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期末复习题(四)1、 选择题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人类的色盲 B人类的白化病 C无籽西瓜 D玉米的白化苗2生物变异的主要 来源是基因突变,这是因为基因突变( )A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B能产生新的基因 C导致有害突变较多 D突变率很低3一个染色体组应当是(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来自父方的全部染色体 D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B由于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C由于内外因素干扰,使DNA复制发生差错D基因突变虽然能产生新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5对单倍体的正确叙述是( )单倍体的含义A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C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D生殖细胞中的一组染色体6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A干扰减数分裂的进行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D使细胞连续进行染色体复制7利用单倍体育种的突出特点是( )A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B可获得无籽果实C突变率大大提高 D能迅速获得纯系,缩短育种年限8用二倍体植物的配子与同源四倍体植物的配子结合,产生的新个体(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9一对夫妻生育的子女中性状差异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影响10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它的一个卵细胞及胚乳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A7 21B7 63 C21 42 D21 6311某植株基因型是Rr,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基因型可能是( )ARRrr BRR和rr CRr DRr和rr12导致人类发生廉刀型贫血症的最根本原因是( )A缺氧时,红细胞呈镰刀型 B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C合成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D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13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 )A培养技术操作简便 B诱导出苗成功率高 C植株生长迅速 D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14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A7条 B14条 C21条 D42条15由于杂交而产生的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不遗传变异 D染色体变异16生物体产生新的基因是由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等位基因的分离17下列生物的性状中都是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组是( )A 无籽番茄和无籽西瓜 B人类的白化病和矮杆水稻C无籽西瓜和人镰刀型贫血症 D无籽番茄和棉花的短果枝18对用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出的植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植株为六倍体 B此植株高度不育C此植株为单倍体 D植株细胞内含三个染色体组19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从形态和大小方面分为8种,由此可知韭菜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20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加倍 D染色体结构改变21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所得的无籽番茄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单倍体2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植物,将其花粉离体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所有成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2种,11 B2种,31 C4种,1111 D4种,933123、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24、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症D多指症25、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B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26、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 B9/19 C1/19 D1/22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 B C D2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8、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5与-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C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29、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从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A诱变育种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 D单倍体育种30、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B白细胞介素C青霉素D乙肝疫苗31、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能自主复制 不能自主复制 结构很小 成分为蛋白质 环状RNA 环状DNA 能“友好”地“借居”A BC D32、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B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能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33、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 B32 C50 D6433、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34、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35、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多选)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36、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37.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 43% B. 48% C. 52% D. 57%38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等位基因、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在某处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39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40. 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5和32.5 B. 55和42.5 C45和42.5 D. 45和32.54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42.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二、非选择题43下图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将_滴在幼芽上,其目的是_。(2)图中5是种子,其种皮细胞含有_染色体组,胚细胞含有_染色体组。(3)图中6是_倍体植株,它的花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_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4)图中6植株开花时,接受了_倍体的花粉,授给花粉的目的在于_,其原理是_。与此同时,胚珠未能发育成种子是由于_细胞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的受精卵,于是形成了_。(5)基因突变按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两种,如果是前者,应发生在细胞_分裂的_期,如果是后者,应发生在_分裂前的_期,例如,人的癌症是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发生的突变,它应属于上述两种突变中的_。如果突变导致突变型后代,则属于_。44、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两个品种培育、三个新品种的过程, 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由图中 获得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过程是 ,过程是 (2)由图中 获得过程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表示 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 (3)由图中获得时,Aabb所占比例为 ,由图中 获得时,Aabb所占比例为 。 (4)图中、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 (5)品种为 倍体,它接受花粉后结 (有、无)籽果实。 (6)和是否可看成同一物种? 。阐述理由 。(2分)46、1979年,科学家将鼠体内的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胰岛素。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下图回答: (1)图中2、5、3、7表示通过_的途径,获得_的过程。(2)图中3代表_,在它的作用下将_和_切成_末端。(3)经9_的作用将7、6“缝合”形成8_DNA分子。8往往含有_基因,以便将来检测。(4)图中10表示将_的过程,为使此过程顺利进行,一般须将11用_处理,以增大11细胞壁的_。(5)11表示8随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进行_。(6)如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发现了胰岛素,说明_。47、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3)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48、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2的 基因型为_,-1的基因型为_,如果-2与-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此项研究的结论_。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层拆除施工方案(3篇)
- 福田深水井施工方案(3篇)
- 咸宁庭院假山施工方案(3篇)
- 施工方案优化钢筋(3篇)
- 二装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 新春趣味猜谜题目及答案
- 写意头像测试题目及答案
- 小羊和狼数学题目及答案
- 蓝色画风初中新生入学指南
- LY/T 3408-2024林下经济术语
- 肾内科医生进修总结汇报
- 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案例
- 无人机驾照考证知识题
- 肺栓塞课件完整版本
- 心电监护的并发症及预防
- 风电场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生态经济学-杨建州-课件专题
- 《民用无人机作业气象条件等级 植保》
- 香港借住合同范例
-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程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