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村落_西递 宏村_第1页
皖南古村落_西递 宏村_第2页
皖南古村落_西递 宏村_第3页
皖南古村落_西递 宏村_第4页
皖南古村落_西递 宏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皖南古村落 西递宏村 1999年12月 西递 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西递 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其街道的风格 古建筑和装饰物 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地理位置西递 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 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 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 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 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 公元1049 1054年 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整个村落呈船形 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 现有居民300余户 人口1000余人 被誉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 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 公元1131年 村落面积约19公顷 现存明清 公元1368 1911年 时期古建筑137幢 由于这里地势较高 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 被誉为 中国画里的乡村 科学价值 布局特点 西递 宏村的村落选址 布局和建筑形态 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那些典雅的明 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 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 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 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 西递 宏村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 尤其是宏村的牛形水系 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建筑特色西递四面环山 两条溪流从村北 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 构成东向为主 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 古建筑多为木结构 砖墙维护 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 村落空间变化灵活 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宏村是一座 牛形村 整个村庄从高处看 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 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 牛胃 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 牛腹 内 被称作 牛肠 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 作为 牛脚 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 不仅为村民生产 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 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 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 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 木雕 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 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 住宅多为二进院落 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 形成水院 开辟了鱼池 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 承志堂 乐叙堂 德义堂 松鹤堂 碧园等 在徽州民居中 整个屋顶的屋瓦以靠天井的一边最低 瓦沿的四周有类似水槽的设计 贴墙直通地面上的下水道 使水不至于流到别人家里 天井 徽州文化 邮票中国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6月25日发行志为2004 13T的 皖南古村落 西递 宏村 特种邮票1套4枚 分别是 4 1 80分牌楼 4 2 80分古建筑群 4 3 80分南湖 4 4 80分月沼 建筑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 西递和宏村浓缩了徽商鼎盛时期的那段历史 凝结了徽州古老而优秀的文化 因此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绝唱 谢谢 西递砖雕门楼 徽州三雕 砖雕 宏村承志堂木雕 唐肃宗宴官图 徽州三雕 木雕 西递村胡文关刺史牌坊 徽州三雕 石雕 南湖书院位于南湖的北畔 原是明末兴建的六座私塾 称 倚湖六院 清嘉庆十九年 1814年 合并重建为 以文家塾 又名 南湖书院 重建后的书院由志道堂 文昌阁 启蒙阁 会文阁 望湖楼和祗园等六部分组成 粉墙黛瓦 碧水蓝天 环境十分优雅 乐叙堂是汪氏的宗祠 位于月沼北畔的正中 是村中现存唯一的明代建筑 木雕雕饰非常精美 承志堂建于清末咸丰五年 1855年 是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 它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 占地约2100平方米 内部有房屋60余间 围绕着九个天井分别布置 正厅和后厅均为三间回廊式建筑 两侧是家塾厅和鱼塘厅 后院是一座花园 院落内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