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侧向测井Laterolog或FocusedLog 总述1 测量条件 盐水泥浆 高阻薄层 2 测量沿井深变化的电阻率 3 电流聚焦测量深 中 浅三种不同径向电阻率Rt Ri Rxo 4 用于划分岩性 对比地层 一 为什么要提出测向测井 1 盐水泥浆 高阻薄层 将产生泥浆分流 测不到地层电阻 2 高阻屏蔽使普通电阻率法无法进行 所以提出聚焦测井法使电流进入地层 其办法是把主电流聚焦 用电子线路把电流挤入地层 与普通视电阻率差别在于供电方式不一样 二 侧向测井的分类 高阻地层用侧向地层为低阻时用感应 LL3 LL6 LL7 LL8 双测向邻近侧向 微侧向微球形聚焦 三 三侧向测井LL31 测井仪器装置及原理 侧向测井原理图1 三侧向电极系 Ao主电极 A1 A2屏蔽电极位于两则 它们短路相接 回路电极B置远处 计为无限远 2 测井过程中 主电极Ao和A1 A2供以同一极性电流 并使它们之间保持恒定电位 3 当Ao与A1 A2电位不相等时 其电位差被送到调整线路上 通过调节A1 A2电路的电流 保持整个电极系处于等电位状态 4 三侧向的电场和一完整金属圆柱体电场基本一样 Io被A1 A2所屏蔽 主电流水平流入地层 5 仪器记录的是任意屏蔽电极A1或A2与Ao的电位差 U和主电极电流Ioro 表示主电极的接地电阻 表示主电极的电流层由主电极到回路电极所经过的介质的电阻 到无限远之间的介质的电阻率 Lm Lo 2e 3 6 三侧向的主电流基本上是垂直射入地层 接地电阻定义 ro可看成是三组成部分 ro rm rt ri 串联电路 其中rm ri rt对Ra贡献 取决于聚焦能力大小 聚焦能力强 rt贡献大 反之rt对Ro贡献就小 另外与径向深度也有关系 为了说明层间各部分对测量结果相对影响 引入几何因子的概念 几何因子是指与介质空间位置 体积大小 形状等几何因素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总和 几何因子理论 地层各个分测量结果的相对贡献可用相对几何位置描述 电极系测定各部分贡献总和为1 Ra GmRm GiRi GtRt 其中G为几何因子 取决于介质的空间位置 大小 形状等 2 三侧向测井框间 聚焦过程 振荡器 A1 A2 Ao供Io恒定 调整电压 放大整流 Uo比较稳定 当ro端电压未超出某一值时 Uo值不变 ro两端电压变化 振荡器输出发生变化 ro调节 Io恒定 A1 A2与A0电位基本相等 3 影响三侧向测井的因素 电极系 地层 电极系 1 聚焦能力影响 电极系聚焦能力强 电流层进入地层深度大 Rt的贡献相对大 仪器聚焦能力取决于电极距L长度 L 大 聚焦能力好 而实验证明 当L 10d Ra与L无关 一般是L 5 8d 2 主电极长度2Lo 主电极长度决定于电流层厚度 2Lo 小 分层能力强 2Lo h 4时效果好 2Lo h 4 受围岩影响大 3 电极直径Dn选择 直径小 泥浆层厚度大 那么Ra则小 反之dn大 Ra则升高 4 地层参数的影响 井孔 侵入带 地层 几何因子理论 Ra jmRm jiRi jtRt j jm ji jt 1 i 井径影响 井径不大时井内为盐水泥浆 其几何因子和Rm都小 影响可以忽略 井径变大时 泥浆范围扩大 电流散开 ro降低 则Ra降低 井眼扩大 是不利因素 ii 侵入带影响 GiRi的影响 侵入深 电极聚焦能力差 Gi值大 Ri在总测量值中占的分量大 所以高阻侵入比低阻侵入影响大 iii 围岩Rs的影响 当Rt Rs时 围岩分流作用 使电流线散开 使Ra降低 当Rt Rs时 屏蔽 扩散面积减小 R值增大 因而测量Ra比真电阻值大 4 三测向曲线形态及应用 电流尺厚度 1 形态 单一高阻层的电阻率曲线 1 上下围岩一致时 曲线中心对称 对高阻层Ra上升 层愈厚 电阻越高 2 上下围岩不一致时 Ra曲线不对称 极大值向高阻围岩一方 3 h 4d时 极值不变 曲线对称 h变薄 对地层中心出现峰值 4 曲线分层能力强 特别对薄层 分层能力取决于Lo长度 Ao长度取决于电流层的厚度 三侧向测井适用于高阻薄层盐水泥浆 深侧向也受侵入带影响 而一条曲难以区分油气水层 引入浅三侧向屏蔽电极短 聚焦能力差 电流很快发散 探测深度浅 侵入带为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深浅三侧向重叠 可以判断油气水层 单一高阻层电阻率R曲线 对着高阻层的R值增大 上 下围岩电阻率相等时 高阻层视电阻率曲线对称于地层中心 从围岩到地层曲线升高 上升的陡度与主电极长度有关 主电极越短 陡度越大 地层界面与曲线开始急剧上升的点对应 极大值是地层视电阻率曲线特征数值 H L时 位于地层中点 L 2 h2L时 极值点向边界偏离 h L时 地层中点出现极小值 h 4d时 极大值不变 h 4d时层厚和围岩影响校正 以消除其影响间互层岩层组的电阻率曲线 由于h很薄 高阻邻层影响主电流的分布 高阻厚层 低阻分布使R的分布呈指状 浅三侧向 应用1 划分剖面 从3受井眼 层厚 邻层影响小 分层能力较强 是划分不同电阻率地层最好方法之一 地层界面划在曲线开始急剧变化的位置 由于LL3系泥浆侵入油层 而油 水层的泥浆侵入性质不同 油层多为减阻侵入 水层多为增阻侵入LLd LLs重迭比较法判断油水层 深侧向值 浅侧向值为油层 反之为水层 应用 2 求地层真电阻率Rt 三侧向小结 三侧向是一种聚焦电阻率测井法 适合于解决高矿化度泥浆和高阻薄层的测井问题 电极系三个柱状金属电极组成 测井时 自动调节主电流强度使其值恒定 屏蔽电流使主电流聚焦 水平流入地层 测任一电极的电位 LL3测得的R正比于主电极的接地电阻ro由于主电流水平流入地层 围岩影响小分层能力强 主电流经过泥浆 侵入带和地层 所以R受泥浆 侵入带和地层电阻的影响 在高矿化度泥浆井中 泥浆侵入带的电阻率很小 主要是反映地层的电阻率 在淡水泥浆增阻侵入时R受Ri影响很大 用三侧向测井可以求得Rt 四 七侧向测井 基本原理 与LL3一致 电极系结构上略有不同 由七个金属电极组成 1 电极结构主电极Ao屏蔽电极A1 A2 M1 N1 M1 N2两对监督电级分别短路相接 2 测量时Ao供以Io恒定 A1 A1通同极性电流强度 调节I1 保持M1 N1M1 N1 电位相等 3 M1 N1电极间电位不等时 自动调节A1 A2 4 测量M或N与无限远处电极之间电位差 根据电位叠加原理求UM UN R a K UMN Io 七侧向小结 与三侧向一样 七侧向也是一种聚焦电阻率测井法 其极系特点是七个电极 以主电极Ao为中心 两对监督电极 一对屏蔽电极上下对称分布 测井时自动调节屏蔽电流强度 使主电流聚焦 并水平地进入地层 七侧向记录的是任一监督电极的电位 该电位大小与地层电阻率有关 所以七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电阻率变化情况与三侧向一样 七侧向受围岩 泥浆的影响也很小 分层能力强 但受侵入带影响 在高矿化度泥浆井中使用效果最好 用其于求地层电阻率Rt 与三侧向比较 七侧向分层能力不如三侧向高 主要是由于三侧向的电流层厚度约0 3m比七侧向电流层度 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行业全景解析
- 手指课件内容
- 智能采收能耗优化-洞察及研究
- 不锈钢楼梯安装安全协议书7篇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有答案)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无答案)
-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安庆九一六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5次强化训练物理试卷(含答案)
- 欧美医耗市场准入策略-洞察及研究
- 学生手机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扇形统计图说课稿课件
- 智能课件自动生成技术解析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外饰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酒店运营管理权委托合同
- 移动公司干部管理制度
-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制度
- 儿童热性惊厥课件
- 华为IPD流程管理体系L1至L5最佳实践
- 《北京人》(剧本全本)曹禺-(三幕剧)
- 组织细胞的适应
-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国际市场竞争研究-洞察阐释
- 禁毒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