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1页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2页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3页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4页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 2010 11 27 内容 简介李斯特氏菌属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性实验室危害及其预防检测程序快速检测方法 李斯特氏菌属 李斯特氏菌属 Listeria 普遍存在于环境中 最新的分类学研究表明 其分为六个种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 绵羊 伊氏 李斯特氏菌 Listeriaivanovii 英诺克 无害 李斯特氏菌 Listeriainnocua 斯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seeligeri 威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welshimeri 格氏李斯特氏菌 Listeriagrayi 在李斯特氏菌属的六个种中 只有两种致病菌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伊氏李斯特氏菌可以引起老鼠和其他动物发病 但是 其中通常只有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人类的李斯特氏菌症 listeriosis 相关 因此 李斯特氏菌中最有检测意义的是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生物学特性 菌体形态及染色特征 革兰氏阳性 小的 类似球形杆菌 0 4 0 5 0 5 2 m 在有些培养基中稍弯 两端钝圆 单个 成短链 细胞彼此连成V形 或成群的细胞沿长轴方向平行排列 在较老的或生长不良的培养物中 可能形成丝状 20 25 周生鞭毛运动 在37 只有较少的鞭毛或1根鞭毛 无芽孢 无荚膜 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 在20 25 培养有动力 穿刺培养2 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 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 生长温度范围为2 42 也有报道在0 能缓慢生长 最适培养温度为30 37 pH范围pH4 4 pH9 6 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在固体培养基上 菌落初始很小 透明 边缘整齐 呈露滴状 但随着菌落的增大 变得不透明 在5 7 的血平板上 菌落通常也不大 灰白色 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 溶血环 在0 6 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 TSAYE 琼脂上 用45 角入射光照射菌落 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 菌落呈兰色 灰色或兰灰色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氧化酶阴性 能发酵多种糖类 产酸不产气 如发酵葡萄糖 乳糖 水杨素 麦芽糖 鼠李糖 七叶苷 蔗糖 迟发酵 山梨醇 海藻糖 果糖 不发酵木糖 甘露醇 肌醇 阿拉伯糖 侧金盏花醇 棉子糖 卫矛醇和纤维二糖 不利用枸橼酸盐 40 胆汁不溶解 吲哚 硫化氢 尿素 明胶液化 硝酸盐还原 赖氨酸 鸟氨酸均阴性 VP 甲基红试验和精氨酸水解阳性 生物学特性 血清型 根据菌体 O 抗原和鞭毛 H 抗原 将单增李氏菌分成13个血清型 分别是1 2a 1 2b 1 2c 3a 3b 3c 4a 4b 4ab 4c 4d 4e和 7 致病菌株的血清型一般为1 2b 1 2c 3a 3b 3c 4a 1 2a和4b 后两型尤多 生物学特性 抵抗力 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 在土壤 粪便 青储饲料和食品中能长期存活 对碱和盐抵抗力强 60 70 经5 20min可杀死 70 酒精5min 2 5 石炭酸 2 5 氢氧化钠 2 5 福尔马林20min可杀死此菌 湿热灭菌 121 至少15min 和干热灭菌 160 170 至少1hr 可杀灭该菌 对紫外线和 射线敏感 该菌对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 四环素 已产生抗性 氨基糖苷类 氯霉素均敏感 流行病学 分布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土壤 地表水 污水 废水 青储饲料 动植物及其食品中均有该菌存在 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 并通过口腔 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寄主范围 哺乳动物 鸟类 鱼类 甲壳类和昆虫 流行病学 据报道 有1 10 的人类肠道中存在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4 8 的水产品 5 10 的奶及其产品 30 以上的肉制品及15 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 相关食品 鲜奶 巴氏消毒奶 奶酪 尤其是软奶酪 冰激凌 生的蔬菜 发酵过的生肉制作的香肠 生的和加工过的禽肉 各种生的肉类 生的和烟熏的鱼肉 约有85 90 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致病性及其治疗 该病的临床表现 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 新生儿 孕妇 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 呕吐 出血性皮疹 化脓性结膜炎 发热 抽搐 昏迷 自然流产或死婴 脑膜炎 败血症直至死亡 由该菌造成的脑膜炎的致死率可高达70 败血症的死亡率达50 围产期或新生儿感染的死亡率超过80 怀孕期妇女的感染 母亲通常能存活下来 抗生素治疗 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注射给药 或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起用药 感染人群 感染剂量未知 但与该菌的毒力和易感人群的年龄 免疫状态有关 易感者 孕妇 胎儿 围产期和新生儿的感染 接受皮质激素 抗癌剂治疗 器官移植治疗 艾滋病患者等免疫缺损者 癌症病人 尤其是白血病的患者 不太常见的报道 糖尿病 肝硬化 哮喘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年纪较大的人 没有免疫缺陷的健康的人 食用污染该菌尤其是大量污染该菌的食品后 也有患病的危险 致病机理 单增李氏菌的抗原结构与毒力无关 它的致病性与毒力机理如下 1 寄生物介导的细胞内增生 使它附着及进入肠细胞与巨噬细胞 2 抗活化的巨噬细胞 单增李氏菌有细菌性过氧化物歧化酶 使它能抗活化巨噬细胞内的过氧物 为杀菌的毒性游离基团 分解 3 溶血素 即李氏杆菌素O 可以从培养物上清液中获得 有 和 两种 为毒力因子 实验室危害 不是一种普遍的与实验室相关的传染病 目前只有少数有报道的案例发生 直接摄取是最普遍的一种感染方式 除此之外 暴露在该菌高浓度的气溶胶中 也可通过眼睛和破损的皮肤 粘膜进入体内造成感染 注意事项 生物安全2级 操作时应有相应的防污染设施 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 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 在直接接触有感染性的材料时 必须穿着实验服 戴手套和护目镜 怀孕的妇女应避免接触传染物 操作要求 溅洒 使气溶胶沉降 穿着防护服装 用纸巾轻轻覆盖溅洒处 加入1 次氯酸钠溶液 由周边向中心加 在清理之前要留充足的接触时间 30min 废弃 在废弃前应先采取净化措施 高压蒸汽灭菌 化学消毒 焚烧等 储存 在有适当标记的密封容器内储存 25g样品 225mlFB1增菌液 30 25h 1h 1mL转种10mLFB2增菌液 30 25h 1h VIDAS快速筛选 阴性 报告结果 阳性 继续鉴定 选择性培养基 显色培养基 OXA PALCAM 挑选可疑菌落 接种TSA YE 35 24h 接种TSB YE 蓝色菌落检验 典型运动检验 过氧化氢酶试验 革兰氏染色 溶血试验 动力试验 协同溶血试验 血清学试验 报告结果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流程 SN T0184 1 2005 API鉴定试验或生化试验尿素酶水解 硝酸盐还原 葡萄糖 甘露醇 麦芽糖 鼠李糖 木糖 七叶苷 TSIMR VP 增菌 目前常用的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增菌肉汤主要有半量Fraser肉汤 Fraser肉汤 FB UVM ModifiedUniversityofVermontbroth 也叫UVM1 LEB Listeriaenrichmentbroth 和BLEB bufferedListeriaenrichmentbroth 半量Fraser肉汤和Fraser肉汤 具有选择性和区别性 加入柠檬酸铁铵和七叶灵 起到区别的作用 李斯特氏菌可以水解七叶灵 与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反应 使培养基变黑 可直观的从培养液的颜色就可以判断是否有单核李斯特氏菌的生长 氯化锂 吖啶黄和萘啶酮酸作为选择性因子 半量Fraser肉汤与Fraser肉汤所用的添加剂一样半量Fraser肉汤 萘啶酮酸10mg L 吖啶黄12 5mg LFraser肉汤 萘啶酮酸20mg L 吖啶黄的25mg L UVM UVM只有选择性没有区别性加入萘啶酮酸和盐酸吖啶黄 作为选择性因子 虽然其中含有七叶灵 但是没有添加柠檬酸铁铵 不能发生黑色的颜色反应 LEB和BLEB 只有选择性没有区别性LEB是在TSB YE的基础上加入盐酸吖啶黄 萘啶酮酸和放线菌酮等选择性因子 加入的丙酮酸钠 有助于受损细胞的恢复 不含七叶灵和柠檬酸铁铵 无颜色反应BLEB是在LEB基础上加入缓冲体系 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 检测程序 分离 分离培养基有 OXA PALCOM LPM MOX等 分离原理主要是基于李斯特氏菌具有 D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能水解培养基中的七叶灵 产生七叶苷 与铁离子产生颜色反应而使菌落为棕褐色 并带有褐色晕圈 而致病性和非致病性李斯特氏菌病都能发生这种反应还有一些选择性显色培养基 如BCM ALOA CHROMagarlisteria Rapid L mono等 其原理主要是检测由毒力基因编码的溶血素 而此种溶血素只存在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伊氏李斯特氏菌中 因而可以很好的将此两种菌同李斯特属的其他种分开 OXA平板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ATCC1911748h 35 培养 OXA平板 无害李斯特氏菌ATCC3309048h 35 培养 显色平板 12h 24h 检测程序 鉴定 蓝色菌落检验 Henryillumination 典型运动 相差显微镜 轻微旋转或翻跟头动力试验 7天 伞形生长过氧化氢酶试验 阳性革兰氏染色 阳性短杆菌溶血试验 穿刺接种血平板硝酸盐还原试验 5天 阴性糖发酵试验 葡萄糖 麦芽糖和七叶灵 李斯特菌属反应均为阳性 除格氏李斯特甘露醇阴性 李斯特其他种甘露醇阴性 木糖和鼠李糖最有检测意义 动力试验 血平板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ATCC1911736h 35 培养 血平板 无害李斯特氏菌ATCC3309036h 35 培养 血平板 伊氏李斯特氏菌ATCC1911924h 35 培养 协同溶血试验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流程 GB T4789 30 2010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流程 FDA 25g样品 225mlFB1增菌液 30 25h 1h 1mL转种10mLFB2增菌液 30 25h 1h VIDAS快速筛选 阴性 报告结果 阳性 继续鉴定 选择性培养基 显色培养基 OXA PALCAM 挑选可疑菌落 接种TSA YE 35 24h 接种TSB YE 蓝色菌落检验 典型运动检验 过氧化氢酶试验 革兰氏染色 溶血试验 动力试验 协同溶血试验 血清学试验 报告结果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流程 SN T0184 1 2005 API鉴定试验或生化试验尿素酶水解 硝酸盐还原 葡萄糖 甘露醇 麦芽糖 鼠李糖 木糖 七叶苷 TSIMR VP 各官方方法比较 各官方方法比较 FDA 李斯特氏菌属的快速筛选试剂盒 Table2 ListeriaGenusDetectionTestKitsPrescribedforRegulatoryScreeningAOACOfficialMethod993 09 2000 Listeriaindairyproducts seafoods andmeats Colorimetricdeoxyribonucleicacidhybridizationmethod GENE TRAKListeriaAssay 3 14 AOACOfficialMethod994 03 2000 Listeriamonocytogenesindairyproducts seafoods andmeats Colorimetricmonoclonal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method ListeriaTek 5 15 32 AOACOfficialMethod995 22 2000 Listeriainfoods Colorimetricpolyclonalenzymeimmunoassayscreeningmethod TECRAListeriaVisualImmunoassay TLVIA 6 30 AOACOfficialMethod996 14 2000 Assurance PolyclonalEnzymeImmunoassayMethod 7 21 AOACOfficialMethod997 03 2000 VisualImmunoprecipitateAssay VIP 8 22 AOACOfficialMethod999 06 2000 EnzymeLinkedImmunofluorescentAssay ELFA VIDASLISAssayScreeningMethod 9 23 FDA 生化鉴定的替代方法 VitekAutomicrobicGramPositiveandGramNegativeIdentificationcards bioMerieux Hazelwood MO APIListeria bioMerieux Marcy l Etoile France whichdoesnotrequireanadditionalCAMPtestTheMICRO IDTMkit bioMerieux Hazelwood MO 1 24 permitsspeciationofListeriaisolatesiftheirCAMPreactionsareknownThePhenotypeMicroArrayforListeria BiOLOG Hayward CA isanotherrecentlyintroducedkit FDA 鉴定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试剂盒 Table3 TestKitsUsefulinConfirmingListeriaIsol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