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报批稿)嘉善县交通局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二一年十月编制单位:嘉善县交通局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项目顾问:樊关根(嘉善县交通局 局长)王 炜(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院长 教授 博导)项目负责人:朱忠民(嘉善县交通局 副局长)任 刚(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院长助理 研究员 博导)主要参加人员:李志杰(嘉善县交通局 副局长)钟小兵(嘉善县交通局 副局长)杨培谦(嘉善县交通局 副局长)林如初(嘉善县交通局 局长助理)李小音(嘉善县公路管理段 段长)周锦和(嘉善县港航管理处 主任)王荣海(嘉善县运管稽征所 所长)沈红军(嘉善县交通局 科长)赵 星(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博士生)周竹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博士生)张 磊(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硕士生)杜 轩(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硕士生)胡日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硕士生)刘 意(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硕士生)169 / 173目 录第一章概 述1第一节规划背景1第二节总体设计1第三节主要成果与结论3第二章“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评价11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1第二节综合交通发展成就19第三节综合交通发展评价30第三章“十二五”及中长期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分析38第一节综合交通发展环境SWOT分析38第二节“十二五”形势对综合交通发展的要求43第三节“十二五”及中长期综合交通发展战略46第四章“十二五”综合交通需求预测55第一节需求预测框架55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预测57第三节综合交通需求预测66第四节主要预测结果汇总75第五章“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方案77第一节规划目标77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78第三节交通运输服务95第四节支持保障系统107第六章“十二五”综合交通重点建设项目122第一节重点建设项目遴选122第二节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实施排序125第三节资金筹措等实施对策135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137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指标137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43第三节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144第八章综合交通现代化水平测评146第一节概述146第二节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153第三节交通运输服务现代化165第四节交通支持保障现代化167第五节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169第六节研究结论170第九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保障175附 图附图1:嘉善县区位图附图2:嘉善县综合交通现状图附图3:嘉善县城乡公共交通现状图附图4:嘉善县“十二五”公路网规划图附图5:嘉善县“十二五”航道网规划图附图6:嘉善县“十二五”公共交通规划图附图7: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图附图8:嘉善县远期综合交通规划图(2020年)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规划背景嘉善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嘉善县区位特点和发展条件,提出了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为总目标,把嘉善打造为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三角中心区经济重地、主动接轨上海前沿高地、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精致自然休闲区、现代农业精品区、现代农村样板区、和谐建设示范区和生态环境优美区,为嘉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新的宏伟蓝图。交通运输是嘉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推动嘉善全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对于进一步发挥嘉善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嘉善县确定了交通科学发展的定位,即“融入长三角综合交通网的前沿区、统筹城乡交通的先行地、区域交通科学发展的示范点”;以区域交通科学发展为目标,强化交通先行意识;以编制综合交通规划为龙头,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以打造民生工程为重点,推进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为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推进“十二五”交通事业发展,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全省乃至全国交通的科学发展总结出好经验,嘉善县交通局和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联合编制了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第二节 总体设计1、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紧紧围绕交通“两个率先”和“三大建设”战略目标,立足“三个服务”,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为契机,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以嘉善县区位优势和交通发展资源条件为基础,以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为要求,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方向,以彰显特色、深化示范为重点,坚持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转型发展,推动区域交通综合化、城乡交通一体化、交通管理智能化,构建安全、通畅、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嘉善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 规划原则n 坚持率先发展,推进嘉善交通现代化n 坚持和谐发展,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n 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区域交通综合化n 坚持转型发展,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3、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为嘉善全县。以2009年为规划基年,以“十二五”期间(20112015)为规划年限,部分内容适当展望到2020年。4、 规划内容n “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评价n “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战略n “十二五”综合交通需求预测n 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方案拟定n 综合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排序n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n 综合交通现代化水平测评5、 技术路线以国家、省、市、县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交通发展规划为指导,在重新审视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新阶段嘉善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要求出发,分析把握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科学预测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和需求,坚持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理念,突出强调衔接、优化、提升、整合,从战略上谋划嘉善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方向、重点和特色,以适应和支撑嘉善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发挥嘉善交通科学发展的示范作用。6、 规划依据n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n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提纲(浙江省交通运输厅)n 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n 嘉善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n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n 嘉善县公共交通发展规划n 嘉善县内河航道与港口规划n 嘉善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工作意见n 嘉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意见n 嘉善县已完成的各类相关专业规划及各行业发展规划第三节 主要成果与结论1、 发展现状评价1、 发展成就(1) 跨区域运输通道初步形成,对外交通联系显著增强;(2) 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逐步提升;(3) 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4) 桥梁建设和改造工程逐步推进,居民出行条件不断改善;(5) 交通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6) 在推进交通工作科学发展、实现“交通引领”上迈出了新步伐。2、 存在不足(1) 城乡交通网络布局不尽合理,对外通道能力有待提高;(2) 枢纽站场衔接不畅、内河码头发展滞后,公路、水路、铁路各运输方式之间发展不够协调,综合交通整体效益有待发挥;(3) 城乡公交一体化存在瓶颈性制约,交通公共服务水平和品位有待提升;(4) 交通管理智能化程度不高,道路运输支持保障系统建设滞后。2、 发展战略与需求预测1、 中长期发展总体战略未来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抓机遇、突出重点,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做好交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通过规划建设“三级网络、四个系统”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城乡集散交通网络、运输枢纽站场系统、城乡公共交通系统、现代物流服务系统、交通支持保障系统,对外交通实现同城化、综合化,城乡交通实现网络化、一体化,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实现均等化、优质化,运输服务和管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全面适应并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形成快速高效、便捷顺畅、集约环保、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可靠、智能、可持续的运输服务,将嘉善打造成为融入长三角综合交通网的前沿区、统筹城乡交通的先行地、区域交通科学发展的示范点。2、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结论表1-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年份2010年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36.60466.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6147198969第一产业比重(%)7.46.2第二产业比重(%)58.859.5第三产业比重(%)33.834.3常住人口(万人)72813、 “十二五”交通需求预测结论表1-2 交通需求预测年份2010年2015年综合客运量预测值(万人次)28805540综合货运量预测值(万吨)25004800综合旅客周转量预测值(万人公里)93210.7185855.4综合货物周转量预测值(万吨公里)293093.1722648.4客运方式分担(%)铁路1.21.5公路98.598.8货运方式分担(%)铁路3.64.0公路17.418.6水路78.078.63、 规划方案及重点项目1、 规划目标加快由高速公路、国省道、高等级航道、电气化铁路、客运专线组成的区域交通干线建设,进一步加密、升级与上海及周边地区联系的干线交通网络,建立一个内外协调、接轨上海、面向长三角的开放型综合交通网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运输格局;加快完善县域公路网络,各镇(街道)之间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结合“两分两换”新农村建设及其村庄布点,规划各建制村之间的农村公路,并逐步提升至三级公路标准,以构建并完善每个镇(街道)10分钟到高速公路、各镇(街道)之间互通直达20分钟、任意两个村之间40分钟互通的“102040”交通圈,基本实现城乡交通网络化和一体化; 以港航强县工程为依托,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建成以区域干线航道为主、支线航道为补充,结构合理、干支通畅、河海联运,与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相匹配的“两横两纵五支”内河航道网格局,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重点作业区作用突出的港口体系;优化完善城区公交和城乡公交线网,完成城乡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点建设,大幅度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使得公交成为城乡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以农村物流和内河物流为突破口,基本形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重点推进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建设、交通安保体系建设和交通行业管理体制创新,基本形成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支持保障系统。2、 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包括由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城乡集散交通网络组成的三级网络以及由综合运输枢纽站场、一般客货运输站场、客货运输集散站点组成的三层次运输枢纽站场系统。区域骨干交通网络规划总里程约260.09公里。其中,铁路28公里(电气化铁路15公里、客运专线13公里),公路148公里(高速公路63公里、一级公路85公里),航道59.09公里(三级航道33.5公里、四级航道9公里、五级航道16.59公里)。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和区域骨干公路网络共同构成了嘉善县干线公路网,布局方案为“四纵五横五联”,总规模260.05公里。规划等级为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其中高速公路63公里,一级公路110.05公里,二级公路87公里。城乡集散公路规划里程约700公里,道路等级逐步提升至三级公路标准。支线航道规划里程约82公里,原则上采用六级及以上航道建设标准。综合运输枢纽站场包括沪杭客运专线嘉善南站和新客运中心。一般客货运输站场共布局规划12个客运站、16个货运站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港口作业区)。客货运输集散站点主要包括客运港湾式停靠站、农村配送站。3、 交通运输服务旅客运输服务方面,“十二五”期间嘉善县将完善中心城区公交和城乡三级公交模式,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加大公交吸引力,实现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的突破。规划保留现有公交线路6条,调整线路4条,新增线路14条,2015年末嘉善城区共有24条公交线路。合理衔接城区公交与城乡公交,在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各镇条件的成熟度,逐步扩大镇区域公交车开通的范围,实现全县城乡公交由射线状向网络状分布的转变。根据公交枢纽布局规划,“十二五”期间建设人民大道停保场与环东路停保场,总面积达到2.3公顷。规划设置6处公交枢纽站,中心城区16个首末站,以及1个三级站、8个五级站的乡镇等级站。货物与现代物流发展方面,“十二五”期间嘉善县应对全县传统的货运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进行转型提升,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建成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规划搭建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物流政策三个平台,组建现代物流企业,健全和完善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姚庄现代物流园区和仓储配送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成姚庄航运枢纽、城关综合作业区、天凝作业区和西塘作业区。4、 支持保障系统“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两个建设、一个创新”,即: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建设、交通安保体系建设和交通行业管理体制创新。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由信息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平台、交通监控与指挥系统、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构成。交通安保体系规划建设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及相应的防眩设施和视线诱导设施。交通行业管理体制创新包括:建立“大交通”管理格局,推广“建管养运”一体化模式,大力培育交通运输市场,全面开放建设市场,推进交通投资主体多元化。5、 重点项目排序及投资估算表1-3 “十二五”综合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排序及投资估算表建设顺序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建设年限投资额(万元)备注铁路1嘉兴至江苏铁路客运专线客运专线20122015/投资主体为部、省等部门公路1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25公里、高速20112015/投资主体为部、省等部门,投资估算为10.0亿元2平黎公路嘉善南站连接线11.64公里、一级20112012300003嘉善至萧山公路嘉善段S206(丁凝公路改建拓宽工程)改建30.6公里、一级20112015126616部分投资由部、省等部门提供4丁栅至新埭(疏港)公路新建3.1公里、一级20112012170005平黎公路嘉善连接线新建3.55公里、一级2011201160006嘉善姚庄与杨庙公路省界段新建2公里、一级2011201280007陶庄至王江泾公路改建7公里、二级20132015100008陶庄至芦墟公路改建2公里、二级2013201530009干洪公路改建工程2.46公里、一级20112013260010嘉善杨庙至江苏汾湖公路省界段3.09公里、一级2011201212000航道1湖嘉申线航道建设6公里、三级20092011/投资主体为部、省等部门,投资估算为2.0亿元2丁诸线航道建设一期工程25.59公里、四级及五级20112015950003芦墟塘杭申线杨庙段航道建设工程8公里、三级20112015269004支线航道建设五级或六级2011201517800公铁枢纽1嘉兴至江苏铁路客运专线嘉善站一级20122015/投资主体为部、省等部门港口1姚庄航运枢纽建设工程201220155000总的投资估算为2亿,嘉善计划投资五千万,其余引进新加坡等国家的资金2城关综合作业区2012201520003天凝、西塘作业区建设工程201320152000其他1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建设201120112002农危桥改造工程100座2011201550003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约60公里2011201560004文明公路创建工程15公里2011201515005公路站房建设5座2011201515006县道危桥改造工程25座2011201515007公路安保工程10公里2011201515008县域公交优化建设工程2011201580009姚庄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工程20112014150010公路绿化218.8公里201120155000合计3956164、 综合交通现代化水平测评建立了由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交通运输服务现代化、交通支持保障现代化、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等4个准则层组成的综合交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在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准则层,目前公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评价值为0.926,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水运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评价值为0.647,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在交通运输服务现代化准则层,城际交通和城乡交通的总体状况良好,城乡公共交通车辆准点率的现代化率较低。在交通支持保障现代化准则层,目前嘉善的交通管理系统与现代化差距较大。需通过对交通指挥中心及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建设,完善对现有道路的监控和管理,以发挥现有道路最大的通行能力。在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准则层,嘉善在控制道路交通的大气污染及噪音污染方面成果显著,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而在交通能源消耗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尚需改善。通过以上的过程,可以综合得出2009年嘉善县的总体现代化水平为0.838;“十二五”规划年末的现代化水平将达到0.950,基本实现综合交通现代化。第二章 “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评价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 区位优势与发展纵览人问嘉善如何?有言为证:地嘉人善。再问嘉善如何?有诗为证:百里郊原似掌平,竹枝唱出尽吴声;走遍绿野停舟晚,灯火渔火相映明。具有六千年农耕文化的嘉善,为驰名中外的渔米之乡。它以特有的水乡、古镇和田园风光而闻名遐迩。嘉善地处沪、江、浙三地交界,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后院,又是浙江东部门户重地。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环境良好,素有“接轨上海第一站”之美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对外开放县市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30位。全县总面积507.68平方公里(土地部门2005年变更调查),辖6个镇和3个街道,户籍人口38.3万。改革开放以来,嘉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效益农业首屈一指,绿色(大棚设施栽培)、白色(食用菌栽培)、蓝色(淡水养殖)产业带三龙齐舞,瓜菜、蘑菇、畜禽、花卉、淡水产品等特色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以木业家具、电子信息、五金机械、纺织服装(服饰)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迅猛;开放型经济呈现喜人态势,利用外资综合水平列浙江省各县(市)前茅。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古镇西塘荣获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腾飞的新嘉善,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坚韧不拔、敬业争先”的嘉善精神为动力,着力打造长三角新兴现代化中等城市、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省际交界经济重地和江南水乡人文胜地。(1) 长三角新兴现代化中等城市。嘉善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中等城市新框架。不断完善的城市功能及不断提高的城市品位,使嘉善成为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城市。(2) 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嘉善具有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作用,不断改善接轨上海、开放发展的环境,打造“发展环境优、发展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发展活力强”的接轨上海前沿阵地。以接轨上海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全面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3) 省际交界的经济重地。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品质,嘉善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在电子信息、高档家具、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精密机械等行业(产业)培育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及海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使嘉善成为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的经济重地。(4) 江南水乡的人文胜地。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嘉善人文精神。嘉善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的同时大力保护水网湖荡湿地和历史文化名镇,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上海大都市后花园。2、 自然条件1、 地理位置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东经1204422121145、北纬304503631112。境域轮廓呈田字形,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吴江市和上海市青浦区。嘉善城区东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桥商务区60公里,西至杭州110公里,南濒乍浦港35公里,北接苏州85公里,处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平均高程3.67米。境内水系丰富,东西流向的有太河泾港、大寨河、圩水港、贺汇港、斜塘,南北向的芦墟塘等河流流经县域,是西水东泻的主要泄洪通道。汾湖,系湖州至上海的“湖申乙线”航道。全县总面积507.6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85.71%,水域占14.29%。2、 旅游资源嘉善旅游,首推西塘。西塘,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清单。老镇区内至今保存完好的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群,规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古老的江南水乡风貌形成了西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内有27座石桥、122条古弄和千余米长的廊棚,拥有西园、种福堂、石皮弄、根雕馆、纽扣博物馆、圣堂、七老爷庙、倪天增祖居等景点近20处。西塘已成为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之一。汾湖位于嘉善陶庄镇与江苏省吴江市交界处,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公里,总面积9700亩,古称分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分界湖。宋元时期,汾湖已成为江南有名的风景胜地。梅花庵位于嘉善魏塘街道,占地面积2987平方米,建筑面积1658平方米,是江南著名的文化旅游地,主要古迹和景点有:梅花庵、吴镇墓、梅花亭、八竹碑、草书心经碑以及吴镇陈列室等。3、 农业资源嘉善位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宜于作物生长。嘉善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围绕上海的“餐桌经济”,调结构,连市场,创品牌,目前已形成了魏塘街道、大云镇为核心区的“绿色产业带”,大棚设施栽培面积达10万亩,列全省第一位;以西塘镇、姚庄镇、陶庄镇为重点的“蓝色产业带”,淡水养殖面积达8万亩;以姚庄镇、干窑镇为重点的“白色产业带”,蘑菇等食用菌栽培面积达3350万平方尺,居浙江省第二位。瓜菜、蘑菇、畜禽、花卉、水产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蔬菜、蘑菇、蛋鸭和淡水鱼还被列为浙江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区。3、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嘉善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嘉善面临宏观经济形势最严峻的一年,也是合力拼搏、经受考验、奋发有为的一年。一年来,嘉善以“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为主线,以“招商引资攻坚年、项目推进深化年、服务效能提升年”为抓手,积极应对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迎难而上,破难而进,着力推进“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嘉善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0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32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之比为7.7:58.7:33.6;完成财政总收入33.4亿元,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97亿元,增长14%;合同利用外资4.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实际利用县外内资2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8亿元,增长18.6%,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00.1亿元,增长13.4%;进出口总额21.5亿美元,下降17.4,其中出口15.5亿美元,下降8.2;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1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0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12751元,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2009年底,嘉善总人口为38.3万人,比上年增长1.6,平均人口密度为754人/平方公里。根据“十一五”中期评估情况,以及2009年发展态势,预测到“十一五”期末,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指标基本能达到或超过原目标。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表2-1所示:表2-1 “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实施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目标06年实绩07年实绩08年实绩09年实绩基本评价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1214.616.514.510.5预计完成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63.964.765.86.4已完成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312.915.513.513.8预计完成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1320.126.12511预计完成5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8583.285.88686.4已完成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50087.1102125147预计完成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1214.91718.515.2预计完成8进出口增长率%1533.430.635-17预计完成9出口增长率%1531.827.825-8.2预计完成10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02.453.283.22.8已完成11实际利用县外内资亿元8015.623.42026.8已完成社会发展12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1.51.311.421.451.50已完成1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42.145.94646.2已完成14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人1000781851900956预计完成15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人21.781.921.922.01已完成16城镇登记失业率%4.53.63.23.23.5已完成17城乡劳动年龄段以上养老保险覆盖率%855080预计完成协调发展18城市化水平%6053555760已完成 19转移农业劳动力人4000612555005150已完成 20城乡居民收入比2:12.05:12:12:12:1已完成可持续发展21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150.894.944.47已完成22城市污水处理率%6052.365.86868已完成23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天330353346302335预计完成24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99.1298.898.898.2已完成2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00100100已完成人民生活26人口自然增长率2-0.5-0.921.5已完成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810.111.1910.8预计完成 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810.513.91011预计完成 29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2524.3524.5924.7525.12已完成 30城乡恩格尔系数%3541.441.34141暂未完成4、 城镇体系布局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集群的节点、交换的中心、流通的枢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和核心的作用。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过程,与交通运输的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嘉善辖6镇3街道,分别为西塘、姚庄、陶庄、天凝、干窑、大云、魏塘街道、罗星街道、惠民街道,下辖118个村名委员会,26个社区(居委会)。嘉善的城镇体系布局特征表现为“一主、一次、三片”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一主”指嘉善中心城区。“一次”即西塘县域次中心。“三片”即县域形成三片次区域的分区发展格局。依靠有利交通条件,结合自身特点,嘉善辖区下各镇积极构建特色产业。5、 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已经建立了雄厚的发展基础。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2%,人口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但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一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外向型经济最活跃、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嘉善隶属浙江省嘉兴市,与嘉兴市接壤或者临近的长三角大城市有上海、杭州、苏州、湖州,而松江区、余杭区、吴江市和吴兴区是嘉善到达这些城市的第一站,并且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良好的交通条件使得嘉善与周边地区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以下图表反映了嘉善周边同类城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生产总值对比情况、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情况,在人均指标方面嘉善与这些兄弟城市基本上处于同等水平。表2-2 嘉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绝对数增幅%收入增幅%绝对数增幅%收入增幅%松江区756.966.3209.589.22381010.5127269.8余杭区532.468.8100.0720.12608710.21395611.2吴江市825.111069.7816.02750510.61365610.0吴兴区227.5210.018.5710.2234797.2119239.1嘉善县227.3210.533.4111.02518010.81275111.0第二节 综合交通发展成就作为“融入长三角综合交通网的前沿区、统筹城乡交通的先行地、区域交通科学发展的示范点”,嘉善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十一五”期间,嘉善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交通运输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嘉善境内现有平黎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纵贯南北,申嘉湖高速公路、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北部有长湖申航线,中部有湖嘉申航线、杭申航线、芦墟塘航线,东部的丁诸航线跨越南北,5条航线共同保证了嘉善的内河航运;沪杭铁路复线穿境而过,沪杭高铁设站于嘉善,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框架,支撑和促进了嘉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9年,嘉善贯彻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开展六个一交通工程,即“编制一个规划、建设好一个客运中心、新建一批港湾式停靠站、改造一批农危桥、改造一条航道、贯通一条省道”,使交通建设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运行。1、 公路1、 公路网为实现嘉善县域外与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无缝隙衔接和县域内公路网络畅通,县城与镇、镇与镇、镇与村交通便利,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十一五”期间,嘉善加快了干线公路、农村联网公路的建设与改造。2006年至2007年,嘉善完成嘉善新埭公路(惠民段)拓宽改建、干洪公路(大中修)、丁栅外环线(大中修)等;新建连村公路76公里,实现全县村村通;全面完成撤渡建桥任务,完成农危桥改造61座。2008年完成申嘉湖高速公路姚庄连接线、洪下线、魏俞线、县域农村公路大中修等;完成农村联网公路建设46公里;新建、改造农桥,危桥80座。2009年新建乡道15公里,启动平黎公路嘉善西塘至省界段拓宽工程、客运专线嘉善南站至客运中心快速通道建设等;完成天凝至洪溪公路建设、改造农危桥81座。到2009年底,全县拥有通车公路总里程712.63公里,公路网密度140.4公里/百平方公里。以沪昆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320国道及平黎公路、兴善公路等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高等级公路里程达到140公里。具体情况详见以下图表。表2-3 2009年公路里程详细统计表(单位:公里)公路性质技术等级合计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准四级等外里程比例(%)行政等级国道14.7515.520000030.274.25省道22.2300000022.233.12县道028.7844.2087.89000160.8722.57乡道00031.08211.0700242.1533.98村道0016.3731.43129.0579.241.03257.1236.08合计里程36.9744.3060.57150.40340.1279.241.03712.63比例(%)5.196.228.5021.1147.7311.120.14100表2-4 2009年公路路面等级统计表合计路面等级分类有路面未铺装小计水泥沥青里程(km)712.63709.691506.241203.452.934比例(%)10099.5971.0428.550.412、 交通流量为了掌握区域路网中交通的现状资料,在县域范围内选择了9条主要公路路段,于2009年11月5日实施断面流量调查,观测车辆类型、断面流量等数据。经统计分析,9个调查路段24小时内交通流量及车辆类型数据如表2-5所示。表2-5 部分公路交通流量路段公路行政等级流量杨秀泾桥-汾湖县道11814嘉善-新埭县道9190洪溪-三店县道5708洪溪-下甸庙县道7106嘉善-西塘县道21088平湖-黎里规划省道38726西塘-丁栅县道2801魏中-俞汇县道10283320国道(嘉善段)国道12268各路段车型构成比例如表2-6所示,县乡道路货运量相较国道货运量小,县道上以摩托车、自行车、小客为主。表2-6 部分公路交通流量车型结构(%)所在路线小货中货大货摩托车小客大中客拖挂拖拉机特大货集装箱自行车合计杨秀泾桥-汾湖12.50.00.024.519.90.00.03.60.00.039.5100嘉善-新埭7.13.30.825.524.41.30.30.70.00.236.4100洪溪-三店5.86.03.127.754.61.50.60.60.00.10.0100洪溪-下甸庙9.44.41.921.920.42.20.40.00.30.039.2100嘉善-西塘5.54.71.819.434.73.40.60.60.50.428.6100平湖-黎里4.94.30.830.028.10.50.77.60.00.322.8100西塘-丁栅6.79.98.924.326.21.84.00.62.30.015.3100魏中-俞汇4.75.42.325.937.61.20.00.60.00.222.0100320国道嘉善段34.43.32.23.142.31.83.20.01.08.80.01003、 公路养护嘉善就公路养护管理探索出了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县镇二级管理机制,即县道养护由县公路管理段负责,镇村级公路养护由镇政府公路站负责,县级公路站进行行业指导。2009年11月,嘉善出台了嘉善县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公路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各镇政府协助管理、县级有关行政部门各司其职的乡村路政管理体系,并明确了乡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经费来源。姚庄镇在实施该管理办法后,自筹经费180万元建造公路管理站,以集中管理模式管理当地农村公路事务,作为镇一级公路站点,其功能、规模、软硬件设施均达到了较高标准,而且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同时,为保障人民的安全出行,嘉善正逐步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标志、标线和指路体系。近年嘉善公路养护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7 2008-2009年公路养护情况年份养护里程(km)总计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2008669.0915.520167.49242.95243.132009712.6330.26522.227160.87242.15257.124、 公路运输站场嘉善公路运输站场系统由客运中心、一般客货运输站场、运输集散站点三个层次组成,是提供运输组织、运输作业的客流、物流集散和转换场所。 于2010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的客运中心位于善江公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为一级汽车客运站,主要承担嘉善至周边地市的中长途客运以及至江苏各重要城市的长途客运,配套城乡公交客运和旅游客运服务,提供多种运输方式的中转换乘服务。一般客货运输站场作为快速客货运输集散、转换、组织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公路客货运站场及公交枢纽站及农村客运站等。到2009年止,嘉善已建成三级公交线终点回车场20个,西塘三级客运站,乡镇五级客运站9个。客货运输集散站点主要包括客运港湾式停靠站、农村配送站等。截至目前,嘉善共建成港湾式公交候车停靠站368个,基本实现城乡公交线路港湾式停靠站全覆盖(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5、 公路运输服务公路作为嘉善运输的主要方式,其运输能力的变化对综合运输产生极大的影响,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嘉善运输的变化与发展。历年公路客货运量见下表:表2-8 历年公路客、货运量表年份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总量(万吨)增幅(%)总量(万吨公里)增幅(%)总量(万人)增幅(%)总量(万人公里)增幅(%)2003315197451371200442735.6203813.22206650.685875020054618.02489722.21987-3.8638558.720064947.2256653.1380991.711220675.72007478-3.228734122070-45.764524-42.520084851.5291591.5228310.37179911.3200954412.24699661.3278622.063801-11.12、 水路1、 内河航道水路在嘉善综合交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内河港航建设,实施杭申线“四改三”,加快湖嘉申线等干、支线航道建设,建设红旗塘港区等内河港区。为建成内外相通、等级相配的内河航运体系,2006-2008年间,嘉善完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