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漏气着火 幸好及时扑灭_第1页
乙炔漏气着火 幸好及时扑灭_第2页
乙炔漏气着火 幸好及时扑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炔漏气着火乙炔漏气着火 幸好及时扑灭幸好及时扑灭 2004 年 7 月 6 日 某企业一合成车间发生了一起由动火作 业引发的乙炔气瓶着火事故 幸未伤人 一 事故经过 2004 年 7 月 6 日 13 时 50 分左右 该合成车间的一次水总 管道由于穿孔 需要补焊 车间安排了停工 由 2 名维修工配 合焊工实施这次补焊作业 15 时 20 分左右 作业现场的乙炔气瓶上部突然起火 伴 随着黄色火焰 冒出一股浓浓黑烟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 焊 工竟不知所措 几乎惊呆在那里 而配合焊工作业的一青年维 修工却表现得头脑清醒 遇惊不乱 他径直跑到距着火点 15m 外的灭火器材柜旁 提出一具小型二氧化碳灭火器 打开灭火 器开关 瞬间将火扑灭 从而使得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 二 原因分析 1 作业前 焊工忽视对施焊所需设备 工具的安全检查 未发现乙炔气瓶的安全附件低压表出现泄漏点 2 实际上 放置在操作台下的 2 个气瓶与动火点的水平 距离只有 1 5m 违反了有关在动火作业中 乙炔气瓶放置点与 焊接地点之间水平距离不小于 10m 的安全规定 经现场模拟实 验后证实 作业时 高处焊接作业产生的部分高温焊渣 落到 预留孔下方的计量罐圆形封头上 经反弹后 溅射到对面的乙 炔气瓶上方 点燃了低压表连接丝扣处泄漏出来的乙炔气体 上述两点 是这起着火事故的直接原因 3 车间安全员未办理动火作业证 也未在动火前做全面 的安全检查 属于失职和违章作业行为 由于负责动火审批的 企业安全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不知道车间动火的信息 未到动 火现场 这样一来 车间即失去了安全技术人员指导和监督 检查 这是乙炔气瓶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 预防措施 1 严格执行 动火作业禁令 中有关在禁火区动火的前 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的安全规定 2 按有关规定 在动火作业中 乙炔气瓶放置点与动火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少于 10m 3 在施焊作业前 对气瓶及其安全附件 工具 相关设 备 作业现场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 保证动火安全措施逐渐落 实 4 鉴于这起着火事故发生后现场员工的不同表现 有的 临危不惧 或立即去打厂内消防电话报警 或提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