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_第1页
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_第2页
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_第3页
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_第4页
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8校本教研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校本教研现象由来已久,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苏格拉底就具有这种基于自身办学、基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思、研究的最初理念,进而提出了有名的教学思想和原则等,后来许多伟大的教育家也对学校教育教学都提出了研究与思考的思想。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行,人们开始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目前此项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是:研究其内涵和特点、理念和原则、制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首先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调查显示:将近3年的新课程改革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新问题、新困惑也层出不穷,诸如,教师所面临的困难、课程资源匮乏、评价制度滞后、课堂教学改革不尽人意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专家的指导是不够的。实践证明:开展校本教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其次它是素质教育的需求。陈至立在2001年6月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2/28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由此可见,重视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素质教育就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必须基于自己学校的现实,寻找自身的办学出路和办学特色,这就热切呼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不可避免地,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就迫在眉睫。它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报告在总结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时明确提出:“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并且还指出,“违背教师意愿”或“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的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尤3/28其是科组有效运作机制的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本教研队伍的建设;、小学校本教研制度的专业支持与条件保障;、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评价指标和监控、管理机制。研究本项目的科学意义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对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发展的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理论借鉴意义。2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XX年9月试行以来,已有3年了,XX年将全面启动新课程。对其试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找到切实有效、可行的途径去解决,实践和经验证明:校本教研必不可少。本课题对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作一探讨,并尝试提出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发展的策略,为今后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借鉴意义。这是本文所力图实现的实践价值。三、课题研究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应用教育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真实问题,因此,它是本项目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研4/28究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于日常的具体教学生涯中。我们认为,行动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主要用于问题诊断过程和课题立项阶段的多角度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的试验研究日志及教学反思录、试验课的课堂观察记录、师生互动情景的数码照片记录、教学录像片段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个案研究等。研究实施的几个步骤:、筹备阶段:广泛宣传,制定方案,召开开题会,教师学习,访谈,确定试点学校,初步实施等。2.项目实施阶段队伍建设,科组运作,专题研讨,现场交流、外出学习参观,检查总结评比等。3项目评估、总结阶段:对项目进行评估,完成项目研究总报告以及成果的集结和资料的整理等。四、课题的实施和成果几年来,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实验学校的各个科组和每位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研究中去。在此期间,探索出了一套保障新课程实施的、适应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富有时代特点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起有效的科组运行机制,使科5/28组活动能够具有研究和学习能力,并且成为每个教师发展的舞台;形成了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评价体系和监控、管理机制;完成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和高效地开展。1、规划到位。教研室从全县角度,客观分析我县教研现状,制订全县校本教研三年中期规划,提出对各实验校、各校学科组的具体要求,并设计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各校校本教研工作。学校各科组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让教师主动构建个人成长历程,激发内在成长动力。教研室要求实验校全体专任教师人人制定一份详实的个人成长计划,此计划既是学校“教师成长档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依据。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是以一学年为周期,要求教师从师德、教育、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基本功等方面拟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互助伙伴,并制定达标措施。2、组织到位。建立起以学校、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科研处负责、教研组抓落实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这个网络运行畅通。3、制度到位。首先,为规范各校的校本培训,教研室先后出台了6/28扶风县校本教研室制度建设制度汇编小册子,内容包括:学校校本教研管理章程、学校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学习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培训制度、学校校本教研检查制度,对校本教研的活动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其次,各实验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4、人员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县教研室教研员的包片抓校、蹲点制度。为搞好校本教研,县教研室全部致力于教研工作,从领导到教研员,根据各自的责任权限和他们的特长,他们分别参与到基层学校相应的教研组,支持教研组长工作。向组长全面分析学校的教学状况,引导他们既能看到教学上的优势,又能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研组长以及科组成员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指导教研组长根据目标一步步地探讨实践。平时要求每一位蹲点的教研人员还必须参与教研组的活动,与组员同学习、同讨论、同研究。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结束时,还要帮助教研组总结教改经验,以巩固研究成果,激励教师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在科组自评、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评出优秀教研组。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加强教研室对各实验7/28学校教研组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及时发现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先进教研组经验,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氛围。在各实验校,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负责制。即各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学校领导各联系一个组,指导并参与各个组的教研活动。5、激励到位。各校制订了针对教研组的考核内容,主要从教研组的思想建设、活动情况、承担公开课的情况、科研成果、“学生的得奖情况、资料的积累、教研组活动记录、学习内容、公开课教案、科研论文等方面进行考核,还有加上平时教学常规检查的情况和行政人员对教研组活动的评价,这些方面对教研组进行考核。这样做到了过程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县教研室每年对各校教研组工作进行总评,评出优秀教研组,并对其进行奖励。、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引导教师自主发展。课堂案例式教研案例式教研分为自研式汇报课、出外学习课堂实录、多人同上一堂课。自研式汇报课:8/28每个学期每位教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要求执教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研究思想,体现研究的价值,凸现自己的研究特点。出外学习课堂实录:教师出外学习自身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回校之后针对教学实录谈自己的感想,引发其它教师的共鸣,形成共同参与并提高的局面。多人同上一堂课:两三位教师上同一个内容,按照各自对教材的解读进行40分钟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演绎;这样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调控等之外,更需要临场的教学机智的发挥和对课堂教学中精彩生成的把握。多人同上一节课这样的教研形式对教师业务成长有真切的帮助,让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营造了一个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通过多种途径的案例式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亲身体验,让新的理念在研讨中得到内化,认识在研讨中得到升华。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9/28边教边悟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其专业发展的实践和能力。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课题组在学校教师中开展“边教边悟”活动,要求老师们把自己平日里所教、所悟和所感写下来,教中悟,悟中学,学而后教。通过边教边悟,营造了学习研究的氛围,提升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而又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合理的规划。经验分享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有了各自的实践体验,就需要进行经验总结。总结之后也需要我们给一个平台给他们进行经验的分享。因此我校每学期在教研组内都有一次经验分享,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把自己的特色进行展示。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赛活动为配合宝鸡市教育局开展的“强师兴教”工程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我县教研室每年组织开展一届“教学新秀能手”大赛活动。按照市上赛教要求的几个环节,组织一10/28系列教育教学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般情况下,我县的大赛安排在每学年的下学期进行。步骤为:10月份,全县性说课比赛,由教师的说课和听者提建议构成;11月份,分科组的精品课大赛,以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为主;12月份,思课活动,由教师的反思和答辩组成;来年1月份,个人和科组分别总结。最后评选出县级“教学新秀能手”,来年推荐上市参赛。教研活动专题化专题化主要是指每次活动再不是随意地指派几位老师上几堂公开课,然后大家评议评议完事,而是代之以有明确的研讨主题,而且这个主题还必须是这门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突出问题,特别是要求通过研讨,能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得出相关结论。各实验校教研组每学期都有专题研究的任务,在一学期贯穿始终。我们将一个学期的研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落实到教研活动,成为教研活动的一项主题。如全县小学语文科组XX学年的研究专题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在这个研究任务之下又分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模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式研究。“五个一”工程11/28为了使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迅速成才,各实验校应积极开展教学练兵活动,努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五个一”是对同一教学内容从备课、说课、上课到思课、评议一气呵成,其中前四项由同一教师完成,评议由科组成员完成。每个教研组每周推出一至二位教师,轮流进行,其余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对“课”的设计实施、评价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与教学实际衔接紧密,对提高教师对“课”的驾驭能力有明显实效,也有益于及时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的实施,为年轻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良性运作机制,建设学习型教研组。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它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学习型的教研组在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研组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课例研究。制定教研组长学习制度。每月固定教研组长学习的时间。教研组学习制度,每周安排有各教研组的科组活动时间,科组活动的内容分为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面。建立异校交流制度。每个学期和省内外知名学校的教研组至少交流一次。2开设科组大讲坛活动12/28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组成员的凝聚力,使科组内形成互相研讨争鸣的学习氛围,使科组内的老师主动热情的参与科组活动中来,各实验校开设了科组大讲坛活动。科组成员就共同关注的问题确立一个主题,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交流百家争鸣各取所需,通过汇总解决共同的疑惑等。在科组充分活动后,利用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的时间,科组可以推举出几个主讲人就这个主题进行演讲,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说明,台上台下可以互动,质疑问难。集体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组员参与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团队整体水平大大提高。科组大讲坛由“个人活动”转变为“团体活动”,发挥了团队精神,实现了个体发展和集体发展的有机统一,科组讲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质的飞跃。3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建立一个面向学科各个成员的教育资源系统势在必行。建立扶风教研网,在网上创立科组主页,具体分设五个大类: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外出培训、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平台是论坛。具体操作是每次活动,先由组织者发主贴,上面分别有活动的通知、主题、意图,然后是执教老师跟贴发教案、说课稿或者是教后反思,接下来是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跟贴进行评议,13/28甚至可以是针对有些老师评议的讨论。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CAI课件放在网上,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在教学中所需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下载,这样能大大地拓宽获取知识的空间,扩展信息来源。、专业引领,不断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1专业引领我们深知,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因此,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我们一方面创立校本教研制度十余种,对各校的研究进行引导规范,另一方面,要求各校要以建构校本培训为平台,积极倡导研修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借鉴相结合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每个周三下午教师政治业务学校时间,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各实验学校05学年下学期的教师培训分为三个大的主题:2、3月份为校本教研时间,4、5月份为科研理论学习时间,6月份为发展性评价学习时间。时间为每周三下午两个小时。几年来,我们不但邀请了省内外有名的学者教授前来授课,还积极挖掘我室教研人员、各校教学名师的特长和潜能,让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历程和教学的经验等,我们不仅仅从理论上引导教师,还展示教师中个性化的和创造性的工作。2课题研究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14/28要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各实验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研组为研究基地,提高教师搞好专题研究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各校在学校总课题的带领下,每个科组都有自己的专题研究。每个专题都有一群成员在实践、在研究,从而在全校形成了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教科研景观。专题研究的开展在教育科研上,以科研促教研,使科研贴近课堂、贴近师生、贴近学校,从而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3积极把握研讨的机会。各校积极承办各种研讨活动。在承办研讨活动中,给青年教师提供锻炼舞台,让他们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我们要求教师空课时间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主动与兄弟学校的同行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几年来,全县各实验校共承办各种研讨活动二十多场次,接待来自八方的朋友,这既是对他们的展示、提升,也是对他们的指导鼓励和鞭策。、课题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部分论文发表和获奖。论文以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在宝鸡市校本教研工作暨先进教研组表彰会上公开交流,并在宝鸡教研上公开发表。完成了一套可供全县教师使用的校本教材小组合作学习。这套书已经在我县使用年多了,收到了很好的15/28效果。校本丛书已经编辑成册。这套书有汇集学生获得市级以上作品的绿意盎然;有汇集教师发表获奖文章等的绿苑涛声和图文并茂的体现学校多年来办学特色的绿满校园,成为我校绿色文化的沉淀。体现我县校本教研成果的不待扬鞭自奋蹄,设有“课题研究、制度建设、边教边悟、教育反思、成长笔记和教子有方”栏目,充分体现了我县各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过程。我持彩练当空舞则收集整理了我县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本册子从“成长笔记、团队奋斗、读书人生、师徒对话”等方面详细介绍校本教研机制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建立扶风教研网,为教师提供教研的平台,收集教师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此网站的点击量和排行正在逐步上升。教师队伍:我县自05年起参加宝鸡市“强师兴教”工程的宝鸡市教学新秀能手大赛,连续三年,已有80多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新秀能手殊荣。他们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领头作用越来越明显。五、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体会、在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最难、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使教师养成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除去工学16/28矛盾不谈,学习资料的不足、不系统,缺乏针对性,也是严重困扰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购置相关书籍光碟等,为教师配置电脑,为教师尽可能的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开展一些专题研究,引导教师逐步成为研究者。、部分教师一时很难接受新的观念,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取同伴互助、专家引导培训、个别谈心等的方式和教师一起学习和进步。、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诸如不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而这些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改善自身的行为,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对话双方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实现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在“对话”中形成了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由此可见,“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一种方法,一种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合作和精神交流,通过“平等对话文化”获得教师17/28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扶风县教育局教研室XX年1月11日校本教研结题报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课题结题报告西堡学校窦增杰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自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以独立学习为主,获取知识的活动,要实施这一活动并高效率、高质量地达到活动的目的,必须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小学数学改革的基本方向。而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理论依据: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18/28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就是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预习是学生对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早在明代就有人提出:“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该讲之处理会一遍,方与讲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可见从古到今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课前先学。可以说,“好的预习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预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为创设活泼、生动、创新的课堂平台提供了可能。为此,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预习上下功夫,探索出提高小学生数学19/28预习效果的有效途径。2本校实际:一直以来,有不少老师重视课前预习,但学生仍未养成习惯,方法掌握不好,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课堂里学生学习被动,思维不活跃,回答提问不积极,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出在哪里?通过深入观察,发现存在下列问题:现状一:课前预习比较虚。只有布置,但许多学生没实施,。因为回到学校教师没有进行具体的检查,所以学生把课前学习当成是可做可不做的。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预习的习惯没有养成。现状二:课前预习的内容比较繁杂。有时候一节新课联系到的旧知很多,需要去复习不同的几册数学书上的内容,光做这些作业要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大部分学生感觉负担重,没有兴趣,只是应付。现状三:课前预习的内容与课堂教学严重脱节。许多老师课前要求学生做了预习,而课堂教学还是从零起点开始,学归学,教归教,预习与课堂学习严重割裂。教师根本没有顾及学生原有的20/28知识水平,所以课堂仍是一堂死水。长期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课前预习是没用的,反正课中还要学,学生对课前预习也就马马虎虎做做样子而已。现状四:课前预习的形式太单一,数学都是统一布置学生回家自学,有时学生有困难没法解决,缺乏伙伴们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这些现象久而久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会使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养成浮躁、不踏实的习惯,使那些成绩本来就不好的学生越来越差,继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4、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探索出小学数学中预习习惯的培养,改变以上存在的现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研究内容、调查、了解、分析学生课堂中不预习和不善于预习的原因1、设计调查问卷21/282、进行个别谈话3、与同行老师的交流分析、针对调查的原因,提出培养学生课堂预习能力的措施1、采用激励措施,激发预习愿望2、注重方法指导,优化预习方法3、教师严格要求,培养预习习惯三、研究方法1、教育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和找课堂上不善于预习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初步明确他们不善于预习的原因。2、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研究,探寻提高小学生数学预习效果的有效途径。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提高小学生数学预习效果的有效途径的研究,不断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相应的有效途径推广22/28到本校。四、研究时间与步骤1、研究时间:XX年3月XX年9月2、研究步骤: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良好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轻松地学习?首先,从前测看,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其主要原因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许多家长的观念陈旧,对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大多数家长只重结果不看过程。校本教研结题报告其次,家长对于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对于像课前主动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等一系列学习要求,不能很好落实,流于形式,也造成了学生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重视。再次,老师对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不能持之以恒,要求多,落实少;作业多,方法少;唠叨多,指导少。也就造成了预习、复23/28习天天搞,学生却不知怎样去预习、如何去复习。研究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写完作业能自觉预习新课者,则由小组长给予一颗小红星,满五颗由老师在班级表扬,并换得一颗班级之星,满五次班级之星,老师就给学生发一张喜报,由家长给予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中年级学生主动预习情况,则根据预习的认真程度进行打分,老师根据横向对比,评比最佳“预习之星”,给予奖励。高年级同学能坚持主动预习者,让其当一个月以上的班干部。我们明显看到: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逐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大多数的学生养成了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2学生学习的方法更灵活、更科学了。研究进行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以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为主的,课前不会预习,课堂上不会质疑提问,课后也不能及时复习,并加以拓展。而经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较普通班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研究前后的对比中,我们轻而易举就可以看出学生顺利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以高了自学能力,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题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24/28研究前督促学生学习、课后辅导占一多半时间,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依赖性,而且加重了教师学生的负担。而研究后,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变浓了,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学习成绩提高,老师教得轻松了,学生也学得轻松了。如四年级的陶海龙同学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在课堂上,他的每次发言都会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学习上有一股钻劲,且爱好广泛。在他身上有着极大的潜力可挖掘。但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研究初期,他对老师的预习要求极为不屑,他认为自己是很聪明的,无论有什么样的方法都能学好,觉得预习是浪费时间。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