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二章 第八节 细纱与新型纺纱_第1页
08第二章 第八节 细纱与新型纺纱_第2页
08第二章 第八节 细纱与新型纺纱_第3页
08第二章 第八节 细纱与新型纺纱_第4页
08第二章 第八节 细纱与新型纺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节细纱与新型纺纱一 细纱工序的任务1 牵伸将喂入的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纺细纱规定的特数 10 50倍 2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 使细纱具有一定的强力 弹性 光泽和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 3 卷绕成形把纺成的细纱按照一定的成形要求卷绕在筒管上 以便于运输 贮存和后道工序的继续加工 SXF1598型细纱机 FA506型细纱机 集体落纱的细纱机 集体落纱细纱机的工艺流程 粗纱筒管 导纱杆 喇叭口 牵伸装置 前罗拉 导纱钩 钢丝圈 细纱筒管 粗纱支持器 吊锭 粗纱架 粗纱架 吊锭 横动装置的作用是延缓的磨损 但能增加成纱的毛羽 牵伸机构及其作用 牵伸机构组成 牵伸罗拉 罗拉轴承 胶辊 胶辊轴承 胶圈 胶圈销 集合器 加压机构 吸棉装置 牵伸罗拉 棉纺罗拉分为两种 前 后罗拉为斜纹沟槽罗拉 中罗拉为菱形滚花罗拉 牵伸罗拉 要求 1 有足够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 2 直径与纤维长度及加压相适应 3 精度 互换性好 4 正确的沟槽齿形及符合要求的表面光洁度 罗拉轴承 罗拉凳 作用 固定牵伸机构位置 使其能满足纺纱要求 胶辊 胶圈 铝衬套胶管 胶圈 左 胶辊 右 胶辊铁芯 压力棒 主牵伸区压力棒 弹簧加压装置 主要牵伸形式 三罗拉双短皮圈牵伸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三罗拉长短皮圈V型牵伸 二 细纱的加捻过程须条一端被前罗拉握持 另一端通过钢丝圈的回转而加上捻回 钢丝圈回转一转 加上一个捻回 细纱加捻过程1 前罗拉2 导纱钩3 管纱4 钢丝圈5 钢领 导纱钩 锭子 作用 带动筒管转动 是加捻卷绕的主要元件 实用锭速为12000 18000r min左右 锭子的结构 锭子 由锭杆 锭盘 锭胆 锭脚 锭钩组成 锭杆 直 坚韧 有弹性 锭盘 紧套于锭杆的中部 是锭子的传动件 锭胆 是锭杆的支承 有分离式锭胆和联接式锭胆两种 锭脚 整个锭子的支承 兼作储油装置 锭钩 防止在高速运转上锭子上跳 防止拔管时将锭杆拔出锭脚 拓普锭子结构 筒管 作用 卷绕纱线通过纱线 带动钢丝圈转动 材料 经纱管 纬纱管 木质 塑料 要求 不变形 配合好 易拔管 材料均匀 偏心小 钢领 钢丝圈 作用 作为钢丝圈的跑道钢丝圈速度高达30 40m s 40m s时 发热 飞脱 离心力的作用使钢丝圈的内脚紧贴在钢领的内跑道 钢领 钢丝圈 平面钢领 锥面钢领 钢丝圈 钢领 钢丝圈 棉纺钢领 PG型 平面钢领 PG1 2PG1PG2边宽2 63 24凸出1 251 61 85内径 35 38 42 45 51高度 7 5 10配用不同的钢丝圈可纺不同特数的纱 如PG2配G或O型钢丝圈纺粗特纱 PG1 PG1 2配FO OSS钢丝圈纺中 细特纱 钢领与钢丝圈的配合 锥面钢领与钢丝圈 是实现变速 增加卷装的主要措施之一 主要型号有ZM6 ZU9两种 但钢领 钢丝圈的使用寿命不长 细纱加捻 加捻的实质 利用纱条横向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 使得纤维发生内外转移 须条中伸直平行的纤维发生适度的紊乱 使外包纤维能拥有两个以上的固结点 使其稳定在纱体外表面 并对纱体产生一定的向心压力 纱体中纤维彼此的联系增大 最终成纱强度能满足使用要求 加捻过程中 不论情况如何 纤维一定要发生内外转移 以建立外包纤维能够向纱体产生向心压力的物质基础 管纱的基本结构 1 要求 卷绕紧密 层次清晰 不相纠缠 2 形式 圆锥形交叉卷绕形式 又称短动程升降卷绕 相邻两卷绕密度不同 密的称为卷绕层 稀的称为束缚层 这样可防止内外纱层相嵌 加捻对细纱性能的影响1 细纱捻度与强力的关系2 细纱捻度与弹性 伸长的关系3 细纱捻度与光泽 手感的关系 三 紧密纺纱 紧密纺纱仍属环锭纺纱 由被动的机械集束改主动集束 集束能力优越 普通环锭纺纱的牵伸装置为双区牵伸 由于在前牵伸区既牵伸又集束 导致纤维有时碰弯成弯钩 紧密纺纱的牵伸装置为三区牵伸 前区只完成集束任务 而后两个区主牵伸区与后牵伸区 实施牵伸与集束分离的格局 有效解决了困忧多年的牵伸与集束的矛盾 紧密纺纱集束方式 气流负压式集束与磁性式集束两大类 紧密纺纱方法的原理是集聚纤维条 在加捻前纤维条离开牵伸系统 在这里纤维条被牵伸至所需支数 因此消除了牵伸系统的输出钳口处的纺纱三角区 右图 加捻时 纱线横截面上的张力分布更加均匀 纤维在不同纱层中的运动更加容易 这样就增加了纱体中的内部纤维摩擦力 纤维特征得到明显改进 比如纱线强度 边缘纤维明显减少 边缘纤维是纺纱三角及纤维未充分进入纱体 毛羽 的典型特征 该装置通过吸气装置消除了边缘纤维 纺纱三角的消除使断头率明显减少 紧密纺原理 普梳棉纱线传统纺纱线 左 EliTe紧密纺纱线 右 100 纯毛纱线传统纺纱线 左 EliTe紧密纺纱线 右 请看纱线质量的差异 紧密纺纱线 生产能力提高50 纱线强度提高20 延展性提高20 ZweigleS3检测毛羽度降低了85 UsterH检测毛羽度降低了30 纱线均匀度有所改善纱疵值有所改善因此在后期加工中可获得好的性能 传统针织纱线捻度EliTe 纱 捻度减小10 strength 传统针织纱线捻度EliTe 纱 捻度减小10 elongation 传统针织纱线捻度EliTe 纱 捻度减小10 传统纱线 紧密纱 强度 延展 紧密纺纱线 紧密纺纱线 青泽公司 紧密纺 青泽公司 紧密纺 新的纱线结构 青泽公司 紧密纺 牵伸系统 纤维导向和气流方向 青泽公司 紧密纺 流向胶圈孔的气流 集聚元件的示意图 四 新型纺纱传统纺纱通常指环锭纺纱 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由于现有的环锭细纱机 加捻过程与卷绕过程是一起完成的 锭子和钢丝圈的速度受到了许多限制 从而影响了细纱机单产的提高 新型纺纱方法都具有产量高 卷装大 工序短的共同特点 新型纺纱的加捻与卷绕是分开进行的 加捻速度与卷绕速度可互不牵制 所以卷绕速度可以大大提高 产量成倍增加 卷装不受钢领直径与钢丝圈线速度的限制 卷装尺寸可以加大 采用条子喂入直接纺成筒子 或锥形筒子 可以省去粗纱 或络筒 工序 简化了工艺流程 1 转杯纺纱转杯纺纱属自由端纺纱 国内习惯称 气流纺纱 1 转杯纱与环锭纱的性能比较 强力转杯纱的强力比环锭纱低 转杯纱中伸直纤维数量少 纤维之间抱合力小 断裂伸长转杯纱的断裂伸长一般高于环锭纱 转杯纱的纺纱张力小 纱较蓬松 直径大 拉伸时纤维相互滑动而使伸长增加 断裂功转杯纱的断裂功比环锭纱高 条干均匀度转杯纱条干均匀度比环锭纱好 转杯纱不需经粗纱及细纱的罗拉牵伸 避免了罗拉牵伸所产生的不匀 同时 单纤维凝聚过程具有并合作用 耐磨度一般转杯纺的耐磨度比环锭纱高出10 15 转杯纱外层有不规则的缠绕纤维 不易解体 捻度转杯纱捻度一般比同特环锭纱高 国外纯棉转杯的捻度比同特数环锭纱高17 30 而国内大约高15 25 蓬松性和染色性转杯纱中纤维伸直度差而且排列不整齐 加捻过程中所受张力小 外层有外包纤维 所以结构蓬松 染色性也较好 2 摩擦纺纱摩擦纺纱又称尘龙纺纱 也属自由端纺纱 它是利用机械 空气动力原理对须条同时进行纤维凝聚和加捻 单纤维由气流快速输送到一个带孔有吸力的运动表面 运动方向与成纱输出方向垂直 在该处被吸附凝聚成狭带纤维条 网 并因运动表面的摩擦而绕自身轴线滚动加捻 3 喷气纺纱前纺工艺流程与环锭纺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