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精 气 血 津液淄博市中医院高淑玲 第六章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8 目的要求 1 熟悉精 气 血 津液的基本概念2 了解精 气 血的生成和运行3 掌握精 气 血 津液的生理功能4 熟悉气的分类 津液的输布特点5 了解精 气 血 津液之间的关系人体基本五大生命物质系统 它们是人体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精 气 血 津液 这些物质是如何生成 运行 变化 怎样发挥它们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精 一 精的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是人体生命的本源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的含义很多 有广义 狭义之分 狭义 专指肾精中具有生殖功能的一种物质 又称生殖之精 这是精的本始含义 从精华 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 人体之内的血 津液 髓以及水谷精微等精微物质 均属于精的广义范畴 水谷之精 由饮食化生广义五脏六腑之精 水谷之精输布于脏腑肾精 禀受于父母 充养于水谷之精 三 精的功能 1 促进生长发育 先后天之精的相辅相成使肾精逐渐充实 化生的肾气也逐渐充盛 充盛的肾气促进和维持了人体的生长发育 2 促进性机能成熟 维持生殖机能 生殖作用 形体发育成熟到一定年龄并能产生 天葵 使人体具备生殖机能 有利于繁衍后代 父母将生命物质通过生殖之精遗传给后代 后代的生命遗传物质即是新生命的 先天之精 因此 精是生命的本原 3 生髓化血 肾髓可以生髓 髓充养骨骼 使骨骼健壮 牙齿坚固 充养于脑 则生理功能发挥正常 精可以转化为血 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肾精充盛则肝有所养 血有所充 故精足则血旺 精亏则血虚 精化血的另一层意义是指精作为精微的生命物质 即可单独存在于脏腑组织之中 也可不断融合于血液中 4 滋养 防御作用 精能滋润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各官窍 精化生气 气有保卫机体 抵御外邪入侵的能力 1 先天之精 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与生俱来 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生命物质 主要藏于肾 2 后天之精 又称 水谷之精 是指出生之后 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 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 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 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 藏之于肾 充养肾藏的先天之精 二 精的生成 第二节气 真气 元气 精气 经气 中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阴气 阳气 五脏之气 天气 地气 山气 谷气 水谷之精气 运气 岁气 节气 四季之气 五行之气 正气 邪气 寒气 湿气 呼吸时气的出入 活动时随汗而出的蒸蒸热气 这是古人对气的朴素而直观的认识 加之在气功锻炼中体悟到气在体内的流动 于是人们在朴素认识逐渐积累的基础上 进行推测 联想逐渐形成了人体之气的概念 一 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 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由先天之气 先天之精化生 肾中之气 后天之气 水谷之气 自然之清气组成 人体之气充斥在人体各个组织结构中 弥散在有形实体周围 是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气的生成 一 来源先天 源于父母之精气 后天 水谷精气 自然之清气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 即元气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后两者又合成为后天之气 即宗气 三者结合而成为一身之气 称为 人气 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成胚胎 人尚未出生之前 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 成为人体之气的根本 先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灵枢 称之为真气 难经 称为 元气 原气 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成为水谷之气 简称 谷气 布散全身后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部分 二 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 肺为气之主 生气之主2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之气主要来源3 肾 命门 主先天 为元气之根本总之肾的生理功能与先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 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与后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 三 气的生理功能 一 推动作用 指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1 激发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 例如 元气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生殖机能和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相反 如果元气不足 则人体生长发育迟缓 生殖机能减退 2 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3 推动血液的生成 运行 4 推动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排泄 总之 气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气能推动和激发人体所有脏腑经络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一方面表现在气以自身运动来推动精血和津液有形物质的代谢 气的推动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三 气的生理功能 二 固摄作用 指气对体内液态物质 精 血 津液等 有固护 统摄和控制不使其无故丢失的作用 保证他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1 固摄血液 使血行脉中不溢脉外 2 固摄汗液 尿液 唾液 尿液 肠液等 控制其分泌量 排泄量 防其无故流失保证他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3 固摄精液 防止妄泄 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 则可能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大量丢失 如气不摄血 可以引起各种出血 气不摄津 可引起自汗 多尿 小便失禁 流涎 泄泻等 气不固精可引起遗精 滑精 早泄等 三 气的生理功能 三 营养作用 指气具有营养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作用 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 营养各组织器官 是各组织器官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四 温煦作用 指气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 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 使人体温暖 消除寒冷 1 温暖机体 维持体温的恒定 2 温煦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 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3 促进血液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 循环 施泄 输布 得温而行 得寒而凝 难经 气主煦之 素问 气实者 热也 气虚者 寒也 发挥温煦作用的气是人体之阳气 若阳气不足 产热过少 可见虚寒性病变 表现为畏寒喜暖 体温低下 脏腑活动减弱 运行迟缓等 发挥凉润作用的是人体之阴气 若阴气的凉润作用减退可出现低热 盗汗 五心烦热等虚热性病变 三 气的生理功能 五 防御作用 指气有卫护肌表抗御邪气的作用 1 抵御外邪的入侵 素问说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气的防御功能正常 则邪气不易入侵 若气的防御作用低下 势必不能抗邪 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生疾病 素问说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2 驱邪外出 防止病邪损害机体 当邪气入侵人体某一部位时 机体正气就会聚集该处 发挥抗御邪气 驱邪外出的作用 因此气的防御功能正常 则邪气不易入侵 或虽有邪气入侵也不易发病 既使发病 也易于治愈 气的防御功能决定着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转归 三 气的生理功能 三 气的生理功能 六 气化作用 泛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 精微物质之间 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以及废物的排泄等 精 气 血 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各种变化 饮食物 水谷精微与糟粕水谷之精 血 津液精 气 血 津液之间的转化等等 四 气的运动 升 降 出 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升是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如呼出浊气 降是指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气流向下经鼻 喉而进入肺脏 即是入也是降 出是指气由内向外的运行 呼气由肺经喉 鼻而排出体外 即出又升 入是指气由外向内运行 如吸入清气 即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之气的运动 肺主宣发肃降肝胆气主升发脾气主升清 胃主降浊肺脾肾主水液运化 有升有降 素问六微旨大论 故非出入 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 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 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的根本 气的升 降 出 入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中止 五 气的分类 气的名称很多 可以从三个层次分类 一 人身之气 二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三 脏腑 经络之气 气 人身之气 先天之气 元气 后天之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脏腑经络之气 1 概念 元气是人体原始之气 根本之气 是人体最根本 最重要的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 原 真气都指先天之气 2 生成 主要禀受于先天 先天精气所化 充养于后天 水谷精气 自然之清气培养 肾中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胚胎时期即已存在 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 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 因此 元气充盛与否 不仅与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是否充盛有关 若先天之精不足导致的元气虚弱者 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 3 分布 元气藏于肾中 命门 赖三焦循行达布全身 难经 命门者 原气之所系也 三焦者 原气之别使也 元气发于肾 以三焦为通路 循行全身 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里 无处不到 发挥其生理功能 成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一 元气 一 元气 4 生理功能 1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与肾气的功能类同 肾精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 所化生的气为先天之气 元气的盛衰变化体现于机体生 长 壮 老 已的自然规律 2 激发和调节各脏腑 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例如 元气既能使心神兴奋 又能使心神宁静 既能发挥推动 兴奋 化气 温煦等属阳的功能又能发挥宁静 抑制 成形 凉润等属阴的功能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元气推动和调控下进行的 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亏少或元阴 元阳失衡都会产生较为严重病变 二 宗气 1 概念 宗 汇聚 宗气是指由谷气 水谷之精化生 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聚集于胸中之气 又称大气 动气 灵枢五味称为气海 又称膻中 2 生成 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 属后天之气范畴3 分布 积聚于胸中 贯注于心肺 走息道 上循咽喉 蓄于丹田 注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 灵枢 五味 灵枢 邪客 说 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 而行呼吸 宗气一方面上出于肺 循喉咙而走息道 推动呼吸 一方面贯注心脉 推动血行 4 生理功能 1 贯心脉以行气血 推动心脏的搏动 调节心率和心律 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 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 凡气血的运行 心搏的力量及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 宗气充盛则脉搏徐缓 节律一致而有力 反之 则脉来燥急 节律不规则 或微弱无力 2 走息道 行呼吸 出声音 宗气上走息道 推动肺的呼吸 因此 凡是呼吸 语言 发声皆与宗气有关 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 语言清晰 声音洪亮 反之 则呼吸短促微弱 语言不清 发音低微 3 另外 宗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对先天之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先天与后天之气相合 则成一身之气 由于禀受予父母的先天之精的量是有限的 其化生的原气也是一定的 因而一身之气的盛衰 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 而宗气的生成 又取决于脾 肺两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及饮食营养是否充足 因此 一身之气的不足 即所谓气虚在先天主要责之肾 在后天主要责之脾肺 二 宗气 三 营气 卫气 1 概念 营气 卫气是宗气自心肺向全身流布所分出的两种气 营气 行于脉中 偏于内脏 富有营养 在脉中营运不休 卫气 行于脉外 偏于脉外 具有温煦 防御作用 2 生成 肺吸入之清气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 同宗气 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 皆以受气 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 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 灵枢 营卫生会篇 营气 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水谷之精化生水谷之气 其中由精华部分所化生的营气 并进入脉中运行全身 内入脏腑 外达肢节 终而复始 营周不休 卫气 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水谷精微化生水谷之气 其中剽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 运行于脉外 不受脉道的约束 外而皮肤肌腠 内而胸腹脏腑 布散全身 3 生理功能 营气 1 营养全身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 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都得到营气的滋养 由于营气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了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因此营气的营养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 2 化生血液营气注于脉中化为血液 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营血关系密切 可分不可离 即所谓营血并称 灵枢 邪客 荣气者 分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以化为血 属阴营气与津液调和 共注脉中 化成血液 保证了血液量的恒定 卫气 1 防御作用 护卫肌表 抗御外邪 布达于肌表 起到保卫作用 抵御外来的邪气 使之不能入侵人体 因此 卫气充盛则护卫肌表 不易招致外邪侵袭 卫气虚弱常感受外邪而发病 2 温煦作用 温煦脏腑 肌肉 皮毛 保证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卫气充足 温阳机体 可维持人体体温相对恒定 3 调节作用 启闭汗孔 调节体温 汗液 属阳调节控制腠里的开阖 促进汗液有节制的排泄 第三节血 一 概念 血是运行于脉中 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基本物质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 血在脉中循行于全身 所以又将脉成为 血府 二 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 它们在心 肝 脾 胃 肺 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 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 化生为血液 化生之源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 肾精也是血液的基本物质 相关脏腑的功能 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 是谓血 说明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 吸取其中的精微物质 即所谓汁 其中包括化为营气的精专物质和有用的津液 两者进入脉中变化成红色的血液 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化为血 营气者 分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 营血并称 精血同源 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化源相同 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 互相转化 并都有儒养和化神等作用 三 血的功能 一 濡养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血液充盈 脏腑组织得养 面色红润 肌肉丰满 皮毛润泽 运动自如 耳聪目明 反之面色萎黄 肌肉瘦削 肌肤干涩 毛发不荣 肢体麻木或运动失灵等 二 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化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血液充盈 神志清晰 精神充沛 感觉灵敏 思维敏捷 反之 血液亏耗 精神疲惫 健忘 失眠 多梦 烦躁 惊悸 神智恍惚 谵妄 昏迷等 四 血的运行 一 循行方式 行于脉管之中 流布全身 环周不息 二 相关因素 1 脉道的通利 血液的充盈 脉道完好无损畅通无阻 血液质量与血液的清浊 粘稠状态有关 气的推动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 3 脏腑的协调 心主血脉 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如心气不足 血运无力 形成血淤 肺朝百脉 肺主一身之气 辅心推动血行 布散全身 肺气不足宣降失司 导致血淤 脾主统血 脾统摄血行 使血不逸出脉外 脾气虚弱统摄无力产生多种出血症状 肝主藏血主疏泄 肝贮藏和调节血量 维持正常血运 肝失疏泄 肝气上逆而致出血 抑郁不畅 可致淤血等等 2 气的协调 第四节津液 一 概念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基本物质 津 其性清稀 流动性大 布散体表 皮肤 肌肉 孔窍 渗入血脉 起滋润作用者为津 液 其性稠厚 流动性小 灌注入骨节 脏腑 脑髓之中 起濡养作用者为液 二 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 通过脾胃的运化及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完成 散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精 这是津液的生成过程 胃主受纳腐熟 吸收饮食水谷的部分精微 通过小肠泌别清浊 大肠的吸收 胃 小肠 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 上输于脾 通过脾气的传输作用布散全身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肺为水上之源 肺接受脾传输来的津液 一方面通过宣发将津液向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布散 一方面通过肃降将津液向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输布 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向肾和膀胱输送 素问 经脉别论 三 津液的功能 一 滋润和濡养作用 津 质地清稀 滋润 滋润皮毛 孔窍 滋养肌肉 液 质地浓稠 濡养 充养骨髓 滑利关节 补益脑髓 二 化生血液 津液 渗入脉中 化生血液成为血液重要组成部分 津液还有调解血液浓度的作用 当血液浓度增高时 津液就渗入脉中稀释血液 并补充血量 当机体的津液亏少时 血中之津液可以从脉中渗出脉外以补充津液 由于这种脉内外的津液互相渗透 机体因而可以根据生理病理变化来调节血液的浓度 保持了正常血量 起到滑利血脉的作用 由于津液和血液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 两者之间又可以渗透转化 故有 津血同源 之说 三 运输废物 调解体内外环境皮肤 排汗膀胱 排尿 四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食气入于胃 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素问 经脉别论 一 运行途径 布散全身 灌溉四旁 二 相关因素1 脾 肺 肾 三焦功能的正常 2 经脉通利 3 气的蒸腾气化 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 脾气的运化 肺气的宣降 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同利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除尿液和汗液来完成 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 精与气的关系 1 生理 1 精气并称 精气 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 2 功能与属性不同 精属阴 气属阳 3 精能化生气 脏腑之阴精能化生阳气 4 气能化生精 气盛则精盈 气的运行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 肾中之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 且赖后天之精充养 只有全身之气充足 功能正常 才可也运化 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 五脏六腑之精充盈流注于肾而藏之 5 气能固精 使精聚而充盈 不致无故耗损 外泄 2 病理 1 精亏则气衰 2 气虚则精亏 二 精与血的关系 1 在生理上相互关联 精血同源 精血互生 都是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化源相同 两者之间互相滋生互相转化 2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精血亏虚 头晕眼花 须发早白 腰膝酸软 遗精 崩漏等 血液以后天水谷精微为主要生成来源 肾精赖后天水谷之精不断充养 血液也可以化生为精 以不断补充和滋养肾之所藏 使肾精充实 血液充足则精足 反之血液虚少则精亏 三 精与津液的关系 1 在生理上相互关联 同生同化 水谷之精包含津液在内 2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精亏则津液不足 津液亏虚可引起精亏 四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阳 血为阴 一 气之于血 气为血之帅血的生成 运行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1 生理 1 气能生血 气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铁站防疫人员管理制度
- 房产项目全方位解读
- 答辩技巧与策略
- 论文乱象面试题及答案
- 急救药物精准管理与安全使用
-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及安全操作
- 静脉药物输注的精准护理策略
- 儿童青少年肥胖评估护理查房
- 工程资料员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按揭买卖合同(含维修基金缴纳)
- 2024-2029年中国热成型钢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年四川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人员招聘13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工业设备故障预测与维护
- 2023福建宁德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1人)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体检表(叉车)
- 《旅游学概论》第五章
- 2022年版初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复习题库(汇总版)
- 国际合资协议合同范本
- 车间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应用pdca管理方法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水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