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件_第1页
国际金融课件_第2页
国际金融课件_第3页
国际金融课件_第4页
国际金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和演变第一阶段是1880 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 第二阶段是1915 1944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第三阶段是1944 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第四阶段是1976年以后以全球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牙买加体系时期 第五阶段 2000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2 国际金本位制 1880 191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金币本位制后自发形成的 黄金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英镑则是国际清算手段和重要的储备资产 黄金在国与国间的自由输出入 确定了固定汇率制 国际收支失衡会引起黄金的输出入 这会引发国内物价的调整和进出口的变化 从而消除国际收支失衡 3 国际金本位制 一战前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绝大部分黄金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 削弱了其它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 另一方面 各国为应付战争军费开支 大量发行银行券 黄金与银行券的自由兑换越来越难以维持 1925年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建立起来 4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7月 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 通过了 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 以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5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 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6 2 建立权威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及其它有关规定构成了二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 规定调节国际收支的措施主要措施是由IMF向逆差国融资 7 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 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 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美国黄金储备充裕 能够保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 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运作 8 1960 2007年美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差额 9 三次美元危机的拯救措施 10 崩溃过程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外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即美国所谓 新经济政策 1973年各国纷纷放弃固定汇率 实行浮动汇率 四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及其原因 11 内在缺陷 特里芬难题 Triffindilemma 崩溃原因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资产 各国国际储备的增长要靠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来维持 如果美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 必将影响美元的对外信用 引起美元危机 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或顺差 美元固然稳定 但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 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12 外在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运作条件的丧失 1 美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逆差2 西方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 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3 西方各国通货膨胀程度悬殊 固定汇率难以维持 4 国际资本流动性增强 也使得维持固定汇率很困难 13 1962 1972年美元输出与黄金储备的变化 单位 亿美元 14 五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开创了对各国货币金融政策协调的先例 有助于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 便利了国际贸易和各国货币政策制定 促进各国开放国内市场 新型的开放的国际货币体系 至今IMF仍发挥作用 15 一 牙买加协议的内容1 浮动汇率合法化 2 黄金非货币化 3 提高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4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额度5 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牙买加体系 16 牙买加协议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改革集中在黄金 汇率 特别提款权这三点上 事实上 牙买加协议在很大程度上 尤其是在黄金和汇率问题上 是对事实的一种法律追认 有许多问题在这一协议中并没有得到反映和解决 而且 在协议签订后 国际货币体系也没有完全按协议规划的方向发展 17 二 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 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多样化 贬值 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国际资本流动日趋剧烈国际金融机构有缺陷全球货币金融合作成效甚微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展显著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基本依旧 但正在面临挑战 18 由MichaelDooley等人提出 用于分析21世纪的一些国际金融问题 1 并非正式的国际货币制度 2 包括一个中心国家 如美国 和一系列外围国家 如中国 东南亚等国 3 一般认为 外围国家通常采用重商主义的政策发展其经济 因此汇率通常被固定或被低估 布雷斯森林体系 19 4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和健全金融体系的缺失 导致了以下结果 1 贸易顺差 2 为保持汇率的稳定 外围国家买入过剩美元外汇 外汇储备和国内货币供给不断增加 3 外围国家面临着国内经济过热的风险 布雷斯森林体系 20 5 有关争论 1 外围国家通过将其巨额外汇储备投资于中心国家 国际利率保持在相对低水平 也称储备过剩现象 2 外围国家的巨额外汇储备被认为是中心国家对其FDI的抵押 3 有些人认为 布雷斯森林体系 与其前身一样 是世界性通胀的引擎 布雷斯森林体系 21 第一节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 本节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及记帐方法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含义 22 国际收支的概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 以下简称IMF 的解释 一国的国际收支 BalanceofPayments 是指一国 或地区 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 一年 一季度 一月 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3 系统记录B P不反映单笔交易 而是将所有商品贸易加总反映在几大类中 但资本流动则是记录净额 24 2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属地原则在本国居住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个人是自然人居民 而暂时居住的外交使节 驻外军事人员 旅行者和工作者是其本国国籍的居民 公司是其成立国的居民 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是所在国的居民 国际机构 如联合国 世界银行 WTO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但B P中也包含一些国外居民并不直接参与的交易 25 3 流量概念报告期 一年 一季度 一个月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的区别IIP InternationalInvestmentPosition 也称为国际借贷 thebalanceofinternationalindebtedness 一定时点上一国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 B P 流量概念IIP 存量概念 26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原则 复式簿记的记账方法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任何一笔交易发生均涉及借方和贷方借方 Debit 向国外付款的交易 用 号表示 货物和服务的进口 对国外的单方面转移 资本流出 资本流出有两种形式 本国在海外的资产增加 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 27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原则 贷方 Credit 从国外收款的交易 用 号表示 货物和服务的出口 从国外收到的单方转移 以及资本流入 资本流入有两种形式 本国在海外的资产减少 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 28 总而言之 货物和服务的出口 收到的单方转移 以及资本流入都属贷方交易 因为它们都从国外收款 另一方面 货物和服务的进口 对国外的单方转移 以及资本流出属于借方交易 因为它们都是对外付款 29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1 依据 IMF 国际收支手册 第五版分成三大类帐户 1 经常帐户 包括所有对等真实转移和所有单边转移 货物和服务 收益和经常转移 2 资本与金融帐户 对资产所有权的流动进行记录的帐户 3 错误与遗漏帐户 抵消帐户 30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2 经常账户 CurrentAccount 经常账户或经常项目 是经常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项目 它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实际资源的转移 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项目 经常账户主要包括的科目有 商品和服务 收益 包括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 和经常转移 31 资本与金融账户1 资本与金融账户 CapitalandFinancialAccount 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贷方记录的是资本流入 借方记录的是资本流出 32 资本与金融账户2 资本账户 CapitalAccount 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 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当一经济体居民向另一非居民无偿提供了实际资源或金融产品时 按复式记账法 需要建立转移账户作为平衡项目 转移分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两项 33 资本与金融账户2 经常转移与资本转移的区别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的转移项目 不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 同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经常转移可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并影响货物和服务的消费 实物转移就是资本转移 只要它涉及了 i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 或 ii 债权人放弃债务且未得到任何回报 现金的转移也是资本转移 只要交易一方或双方同固定资产的收买或放弃联系在一起或以其为存在的条件 34 资本与金融账户3 金融账户 FinancialAccount 是指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 反映了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 按投资类型或功能 金融账户分为四类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35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构成简表 36 净错误和遗漏账户 净错误和遗漏账户 NetErrorsandOmissionsAccount 根据复式簿记原则 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相等 但是 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 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 如虚报出口 资本外逃 等原因 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这就需要人为地设置这个抵消账户 若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 净错误和遗漏科目则记入贷方 反之 则记入借方 37 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1 1 国内一家企业出口500美元的货物 三个月后收款 38 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2 2 国内居民去英国伦敦旅游 购物住宿花费了200美元 以中国银行的旅行支票付款 39 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3 3 中国政府将其国内某银行的100美元存款作为中国的援助项目捐赠给某个发展中国家 40 4 中国居民购买了一份价值400美元的外国股票 相应地 国外银行在中国银行的帐户存款增加 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4 41 5 外国投资者购买了国内企业债券300美元 相应地 该投资者在国内的银行存款减少同等数额 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5 42 假设上述五项交易是我国一年内发生的所有国际交易 那么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 43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 双顺差 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 从国内来看 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 一 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 储蓄率过高 二 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三 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44 中国的金融负债构成中主要是外国直接投资 1990 2004年间外国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平均为86 这反映了中国投资环境的吸引力 也是中国政策作用的结果 与外国直接投资相比 权益类负债的规模一直较小 1997年才开始引入股本证券 1997 2004年间所占比重平均为6 6 债务证券的规模则更小 平均所占比重为2 78 根据世行的估计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率为16 18 研究统计表明 流入中国的FDI收益率至少在10 以上 资本流入结构分析 45 中国的金融资产构成中 多数时候占最大比重的是储备资产 平均在54 07 1995年时高达91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储备资产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其他投资尤其是贸易信贷所占比重的急剧上升 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储备资产所占比重的下降 2001年储备资产所占比重又恢复到88 其后储备资产仍不断增加 中国的国际资本运作主要是官方或政府进行的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一直较低 平均为11 32 中国对外权益类证券投资基本上一直没有开展起来 而债务类证券投资所占比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从1990年的2亿美元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207亿美元 2002年有所下降 2003年 2004年由于债务类证券资产的减少 出售 转为资金流入 资本流出结构分析 46 我国国际资金去向构成中主要为储备资产 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是美国国债 而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是很低的 因而 从中国的国际投融资角度看 我国的融资成本远高于投资收益 即中国以较高成本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资金和来自于贸易盈余顺差 实物资源净输出 的资金 大多形成储备资产 又通过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进行保值和增值 得到的回报相当有限 是一种低效率的国际资本循环方式 中国目前的这种国际资本循环结构 对于中国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 稳定发展及其不利 结论与启示 47 第二节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研究一国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适当政策 弹性分析法乘数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 48 早期的国际收支理论 1752年大卫 休谟 HumeDavid 的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 本国国际收支逆差 黄金铸币外流 本国货币供给降低 本国物价水平降低 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增强 本国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的机制 49 弹性分析法1 弹性分析法 ElasticitiesApproach 马歇尔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理论在外汇市场上的延伸 假设条件 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 不考虑资本流动 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其他条件 包括收入 偏好等 保持不变 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50 弹性分析法2 基本内涵 汇率变动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动 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变动 进出口商品数量变动 国际收支变动汇率变动能否影响到国际收支的变动 关键取决于 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51 弹性分析法3 马歇尔 勒纳条件 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贬值前贸易收支是平衡的 货币贬值后 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本币贬值 出口数量增加 进口数量减少 进出口品的外币价格下降 进口付汇减少 但出口收汇的变动方向不确定 马歇尔 勒纳条件就是保证汇率贬值所导致的出口数量上升的幅度大于出口外币价格下降的幅度 本币贬值将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 52 弹性分析法4 J曲线效应在短期内 贬值并不能立即引起贸易数量的变化 从汇率变动到贸易数量的变动需要一段时间 这是因为掌握市场信息 扩大贸易品产量等都需要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 贬值并不能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 反而可能导致其恶化 学者们将这种现象称为J曲线效应 J curveEffect 53 54 把贬值后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 货币合同阶段 Currency ContractPeriod 合同未变 折算汇率已变传导阶段 Pass ThroughPeriod 合同价格已变 数量不变或变化很小数量调整阶段 QuantityAdjustmentPeriod 价格和数量均发生变化 且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 55 对弹性分析法的评价 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 只考虑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而假定其他条件 如收入 支出等 保持不变 该理论没有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 本币贬值也会影响资本账户收支 假设各国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 这和实际情况也有很大差异 在应用该理论时 还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即弹性值难于计算的问题 56 乘数分析法1 乘数分析法 也称为国际收支的收入调节机制 自主性支出的变动会通过乘数效应影响国民收入 进而影响进口和国际收支状况 凯恩斯经济学在开放经济中的应用 假设 不考虑资本流动 国际收支差额就等于贸易差额 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 所有的价格 工资和利率保持不变 最初一国处于非充分就业 57 乘数分析法2 小型开放经济下的外贸乘数 58 乘数分析法3 MPS MPM越小 贸易乘数越大 投资和出口的自发性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长越多 考虑到国外回应的情况下 对外贸易乘数会变小 乘数分析法的评价其分析方法仍属于局部均衡分析法 假定非充分就业以及汇率 物价等保持不变 它同样没有考虑国际资本流动 因而它关于国民收入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分析也是不全面的 59 吸收分析法1 由Alexander 1952 年提出 并命名为吸收分析法 AbsorptionApproach 用公式表达为 国内总产出Y 总支出 C I G X M 国内总吸收为A C I G国际收支 贸易收支 为B X M则B Y A或 B Y A 60 吸收分析法2 吸收分析法就是将国际收支的价格调节机制和收入调节机制结合在一起 分析一国货币贬值对收入进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根据弹性分析法 一国贸易余额能否改善取决于进出口品的弹性 在Marshall Lerner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贬值可以刺激出口 增加逆差国的产出和真实收入 而这又会增加进口 从而部分抵消最初贬值所带来的贸易余额的改善 61 吸收分析法3 但是 在充分就业时 产出无法增加 只有削减真实国内吸收 即支出 贬值才能减少逆差 如果无法降低真实国内吸收 贬值使得国内物价上涨 则会完全抵消贬值所带来的国际收支改善 62 吸收分析法4 结论要通过贬值改善贸易余额B 必须Y上升或者A下降 如果该国一开始处于充分就业 产出或真实收入Y无法上升 只有降低国内吸收A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 降低国内吸收既可靠自发机制 也可采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降低国内吸收的自发机制 如果逆差国货币贬值能将财富从工资收入者手中再分配到利润所有者手中 贬值可以自动降低国内吸收 本国物价水平的上升会降低公众持有的真实货币余额 公众会减少消费 物价水平的上升将提高人们的纳税等级 也有助于减少消费 63 吸收分析法5 弹性分析法与吸收分析的区别 弹性分析法强调的是需求面 并隐含地假设经济未充分就业 因此只要对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需求增加 总可动员国内资源满足该需求 吸收分析法强调的是供给面 并隐含地假设对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需求是充分的 两种方法都很重要 需要同时考虑 64 吸收分析法的缺陷 主要优点 一般均衡分析法 结合了宏观经济的诸多变量 具有较强的政策配合涵义 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主要缺陷 忽略了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 仍把贸易收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其分析不够全面 65 货币分析法1 货币分析法 Monetaryapproach 20世纪六十年代末由RobertMundell和HarryJohnson提出 是货币主义在国际经济领域里的运用 该理论将国际收支完全视为货币现象 货币是导致国际收支波动的长期影响因素 也是调节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的关键 66 货币分析法2 假定前提经济始终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 价格短期内可以灵活调整 这意味着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出 小型开放经济 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利率完全由国际市场决定 国内的价格 利率对国际市场没有任何影响 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67 货币分析法3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市场均衡 68 货币需求的增加或者由基础货币中国内部分的增加来满足 或者由国际储备的流入满足 国际收支的顺差是因为货币需求的增长快于基础货币中国内部分的增长 国际收支的逆差是由于基础货币中国内部分的增长快于货币需求的增长 固定汇率制下 货币当局无法控制本国的货币供给 控制货币在国际间的流动是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唯一办法 但储备货币发行国可以在固定汇率制下控制其货币供给 货币分析法4 69 货币分析法5 浮动汇率制下 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立即通过汇率的自发变动进行纠正 而无需改变国际储备 因此 一国可以控制货币供给 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70 三元悖论 71 对货币分析法的评价 强调了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层面和货币政策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 但其假设不一定符合现实条件货币需求函数不一定稳定 一国进出口品的价格与利率未必与国外保持一致 货币供给不影响实际产出 充分就业条件不一定满足 72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73 1 临时性的不平衡 短期的 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 2 结构性的不平衡 影响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 影响国际收支 政局动荡自然灾害 逆差趋势 世界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经济结构没有及时地调整 逆差趋势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74 3 周期性不平衡 经济周期性不平衡 高涨繁荣阶段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投资增加前景看好 进口需求增加国外资金流入 逆差趋势顺差趋势 危机萧条阶段 国内经济生产萎缩 投资减少前景黯淡 进口需求减少国外资金流入 顺差趋势逆差趋势 75 4 货币性不平衡 货币发行过多 利率下降 投资需求增加国外资金流出 物价上涨 逆差趋势 货币发行过少 利率上升 投资需求减少国外资金流入 物价下降 顺差趋势 76 5 收入性不平衡 国民收入增加 进口需求增加 逆差趋势 国民收入减少 进口需求减少 顺差趋势 77 6 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78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79 纸币本位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80 浮动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81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局限性 现实生活中的市场体系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如市场结构的不完整性 资源缺乏完全流动性 信息的不完全性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自动调节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由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环节很多 自动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收入 价格 利率 汇率 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波动可能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自动调节机制无法解决社会制度 生产力国际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82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融资政策外汇缓冲政策需求调节政策支出增减政策 财政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供给调节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 83 外汇缓冲政策 国际收支赤字 外币供小于求 本币供大于求 本币贬值压力 货币当局反向操作 卖出外币 买进本币 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均衡 缓解本币贬值压力 国际收支盈余时一切情况反过来 适用于临时性 季节性的国际收支失衡 84 需求调节政策 支出增减政策 货币和财政政策 适用于由总需求因素引起的外部失衡 国际收支逆差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收紧银根提高利率 消费投资减少资本流入增加 改善CFA 提高税率减少开支 减少投资和消费 总需求减少国内物价降低 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BP改善 85 支出转换政策1 汇率政策 国际收支赤字 外币供小于求 本币供大于求 本币贬值压力 本币贬值 出口竞争力增加 BP改善 适用于根本性的外部失衡调节 86 支出转换政策2 直接管制外汇管制对汇价的管制对外汇交易量的控制贸易管制对进口 关税 配额 进口许可证对出口 出口信贷 出口补贴和出口信贷优惠 适用于结构性的外部失衡调节 87 供给调节政策 即结构政策 用于调节社会总供给 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需要较长的时间 88 政策搭配 外汇缓冲政策 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是只针对于外部平衡而进行的调整 不会影响国内经济状况 而支出增减政策和供给调节政策则是着眼于内部平衡的调节 内外平衡一致 内外平衡不一致 外部逆差内部经济过热 外部逆差内部经济萧条 89 习题 1 下列表述哪个不正确 A贷方交易会导致从外国收款 B借方交易会导致向外国付款 C贷方交易记为 D复式记帐法指一笔交易记录两次 2 资本流出 A指外国在本国资产的减少 B指本国在外国资产的增加 C导致向国外付款 D上述所有 90 习题 3 当本国进口商品 并在三个月后付款 应贷记 A经常帐户B单方转移C资本和金融帐户D官方储备4 本国企业支付给外国股票投资者的股息应 A借记资本和金融帐户B贷记资本和金融帐户C贷记储备帐户D借记经常帐户 91 习题 5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是A 经常帐户借贷方金额相等B 资本金融帐户借贷方金额相等C 自主性交易项目的借贷方金额相等D 调节性交易项目的借贷方金额相等6 本国企业支付给外国劳工的报酬应 A借记资本帐户B贷记资本和金融帐户C贷记储备帐户D借记经常帐户 92 习题 7 不属于纸币流通下的国际收支理论为 A弹性分析法B吸收分析法C货币分析法D物价现金流机制8 证券投资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A资本账户B金融账户C错误与遗漏项目D国际储备项目 93 第三章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构成与作用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94 一 国际储备的含义 国际储备 InternationalReserve 是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备用于对外支付 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各种形式资产的总称 国际储备的特点 官方持有较大流动性可自由兑换性被各国普遍接受 95 国际储备的构成 1 黄金储备 2 外汇储备 3 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4 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96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 国际清偿能力 Internationalliquidity 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以及该国潜在的对外借款能力 即向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 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能力 国际清偿能力 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 潜在的对外清偿能力 国际储备 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 97 二 国际储备的来源 国际收支顺差 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来源经常项目收支顺差 债权性资本项目收支顺差 债务性IMF分配给成员国的特别提款权中央银行在国内收购的黄金 98 固定汇率制度下 国际收支差额 储备资产增减金额 经常帐户差额 资本与金融帐户差额 错误与遗漏帐户 99 2000 2008年我国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顺差及外汇储备增加额 亿美元 100 101 2004 2006年我国国际储备构成 亿美元 102 三 国际储备的构成 黄金储备 1 作为国际储备的黄金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 2 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原因 黄金非货币化 备用的第二线储备 持有黄金的成本较高 103 黄金储备的优点 可靠的保值手段属于一国主权范围内 可自行控制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的不足 流动性较差 需换成外汇后再支付 盈利性较差 不能生息 所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黄金已不能直接用于国际间支付 但IMF仍然将黄金储备列入国际储备统计中 104 外汇储备 1 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外汇储备约占全球国际储备总额的85 左右 2 外汇储备的变化 20世纪30年代前 英镑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几乎成为唯一的储备货币 20世纪70年代后 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趋势 美元地位下降 日元和欧元明显上升 但至今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105 储备头寸 ReservePosition 1 储备头寸是指IMF成员国在IMF普通帐户中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 又称普通提款权 2 储备头寸包括 成员国向IMF认缴份额的外汇部分 认缴总额的25 余额 基金组织用去的本国货币持有量部分 3 储备头寸在国际储备中占比很小 不到5 106 特别提款权 1 特别提款权是IMF按成员国基金份额无偿分配的一种帐面资产 2 特别提款权的特征 人为创造 无偿分配 使用受到限制 3 特别提款权可以用于政府间结算 可以用于偿还向IMF的借款本息 经货币发行国同意后可以兑换成外汇 但不可以支付商品与劳务的款项 也不可以兑换成黄金 107 四 国际储备的作用 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短期失衡 动用储备弥补长期失衡 在经济调整的时候 用储备弥补作为缓冲充当干预资产 维持汇率稳定充当信用保证 作为政府对外借款的保证 支持本国货币价值稳定的信心 108 第二节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一 最适度国际储备量一国对其国际储备总量的管理 从根本上说就是使国际储备量保持在适度水平上适度太少 则不足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和保持对外信用 太多 则形成资金闲置和浪费 多支付管理费用 黄金 或者多承担汇率风险 109 影响最适度国际储备量的因素 经济开放和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经济越开放 对外贸易依赖程度越高 所需的IR越多 货币的地位货币是国际储备货币 则需要的IR越少 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固定汇率需要的IR更多 因为货币当局需要干预外汇市场 110 外汇管制的程度外汇管制越严格 需要的IR越少 对外筹集应急资金的能力筹资能力越强 需要的IR越少 对外债务规模外债越多 所需IR越多 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等于该国的边际投资收益率与国际储备资产利息率之差机会成本越高 持有IR越少 111 确定最优储备量的数量指标 与GNP的比例 成正比 4 与进口额的比例 三个月的进口额 全年进口额的20 40 与国内货币供给的比例 固定汇率制国家 10 20 浮动汇率制国家 5 10 与外债总额的比例 30 50 与短期外债的比例 100 112 第四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外汇市场第三节外汇交易 外汇的含义和种类汇率及其标价方法汇率的种类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的概念与分类 113 外汇的含义 动态含义 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的行为 即货币兑换或国际结算的过程 静态含义 广义 指可以清偿对外债务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或债务 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SDRs其他外汇资产 114 狭义 以外币表示的 可直接用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清算的支付手段 指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 支票和银行存款等 必须是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 外国钞票不算外汇 必须存到银行才算 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 由于不能直接用于支付 所以也不属于狭义的外汇 115 116 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即期外汇 spotforeignexchange 又称现汇 是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 远期外汇 forwardforeignexchange 又称期汇 是买卖双方签定有关交易数量和汇率的合同 约定将来某天办理交割手续的外汇 与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相对应 外汇的种类 117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汇率的概念也称汇价或外汇行市两国货币的比价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118 汇率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 DirectQuotation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包括中国 一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例 我国的汇率标价1 7 10 一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上升 表示外币升值 Appreciation 本币贬值 Depreciation 一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下降 表示外币贬值 本币升值 119 间接标价法 IndirectQuotation 目前只有英 美等国采用 一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例 英国的汇率标价1 2 08 一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上升 表示本币升值 外币贬值 一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下降 表示本币贬值 外币升值 120 汇率的分类 买入汇率 卖出汇率 现钞汇率外汇市场上通常以双向报价的方式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注意区分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 100 RMB 826 42 828 9 前一个是买入价 后一个是卖出价 间接标价法 1 1 9301 1 9331 前一个是卖出价 后一个是买入价 买卖价差即为银行利润 一般为1 5 银行同业交易的价差较小 批发价 121 中间汇率 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的算术平均值 主要用于外汇分析 新闻报道和企业内部核算 现钞汇率 银行购买外币钞票的价格 有利息 运费和手续费损失 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是指银行买卖外币支付凭证的价格 直接划拨入帐 银行买入外钞所出的价格低于买入各种形式的国际结算凭证的价格 卖外国现钞时 则根据一般的 即一般支付凭证的 卖出汇率 不再单列 122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 SpotRate 又称现汇汇率 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当时和两个营业日内进行外汇交割所采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 ForwardRate 又称期汇汇率 是指买卖外汇双方预先签订合约 决定在未来某一日按协议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123 远期汇率的报价 直接报价 与即期汇率报价方式相同 即直接把各种不同价格期限的远期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报出来 银行对一般顾客通常采用这种报价方式 另外日本 瑞士等国的银行间交易也采用直接报价法 124 远期差价 即报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额 也称为掉期率 SwapRate 这个差额通常用点数表示 每个点为0 0001 直接标价法下 远期汇率大于即期汇率 外汇 升水 AtPremium 表示外币坚挺 远期汇率小于即期汇率 外汇 贴水 Atdiscount 表示外币疲软 当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时 称为平价 AtPar 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 升水 贴水 125 间接标价法下 远期汇率小于即期汇率 表示外币升水 远期汇率大于即期汇率 表示外币贴水 当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时 称为平价 AtPar 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 升水 贴水 126 远期差价的表示也要区分不同的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 远期升水 小数 大数 远期贴水 大数 小数 间接标价法 远期升水 大数 小数 远期贴水 小数 大数 127 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选择某一货币为关键货币 制定出本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 这一汇率就称为基本汇率 它是确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外币之间汇率的基础 套算汇率例如 假设外汇市场上汇率报价为1欧元 1 13美元 1美元 1 1976加拿大元 则可以算出欧元与加拿大元之间的汇率 1欧元 1 13 1 1976 1 353288加拿大元 128 交叉相除法1 基准货币相同 即基准货币相同而标价货币不同 求标价货币之间的比价 例 国际外汇市场某银行报出美元兑瑞士法郎与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如下 1美元 1 2464 1 2469瑞士法郎 1美元 108 64 108 69日元求 瑞士法郎和日元的汇率 129 计算方法 1 银行可用108 64日元购买1美元 接着用1美元从客户手中买入1 2469瑞士法郎 因此银行买入1瑞士法郎需支付108 64 1 2469 87 13日元 2 银行卖出1 2464瑞士法郎 可得1美元 接着用1美元购买108 69日元 因此银行卖出1瑞士法郎需收到108 69 1 2464 87 20日元 130 因此 在美元标价法下计算交叉汇率 是将两项基准汇率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分别交叉相除 规则是小数字除以大数字得买入汇率 大数字除以小数字得卖出汇率 131 交叉相除法2 标价货币相同 即基准货币不同 标价货币相同 求基准货币之间的比价 例 国际外汇市场某银行报出非美元报价法的澳元 澳大利亚元 与新元 新西兰元 的汇率分别为 1澳元 0 7350 0 7360美元1新元 0 6030 0 6040美元求 1澳元兑新元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132 计算方法 澳元兑新元的买入汇率 澳元兑美元的买入汇率 新元兑美元的卖出汇率 0 7350 0 6040 1 2169澳元兑新元的卖出汇率 澳元兑美元的卖出汇率 新元兑美元的买入汇率 0 7360 0 6030 1 2206 133 因此 在基准货币不同 而标价货币相同的情况下 求两种基准货币之间的汇率 其计算方法与推理过程与上例相同 也是将两项基准汇率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分别交叉相除 规则是小数字除以大数字得买入汇率 大数字除以小数字得卖出汇率 134 同边相乘法 适用于基准货币与标价货币均不同的汇率 如美元标价与非美元标价之间例 国际外汇市场银行报价如下1美元 1 4860 1 4870瑞士法郎1英镑 1 5400 1 5410美元求 1英镑兑瑞士法郎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135 计算方法英镑兑瑞士法郎的银行买入汇率 英镑兑美元的买入汇率 美元兑瑞士法郎的买入汇率 1 5400 1 4860 2 2884英镑兑瑞士法郎的银行卖出汇率 英镑兑美元的卖出汇率 美元兑瑞士法郎的卖出汇率 1 5410 1 4870 2 2915 136 因此 在美元标价法和非美元标价法各占其一的情况下计算某一基准货币与另一标价货币比价的方法 是将两项基本汇率的买入汇率与买入汇率及卖出汇率与卖出汇率同边相乘 规则是小数字乘以小数字得买入汇率 大数字乘以大数字得卖出汇率 137 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 名义汇率就是现实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 名义有效汇率是以该国与其他各国经济往来的密切程度为权重 经该国货币对各国货币的汇率进行加权平均所得到的 实际汇率 是用两国价格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所得的汇率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分别用R和e表示 直接标价法 外国和本国的价格指数分别用Pf和P表示 则有实际有效汇率是对实际汇率的加权平均 138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是指由一国货币当局 财政部 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 规定的汇率 例如 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 单一汇率 SingleRate 是指国家机构只规定一种汇率 所有外汇收支全部按此汇率计算 多重汇率 MultipleRates 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货币规定一种以上的汇率 是外汇管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目的在于限制资本的流入或流出 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139 双重汇率 是多重汇率的一种 对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同时规定两种不同的汇率 官方结算和非官方结算出口和进口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市场汇率 MarketRate 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所使用的实际汇率 随着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浮动 因此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比价 140 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效率 有效市场 EMH EfficiencyMarketHypothesis 的概念最初是由法玛 Fama 在针对证券市场而提出的 外汇市场的有效性理论也就是 有效市场 理论在外汇市场中的应用 法玛认为 当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 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 在有效市场中 无论选择何种证券 投资者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 法玛根据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种类将有效市场分成三个层次 弱式有效市场 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其差异在于各自所涉及 141 的信息是不同的 弱式有效市场中的信息 仅指以往的证券价格信息 半强式有效市场的信息 包括所有公开可获得的信息 强式有效市场中的信息 包括了所有的信息 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在有效的外汇市场上 汇率作为资源分配的信号 它必须能够包括所有未来市场发展的相关信息 并成功地将其传播给市场的供求双方 142 依赖于获得信息的不同 外汇市场有效性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 弱有效性 WeakEfficiency 是指外汇市场上的当前价格 即期汇率 只包含了过去价格中包含的所有信息 即信息的获得仅局限于远期汇率的过去水平上 第二 半强有效性 Semi StrongEfficiency 指外汇市场上包含了所有过去价格中包含的信息 同时也包含了任何公开得到的信息 则外汇市场是半强有效的 143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远期汇率的过去价格或影响汇率的一些信息如利率 通货膨胀率等 在半强有效的市场中近似于假设参与者是理性预期的 第三 强有效性 StrongEfficiency 指外汇市场上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 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所有信息公开化 任何投资者的盈利都不会在平均利润之上 非正常利润对任何交易者来说都是不可能的 这是强有效的外汇市场 144 第三节外汇交易 外汇交易的种类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 固定交割日的远期交易和择期交割日的远期交易 掉期交易套汇交易 145 掉期交易 掉期交易 SwapTransaction 又称时间套汇 TimeArbitrage 是指同时买进和卖出相同金额的同种货币 但买进和卖出的交割期限不同的外汇交易 规避汇率风险的一种方式 套期保值衍生市场中最基本的交易方式 146 掉期的方式 即期对远期 SpotAgainstForward 指在买进或卖出一种即期外汇的同时 卖出或买入相同金额该种货币的远期最常见的掉期交易形式期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大都为1星期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月 147 掉期交易的典型例子 抛补套利 抛补的套利 coveredinterestratearbitrage 指套利者在把资金从甲地调入乙地以获取较高利息的同时 还通过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的乙国货币以防范汇率风险 148 非抛补的套利 非抛补的套利 uncoveredinterestratearbitrage 所谓非抛补的套利 主要是利用两国市场的利息率差异 把短期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市场调到利率较高的市场进行投资 以谋取利息差额收入 149 掉期的应用 跨国公司的现金管理 假定美国一母公司有多余流动性美元 这一状况将持续3个月 该母公司在英国的子公司暂时缺少流动性英镑 这一情况也将持续3个月 如何安排掉期业务 来规避汇率风险 英镑 美元的掉期交易 母公司可以在即期市场上买英镑卖美元 并将得到的英镑借给其子公司 同时在远期市场上卖英镑买美元 以便抵补子公司在未来偿付英镑的汇率风险 150 即期对即期 SpotAgainstSpot 常见于银行同业间的隔夜资金拆借是在买进或卖出一笔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另一笔同种货币的即期交易两笔交易的交割日期不同 在成交后的第二个营业日交割 并在第三个营业日做反向交易 因而这种掉期交易又称明日对次日交易 Tomorrow NextonRollover 151 远期对远期 ForwardAgainstForward 指同时买进并卖出同一种货币同种金额的不同交割期限的远期外汇 也就是买进某种货币某种期限的远期的同时卖出该货币另一期限的远期 一般银行在承做远期对远期换汇交易时 通常会将他拆为两个即期对远期的外汇交易来做 152 套汇交易 套汇交易 ArbitrageTransaction 是指利用国际间同一时刻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 通过贱买贵卖外汇谋取市场间差价的交易行为 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 153 直接套汇 直接套汇 DirectArbitrage 又称双边套汇或两角套汇 即利用同一货币在两个不同的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 同时在两个外汇市场上通过贱买贵卖的方式赚取利润的行为 如 纽约外汇市场 1 us 1 9670伦敦外汇市场 1 us 1 9770套汇方式 在纽约市场上 买英镑卖美元在伦敦市场上 卖英镑买美元 154 间接套汇 间接套汇或多角套汇 IndirectorMultilateralArbitrage 是指利用在三个获三个以上的外汇市场上的三种或三种以上货币间汇率差异同时贱买贵卖从中赚取汇率差价收益的行为 例如 法兰克福外汇市场 DM1 0 20 纽约外汇市场 DM1 US 0 40 伦敦外汇市场 1 US 1 90在伦敦外汇市场用美元买入英镑 然后在法兰克福外汇市场把英镑兑换成马克 在纽约外汇市场把马克兑换成美元 155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资产市场理论 156 一 汇率决定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汇率决定的基础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汇率决定理论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157 一 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金币本位制流通中的货币 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制度特征金币可自由熔铸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和金币可自由输出入结算方式 金币或黄金 158 汇率标准 铸币平价 两国铸币含金量之比 汇率的决定基础 铸币含金量 重量和成色 现实汇率受市场上外汇供求状况的影响 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汇率波动的界限 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 分别为汇率波动的上下限黄金输送点与铸币平价之差为黄金运杂费由于黄金运杂费很少 所以汇率波幅也很小 159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