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浠水实验高中高三历史组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改革 从社会性质方面来看 可分为奴隶社会的改革 封建主 义改革 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三种主要类型 一 奴隶社会的改革 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 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改革 如周文王改革 使商朝属国周到武王时成为本部强国 齐国的管仲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东 方强国 鲁国的 初税亩 促进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等 二 封建性质的改革 1 目的 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2 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1 商鞅变法 2 孝文帝改革 3 巩固和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 1 庆历新政 2 王安石变法 3 洋务运动 三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 目的 为了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1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 日本明治维新 3 戊戌变法 3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 1 罗斯福新政 2 二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四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 目的 摆脱苏联模式的弊端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 改革 1 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 中国的改革开放 五 20 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经济改革 1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2 美国罗斯福新政 3 中国的改革开放 知识综合拓展知识综合拓展 一 如何全面认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法 1 认识改革的本质和目的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改革的本质 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从本质上讲 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或调整 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 济基础的不适应 从适应的程度来看 一般有两种情况 1 整体适应 局部不适应条件下的改革 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 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 是改良性的改革 如王安石变法 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改革开 放等 2 整体不适应时 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确立新的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 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 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如商鞅变法 俄国 1861 年改革 明治维新等 改革的目的 建立或巩固统治 2 改革的类型 从阶级利益判断其阶级性 1 奴隶主阶级的改革 管仲改革 2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商鞅变法 前 356 年 王安石变法 1096 年 张居 正改革 1581 年 3 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 年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年 中国 的戊戌变法 1898 年 美国罗斯福新政 1933 年 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改革和日本民主 改革等 4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苏联改革 南斯拉夫改革 波兰改革 匈牙利改革 捷克 斯洛伐克的 布拉格之春 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3 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首先 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和平的社 会背景 改革是国家 政府的行为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 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 发动的 是自下而上的 革命中充满了暴力 斗争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其根本目的是推翻 旧的社会制度 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次 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 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 度的自我完善 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 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 使其获得更好的 发展 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 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 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 争 最后 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 流血的手段 因此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等进行重建 所 以要花费更多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 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 主动的方式 是对原有 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 因此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 会发展的 4 改革的时代特点 1 管仲改革 春秋争霸 加强军事 2 商鞅变法 建立新制度 内容深入 全面 3 辽 西夏的改革 顺应潮流 吸收先进文化 加快封建化进程 4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 克服统治危机 缓和阶级矛盾 增加财政收入 5 俄国 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发展资 本主义工商业 6 美国罗斯福新政 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7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摆脱苏联模式束缚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5 改革原因 1 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商鞅变法 俄国 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等 2 为达到某一政治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的管仲改革等 3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辽 西夏的改革 资本主义改革等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4 因统治面临危机而缓和矛盾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等 5 吸收先进文化 加速本民族封建化 辽 西夏的改革 6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等 6 改革的历史作用 1 改变了社会形态 商鞅变法 辽 西夏改革 俄国 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等 2 清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的改革 社会主 义国家的改革 7 改革成败的原因及其认识 1 原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与时俱进 是改革成败的根本原因 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改 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 政治 经济 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 必然会遇到阻力 不会一帆风顺 这就要求改革者 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 是否行之有效 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 认识 每一个国家 每一个民族 要发展进步 必须与时俱进 敢于改革 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 在勇于改革的同时 不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要坚信 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 并投身到改革中去 共同推进 我国的改革开放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走符合本国基本国情的改革之路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 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课堂演练课堂演练 1 2004 年春北京 过度削弱地主权力 往往导致国力的衰微 与纠正这一弊端有关 的改革是 A 商鞅变法 B 王莽改制 C 王安石变法 D 张居正变法 2 2002 年全国文综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扩大对外贸易 吸引外资 C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 尽快加入世贸组织 WTO 思维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 一 选择题 历史上的改革目的在于兴利除弊 或有利于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或顺应历史 发展潮流 据此回答 1 5 题 1 元人陈采正诗曰 画野分民乱井田 百王礼乐散寒烟 它所反映的是 A 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B 初税亩的实行使井田制瓦解 C 商鞅变法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 D 诸侯争霸使分封制崩溃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2 洋务派的出现 与下列哪一矛盾无关 A 民族资本主义与小农经济矛盾 B 人民群众与封建地主阶级矛盾 C 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 中国与外国侵略势力矛盾 3 19 世纪末 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 关键是 A 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B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C 维新派争取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D 维新派得到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4 导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落后的农奴制致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B 落后的农奴制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C 1853 1856 年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 D 加强军事力量进行领土扩张的需要 5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 苏联和东欧国家 波 匈 捷 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 原因是 A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B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C 稳定苏联 东欧政局的需要 D 苏共 二十大 打破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改革与发展相伴而生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据此回答 6 7 题 6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 B C D 7 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A 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 明确了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 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 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走向 21 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一书指出 20 世纪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 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 一次是在 20 年代初的俄国 一次是在 30 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美国 还有一次是在 70 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据此回答 8 12 题 8 这三次改革具体指 苏俄 20 年代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美国 30 年代的罗斯福新政 中国 70 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经济 A B C D 9 这三次改革的结果都 A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B 没有达到既定目的 C 避免了集权专制统治 D 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10 1921 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 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B 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 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D 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11 在罗斯福新政中 意在通过增加社会需要以刺激经济 既直接提高就业率 又为经 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调整农业经济 C 规范企业行为 D 举办公共工程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农村和城市改革的相同点是 A 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 B 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 C 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D 进行生产改革和民主改革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8 年 1894 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工厂数 蒸汽机数 1808 台 5985 家 1691 家 409 台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1888 年 1894 年 1888 年 1894 年 材料二 1923 年 经历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大半历程的梁启超在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一书中写道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 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 拿我们 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 我们可是惭愧无地 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 这五十 年的德国如何 俄国如何 美国如何 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 真都算得上一日千 里 就是英法等老国 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回答问题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初 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这个五十年 里 中国在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教育方面的重大 进步 3 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 梁启超发出 惭愧无地 的感叹 请分析造成中日差 距的主要原因 14 材料一 僇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史记 商君列传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材料三 2005 年 3 月 温家宝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 中指出 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 税 原定 5 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 3 年就可以实现 他重申 政府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 取消农业 税是历史性的变化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重农措施 2 根据材料二 分别指出三幅图所揭示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作简要评价 3 清朝建立以前 我国赋税制度改革在收税标准和方式方面有过哪两次重大突破 结合史实 说明 4 上述材料均与 三农 问题有关 从中你能得出什么重要认识 参考答案 1 5 C A A B A 6 7 C C 8 12 A D C D C 13 1 特征 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 明治维新深入 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图三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凤 阳县农民喜获丰收 图一 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游行 拥护减租 减息 图二 建国初期农民分配土地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的推动 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 2 重大 进步 政治上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 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思想上 经过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 文化运动 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文化教育上 废除科举制 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 发展 3 日本在民族危机面前 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 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走上 了资本主义道路 同时 对外侵略扩张 增强了实力 中国在民族危机面前 从洋务运 动到辛亥革命 由于力量薄弱 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一再遭受外国侵略 割地赔款 实力 削弱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计分 14 1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2 图一 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政策 减轻 了地主的封建剥削 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 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同时 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图二 建国初期的全国土地改革运动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为农业生产的发展 和国家 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图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一次是收税标准由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招聘62人(湖南)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产假顶岗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金华磐安县卫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脐静脉畸形免疫机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招聘15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无形资产数字识别技术-洞察与解读
- 2025年隆昌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的(49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班组安全培训禁令课件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骨科概论课件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