,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 )。A.密度减小一半B. 密度增大一倍C. 对地面压强减小D. 对地面压强不变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VB,高度hAh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干B的质量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6、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正方体块, A为铜块, B为铁块, C为铝块(铜铁铝) ,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APAPBPCBPAPBPC CPA=PB=PC 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圆柱体、高度相等,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的关系是( )A.Ma一定小于MbB.Ma可能大于MbC.Ma一定大于MbD.Ma可能等于Mb8、如图所示,长方体铝块与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高度相同。已知:铝块的体积大于铁块的体积,铁块的密度大于铝块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块对桌面的压力一定等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力B. 铝块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力C. 铝块对桌面的压强等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强D. 铝块对桌面的压强小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强9、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 甲 、F 乙 、p 甲 、p 乙 ,则 AF 甲 F 乙 ,p 甲 p 乙 BF 甲 F 乙 ,p 甲 p 乙 CF 甲 F 乙 ,p 甲 p 乙 DF 甲 F 乙 ,p 甲 p 乙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 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 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和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 压强比值题1、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的高度相同,质量比m A :m B =3:2,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平桌面受到圆柱体的压强之比p A :p B 为()A9:4 B3:2 C1:1 D2:32、A、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A4:9B9:4C1:2D2:1 3、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hB=2:1,底面积之比SA:SB=1:2,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_4、一块长、宽、高比例1:2:5的规则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与最小压强之比是()A3:2 B5:3 C5:1 D无法判断5、用同种材料做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两金属块的边长之比:=2:3;将金属块A放在金属块B的上面,如下图所示,金属块A对金属块B的压强为P1,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与P2的比为( )A. 2:3 B. 4:9 C. 9:35 D. 18:356、如图所示,取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p乙:p丙为()A3:2:4 B3:3:4C1:1:2 D3:2:3 7、甲、乙两个正方实心体,分别由密度1、2的物质组成,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若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与把乙放在甲上面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8、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图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 P1+P2 B P1+P2 C (P1+P2)/P2 D ( P1+P2)/P1压强与滑轮杠杆1、重为G1的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4.5104 Pa。现将金属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B端悬挂重为G2的物体,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 Pa,已知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AOAB=25。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则(g取10N/kg)A轻质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为5kg B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只需减少1.5104PaC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29D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492、物体A重20N,B重10N,C重6N.滑轮甲重 3N,乙重2N.装置平衡 时,A对地的压强跟B对 A的压强之比 pApB11。则物体与的底面积之比为( )。A3:1 B5:2 C4:1 D7:33、如图所示滑轮组,正方体A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边长为1dm,密度为2103kg/m3,动滑轮总重为2N,若使A对水平地面产生600Pa的压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忽略摩擦和绳重,g=10N/kg)()A4NB5NC1ND22N 液体压强理解试管深度和长度1、甲、乙两个试管中装有的液体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比较液体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m甲m乙Bm甲m乙Cm甲=m乙D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 、是两支相同的试管,各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且当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则这时两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A. A管中大B. B管中大C. 两管中一样大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由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和, 管内装水, 管内装煤油,两管内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若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 管底部所受煤油的压强为,则( )。A.P1=P2B.P1P2C.P1P2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甲和乙为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所装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5、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液体压强概念分析压强的变化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CpB2、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A. 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 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 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A. FAFB,pApBB. FA=FB,pApBC. FAFB,pApBD. FAFB,pA=pB3、 如图(a),(b)所示,将同一长方体木块以两种方式放在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则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强PaPb,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力FaFb木块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a 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现从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B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C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D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5、如图所示的容器,其下部横截面积S2 为上部横截面积S1 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柱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A(32) B C(34) D(12) 6、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塑料片挡住,用手按住塑料片,把玻璃管竖直插入水槽后松手,然后将某种液体沿管内壁缓慢地倒入管内.当塑料片刚好脱落时,管内液面高于水槽内的水面.现在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A. pA=pBB. pApBC. pApB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 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载货4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20dm2,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为Pa(g=10N/kg)如图,若容器中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为12,深度为h1、h2,可以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液=8、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杯型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硫酸、水、酒精(硫水酒精),已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请判断三种液体的质量大小()A硫酸质量最小B水的质量最小C酒精质量最小D三者质量关系不能确定 3、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APAPB FAFB BPAPB FA=FBCPA=PB FAFB DPAPB FAFB 4、封闭容器盛满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把容器倒置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某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图1中(a),若把容器倒置后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图1中(b),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5、如图所示,有一个容器高为40cm、质量为1kg、底面积为100cm2、容积为610-3m3,容器中装满水并置于水平桌面上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连通器1、如图所示,连通器左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2R,右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R.左、右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1/2H.那么打开开关K后,右管水面能够上升到距离底部的最大高度为()A. 1.5H B. 1.3H C. 1.1H D. 0.9H2、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阀门,当K打开后,则 A由于水受力由甲流向乙 B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由乙流向甲 C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压强 D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4、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液体压强计算题1、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与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分别为h2=13m、h3=10m,水龙头出水口面积为2cm2,g取10N/kg请你计算五楼住户在水龙头出水口:(1)水的压强;(2)受到水的压力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4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