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常用治疗操作_第1页
眼科常用治疗操作_第2页
眼科常用治疗操作_第3页
眼科常用治疗操作_第4页
眼科常用治疗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科常用治疗操作 一 滴眼药水法 滴眼药水法 目的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 眼部检查 如散瞳验光 检查眼底 荧光素染色等 滴眼药水法 操作方法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向后仰 嘱病人眼睛放松 向上方注视 操作者持棉签拉开下睑 暴露下结膜囊 把药物滴在下结膜囊内 轻轻拉起上睑皮肤 使药水可进入上穹隆部 请病人眼睑轻微闭合 防止药液外流 使整个结膜囊内充满药液 用干棉签吸去眼周围渗出的药液 如需滴数种药物时 各药物间隔3分钟 使药液充分与角膜 结膜接触 以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滴眼药水法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尤其要区分眼别 如眼部有分泌物先用棉签拭去再滴眼药 毒性药物如阿托品 滴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区 对儿童尤为重要 以防吸收中毒 因角膜感觉灵敏 不可将药物直接滴在角膜上以免刺激角膜产生闭眼动作 滴药时不可离眼睛过近 以免触到眼睑及睫毛引起感染 如药物有变质或沉淀 应立即更换 二 涂眼膏法 涂眼膏法 目的 用于眼睑闭合不全 绷带加压包扎前需保护角膜者及需做睑球分离病人 涂眼膏法 操作方法 左手持棉签拉开下睑 右手持软膏直接将药膏挤入结膜囊内 如不需用眼垫包敷眼睛 可令病人眼睛闭合数分钟 以助药膏在结膜囊内溶化分布 也可轻轻按摩眼睑 使眼膏均匀涂布并用棉签或棉球擦净眼睑周围的眼膏 涂眼膏法 注意事项 如用软管法 管口不可触及眼部 可先挤出少许后再涂 或用消毒干棉签擦去头部软膏再涂 对眼球穿通伤或角膜溃疡病人 操作者手要轻 勿加压眼球 更不要按摩 以免造成角膜穿孔 引起严重后果 三 结膜囊冲洗法 结膜囊冲洗法 目的 内外眼手术前常规冲洗结膜囊以清洁消毒 眼部组织受伤时 清洁创面 除去存留的异物 冲洗及中和化学物质 如化学伤需要急救时在没有冲洗液情况下 可用清水 凉开水 自来水冲洗 应分秒必争 某些眼部疾病时 可通过结膜囊冲洗减少其分泌物 脱落坏死组织和致病菌 用于角膜及结膜作荧光素染色后 将残余的荧光素冲净 结膜囊冲洗法 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有洗眼壶 受水器 围巾 冲洗液 消毒棉签 洗眼壶可用盐水瓶 小茶壶 酒壶代替 也可用盐水管接上盐水瓶悬挂于支架上 滴管出水高于病人头部 以代替洗眼壶 受水器可用弯盘代替 常用冲洗液 生理盐水 结膜囊冲洗法 操作方法 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使其了解冲洗的目的及意义 使其更好地配合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头略抬高并向冲洗侧稍倾 围巾放在待洗眼侧的肩部 把受水器紧贴住病人的面颊部以免水液湿污衣服 由病人自持受水器 以接受流下的液体 操作者右手持洗眼壶 先冲洗周围皮肤使其适应 然后左手轻轻翻转病人的上下睑 冲洗下结膜囊时嘱病人眼睛向上方注视 冲洗上结膜囊时嘱病人向下方注视 然后嘱病人向上下左右转动使眼部各个部位得到彻底冲洗 结膜囊冲洗法 如果是术前准备 还应先用软皂水洗净睫毛 眼睑及周围皮肤 眉毛 然后再行洗眼 在化学伤冲洗时 冲洗液的量和冲洗时间要比一般洗眼时增加 冲力宜大 距离要稍高些 这样才能清除在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 如眼内有固体物质 应先用镊子取出后再冲洗 冲洗后再检查有无异物残留在结角膜上 如有较多粘稠分泌物 可先用消毒棉签将分泌物清除 然后再行洗眼 冲洗完毕可用消毒棉签擦去眼睑皮肤上的水滴 取下受水器 滴入消炎眼药水或上眼药膏 结膜囊冲洗法 注意事项 冲洗前如眼部涂有眼膏或分泌物时 先用棉签清除后再进行冲洗 冲洗动作要轻 一般冲洗时 冲洗力不宜太大 距离3cm为宜 冲洗液不可直接射向角膜 冲洗器切勿接触皮肤 以防污染或碰伤眼部 对角膜溃疡 眼球穿破伤 冲洗时切勿压迫眼球 避免翻眼睑 以防眼内容物被压出 如不合作或儿童病人 而必需冲洗时先滴表面麻醉剂再作冲洗 如睑裂暴露不满意 可用拉钩拉开上下睑冲洗 用过的受水器 要消毒后备用 传染性眼病使用过的用具 一定要严密消毒 四 泪道冲洗 泪道冲洗 目的 通过冲洗泪道 可以了解泪道通畅情况 如 有无脓液 狭窄 堵塞部位等 为泪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临床上的依据 如伴有严重的角膜溃疡或全身不适于手术的慢性泪囊炎病人 可用作暂时的疗法 用抗菌素溶液冲洗泪道 以清除泪囊内的脓液 待眼部或全身情况好转后再做泪囊手术 做泪道手术前常规冲洗泪道 以清除泪囊内的分泌物或清洁泪囊 鼻泪道吻合术后以清除凝血块渗出 并保持其通畅 做内眼手术前 常规冲洗泪道 排除泪囊炎 以防止术后感染 泪道冲洗 物品准备 泪道冲洗器 5ml 2ml注射器 冲洗针头 泪小点扩张器 消毒棉签或棉球 必要时备受水器 表面麻醉 0 5 地卡因 眼膏 抗生素眼水 冲洗针头一般用5号针头 针头磨圆 磨钝再折弯即成 冲洗液常用生理盐水 治疗用可选用抗生素溶液 泪道冲洗 操作方法 病人取坐位式或仰卧位 用消毒棉签蘸0 5 地卡因放在上下泪小点间 嘱病人闭眼3分钟至5分钟 作泪小点局部粘膜麻醉 操作者右手持已吸有冲洗液的注射器 左手食指持棉球将下睑拉开 嘱病人向上方注视 将针尖垂直进入泪小点 约1mm 随即转水平方向 朝内眦部沿下泪小管方向推进4mm 此时应将下睑朝颞侧方向拉紧 以免针头被泪小管粘膜皱折阻挡 然后将冲洗液缓慢注入泪道 并询问病人有无水流入鼻腔或咽部 同时观察泪点处有无水或分泌物返流 量多少 推注冲洗液时有无阻力 冲洗结束 详细记录冲洗情况 从何处进针 有无阻力 冲洗液流通情况 包括病人感觉 有无分泌物 冲洗后局部有无反应等 必要时滴上抗菌素眼水 泪道冲洗 根据冲洗情况以判断泪道是否通畅 推冲洗液时液体很容易被推进 病人自觉有溶液流入咽部 表示泪道通畅 冲洗时有阻力感 需加压才有少量液体流到鼻腔 提示通而不畅 上下泪点有少量液体返流 提示鼻泪管狭窄 从下泪小管冲洗 液体从上下泪点返流且有粘液或脓液冲出 鼻及咽部无水 为鼻泪管阻塞 并有慢性泪囊炎 当冲洗针头插入泪小点转向水平方向进针时有阻力 推进冲洗液时阻力大 液体从下泪点返流 但自上泪点冲洗时泪道通畅 为下泪小管阻塞 冲洗针头以下泪小管冲洗 水直接从上泪点射出 阻力大 鼻及咽部无水 为总泪小管阻塞 泪道冲洗 注意事项 泪小点狭小者 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大泪点 再行冲洗 有慢性泪囊炎者 冲洗前应先挤压泪囊部 排出分泌物 再冲洗 急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周围炎病人禁止做泪道冲洗操作动作要轻 稳 准确 以免损伤角膜及结膜 要顺泪小管方向进针 不可强行插入 以免刺破泪小管壁 冲洗时不要顶住泪小管的内侧壁 以免推入水时不易流出 而误诊为泪道阻塞 注入冲洗液时 观察下睑是否肿胀 如出现肿胀 为误入皮下 而形成假道 应停止冲洗 酌情给予抗炎治疗 以免发生蜂窝组织炎 给婴幼儿冲洗时 须将头部妥善固定 以保安全 五 角膜异物取出法 角膜异物取出法 方法由于异物性质不同 深浅部位不同 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滴0 5 1 的卡因2 3次 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若异物附着于角膜表面可用棉棒取出 若异物嵌于角膜浅层 可嘱患者注视一方向 用消毒异物针或针头剔除异物 最好在裂隙灯下操作 以免残留异物或过多损伤正常角膜组织 若异物在角膜深层 如为磁性异物可用电磁铁吸取 若为爆炸伤 可分次取出 角膜异物取出法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次日复诊检查防止感染 特别要警惕绿弄杆菌的感染 原则上角膜异物都应当及时取出 但性质稳定 无刺激症状而又不易取出的异物 可延迟取出 分次取出 甚至不取出 操作中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以免影响视力 在异物周围有明显浸润 证明已有感染现象者 应及时做细菌培养 结膜下注射广谱抗生素 六 结膜结石刮除法 结膜结石刮除法 方法可在表面麻醉下 用异物针或针头将结石剔除 然后涂抗生素眼膏包眼 结膜结石刮除法 注意事项如未突出于结膜面的结石不必处理 多个结石可分次剔除 以免过多损伤结膜 操作时避免锐器损伤角膜 七 结膜下注射 结膜下注射 目的 结膜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结膜与巩膜间的疏松间隙内 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 可以增加药物由巩膜渗透眼内的作用 使药物在眼内的浓度增高 作用时间延长 它主要用于眼前部的病变 结膜下注射 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盛有 注射器 1ml 2ml 5ml 注射针头 5号 5 5号 6号 0 5 地卡因 2 利多卡因 注射药物 消毒棉球 棉签 眼垫 无菌镊一套 结膜下注射 操作方法 病人取半卧位或仰卧位 注射前 滴0 5 地卡因表面麻醉 共2次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 左手拉开病人下睑 嘱病人向上方固视 以暴露下方球结膜及穹隆部结膜 将注射针头与睑缘平行或呈10度的夹角 距角膜缘4mm处 稍挑起注射部位的结膜 在直视下将针尖的斜面以与球壁成切线的方向进入结膜下 然后将药物徐徐注入结膜内 使结膜呈鱼泡状隆起 注射药量一般为0 3ml 0 5ml 结膜下注射一般常注射在下穹隆部结膜囊内 因此处组织较松弛易暴露 如无药物禁忌 可将治疗药物与利多卡因混合后注射 注射完毕针体抽回 下睑还纳 嘱病人闭眼休息3分钟 结膜下注射 注意事项 注射时 对不合作病人 可用开睑器或拉钩分开眼睑 以便操作 请病人头部及眼睛均不要转动 以防刺伤角膜及眼球 如不能固视者 可用固定镊固定眼球后 再进行注射 注射后 应观察病人反应 除眼痛外 有无全身反应 结膜是一层很薄的粘膜 十分娇嫩松脆 所用药物要适度稀释 有刺激的 酸碱性强的药 如磺胺 维生素C 会引起较重的疼痛和刺激 球结膜下注射以隔天一次为宜 每次注射应更换注射部位 避免在一处多次注射 以免造成出血 瘢痕 粘连 应避开血管及手术切口 伤口 以免引起结膜下出血及创口裂开 如有出血 用无菌棉签压迫出血部位数分钟 即可止血 刺入结膜下阻力甚小 并可透过结膜看到针头的斜面 如有阻力 不可强行进针 以防损伤眼球 八 球后注射 球后注射 目的 药物注射到球后 使药物在球后软组织内直接发生作用 它主要用于内眼手术时麻醉睫状神经节和感觉运动神经 球后注射 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放有注射器 注射针头 5号口腔科用针头 将尖端磨圆 无菌持物镊一套 3 碘伏 75 酒精 消毒棉球 棉签并有氧气供应 急救器材备用 麻醉剂为2 利多卡因 0 75 布比卡因等量混合 球后注射 操作方法 病人取坐位 或仰卧位 头部固定 嘱病人放松 用3 碘伏和75 酒精消毒下睑缘至眶下缘周围皮肤 操作者应在病人的对面或头顶侧 操作者用碘伏消毒过的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注射点 右手持注射器 嘱病人眼睛向正前方固视 在眶下缘的外1 3与内2 3的交界处在皮下注一小泡 再沿眶下缘皮肤刺入 先靠眶下缘垂直进针1cm 再向鼻上方倾斜向眶尖方向刺入 针尖斜向内 上 后方 进针速度缓慢 当穿过眼球周的Tenon筋膜时 有阻力感 稍用力即刺过筋膜 进入球后部 刺入深度不能超过30mm 抽空针管如无回血 即可将药物缓缓注入球后 以4ml为宜 注射完 左手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压紧针旁皮肤 右手将针管缓慢抽回 用手指垫上纱布按压眼睑5 8分钟 以防球后出血 球后注射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进针过程如有抵阻感 不得强行进针 以防刺伤眼球 进针不宜超过30mm 以防刺入颅内 不要过于偏于鼻侧 以免伤及视神经和血管 切忌在眶内反复捣动 导致球后出血及损伤视神经 注射后如出现球后出血 如眼睑肿胀 眼球突出 皮下淤血 眶内压增高等 应用绷带加压包扎 刺伤血管的原因 通常为刺入过深过速 针头锋利或针体过细过软不能控制方向 注射后如出现暂时的复视现象 是药物麻痹眼外肌或运动神经所致 一般2小时后症状即可缓解 针尖刺入视神经可发生严重视力障碍 如针尖刺入视神经鞘下 或通过眶上裂刺入蛛蜘膜下腔 麻醉剂可引起脑干麻痹 而致呼吸心跳骤停 昏迷 应该特别警惕 一旦出现生命体征危象 应立即施行气管插管 人工呼吸 心脏按摩等抢救措施 九 球旁注射 球旁注射 目的 鉴于球后注射可能发生刺伤眼球 视神经 球后大血管甚至刺入颅内的并发症 可改用球旁注射达到麻醉眼部知觉和麻醉眼外肌的目的 球旁注射 物品准备 同球后注射 球旁注射 操作方法 第一针在眶下缘外1 3之内2 3交界处 先作一皮下小泡0 5ml 再沿眶下缘皮肤垂直向后 针头的斜面向着眼球 穿过眶轮匝肌层 约3mm 后注射1ml 再平行眶壁进针至相当于眼球赤道前 总深约14mm 注射1ml 再前进3 4mm在相当于眼球赤道后肌锥处注射2ml 针共进入皮肤18mm 拔针 第二针在眶上切迹与滑车之间的上睑皱折处 先注一皮下小泡 沿眶壁平行方向进针3mm 正在穿过眶轮匝肌层后注射1ml 继续进针至深度14mm处 相当于眼球赤道前再注射1ml 最后在赤道后 总深18mm 再注射1ml 麻醉剂总量为8ml 注射完毕用手指隔着纱布压延眼球 以减轻组织肿胀防止出血 球旁注射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妥善固定头部 以防刺伤眼球 如有出血应局部加压 十 眼部包扎法 眼部包扎法 一 眼垫包眼 眼垫的作用 手术后通常用一个消毒眼垫覆盖术眼 用以预防感染 吸收水分及分泌物 固定眼睑 减少刺激和避免创伤 眼垫的制作方法 多层细纱布制成 长6 5cm 宽5 5cm 厚0 5cm 眼垫必须经过高压消毒灭菌后方能使用 眼垫使用时用胶布粘贴 从前额斜向颧部 平行两条 如贴在鼻翼上 皮肤油脂多 易脱落 并影响吸收 勿用交叉两条胶布在病人眼上打叉 眼部包扎法 二 绷带包扎法目的 在眼外加绷带包扎 对眼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以更好固定眼睑 并防止术后出血 水肿的作用 一般内眼手术只需轻度压力 便可达到治疗目的 中度压力适于植皮手术 能使皮瓣紧贴 消除死腔 但不宜太紧 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较大压力适于眼眶手术及眼球摘除术后 防止术后出血 死腔形成 眶内软组织水肿 还可以固定敷料防止感染 眼部包扎法 1 单眼绷带包扎法 患眼涂上眼药膏 嘱病人闭合眼睑 敷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