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供求理论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 掌握供求规律的基础上 深刻理解并掌握价格形成的条件 过程 变动及其对经济的调节 能运用弹性理论分析 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3 教学重点 1 需求的含义 影响因素与需求定理2 供给的含义 影响因素与供给定理3 均衡价格的含义 决定及变动4 供求定理5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6 需求价格弹性教学难点 1 需求量 或供给量 变动与需求 或供给 变动的区别2 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的应用 4 第一节需求理论 一 需求 demand 的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二者缺一不可 即需求 购买欲望 购买能力 5 案例 1840年鸦片战争后 英国企业界为开辟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而高兴 他们把大批的棉布 棉纱 以及吃饭的刀叉 娱乐的钢琴运往中国 从购买能力来看 当时中国的一些富商有购买这些产品的能力 但销售结果显示 英商的销售决策失败 问题 最近的热门话题 汽车进入家庭 为什么还是一个梦 中国的轿车工业还有发展吗 需求两要素 购买欲望购买能力 6 二 影响需求的因素 1 商品的自身价格P 一般说来 P上升 Qd下降 P下降 Qd上升 反向 汽油价格下降 美国人排队加油 7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I 对于正常品 I上升 Qd增加 同向 8 对于劣等品 I上升 Qd减少 反向 9 对于劣等品 I上升 Qd减少 反向 10 3 相关商品的价格Pr 对于替代品 Psr上升 Qd增加 同向 对于两种物品 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 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SubstituteGoods 互为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大于0 战略管理中的替代品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产品 如 公交车和私人轿车 洗衣粉和肥皂 各种食品蔬菜 11 对于互补品 Pcr上升 Qd减少 反向 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 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 如照相机和胶卷 如果X和Y是互补品 X的需求量就与Y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12 4 消费者偏好T T上升 Qd增加 同向 5 对商品的价格预期Pe Pe上升 Qd 现期需求量 增加 同向 6 人口数量N N上升 Qd增加 同向 13 7 广告宣传A 正面的广告宣传 Qd增加 同向 负面的广告宣传 Qd减少 反向 8 消费信贷利息率r r上升 Qd减少 反向 9 时间变化 t 除上述9个因素外 还有历史传统 民族风俗 社会风尚 地理气候 文化习惯等 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需求 14 三 需求函数 需求表 需求曲线 一 需求函数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需求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Qd f P I Pr T Pe 为简化分析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f P 15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 我们通常使用线性需求函数 其通常形式为 其中 0为常数 为截距 为斜率倒数 注意 在经济学分析中 一般以纵轴表示自变量P 横轴表示因变量Q Qd P 16 二 需求表需求表是指表明某种商品各种价格与相对应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 17 0 价格P元 量Q斤 D a b 向右下方倾斜 三 需求曲线1 需求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2 需求曲线上的各点表示 消费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 18 四 需求定理 1 需求定理的内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即商品价格上升 需求量减少 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 2 理解 1 要特别注意 其他条件不变 这个假设条件 2 需求定理是对一般商品而言的 讲的是一般规律 而对某些特殊商品来讲需求定理不一定适用 19 3 需求定理的例外有三种情况 炫耀性商品 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 奢侈性和铺张浪费 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 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 声望和名誉 在享用一顿20万元的年夜饭时 舌头和胃享受的大概也只有几百元 其余的部分也都吃在脸上 老板的汽车 20 吉芬商品 价格升销量大 价格降销量小 一般是劣等品 比如 原来一天只吃十个土豆正好吃饱 现在土豆降价了 只买八个 剩下的钱 正好可以买一块肉回家 当然买十个土豆也能剩下些钱 但肯定比八个土豆情况下买的少 而且一样正好吃饱肚子 同样一顿饭又不会因为吃十个土豆再加肉而吃撑 21 投机性商品 股票 债券 黄金 邮票等 古玩等 22 四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 又称点移动 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由某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点动 需求的变动 又称线移动 是指在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的移动 23 图2 2需求量的变动 图2 3需求的变动 24 25 具体来看 26 厂商的兴趣是市场需求和市场需求曲线 它是个人需求的相加PABC市场16101632248132550246市场需求曲线就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 27 习题 1 一般来说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 A 同向变动B 反向变动C 没有关系D 不确定2 在特定时期内 猪肉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A 猪肉价格上涨B 猪肉预期价格上涨C 鸡蛋价格上涨D 鸡蛋预期价格上涨3 在某一时期 空调的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A 电价下降B 空调价格上涨C 预期价格上涨D 对空调的不利报道 28 4 当网球拍的价格上升时 对网球的需求将 A 增加B 不变C 减少D 视具体情况而定5 某些人在收入比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 而在收入提高时 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 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 A 生活必需品B 劣质商品C 奢侈品D 吉芬商品6 在同一条曲线上 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A 需求的变动B 收入的变动C 需求量的变动D 供给的变动 29 7 下列哪种因素使消费者对果汁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A 果汁的价格下降B 消费者更爱喝果汁C 消费者的收入下降D 果汁的价格上涨8 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 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E 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30 9 某月内 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商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变动50单位和80单位 则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的需求量 A 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10 某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分别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30单位和60单位 则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 该商品的需求量 A 增加90单位 B 减少90单位 C 增加30单位 D 减少30单位 31 第二节供给理论 一 供给的定义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量 是一个现实的量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32 二 影响供给的因素 1 商品的自身价格P 一般来说 P上升 Qs增加 同向 2 生产成本C C上升 Qs减少 反向 3 技术水平T T上升 Qs增加 同向 33 4 相关商品的价格Pr 对于替代品Psr上升 Qs减少 反向 假定销售量等条件都不变 对于互补品Pcr上升 Qs增加 同向 5 对商品的价格预期Pe Pe上升 Qs 现期供给量 减少 反向 6 政府的政策 例如 减少税收或降低利率 Qs增加 34 三 供给函数 供给表 供给曲线 一 供给函数QS f P C T Pr Pe 可简化为 QS f P 二 供给表供给表是指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 三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就是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各点表示企业在特定价格下愿意提供某种产品的数量 35 巧克力的个别供给表和市场供给表 返回 36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斜率为正 37 四 供给定理1 供给定理的内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即商品价格上升 供给量增加 商品价格下降 供给量减少 P362 理解 1 要注意 其他条件不变 这个假设条件 2 供给定理是对一般商品而言的 讲的是一般规律 当然这一规律也有例外 如劳动收入 38 四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1 供给量的变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从图形上看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 供给的变动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从图形上看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39 供给的变动 40 第三节供求均衡 一 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 均衡价格的概念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Pe 41 二 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的决定过程 在不存在任何外力干预 如垄断的存在 国家的干预 的条件下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42 市场价格P1 均衡价格P0 P Q D S P0 Q1Q0Q2 P Q D S P0P2 Q0 P1 Q4 市场价格P2 均衡价格P0 E E 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Q3 过剩 短缺 43 市场出清假设是说 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 有了这种灵活性 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因为一旦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 价格就会下降 直至商品价格降到使买者愿意购买为止 如果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 工资就会下降 直至工资降到使雇主愿意为所有想工作的失业者提供工作为止 因此 每一个市场都处于或趋向于供求相等的一般均衡状态 汽油价格管制 市场在每加仑2美元时出清 政府干预 价格上限设定在每加仑1美元 需求量上升到每天150万加仑 而供给量下降到每天50万加仑 价格管制的无意结果就是每天短缺100万加仑汽油 再比如垄断 所以 竞争的情况下供求平衡分析才是有意义的 竞争市场是一个隐含的假定 44 二 供求定理 一 供给不变 需求变动 Q3 P2 P1 P D1 D3 D2 Q1 Q2 Q 结论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方向的变动 P3 E1 E2 E3 S O 45 二 需求不变 供给变动 S1 S2 S3 结论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和均衡产量同方向的变动 Q3 P2 P1 P D Q1 Q2 Q P3 E1 E2 E3 O 46 三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 S1 S3 需求和供给同向变动 Q3 P2 P1 P D1 Q1 Q2 Q P3 E4 E3 O D2 E1 E2 Q4 P4 1 需求和供给同向变动 同时增加或减少 47 结论 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 均衡产量一定增加 均衡价格不能确定 反之 均衡产量一定减少 均衡价格不能确定 2 需求和供给反向变动需求增加 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一定上升 但均衡产量不能确定 需求减少 供给增加 均衡价格一定下降 但均衡产量不能确定 48 49 供求定理的内容 综上所述 可得出如下结论 1 供给不变 需求变动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即需求增加 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 则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减少 2 需求不变 供给变动与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即供给增加 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 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减少 3 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而均衡价格不能确定 可能提高 降低或保持不变等三种情况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规律 50 例2 1禽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 数量 百万打 价格 1970年美元 打 数量 百万打 禽蛋市场 51 例2 1禽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 1970年至1995年 禽蛋的实际价格 不变价格 下跌了61 禽蛋供给的增加是由于养殖场的机械化程度提高 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所导致的 由于人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尽量减少胆固醇的食用 从而对禽蛋的需求下降 52 大学教育的市场 数量 百万被录取的学生 价格 以1970美元计算的每年学费 53 大学教育的价格 从1970年到1995年 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上涨了68 由于教学设备成本的增加 维护现代化的教室 图书馆和实验室的成本的提高 教师工资的上涨 导致大学教育的供给减少 由于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比例增加 导致对大学教育需求的增加 54 练习 1 用供求图表示下面每句话 1 当江南发生大旱灾时 稻米的价格上升了 2 当天气变凉时 承德避暑山庄的房间价格下降了 2 借助于图形分析下列市场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情况 1 需求增加 供给不变 2 需求减少 供给减少 3 需求减少 供给增加 55 选择 如果消费者突然偏好某商品 而此商品的生产技术有大的改进 可以预料 A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B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C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D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 但均衡价格不能确定 56 第四节经济模型 静态 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1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以均衡价格为例用数学表达式概括其关系 Qd P QS P Qd QS求解得 Pe Qe 57 例题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800 100P 供给函数为Qs 400 200P 1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产量Qe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 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 使需求函数变为Qd 1100 100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产量Qe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 由于生产成本提高 使供给函数变为Qs 700 200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产量Qe 解 1 根据市场均衡条件Qd Qs800 100P 400 200P可得Pe 4 Qe 400 2 同理Qd 1100 100P Qs 400 200P可得Pe 5 Qe 600 3 Qd 800 100P Qs 700 200P可得Pe 5 Qe 300 58 2 变量 外生变量 模型以外的其它因素决定的已知的变量 这些变量是作为参数 系数 假设既定的 或过去已确定的 或非经济力量决定的 如上述模型中的 等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内生变量 在模型内所要决定的变化数值 如上述模型中的P Qd Qs都是模型本身要决定的变量 59 3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 加进了时间因素 分析时间过程的变化 如何影响经济体系的运动和发展 也称此方法为 时间分析 或 序列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 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内生变量值的变化 并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比较 60 第五节效用论说明 1 效用论也叫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在收入预算约束下 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导致他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 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基数效用和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是序数效用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由于效用是一种主观感受 不同消费者之间的效用比较缺乏基础 所以 基数效用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 现代微观经济学主要使用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的行为 61 一 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分析法 一 效用U Utility 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完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满足程度高 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 效用小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1 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2 清心寡欲 知足常乐 效用萨缪尔森提出 幸福 欲望 62 对效用的理解 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 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 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 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 嚼起来又酥又松 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 相持不下 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 不由得大笑起来 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 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是桃子 桃子不但美味可口 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 全都直摇头 那么 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63 二 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 cardinal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 1 2 3 来表示 可以计量 比较并加总求和 其单位是 效用单位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 ordinalutility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 也不能加总求和 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所以 效用只能用序数 第一 第二 第三 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64 在序数效用论中 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的效用大小进行排序 但并不能准确地确定他从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效用数量是多少 也就是说 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 但每个组合的效用不能准确度量 或者说 消费者知道A组合的效用大于B组合的效用 但无法知道到底大多少例如 消费者认为某天晚上花100元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比看一场演出更值得 这就是序数效用 如果消费者认为某天晚上花100元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获得的效用是100 而看一场演出的效用是80 这就是基数效用 65 三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 总效用TU TotalUtility 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例1 消费量边际效用MU总效用TU00013030220503106040605 1050 边际效用MU MarginalUtility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例2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总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 即边际效用为3个效用单位 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66 2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TU Q TU MU Q 当MU 0 TU MU P P 当MU 0 TU 当MU 0 TU最高点 总效应达到最大 处于 的拐点 边际效用递减 若效用曲线是连续的 则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 67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 解释 心理原因 兴奋度递减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第一单位用于最重要用途 第二单位次之 Q MU P 边际效用递减 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为什么会离婚 为什么七年之痒 68 4 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 也具有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 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 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 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因为 一般情况下 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 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非常小 可以略去不计 富人的钱不值钱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 69 5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 把全部收入用完 2 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 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消费者的偏好 嗜好 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商品的价格既定 效用最大化原则 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或者 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70 一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序数效用理论认为 效用只能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组合的喜爱程度 即偏好 排列出顺序 这种排序反映了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二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 完全性 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组合 要么AB 第二 可传递性 如果A B B C 那么 A C 第三 非饱和性 单调 消费者总是偏好同种商品数量多的组合 即总认为多比少好 理性消费者的三大基本偏好 71 1 无差异曲线 用来表示X 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 却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完全相同的效用一条曲线 Y商品 X商品 I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无差异 线上任何一点 如A和B 上的X与Y的不同组合 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 二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indifferencecurves A B 72 2 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X1和X2 则效用函数为U f X1 X2 U表示一条无差异曲线注意 在基数效用论中 该效用函数计算出的效用值是 X1 X2 商品组合的确切效用值 但在序数效用论中 由于效用没有确切值 只有大小顺序 所以 该函数计算出的效用值并不是 X1 X2 商品组合的实际效用大小 0 73 3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3 相同平面上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2 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表明 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 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因为无差异曲线斜率即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74 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平行的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 效用越低 否则越高 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 I1 I2 I3 X Y I4 75 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ofCommodities 1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三 边际替代率MRS 76 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递减 77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 对其偏爱程度高 而拥有量较多时 偏爱程度较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 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 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注意 1 边际替代率的计算要加负号2 上述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也可以归结为 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所以 为使总效用不变 增加1单位X愿意放弃的Y的数量越来越少 78 4 无差异曲线的特例 MRS不递减 1 完全替代 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MRS12 常数 例如 在某消费者看来 一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无差异的 两者总是可以以1 1的比例相互替代 79 2 完全互补 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边际替代率为0 平行于横轴 或为 垂直于横轴 例如 一副眼镜架必须和两片眼镜片配合 才能构成一副可供使用的眼镜 思考 MRS 0和 的含义是什么 U1 U2直角点的MRS 80 3 包含坏商品 bads 的无差异曲线在消费的商品组合中 包含一种好商品 goods 和一种坏商品 为保持效用不变 好商品和坏商品的消费要同时增加 坏商品如空气污染 污水等 bads goods 总效用增加 边际替代率MRS 0 81 4 包含中性商品 neutralgood 的无差异曲线在商品组合中 包含消费者不感兴趣的商品 即中性商品 此时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与中性商品平行的直线 蔬菜 肉 效用增加 例如 和尚的消费曲线 82 偏好的应用实例考虑到偏好对销售业绩的影响 汽车公司的经理必须经常考虑什么时候引进新性能的车型 或者投资多少钱用于款式的重新设计 消费者偏好A 高MRS 款式 性能 款式 性能 消费者偏好B 低MRS 这种消费者为了提高性能 愿意放弃相当程度的款式 这种消费者为了提高款式 愿意放弃相当程度的性能 83 一项在美国进行的有关汽车需求的最新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20多年里 大多数消费者偏好款式 而不是性能在1970和1980年代 在美国产的小汽车中 每年只有15 有一个大的款式变化 而在从日本进口的汽车中 这个比例达到了23 现实中的结论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在美国汽车产能充足的情况下 却出现了从日本的汽车进口增长的现象 84 三 预算线 budgetline 消费可能线 价格线 1 预算线 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X2 衣服 0 A B X1 食品 A点 全部买X1 无法买X2 B点 全部买X2 无法买X1 预算线上的每一点 X1X2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但支出相等 85 2 预算线方程 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 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 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 B A O 预算线方程 X2 X1 P1X1 P2X2 I 86 3 预算线的变动 1 平行移动 I变 P不变收入减少 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 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2 I不变 两种商品的P同比例变动 上升 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下降 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X2 X1 87 3 消费可能线的旋转 I不变 其中一种商品P变化 X2商品价格上升 X1价格不变 X1商品价格下降 X1商品价格上升 X2价格不变 X2商品价格下降 X1 X1 X2 X2 88 四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 E 1 把钱花光 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 2 追求最大的满足 收入既定 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在切点上 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 1 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第一 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最大效用第二 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上 约束 X1 X2 89 U1与AB相交的点C D 虽然在预算线上 能够实现 但U1代表的效用水平明显小于U2 U2 E U3 U1 M N B A C D O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商品的组合 M N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 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 U2 2 解释 U1U2 但无法实现 X1 X2 90 3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在切点E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一定预算约束下 为实现最大效用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商品组合 使MRS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这时 消费者愿意交换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比 MRS 应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 P1 P2 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91 第六节弹性理论Elasticity 一 弹性的含义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 即弹性是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即百分数变动的比率 或者说它是一个量变动1 引起另一个量变动百分之多少 程度 的概念 因变量变动的比率弹性系数 自变量变动的比率 92 二 需求价格弹性 一 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注意 需求价格弹性值可以为正 也可以为负 但是一般取正值 以便于比较 93 二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弧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94 例 图中需求曲线上a b两点价格分别为5和4 相应需求量分别为400和800 当商品的价格由5下降为4时 或者当商品的价格由4上升为5时 应该如何计算相应的弧弹性值呢 95 由ab点和由ba点的弧弹性数值不同 96 97 三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 根据它们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分为五种类型 1 Ed 0 需求完全无弹性2 01 需求富有弹性5 Ed 需求完全弹性 98 总结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99 点弹性的计算 100 需求点弹性的几何求法 令C点为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根据点弹性的定义 C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O P Q F C G Qd f P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A B dP dQ 101 练习题 1 某种商品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 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 求P 6和P 8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并说明属于哪一种类型 2 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 15 现价格为1 2元 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102 3 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3Q 10 则P 1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 4 某人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P 100 Q1 2分别计算价格P 60和P 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103 四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 可替代程度 可替代程度大 Ed大 例如飞机可替代程度小 Ed小 例如胰岛素2 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用途广泛 Ed大 例如城市中的水用途小 Ed小 例如沙漠中的水 104 3 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 需求程度大 Ed小 例如必需品 粮食需求程度小 Ed大 例如奢侈品 高档服装4 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 所占的比例大 Ed大 例如汽车所占的比例小 Ed小 例如香烟5 调节需求量时间或使用时间的长短 时间长 Ed大 例如耐用品 冰箱时间短 Ed小 例如非耐用品 汽油 105 五 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1 总收益 Totalrevenue 的概念总收益是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TR P Q 价格 销售量2 需求富有弹性Ed 1例 电视机的Ed 2 P1 500元 台 Q1 100台 若价格下调10 试分析其收益状况 106 解 如价格下调10 则数量增加20 P2 500 500 10 450元 台 Q2 100 100 20 120台TR2 P2 Q2 450 120 54000元TR1 50000TR2 TR1 54000 50000 4000元TR2 TR1 表明价格下跌 总收益增加 结论 对于Ed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反向变动 107 3 需求缺乏弹性Ed 1例 面粉Ed 0 5 P1 0 2元 斤 Q1 100斤 如价格下调10 总收益怎样 解 如价格下调10 数量则增加5 P2 0 2 0 2 10 0 18元 Q2 100 100 5 105斤TR1 P1 Q1 0 2 100 20元TR2 P2 Q2 0 18 105 18 9元TR2 TR1 表明价格下跌 总收益减少 结论 对于Ed 1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同向变动 108 4 需求单位弹性Ed 1结论 对于Ed 1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价格变动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补充 用数学方法推导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假定某商品价格由原来的P1变为P2 需求量由原来的Q1变为Q2 则销售收入的变化量为 TR P2Q2 P1Q1 P1 P Q1 Q P1Q1 P1 Q PQ1 P Q P Q很小 忽略不计 Q P P1 Q1 1 PQ1 1 Ed PQ1 109 有 TR 1 Ed PQ1若涨价时 有 PQ1 0当Ed0 即厂商销售收入增加当Ed 1时 TR1时 TR 0 即厂商销售收入增加当Ed 1时 TR 0 即厂商销售收入不变 110 总结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 111 补充 假设A公司和B公司的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QA 200 0 2PA QB 400 0 25PB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和250 1 求A B两公司当前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2 假定B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最大 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解 1 由题意知 QA 100 QB 250 则PA 200 0 2 100 0 2 500 PB 400 0 25 250 0 25 600 A公司当前的价格弹性ed dQA dPA PA QA 0 2 500 100 1B公司当前的价格弹性ed dQB dPB PB QB 0 25 600 250 0 6 2 由 1 可知 B公司生产的产品需求缺乏弹性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 其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因此 B公司要使销售收入最大 应该提价而不是降价 112 三 供给弹性 一 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1 含义 又称供给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通常情况下 商品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向变动 符号为正 113 114 二 供给弹性的类型1 ES 0 供给完全无弹性2 ES 供给完全弹性3 ES 1 供给单位弹性4 ES1 供给富有弹性 115 三 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求法 规律 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 则所有点的ES 1 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 ES 1 若交点恰好就是坐标原点 则ES 1 116 ES 0 ES ES 1 ES 1 ES 1 117 四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 时间的长短 时间越短 Es越小 时间越长 Es越大 2 供给者类别的大小 单个厂商的Es小 一个行业的Es大 3 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 越容易 Es越大 反之 Es越小 4 生产周期的长短 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 Es越大 相反 Es越小 118 四 需求交叉弹性与收入弹性 一 需求交叉弹性1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 需求交叉弹性的分类若Exy 0 表示X和Y商品为互补品 若Exy 0 表示X和Y商品为替代品 若Exy 0 则这两种商品为无关品 119 二 需求的收入弹性 1 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需求收入弹性又称收入弹性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2 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 1 Em 0 商品为正常品 0 Em 1 生活必需品Em 1 奢侈品 2 Em 0 商品为劣等品 120 3 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消费支出总额 恩格尔定律 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 其食品支出比重越高 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 其食品支出比重较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 富裕程度越高 恩格尔系数越小 反之越大 121 1 价格政策 或价格管制 Pricecontrols 1 支持价格 最低限价 Pricefloor 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 均衡价格 支持农产品的作用 稳定农业生产 调整农业结构 扩大农业投资 以保障粮食安全 第五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22 P0 均衡价格Q0 均衡数量 P Q D S P0 O Q0 P1 Q1 Q2 P1 支持价格P1 P0 Q1 需求量Q2 供给量Q2 Q1Q1Q2 供给过剩 措施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过剩 E 支持价格 123 支持价格的利与弊 利 保护了某些行业生产者的利益 促进了支持行业的生产与发展 弊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124 2 限制价格 最高限价 Priceceiling 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 均衡价格 P0 均衡价格Q0 均衡数量 P1 限制价格P1 P0 Q1 供给量Q2 需求量Q2 Q1Q1Q2 供给不足 措施 政府实行配给制 P Q D S P0 O Q0 P1 Q1 Q2 短缺 E 125 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利 可以防止出现通货膨胀 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支持价格一定 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 均衡价格 弊 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 产品短缺 导致市场上出现排队抢购 定量配给 走后门 和黑市交易盛行 生产者粗制滥造 降低产品质量 形成变相涨价 总结 126 2 对 谷贱伤农 的探究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上调 总收益增加 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下调 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 由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 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 需求曲线较为陡峭 只是均衡价格下降的比率远大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127 习题 一 判断1 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2 设需求函数为Q a bP 在一个以横轴代表需求量 纵轴代表价格的图形上 b即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3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相关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4 若需求曲线为直线 则其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都是相等的 128 5 若某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厂商提价会使自己的收益增加 6 需求交叉价格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30年绿色金融在新能源行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微电网储能技术推动能源行业创新报告
- 金融行业欺诈识别与大数据应用:2025年反欺诈技术深度分析报告
- 2025年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历史文化名镇中的应用策略报告
- 2025年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库:方差分析实战
- 仓库库存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开发思路
- 智慧农业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 制造业项目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方案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统计数据可视化与数据可视化试题
- 餐饮行业员工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方案
- 软件项目质量、进度、安全保障措施
- 老年专科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学基础:晨晚间护理
- 数字化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吉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试(理论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新高考Ⅱ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花岗岩制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电厂安全检查表清单
-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试题(含答案)
- JT-T 1062-2025 桥梁减隔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