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2010年平安诚信市场创建取得了新成效_第1页
本溪市2010年平安诚信市场创建取得了新成效_第2页
本溪市2010年平安诚信市场创建取得了新成效_第3页
本溪市2010年平安诚信市场创建取得了新成效_第4页
本溪市2010年平安诚信市场创建取得了新成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溪市2010年平安诚信市场创建取得了新成效为了认真落实省工商局“平安市场”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进一步深入搞好本溪市平安诚信市场创建活动,11月9日,市工商局专门召开区县工商局主管局长、市场科(股)长会议,传达省局会议精神,学习先进经验,总结和部署本溪市平安诚信市场创建工作。本溪市工商局作为全市平安诚信市场创建活动的牵头部门,为夯实有形市场平安信誉建设基础,确保市场设施安全、交易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实现保稳定、保平安、促和谐的总体目标,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履行职责,勇挑重担,加强了与公安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安监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物价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与各部门及市场管办单位层层签订创建工作责任状,将“平安市场”和“诚信市场”创建工作与各项业务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一同推进、一同考核。做到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落实到位,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和谐本溪”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正确把握创建方向,架起市场平安诚信与社会和谐的桥梁(一)积极发挥职能及牵头作用,扎实促进各类市场健康发展在年初制定下发了本溪市平安诚信市场创建工作方案和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及标准后,即开始组织层层签订本溪市“平安市场”创建工作责任状,4月份,在溪湖区组织召开了全市“平安市场”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与会人员参观了溪湖区彩屯综合市场和永辉超市现场,听取了市场开办单位在完善市场设施,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物业管理和经营管理,充分发挥“一会两站”作用,调处消费纠纷,配合监管部门做好日常监管等方面工作介绍。听取了溪湖局“深化平安市场建设,营造和谐消费环境”、彩屯工商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平安市场建设”、溪湖区后石市场开办单位“营造良好交易环境,努力争创平安市场”的典型经验介绍。彩屯综合市场投资50余万元完善消防安全设施,后石市场投资70余万元进行硬件设施改造,都较好地解决了市场安全隐患问题。市工商局张宝龙副局长代表本溪市“平安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强调了平安诚信市场创建是一项惠民工程,创建任务十分艰巨,各成员单位和职能部门都要履职履责,不断提高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平安诚信市场”创建是一项协作配套工程,必须整合各部门力量,实行综合治理,实现“设施安全、交易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的监管效能。截止目前,全市集贸市场164处(其中厅室市场128处),经营户16898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776户。虽然在客观上全市各类市场因拆迁合并等缩减14处,但却促进了市场体系建设的发育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在推动市场主体发展中,工商局严格规范市场开办准入、管理等行为,对不符合“平安市场”建设的突出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扎扎实实营造了和谐市场环境。如平山区工商局从去年开始就积极与政府部门一道,协调各市场主办单位完善市场设施、健全管理制度,多次组织专门会议,使双拥、幸福苑、曙光、南地、北台综合农贸市场的无照经营等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溪湖区彩屯宏源超市改变商场审批用途,曾引起彩屯农贸市场业户集体上访,对此,溪湖区工商局会同相关部门和溪湖区政府及时控制、维护了市场稳定。各级工商部门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讲政治、讲大局高度,紧紧围绕“加强诚信建设、构建和谐本溪、加快全面振兴”这个中心和争创“综合治理先进区”的目标,将创建工作当成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百姓消费安全的一项大事,纳入了三年重点工作目标。各级政府在开展“平安市场”创建工作上,一直是工商局的坚强后盾,不仅给予积极指导,还在评比验收环节上给予政策支持,溪湖区不仅投资120余万,还在专门会议上提出:市场开办单位不重视信用建设和“平安市场”创建工作的,在评先时将“一票否决”。桓仁县政府、平山区、南芬区政府等在市场创建上都给予了政策和资金倾斜,在具体工作上也给予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二)突出创建工作重点,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创建工作开展两年来,工商局依法对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市场环境的行为从严从重查处;严厉打击了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缺斤少两、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了美容美发、书摊、电子游艺室、网吧等经营场所的管理,取缔非法摊点,收缴黄色淫秽非法出版物,清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净化市场环境。取缔经营盗版图书和音像制品摊点6家,收缴非法出版物近8000余册(盘)。配合新闻出版部门给予新闻出版违法经营较大处罚的有4起,溪林广场电子城经营盗版软件案,收缴盗版软件20000余张,案值6万余元;三高中违规采购发行盗版教材案,罚款3万元;实验中学印刷厂非法印刷盗版图书案,收缴部分成品,并处3000元罚款;两节期间,在一洞桥进行集中整治,查处非法音像制品经营人员11人,收缴淫秽色情等非法音像制品2600张(盘)。开展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整治,检查经营场所532处,取缔无照经营14处。 (三)开展专项整治,净化重要市场环境1、以食品为重点,积极开展了“两节两会”市场专项整治。一是突出重点开展商品质量监测。以消费量大、消费者申诉举报多、与人民群众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烟花爆竹、家用电器、移动电话、化妆品、儿童服装等商品,以及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散装食品、调味品、食用油、面粉、糖酒饮料等为重点商品。截至10月31日,共组织抽检食品商品32个品种,计360个批次。通过抽样检验打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过期霉变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办理一般程序案件和简易程序案件56件,罚没款入库25.3万元。在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中,共检查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经营者141户,查处取缔无照经营13户,查处烟花爆竹市场违法经营16起,其中查扣销售超级(A级)烟花1.2吨,无照经营烟花爆竹商品4吨,按有关规定,联合执法现场做完笔录后,将违法销售烟花商品移交给公安机关销毁。3.15当日,销毁假冒伪劣商品12个品种计20多吨,价值14万元。二是突出重点区域,以大型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名烟名酒店、直销店、专卖店、集贸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火车汽车站等重点区域,突出抓好市场开办单位和经营者的自律。通过查验主体资格,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特别是对销售不合格商品以及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农资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以确保市民消费安全。三是开展市场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对鲜肉批发零售场所、海产品市场、野生动物销售等的专项检查整治。共出动人员284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者4450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案45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5件,简易程序案件30件。市、县联手查处的20余吨系列劣质酱油案被辽宁电视台、省局政务网以及市电台、电视台、本溪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市政府领导和食安委员会对工商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集中整治,净化了“两节”市场环境,确保了“两会”期间社会的平安稳定。2、积极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一是对食品添加剂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促进了行业自律。二是规范经营行为。督促建立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制度,做到货源清、渠道明、质量合格,建立了源头可追溯机制。三是针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完善治本措施,建立了有效的销售使用监督机制。3、结合日常巡查和年检,统一制作下发了各相关工作承诺书,各县、区局与市场主办单位签订市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消防和安全生产管理、平安市场创建、防控重特大动物疫病工作等方面的承诺书(责任书),并督促建立了相关制度措施和工作机构。今年,共向市场主办单位发出各类警示和限期改造通知书38份,签订食品安全经营承诺书8000余份,使市场管理逐渐纳入了规范长效监管轨道。4、积极做好市场预案实施和突发性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根据国家总局、省工商局和市政府防控预案要求,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完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强调了以市场为重点,加大巡查,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等要求。以猪肉、乳制品、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季节性、节日性食品为重点,强化市场日常巡查和质量监督检查,依法及时有效退市不合格商品。如对问题奶粉查处以来,本溪市工商局各级执法部门监管执法从未掉以轻心。共出动执法人员4496人次,执法车辆618台次,检查农贸市场164处,检查食品经营户3314户(次),检查奶粉、液态奶经营业户2947户,其中代理商7家,批发商33户。清查发现的问题奶粉共9018.28公斤,销毁500公斤。另外的8518.28公斤问题奶粉和不合格液态奶,由代理商批发商返厂处理。取缔无照经营257户,查处案件130件,本溪市场未出现影响较大的失控、突发疫情和事件,有力地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落实六项制度,强化禽肉市场专项监管。鲜肉市场管理是保障全市人民肉食安全消费的重要内容。六项制度即:禽肉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制度;禽肉经营“协议准入”制度;禽肉经营“强制退出”制度;禽肉经营亮证亮照和挂牌经营制度;实行禽肉制品来源可追溯管理,落实“索证索票”和销售台账制度;落实市场开办者禽肉质量监管第一责任人制度。我们在六月底前组织了专项检查,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019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1台次,检查市场72处,检查猪肉经营业户3218户次,捣毁私屠乱宰及肉食品加工窝点2处,销毁病死猪3头,销毁未检疫问题猪肉700余公斤,查办猪肉案件2件,罚款5000元。为全年肉制品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限塑令”,源头治理“白色污染”。市工商局今年36月部署专项检查、整治违规经销塑料包装袋行动,源头治理违法经营行为。宣传限产、限售、限用的重要意义,倡导经营者自觉遵守国家“限塑令”规定,不进、不存、不销、不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以公告形式翻印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1000份,在各类集贸市场(包括大集、早市)、商场、超市发放张贴,发放彩色宣传单及致全市广大经营者的一封信41500份。149处消费市场和66处大中型商场、超市,悬挂宣传条幅260余条。平山区、明山区、南芬区工商局和站前工商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等查处力度较大,执行“限塑令”成效更加明显。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局共出动整治检查人员6150人次,车辆466台次,办理案件16起,查扣不合格塑料包袋6.85吨(约82.2万个),罚没入库额.6万元。(四)深入开展“红盾护农”, 保障了农资市场质量安全一是掌握农资经营基本底数,抓好源头监管。全市有肥料生产企业2家,较大的批发综合经营商10户。现有农资经营商店254家,其中种子经营户115家,农药经营户28家,肥料经营户131家。我局在“红盾护农”行动中,高度重视农资执法检查和社会舆论宣传,督促各县(分)局,按照省市要求,加大对化肥、种子、农药等重要农资商品进行专项跟踪监督管理。发放国家总局颁发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等宣传单15000份,检查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农资经营户176家。本溪县工商局和南芬工商局,对查出有捆绑销售化肥违法行为的19户农资经营者,下发了违规警示通知书,并采取了“杀回马枪”式检查,严格查处个别业户为了既得利益而屡查屡犯、明知故犯,坑害消费者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二是通过加强农资商品的质量检测,严把农资商品流通领域质量关。对市场上销售的化肥、饲料进行质量监督抽查。今年共抽检化肥40批次,合格29批次,合格率占72%。抽检饲料商品30批次,合格26批次。合格率87%。对检测不合格的化肥、饲料经营单位,依照产品质量法规定进行了调查处理。共办理农资案件21个,罚没入库额21.85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62万元。三是大力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检查整治行动。结合市农委种子站下发的本溪地区“不适宜推广的农作物品种名单(74个玉米品种,17个水稻品种)”,下发了“种子市场专项整治通知”, 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并与市农委等部门一道排查,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车辆116台次, 共查扣违法违规销售的玉米、水稻等种子12个品牌,共计4.68吨,有力地保障了本溪地区春耕备耕生产的质量安全。四是努力发挥打假举报投诉网络作用,建设畅通民意的平台,积极扩大“12315”进市场、进商场的覆盖面,拓宽消费纠纷和解“绿色通道”,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全市“一会两站”进社区201个、村屯288个,共受理投诉和举报415件,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今年6月,桓仁县工商局接待、调解了3个乡镇多位农民的投诉。农民购买的“华欣甜瓜美灵”农药在使用后出现“化果”和畸形果现象,导致甜瓜产量急剧下降,并且大大延误了甜瓜的上市时间。由于甜瓜上市的时间早与晚差价悬殊,导致瓜农利益遭受极大损失。县局接到投诉后,迅速派人深入到桓仁镇、沙尖子镇、雅河乡等9个村进行多次实地调查。经查,共有93户瓜农的220余亩甜瓜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由于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部分瓜农情绪十分激动,曾一度到县政府进行群体上访。县工商局迅速召集受损瓜农做工作,一方面,对受损情况进行逐户详细统计,另一方面,对瓜农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劝说,使受损瓜农的情绪平稳下来,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同时积极与农业部门联系,专人跑到本溪、沈阳等地,请农业专家对受损瓜地进行实地查看并对瓜农的受损情况出具书面认定评估。核定损失为每亩545.98元。县商局依据专家出具的认定书及标准,与“甜瓜美灵”销售商一起深入到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地为瓜农进行讲解并进行赔付。经过三个月的努力,93户受损瓜农中有92户与农药经销商签定了赔偿协议,共获赔偿金额12万余元。以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平安诚信市场创建活动。一是依据市场主办者和场内经营者的信用程度等条件,将市场划分为A、B、C、D四类,实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共培训管理人员167人。截至今年10月底,本溪市商品交易市场128处,有94处已完成信用信息录入的初步认定, 68处市场完成了向省局上报(上报的市场现在实有66处,2009年有2处已拆迁)。二是推广市场信用分类日常监管软件的应用,实现监管电子化、信息化,创新市场信用分类日常监管机制。在上报的市场动态管理中,A类市场7个,B类市场42个,C类市场2个,D类市场15个。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市场因拆迁、萎缩、合并等原因,厅室市场增加3处,大集类露天市场减少9处。三是充分发挥典型市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平安诚信示范市场”、“平安诚信示范业户”评比、挂牌活动。四是通过日常监管推动市场信用升级,年初已向各县、区工商局下达市场晋级指标,按照计划在三年内实现95%的市场达到“平安诚信市场”目标。强化宣传,为“平安市场”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截止到目前,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达67次,已经印发本溪市“平安市场”创建工作简报(专刊)30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余份,宣传手册5000余册,消费者协会编发的诚信快报、商界与消费,免费发放,每期一万份,已发行二十多期。特别是我们撰发的“专刊”,信息来源多是各县区局市场科股提供的,12月份将对信息报送和宣传情况进行一次总结通报。二、下一步要搞好创建工作的年度检查、验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平安市场”创建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创建活动。要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市场管办单位的创建平安、追求诚信的意识,务求创建工作得到广大群众欢迎,相关部门认可,各级政府支持,实现成效显著的目的;二是按照年初签订的创建“平安市场”责任状,依据市局的平安诚信市场考核标准,认真组织年度检查、评比验收。年底前,我们将采取互检的形式,完成评“平安市场”、“诚信市场”的检查验收工作。通过互检互评,实现互帮互学,增进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检查验收的具体时间、人员、方式和检查数量另行安排通知(原则上依照考核标准进行);三是在创建协作和宣传工作上,要继续提高认识,发扬各自优势,合理利用载体,坚持信息报送制度,重大事件协调通报制度。建立健全与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安监、质量技术监督、市物价等部门的协作工作机制,通报情况,互通信息,谋求合作,实现齐抓共管。四是发挥新“三定”优势,加强新年度的管理服务和执法办案工作。在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层级管理上,用制度说话,严格查处各类市场管办单位的不作为、不服管和违法行为;在平安诚信建设上,夯实基础,齐抓共管,指导服务,务实创新,以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用执法执罚鞭策守法经营和完善制度管理,在贯彻落实“限塑令”上,从严从细,防止反弹的负面影响,实现善始善终;深化“红盾护农”行动,通过流通领域农资质量检测,加强农资制度化执法监管;完成对品牌车监管、成品油监测执法;在商品销售网络管理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