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悠悠禅河不尽灯 佛教伦理思想简介 目录 佛教简介 佛 道两教的兴盛 佛 道 儒伦理思想的合流 佛教善恶观和善恶轮回报应说 佛性 说和宗教人生观 南无阿弥陀佛 佛教简介 一 佛教的产生佛教产生于大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者是悉达多 乔答摩 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意为 释迦族的圣者 相传释迦牟尼的父亲是以迦毗罗卫城为中心的释迦族居住区域的统治者 被称为净饭王 他虽然生活在条件优裕的皇室中 但也体悟到了人的生老病死等痛苦 感受到了世间事物的无常 他为求人生的解脱之路而出家 经过长期苦行 他最后在菩提树下证悟佛道而成为 佛 即 觉悟者 由此创立了佛教 开始了化导弟子 建立僧团的道路 佛教的经典分为经 律 论三部分 称为三藏 如来佛祖 二 佛教的发展 1 小乘佛教 1 原始佛教 约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 2 部派佛教 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中叶2 大乘佛教 约公元1世纪中叶至公元7世纪 主要有两派 1 中观学派 代表人物是马鸣 龙树和提婆 2 瑜伽行派 代表人物是弥勒 无著和世亲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 1 小乘佛教一般主张 我空法有 否认有实有的我体 但不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 大乘佛教则主张 我法二空 既否认有一个实有的我体 也否认有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 2 在修持的方法和结果方面 小乘佛教主张求得自己的解脱 大乘佛教则要求普渡众生 因此在修持的内容和方法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三 佛教传入我国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际 东汉末年 佛教开始流行 魏晋南北朝的混论局面使得佛教发展迅速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 隋文帝大力护持佛教 广建佛寺 唐朝的玄奘取经更说明佛教在我国的广泛发展 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发展原因 一方面 社会的动荡不安 战争频繁 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底层群众普遍对社会失望 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另一方面 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意志 巩固自己的统治 也需要一种新的思想工具 一个人 不能了解生命 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 不如先改变自己 人之所以痛苦 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 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 如水覆地 难以挽回 五官刺激 不是真正的享受 内在安详 才是下手之处 说 南无阿弥陀佛 佛 道两教的兴盛 佛 道 儒伦理思想的合流 佛教的兴盛在东晋南北朝时期 当时处于兴败遽变 人生无常 出于消灾避祸的强烈愿望 愚弄群众 大力提倡佛教 隋唐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佛 道两教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就与儒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佛 道 儒的用处都是稳定社会秩序 维护封建统治 隋代哲学家王通提出 三教合一 的主张 三教调和 相互影响 并趋于合流是隋唐时期伦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势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善恶观和善恶轮回报应说 一 宗教善恶观 二 轮回报应说 宗教善恶观 第一 以顺益为善 违损为恶 即以五乘所修之善法为善 能招感三途果报之因 及人 天中苦果之别报业等 称为恶 第二 以顺理为善 违理为恶 理 指无相空性 佛 菩萨及二乘所修之善法为善 人 天所修之善法是为有相行 故为恶 第三 以体顺为善 体违为恶 体 为己之自体 即指法界之真性 依此义 五乘所缘修之一切善行皆为恶 天台宗则将善另分为六类 即一 人天之善 二 二乘之善 三 权教菩萨之善 四 通教三乘之善 五 别教菩萨之善 六 圆教菩萨之善 此中 前五类虽亦称为善 但未达到完美至善的程度 故相对而言 亦不为善 如第一人天之善 即修五戒十善之事 此虽能得人天福果 称之为善 但报尽又堕轮回 不免又入恶趣之中 故亦为恶 其他诸类同样如此 只有第六圆教菩萨之善 天台宗认为已达到了实相圆融的境界 因此是完美 至善的 信 信 就是信念 这不是一般的信念 而是对佛教的教义学说坚信不疑 从而对它产生喜悦和追求的欲望 这才是 信 因此 华严经 说 信为道元功德母 增长一切诸善法 除灭一切诸疑惑 示现开发无上道 信 这是佛教对其信众的最基本要求 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仰 以至达到丝毫不疑的程度 才会相信和接受佛教的宗教教义学说 并不断付诸于实践 成为虔诚的教徒 心诚则灵 惭 愧 惭是对自己而言 愧是对别人而言 对自己所作过错感到羞耻 从而产生防止重犯的心理作用 这称为惭 对自己所作过错 在他人面前感到羞耻 害怕受责罚 因而产生不再重犯的心理 称为愧 无贪 无嗔 无痴 无贪 就是要人们不贪求 不仅不能贪求过分的欲望 而且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不应执著 贪小便宜吃大亏 无嗔 就是要求人们要忍受痛苦 忍受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种种苦难和不合理的现象 不能发怒 更不能产生仇恨的情绪 冲动是魔鬼 无痴就是不 愚昧 能领受佛教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的教义学说 并通过一系列宗教修行实践去达到这种境界 大愚若智 精进和不放逸 不害 精进和不放逸 是佛教对信徒在宗教修行时的具体要求 它要求佛教徒在宗教实践时有一种锲而不舍 努力前进的精神 轻安和行舍 则是一种内心修养时应该保持的心理状态 不害 也就是不伤害一切众生 这是佛教所说的各种善行中的一项重要的善行 被列为诸戒之首 生 不光是指人的生命 还包括一切动物的生命 恶 恶是与善相对而言的 佛教认为 违背常理的 与佛教教义学说不相符合的 导致现世或来世的苦的报应的思想言行 都是属于恶的 恶 的根本 是人们无始以来就有的贪 嗔 痴 三毒 除贪 嗔 痴 三毒 外 慢 疑 恶见三种亦被归人 根本烦恼 之中 三法度论 则将此诸种分别归人爱 无明之中 善恶观的评价 以上简单地分析了佛教关于善恶的看法 从中可以看出 佛教的善恶观是以宗教教义为其出发点的 它以 信 为善的第一要点 而所谓 信 是要求人们对佛教的教义 教理毫无保留地领受 丝毫不得怀疑 很明显 这是违背科学的世界观的 科学的世界观要求人们实事求是 对任何事物都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 问一个为什么 但宗教则要求以无条件的信仰和服从为前提 不容许人们对它的教义 教理提出丝毫的怀疑 并以此作为宗教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佛教伦理思想中 以 信 作为善法的第一内容 就是这种宗教出发点的反映 轮回报应说 业与轮回的学说 不仅是佛教宗教学说的理论基础 也是佛教宗教伦理学说的基础 轮回 本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基本教义之一 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总是在 六道 亦叫 六趣 即众生转生的趋向 有六种 天 人 畜生 饿鬼 地狱 阿修罗 之中生死相继 好像一个车轮 不停地在那里转动 所以叫 轮回 业力 业意为 造作 泛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 包括思想意识 言行举止等等 业有 染 有 净 人生的一切祸福际遇 都是由 业 的染净所决定佛曾宣布 一切众生 心想异故 造业亦异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轮回报应说的评价 按照佛教的理论 行善业 得善报 可获得 人天福果 行不善业 得恶报 来世堕入畜生 饿鬼道 下地狱受尽煎熬 因此 佛教的善恶观与业报轮回的学说紧密结合 在一般信徒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约束力 由于这种道德学说不仅对现世 更重要的是对来世产生作用 因此 它对教徒在心理上造成的重大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世俗的道德观念对人们思想言行的约束 佛教伦理学说在一般信众心理上产生的这种特有的重要影响力 对佛教在社会上的传播和一般民众中的流行 有着重要的 不可低估的作用 佛性 说和宗教人生观 佛性论 是佛教的人性论 人性论讨论的是关于人的本质属是什么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等问题 佛性论关心的则是什么是佛性 是否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即众生成佛的可能性 成佛的依据等问题 什么是 佛性 竺道生认为 佛性是众生的本性 即善性即佛教真理 佛性是 本有 还是 始有 本有 即与生俱来 生来就有 始有 指佛性要在得到佛果后才有 现在却没有 是否人人都有佛性 一说除 一阐提 没有佛性 二说人人皆有佛性 宗教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在于说明涅槃成佛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这里包括 苦海 说 涅槃 境界说和修行方法三个方面 苦 佛教的人生观 一字概括之 即为 苦 而这个 苦 不仅含有一般意义上的 苦难 痛苦 忧悲 苦恼 还包含更深的意念 如 缺陷 无常 空 无实 等 佛教认为世间有苦难 但也并不否认人生的乐趣 而且认为众生都可以有各种物质和精神的乐趣 如家庭伦理之乐 五欲之乐 厌离之乐 色身之乐 心灵之乐等 不过认为这些乐趣都包含在 苦 中 这是因为这些喜乐是无常 变易不居的 而 无常即是苦 苦海无涯 回头是岸 涅槃 涅槃 意为灭度 即灭障度苦 涅槃寂静涅槃是佛法的圆满成就 常 乐 我 净 生为极苦 无生为极乐极乐世界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条鱼 只因一生以水为生 除水以外 其它一无所知 一天 它游到一天到晚嬉耍的池塘里 在这里 它遇到其好友 一只刚从陆地上郊游回来的乌龟 你好 乌龟先生 鱼说道 好久不见了 你到哪里去了 噢 我刚从陆地旅游回来 乌龟说道 陆地 鱼叫了起来 陆地 什么叫陆地 没有陆地 我根本没有见过 所以陆地是不存在的 好呀 你要是愿意 你可以这么认为 没有人想阻挡你 但不管你怎么说 我去了那儿 哎呀 说话要有理智 告诉我 你所说的陆地象什么样子 都很潮湿 不 不潮湿 乌龟说道 那里很美观 清洁 凉爽吗 龟问道 不 那里不美观 不清洁 不凉爽 乌龟道 那里是透明的吗 灯光可以穿过 不 不透明 灯光不可以任意穿过 那里很柔软 形状易变 我可以扇动我的双翅 迎头穿过 不 那里不柔软和易变 你不能在里面游 那里象溪水一样流淌吗 不 那里并不象溪水一样流淌 那里会掀起白沫色的波浪 鱼又问道 它已经不耐烦了这一连串的 不 不 乌龟道 我没有见过那里有波浪掀起 你看 鱼似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说道 我早就说过 你所说的陆地是不存在的 我刚才已问了 你也作了回答 那里什么都不是 不湿不凉 不明不软 不象溪流也没有波浪 既然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 那其它还会有什么 你不要再说了 好 好 乌龟说道 你如果顽固地坚持陆地非有 我也只好让你这么想了 但是 无论谁 只要它既知道陆地又知道水 都会把你当成一条愚蠢的鱼 因为你以为你不明白的事就不存在 说着 乌龟转过身去 把鱼抛在身后的小水池里 爬向陆地 又开始了新的一次游旅 三学 三度 三学 戒 定 慧 三度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智慧 见性成佛 佛性本有 两句偈语 菩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高速铁路道岔结构课件
- 电芯活化知识培训内容总结
- 医保局学习教育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 电脑板焊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场景课件
- qa考试试题及答案
- office考试试卷及答案
-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JT-T-1116-2017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
- 线虫病疫木及异常枯死松树处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标)
- 新疆综合实践七年级教案(完整版)
- 突发事件救援培训中的心理急救和心理疏导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社会工作导论》课件
- 能源管理系统平台软件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 16J934-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常用构造做法
- 足软组织感染的护理查房
- 电磁阀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 住院病历质量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