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指导老师 付峥嵘学号 121312040学生 杨昭明 绿色 低碳 可持续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ECO CITY 1 生态城市的概述 2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缘起 3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案例分析 目录 4 生态城市建设适宜技术 1 生态城市的概述 1 2 1 3 SubTitle 1 1 生态城市概述 城市复合的生态系统示意图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1 1生态城市概述 生态城市的概念 2002年9月 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正式通过了 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 该宣言认为生态城市 首先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 全而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 经济 政治 社会和文化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运用生态工程技术设计城市 乡镇和村庄 以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开展翔实的城市生态规划和管理 促使有关受益者集团参加规划和管理过程 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 促进综合性的行政管理 建设一类高效的生态产业 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 和谐的生态文化和功能整合的生态景观 实现自然 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1 2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模型 气候 能源 矿产水 土地 生物气 日照 交通 铁路公路 内河铁路 航空港口 教育 就业 居住 交通供应 文娱 环境医疗 冶金 电讯 石油 化工 机械建材 森林 食品 纺织 皮革造纸 文教 其他 建筑 基建勘探 建设 信息 电讯情报 出版新闻 农业 农 林 牧 副 渔 科教 科学教育 文化艺术 金融 金融保险 信托 贸易 商业外贸 旅游服务 饮食 1 3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2 生态城市的缘起与内涵 2 2 2 3 SubTitle 2 1 生态城市的缘起与内涵 生态城市的分类 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生态城市 Eco city 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 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 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 就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响应 标志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开始 生态城市 概念以反对环境污染 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其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扩展 2 1生态城市缘起与内涵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的最早起源于霍华德 EdwardHoward 田园城市 理论 强调要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绿地的原则 通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 英格兰列契沃斯 Letchworth 是由霍华德设计并于1903年建成的田园城市 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 仍然保持着较为宜人的居住环境 目前 生态城市实践活动已经遍布全球各地 这些正在实施 或在研究准备阶段的城市 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体现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这些项目各自的特点 生态城市大致可分为8种类型 2 2生态城市的分类 2 3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最有效的还是政府主导 公众和社会团体支持的模式 3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案例分析 3 2 3 3 SubTitle 3 1 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对比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3 1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3 1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德国埃尔兰根 为解决25年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生态问题 政府率先执行 21世纪议程 有关决议 综合生态规划编制与实施 采取多种节地 节能 节水措施 修复生态系统 成为德国 生态城市 的先锋 日本东京 自70年代开始直到80年代 多学科领域专家共同系统地研究了东京生态系统和城市规划特征 取得一系列宝贵成果及成功经验 美国加州的伯克利 重视自然特征 以步行尺度确定中心服务半径400米 次中心200米 围绕中心就近发展 鼓励土地混合使用及高密度开发 继承与保护历史文化 创建慢速街道系统 利用风力发电 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太阳能 地热为城市提供能源 芬兰的维累斯 Vuores 基本规划目标 保护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地形地貌 维护区域宝贵自然特征 保持生态多样性 改善地区微气候和现有水系统 规划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 紧密结合自然 实现城市结构 功能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森林中的 绿色地区 优美的自然环境 丰富多样的生态结构是该区域最核心的个性特征 上海东滩生态城 上海实业与奥雅纳工程顾问合作 规划总面积84平方公里 人口50万 启动区域12 3平方公里 最大承载人口8万 它的规划理念是致力于创造一个生态可持续的 经济充满活力的城市 未来城市的大部分废弃物将被回收并制成生物质能以产生能源 此外将成为没有任何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零碳城市 反例分析 伪生态建设 东滩生态城规划范围内绝大多数用地不属于城市建设用地 且现状生态环境良好 未来城市开发行为势必将破坏现状生态环境 现状东滩拥有大量湿地 是上海重要的碳汇点 零碳城市理念相对湿地碳汇不具有生态提升作用 3 2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对比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但在建的案例与示范区相对独立与完整 考虑的问题复杂而全面 国外早已开始计划和实施具体生态城市建设 并取得一些成功经验 但规模相对小 其做法也是在具体的技术层面 成熟而易于推广和借鉴 以城市规划为指导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 重视资源能源的节约与开发 广泛应用生态技术 基础条件不同 组织形式不同 公共参与程度不同 涵盖的范围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AND 3 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关注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 标准 途径和法规体系的建设 上述几点既是今后我国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 同时也是难点所在 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实施及管理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尖锐 存在 伪生态建设 现象 缺乏相应的政策 法规体系指导 缺乏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技术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资金缺乏 投融资渠道单一 缺乏成熟的规划理念 技术与方法 组织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生态意识淡漠 生态文化缺失 4 生态城市建设适宜技术 4 2 SubTitle 4 1 生态城市人居的支撑技术 生态社区 4 3 生态城市相关标准 4 1生态社区理念 1 生态型规划理念 理念1 模式理念 理念3 蓝绿灰棋盘格局 理念2 机动车车速渐变体系 理念4 指状绿楔渗透 生态社区理念 2 社区及服务设施的分级配置理念 一基层社区 一居住社区 一城市片区 4 2生态城市人居的支撑技术 开放灵活的街坊系统构成的高品质 高可达性街区 通过综合措施达到100 绿色建筑和95 可再生能源 行人 非机动车和公交优先的安全便捷的交通 垃圾作为资源充分回收利用 健康的卫生标准和水环境 废水 雨水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高品质的自然生态和人工绿化环境 生态城市的人居环境 紧凑 混合 方便 安全 能源技术 太阳能光热技术秸秆燃烧技术浅层水平埋式地源热泵 浅层锚杆 技术末端低温辐射技术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等 气候 水文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利用自然风创造良好 风环境 以解决热岛效应和通风问题的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植物节水绿化技术 水资源循环示意图 绿色交通系统 通过混合功能的城市布局减少机动车的出行量 鼓励就近就业 引导发展新型的生活方式 比如在家工作 订单式购物等 将过去以小汽车为主导的城市道路系统改变为行人 自行车和公交优先的道路系统 创造对行人和自行车友好的环境 使其较少受到机动车的干扰 大力推广绿色能源 引入不同技术层面的最优方式 在探索高技术交通模式 如轨道交通 可能性的同时 鼓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机肥项目可持续发展策略方案
- 电动拖拉机功能模块集成方案
- 滑坡治理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 住房公积金合同
- 胁迫欺诈订立的合同
- 电解水制氢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 工商租房合同
- 招聘服务合同
- 2025-2030极端气候条件下辣椒全球产区分布格局变动预测
- 2025-2030极地科考装备用低温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韧性退化机理与工艺改进
- 河道清淤疏浚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自考美学章节练习题
- 研究生学术表达能力培养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环境工程》英文版和《环境工程》编辑部
- 初中英语趣味竞赛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SL-T+712-2021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 出口监管仓库货物入仓清单
- 肉桂课件讲解
- MOOC 大学计算机基础-广西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
- 机巷回撤皮带机安全技术措施
- 培养小学生有效使用数学草稿本方法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