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两种.doc_第1页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两种.doc_第2页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两种.doc_第3页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两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的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策略: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需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乎”是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补出省略了的语句。如:许之,夜缒而出。注意:补出的省略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特殊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水面)风平浪静”。将文言文中带修辞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 、敬词、谦词等,联系上下文正确翻译。总之,翻译时要有得分点意识,抓住关键词语,注意固定结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修辞方式等,联系语境来翻译。词类活用有规律1名词的活用:若名词带宾语(几个名词连用)、在动词前作状语即为活用。如:晋军函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动词的活用:若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某种动作行为相关的人或事,即活用为名词。 如: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到达的人。3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作名词。如:与吴巨有旧。形容词后带宾语,或形容词作谓语,但直译词义出现文意不通的情况时,则活用为动词。如:火尚足以明也 (游褒禅山记) 明:照明。翻译下列语句必修一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劝学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1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6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1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18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19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