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总论_第1页
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总论_第2页
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总论_第3页
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总论_第4页
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影像诊断学总论,2017/12/28,1,本次课目的要求,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内容,X线、CT、MRI成像优势和基本概念,PACS的概念熟悉X线、CT、MRI图像的观察与分析、检查技术、临床应用,影像诊断结果及评价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简史,X线、CT、MRI基本原理与设备,影像诊断原则, PACS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017/12/28,2,绪论,研究范畴和发展简史 (what)临床应用价值(why)如何学习和运用(how),2017/12/28,3,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史和研究范畴,定义: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形态和功能信息,利用影像表现的特点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介入诊断学介入治疗学,2017/12/28,4,1、影像诊断学,定义:采用不同的成像原理和方法,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疾病诊断目的的一门学科X-ray:Diagnostic Radiology (1895)US:Ultrasonography (40年代)核素显像:nuclear medicine (50年代) 、SPECT/PETCT:Computed Tomography(70年代)多排螺旋CT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80年代)高场MRI,SWI, MRS,fMRIPACS: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图像管理,2017/12/28,5,我国医学影像诊断学现状,20世纪中叶改革开放以来目前:与国际同步发展不均衡,1901年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2017/12/28,6,2、介入放射学,定义:在影像监视下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使一些药物或手术难以进行或难以奏效的疾病得到有效的医治,已成为同内科和外科并列的三大治疗体系之一血管性(Seldinger技术)非血管性(治疗为主),2017/12/28,7,二、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1,纵观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与发展影像设备和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作用重大、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同时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使医疗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17/12/28,8,二、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2,影像诊断上:价值:明确病变性质类型,除外疾病,病变分期,评估疗效高危肿瘤早期筛查,查体,意外发现局限性:非特异性,病程限制,疾病限制,禁忌症,2017/12/28,9,二、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3,介入治疗上:微创,并发症少,适应症广,疗效确切价值:第三大治疗手段首选手段,等同,中晚期肿瘤,不接受手术,二期手术前活检局限性:不彻底,复发,姑息疗法,2017/12/28,10,如何学习和运用医学影像学,了解影像诊断原理和方法,优势和不足,正确选用掌握各种图像特点熟悉正常和异常表现掌握常见病诊断要点了解和熟悉介入放射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疗效、优势与特点,适当选择最优治疗方案,2017/12/28,11,2017/12/28,12,X线的发现,2017/12/28,13,伦琴的第一篇关于X线的论文,在伦琴之前,美国费城两位科学家也曾偶然有过类似的发现,但他们没有去深入探究本质,导致最终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这是1896年当得知伦琴发现X线后,二人回顾性地重复他们1890年的实验,也拍摄到了显示硬币的X线图片,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影像诊断学:X线成像超声成像CT、MRI:细胞、分子水平SPECT/PET:细胞、分子水平介入放射学:诊断微创治疗与内科和外科并列的三大治疗体系之一PACS:数字化、无胶片,图像管理,形态,功能代谢分子影像学,模拟,数字,管理,2017/12/28,14,12/28/2017,15,15,X ray,USG,CT,MRI,DSA,PET,15,2017/12/28,15,12/28/2017,16,16,X-ray,16,2017/12/28,16,12/28/2017,17,17,Ultrasound (US),pancreas,17,2017/12/28,17,12/28/2017,18,18,CT,18,2017/12/28,18,12/28/2017,19,19,MRI,19,2017/12/28,19,12/28/2017,20,20,Nuclei medicine,PET,20,2017/12/28,20,12/28/2017,21,21,DSA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1,2017/12/28,21,第一章 总论,绪论第一节 X线成像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第四节 超声成像第五节 医学影像的存档和传输系统第六节 影像诊断原则、步骤、方法,2017/12/28,22,一、X线产生和特性二、X线成像设备与工作原理三、 X线成像原理四、 X线图像的特点五、 X线检查技术六、X线检查中的防护七、数字X线成像技术,第一节 X线成像,2017/12/28,23,一、X线成像的产生和特性,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 1% X 线 99%热能,2017/12/28,24,一、X线成像的产生和特性,X线的一般物理性质:波长很短、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 以光速沿直线运行,2017/12/28,25,穿透性: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有一定衰减穿透程度:与物体密度和厚度相关成像的基础荧光效应:激发荧光物质:不可见光可见荧光亮、白透视的基础感光效应:X线胶片感光银颗粒沉积黑; 未感光白摄片的基础电离效应:被照射的物质产生电离放射剂量学的基础生物效应:被照射的生物细胞损伤、坏死,与剂量相关放疗的基础及注意防护的原因,与X线成像和检查有关的X线特性,2017/12/28,26,二、 X线成像设备与工作原理,X 线管阴极灯丝:产生自由电子阳极靶面:产生X线、散热变压器降压:灯丝 12V升压:极电压 60150KV操作台电压表 60150KV电流表 10150mA 计时器检查床,2017/12/28,27,X线影像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有剩余X线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密度或厚度的差异剩余X线有差别剩余X线必须经过显像处理:X线胶片、荧屏、显示器不可见光可见影像: 形成有黑白对比的X线影像,三、X线成像原理,2017/12/28,28,厚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组织与X线成像的关系,2017/12/28,29,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高密度骨、牙齿中等密度肌肉、实质器官、体液神经、软骨、结缔组织低密度气体(鼻窦、呼吸道、胃肠道等),2017/12/28,30,病变组织的密度,2017/12/28,31,自然对比成像,定义:人体组织结构本身有较明显密度和厚度差异-自然对比 如胸部、骨关节平片,2017/12/28,32,人工对比成像(造影检查),人工对比 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 人为引入一定量的密度高于 或低于它的物质(对比剂) 使之产生对比 如腹部,消化道造影检查,2017/12/28,33,四、X线图像特点,二维图像:重叠影像密度:密度的概念放大和失真:,2017/12/28,34,1、重叠:如胸部,X线图像特点,2017/12/28,35,2、密度的概念 density,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X线图像上的密度:X线图像上所显示影像的黑白灰度 取决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厚度,X线图像特点,2017/12/28,36,密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组织与X线成像的关系,2017/12/28,37,五、X线检查方法,普通检查特殊检查造影检查,2017/12/28,38,1、摄片:常规正侧位 2、透视:钡剂检查,介入,骨折复位 优点:动态观察多方位转动体位 运动器官功能 缺点: 射线量大,(一)普通检查-自然对比,2017/12/28,39,(二)特殊检查,1、软线摄影:钼靶,乳腺2、体层摄影:平面、曲面,2017/12/28,40,曲面全景体层摄影,2017/12/28,41,(三)造影检查,人工对比 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 人为引入一定量的密度高于 或低于它的物质(对比剂) 使之产生对比 如腹部,消化道造影检查,2017/12/28,42,1、对比剂,钡剂:硫酸钡,消化道造影碘剂:血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CT增强、CTA)有机碘:离 子 型-高渗、高粘、毒副反应大 非离子型-低渗、低粘、毒副反应小注意: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知情同意抢救准备,2017/12/28,43,2、造影方法:引入途径,直接引入 口服法:食管和胃肠道钡餐灌注法:钡灌肠、逆行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穿刺注入法:心血管造影等间接引入(生理排泄)静脉注射:静脉肾盂造影,2017/12/28,44,口服法,灌注法,直接引入,穿刺注入法,2017/12/28,45,间接引入法(生理排泄法)静脉肾盂造影IVP,2017/12/28,46,六、X线检查中的防护,防护意义:生物效应(非期望)防护重点对象:孕妇、小儿长期接触射线工作人员防护重点部位:甲状腺性腺、血液系统、眼晶体防护原则:屏蔽、距离、时间防护措施控制剂量、机房设计、设备设计使用,2017/12/28,47,X线人体接收装置(胶片、IP板、平板探测器)处理、显示,七、 数字X线成像技术,传统 CR DR,2017/12/28,48,数字X线成像设备DR,图像观察,激光相机,光盘存储或其它,2017/12/28,49,DR优点,摄片条件:宽容范围大X线剂量:小图像质量:优于传统X线成像骨与软组织细节、肺小结节、胃微结构图像后处理:灰阶、测量、剪影图像存储:胶片,光盘、PACS等由PACS传输,2017/12/28,50,男,62岁,无不适2001-6-15胸部体检,普通X线片上是否有可疑发现?,于2001-6-20胸部DR拍片,右上肺淡片影,经CT和手术证实右上肺肺泡癌,2017/12/28,51,(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将对比剂经导管注入心血管内,使其显影血管与骨及软组织影像重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血管造影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2017/12/28,52,DSA成像基本原理,时间减影法:经血管导管注入对比剂连续成像像素化、数字化减影处理(与造影前) 仅剩血管影像,2017/12/28,53,DSA的检查方式和临床应用,取代普通血管造影超选择性:0.2mm小血管应用:心、脑、全身血管治疗肿瘤治疗,2017/12/28,54,2017/12/28,55,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仍是影像诊断中使用最多、最基本的方法呼吸系统骨肌系统胃肠道(钡剂造影)中枢神经、肝胆胰等其它检查方法,2017/12/28,56,小结Brief summary,X线产生和特性:1%,穿透、荧光、感光、电离、生物X线成像设备与工作原理:球管、变压器、控制器、检查床X线成像原理:自然对比、人工对比X线图像的特点:叠加、密度概念、放大失真X线检查技术普通检查:透视、摄影特殊检查:乳腺钼靶摄影、牙科曲面体层摄影造影检查:对比剂引入方式并举例说明X线检查中的防护:防护原则,主要防护对象、部位数字X线成像技术:优点X线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骨肌系统、胃肠道,2017/12/28,57,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CT),1969年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首先设计成功1972年问世CT的问世,开创了数字化成像的先河断面成像,密度分辨率高显著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1979年Hounsfield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79年北京医院引进我国第一台CT,2017/12/28,58,CT基本概念CT成像原理CT设备基本结构CT检查方法CT对比剂(安全性)CT临床应用,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CT),2017/12/28,59,CT成像基本原理,数/模,2017/12/28,60,获取扫描层面的数字信息X线人体(体素)探测器(光电模数转换)获取扫描层面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X线人体探测器衰减系数(体素密度) CT值数字矩阵获取CT灰阶图像X线人体探测器衰减系数CT值数字矩阵像素图像CT与X线图像的对比X线,密度、厚度,量化断面成像,重叠,整体性直接成像数字转换计算成像,CT成像基本原理,2017/12/28,61,三、CT设备基本结构,扫描部分: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探测器扫描机架检查床计算机系统:控制、计算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2017/12/28,62,CT设备-分类,螺旋CTspiral CT, SCT,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er row Spiral CT-MDCT),普通CT,2017/12/28,63,1.普通CT:球管旋转时,扫描床不动,扫描一次,床向前推进,得出一幅图片,是间隔式扫描,层面与层面之间有间隔,容易漏掉小病灶,扫描间隔,扫描间隔,CT设备,Routine CT,2017/12/28,64,X线管球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曝光,被扫描物体同时匀速运动,扫描轨迹成螺旋状,得出容积数据,2、螺旋CT : Spiral CT or SCT,单层螺旋CT,2017/12/28,65,CT设备-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er row Spiral CT-MDCT,X线管球和多排探测器围绕检查部位连续同步旋转曝光检查床同步匀速平移扫描轨迹成螺旋状得出容积数据容积CT旋转1周时间:0.27s层厚:0.5 mm,2017/12/28,66,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排探测器CT: Multi-detector row CT-MDCT,球管每旋转1周得出2,4,8,16,32,64,128,256幅图像,速度越来越快时间,层厚,范围,2017/12/28,67,多排螺旋CT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容易完成难于合作患者的扫描一次完成胸腹盆腔大范围检查增加小病灶的检出率有利于运动器官的成像和动态观察:心脏增强检查更易获得多时相扫描获得容积数据进行多种三维重建灌注扫描:,2017/12/28,68,2017/12/28,69,各向同性:任意方位重建后图象质量与水平断面图像相似,水平断面,冠状面重建图像,2017/12/28,70,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颅脑CT片,多层SCT三维图像,2017/12/28,71,Image,全心1/4秒 1/4心跳完成检查,HR independenttemp resolution: 75 msecspatial resolution: 0.33 mmscan time: 0.23 srotation time: 0.28 s100 kV, 320 mAs / rotation,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快,0.54 mSv,2017/12/28,72,CT成像的主要优势:密度分辨力高:X线1020倍,窗技术密度量化分析:CT值-HU断面成像,没有重叠多种图像后处理: 容积数据重建直观,CT成像性能,2017/12/28,73,密度分辨力高,腹部平片,CT冠状面重建图像,CT横断面图像,2017/12/28,74,CT值计算,CT值=(组 水) 水1000 组=某一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 水=水的X线吸收系数这样,水的CT值=0HU 空气的CT值=-1000HU 骨皮质的CT值=+1000HU,2017/12/28,75,窗技术:窗位和窗宽,人眼所能分辨的灰阶(最亮最暗) :16个 每个灰阶所代表的CT值范围:2000/16窗位:窗的中心,取所要显示组织的平均CT值 窗宽:CT图像上所显示的CT值范围大小 若:窗位= 0HU,窗宽=100HU 则:每个灰阶所代表的CT值范围:100/16 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常用窗:脑窗、骨窗、纵隔窗、肺窗、腹窗,2017/12/28,76,Wide window width,narrow window width,2017/12/28,77,观察脑组织窗位35 窗宽100,观察骨骼窗位200 窗宽2000,2017/12/28,78,纵隔窗(软组织窗)和肺窗,纵隔窗:观察纵隔内容、大血管淋巴结、肺肿瘤轮廓、密度等,肺窗:观察肺实质、支气管、肺小血管肺肿瘤边缘毛刺等,2017/12/28,79,平扫增强特殊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四、CT检查方法,2017/12/28,80,CT检查方法,平扫: 不用对比增强的扫描常规先用,多数能明确诊断例如:不能明确诊断增强扫描,2017/12/28,81,增强: 静脉团注对比剂后扫描,常用意义: 提高等密度病变检出率显示血管性病变了解病变血供,有助于定性诊断明确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包括:普通增强:颅脑多期增强:腹部血管成像:血管增强扫描+重建灌注成像:功能成像-超急性脑梗死,肿瘤,CT检查方法,2017/12/28,82,图像后处理技术,二维:薄层、多平面重组(冠状位、矢状位、任意斜位)、曲面三维:MIP(血管CTA):主A、颈脑A、肾A、肺A、冠脉、肢体A、门VminIP(支气管树)SSD、VR(骨关节、心血管)仿真内镜:血管、胆管、呼吸道、胃、结肠肺结节分析心功能分析,2017/12/28,83,多层CT 多平面重建图像MPR,水平断面,冠状面重建图像,从足侧观察,2017/12/28,84,三维重建3D,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显示心脏和冠状动脉三维解剖细节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复杂部位三维结构显像,2017/12/28,85,CT仿真内镜成像(CTVE),把CT扫描的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形成类似内窥镜图像,不受管腔有无狭窄和梗阻的限制,病人无痛苦可显示腔内外病变呼吸道、胃肠道及血管局限性:不能取活检,2017/12/28,86,静脉注射对比剂冠状动脉及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闭塞、主动脉夹层、肿瘤血管,CT血管造影CTA,2017/12/28,87,CT电影显示,2017/12/28,88,CBF,CBV,MTT,可有效地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的变化,获得组织功能方面的信息改变,为合理选择溶栓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早期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2017/12/28,89,五、CT检查的安全性,辐射的安全性:严格适应症,加强防护(屏蔽、时间、距离)新技术自动电压、毫安调节数据迭代重建算法:降低60-80%剂量对比剂的安全性:轻度,重度,禁忌,2017/12/28,90,六、CT的临床应用,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 脑血管病、外伤、肿瘤、脓肿、椎管肿瘤、椎间盘突出头颈部:眼、耳、鼻、咽、喉、甲状腺、颈部其它病变胸部:肺、纵隔、胸膜、横膈、胸壁病变心及大血管:多层CT,平扫、增强、冠脉造影腹部盆腔:实质脏器、胃肠道,肿瘤、炎症、外伤乳腺:少用骨骼肌肉:三维重建,复杂部位骨折、肿瘤、韧带软骨CT定位活检和治疗:安全、准确、可靠不足:射线,碘剂,2017/12/28,91,12/28/2017,92,92,肝脏海绵状血管瘤,2017/12/28,92,多层CT 的 临 床 应 用,2017/12/28,93,2017/12/28,94,多层CT对心脏功能分析,2017/12/28,95,多层CT 在骨骼的应 用,2017/12/28,96,64层CT10秒完成外伤患者全身扫描诊断少于3分钟!可赢得抢救病人时间,2017/12/28,97,CT 的 临 床 应 用,2017/12/28,98,多层CT 的 临 床 应 用,2017/12/28,99,多层CT 的 临 床 应 用,2017/12/28,100,2017/12/28,101,2017/12/28,102,低剂量肺扫描30MAS,0.4s rot.0.75mm12cm18s,2017/12/28,103,小结,基本原理与概念:X线人体探测器衰减系数CT值数字矩阵像素图像密度分辨率,断面成像,后处理技术,CT值,窗技术设备与性能:结构:扫描、计算机、存储显示普通、螺旋、MDCT: MDCT优势、局限性检查方法:平扫、增强、特殊、后处理安全性:辐射剂量,对比剂临床应用:优势和不足,2017/12/28,104,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物理现象1946年Block和Purcell首先报道MR现象并用于波谱学1973年Lauterbur、Mansfierd开发了MR成像技术200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80年代国内引进MRI用于临床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可用于全身各系统检查,2017/12/28,105,2017/12/28,106,MRI发明者Lauterbur、Mansfierd获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46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磁共振现象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1年瑞士科学家Richard Ernst获诺贝尔化学奖(磁共振波谱方法学)2002年瑞士科学家Kurt Wthrich获化学奖(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3维结构),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MRI设备与分类MRI成像原理与图像特点MRI检查方法MRI成像对比剂MRI安全性MRI临床应用,2017/12/28,107,一、MRI成像基本原理,单个质子H+自旋小磁体多个H+排列杂乱无章进入外磁场, H+无序排列有序排列: 纵向磁化进动(0=B0)发射90射频脉冲RF= 0 共振H+吸收能量横向磁化中止90射频脉冲弛豫 纵向弛豫 释放能量发出MR信号 横向弛豫信号接收r= RF数据采集、处理、显示,2017/12/28,108,弛豫和驰豫时间,弛豫定义:中止RF脉冲,质子由共振状态原始平衡状态纵向弛豫:纵向磁化恢复,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横向磁化消失,横向弛豫时间T2,2017/12/28,109,T1加权像( T1 Weighted Imaging, T1WI):主要反映组织T1特征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ing, T2WI):主要反映组织T2特征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与病理组织的质子密度、T1值和T2值是相对固定、有一定差别,这种差别是磁共振成像诊断基础黑白灰度-信号强度白-信号强度高,黑-信号低,灰-信号中等,加权像,2017/12/28,110,2017/12/28,111,T1WI图像白(高信号)短T1:脂肪黑(低信号)长T1:水T2WI图像白(高信号) 长T2:水黑(低信号) 短T2:急性脑出血,MRI加权像解析,MRI图像上信号特点,2017/12/28,112,MRI图像特点(优势),多参数成像:组织参数-T1,T2,Pd,扫描参数-TR, TE多方位断层成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任意斜面流空效应对比增强(钆Gd)伪彩色的功能成像高软组织分辨力,2017/12/28,113,成像参数:弛豫时间(T1/T2)黑白灰度信号强度多序列、多图像,断面成像,没有重叠信号强度: 与成像序列和技术相关组织分辨力高:神经,肌肉,关节软骨韧带窗技术:决定灰度和对比度,提高组织分辨力增强扫描:改变了T1/T2改变了信号强度特殊序列:DWI/DTI/PWI/SWI/MRA/水成像/MRS/fMRI,MRI图像特点,2017/12/28,114,12/28/2017,115,115,green pepper,kiwi,2017/12/28,115,可清楚显示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性质,2017/12/28,116,二、MRI设备,主磁体:永磁(0.5T)、超导(1.53T, 7T):均匀、稳定梯度系统:记录空间信息, 决定空间分辨率射频系统:射频发射和接收线圈r= RF = 0 = B0头颅、体部、眼眶、四肢、四肢关节、表面线圈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系统:控制,图像采集、处理、显示,2017/12/28,117,二、MRI设备分类,永磁型低场强0.2-0.5T超导型高场强1.5-3T信噪比高,图质好,功能多,费用高超导型超高场强7T肢体专用机、心脏专用机、复合手术室专用机,2017/12/28,118,3T System,2017/12/28,119,三、MRI检查方法,平扫普通平扫:SE序列-T1WI/T2WI,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常规特殊平扫:脂肪抑制,水抑制,磁敏感, 梯度回波同反相位增强检查:顺磁性对比剂,Gd-DTPA,缩短T1时间MRA:直接MRA:TOF-动脉, PC-静脉增强MRA:小血管水成像:MRCP-胰胆管, MRU-尿路, MRM-椎管波普成像(MRS):活体组织和病变代谢物成分及含量功能成像(f MRI):DWI, DTI, PWI, BOLD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出血,静脉血,铁沉积,2017/12/28,120,2017/12/28,121,三、MRI检查方法,SE spin echo,TSE turbo SEGRE gradient echo IR inversion recoveryEPI echo planar imagingMR水成像技术: MR hydrographyMR胰胆管成像: 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脊髓造影: MR myelography,MRI对比增强检查,静脉注射对比剂: Gd-DTPA意义及表现:基本同CT,左额脑膜瘤,2017/12/28,122,MRA图像,2017/12/28,123,MR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静态液体:长T2不需要对比剂临床应用: 胰胆管、泌尿、椎管、内耳,2017/12/28,124,MR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扩散加权成像 DWI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扩散张量成像DTI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脑皮质功能成像 BOLD 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cy,2017/12/28,125,T1WI T2WI DWI 女性,72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天,肌力级,扩散加权成像 DWI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2017/12/28,126,病灶累及右侧皮质脊髓束,病人肌力下降,扩散张量成像DTI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2017/12/28,127,2017/12/28,128,magnetic moment,Phase Map,SWI,2017/12/28,129,Comparison of Sensory and Motor Activation in same subject,Sensory activation slightly more posterior and inferior,2017/12/28,130,Visual Activation Study,2017/12/28,131,磁共振波谱技术:MRS of Brain Tumour,NAA,Cho,Healthy Control,TR=1500TE=144,ADC map,2017/12/28,132,臀位胎儿,稳坐腹中,2017/12/28,133,四、MRI检查的安全性,磁场的安全性心脏起搏器体内金属植入物:手术夹、支架、假关节、钢板钉早孕,幽闭恐惧症监护设备、移动床其它随身物品:换衣服对比剂的安全性:Gd-DTPA, 缩短T1,静脉团注,单多期,较安全,2017/12/28,134,2017/12/28,135,135,2017/12/28,135,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小脑、枕骨大孔区、脊髓头颈部:眼眶、鼻咽、鼻窦肿瘤、内耳等纵隔,肺:纵隔肿瘤、肺癌淋巴结转移心脏大血管:无创、MRA,冠脉成像腹部盆腔:肝胆胰脾肾膀胱子宫前列腺,胃肠道骨关节:骨髓、关节,骨皮质乳腺:乳腺癌功能成像:增加诊断信息限度:钙化/肺/胃肠道、起搏器/重症监护、检查费/时间,2017/12/28,136,小结,成像基本原理:参数、加权像、特殊物质的信号成像设备与分类:主磁场/梯度磁场/射频系统/计算机,超导/永磁检查方法:普通/特殊平扫、普通多期增强/MRA/水成像/MRS/fMRI安全性:起搏器、体内金属、早孕、幽闭恐惧症、对比剂临床应用:优势与不足,2017/12/28,137,第五节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的简介PACS的分级PACS的组成PACS的临床应用PACS的安全性,2017/12/28,138,PACS的简介,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影像管理采集/显示/处理/存储/诊断/输出/管理/查询/信息处理数字化、无纸化、无胶片化远程会诊,2017/12/28,139,从这里.,PACS -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到这里,无胶片化,2017/12/28,140,二、PACS分级:设备级工作站,2017/12/28,141,DICOM 3.0,说明:本方案由PACS和RIS系统组成1) PACS 图像归档和通讯系统2) RIS 放射科信息系统,PACS 服务器(PACS系统管理)PACS 存储单元(影像数据长期存储及管理)WEB 服务器(基于WEB的图像浏览服务),RIS服务器,普通电脑图像浏览终端,RIS登记工作站,R&F,DR,RA600图文双屏诊断工作站(1台),RA600图文双屏诊断工作站(2台),RIS报告工作站,LCV+,MR,CT,HL7,PACS科室级放射科影像管理,报告与流程的管理,2017/12/28,142,DICOM GatewayMIU x 3 3:1 CompreXpress Lossless compression,DICOM Print Server,PACS Server Sun E420R + 288GB RAID-5,GigabitInterface,DICOM Network,1 x MR (GE)1 x CT (GE)2 x DSA (GE)1 x NM (GE)1 x R&F (GE) 1 x DR,DICOM Modalities,2B-Grayscale(1200 x 1600)4 x PathSpeed Workstations,4B -Grayscale(1200x1600)1x PathSpeed Workstations,1C-Color Monitor(1280x1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