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领导者的人文视野——王德峰.doc_第1页
当代领导者的人文视野——王德峰.doc_第2页
当代领导者的人文视野——王德峰.doc_第3页
当代领导者的人文视野——王德峰.doc_第4页
当代领导者的人文视野——王德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当代世界中的中国问题探源中国人所说的一个世纪指60年,西方计时观念一个世纪是100年。我们中国人讲,60一个甲子。建国到现在整整一个世纪了。但是以改革开放的时间来看,现在是30年,一半。那就还有半个世纪。胡总书记在改革开放30年的讲话中提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一听就知道,曾经有过动摇、有过懈怠、有过折腾。总结中国过去30年以来的进步,有三点,也许仅仅只有这三点:第一、消灭了普遍的贫穷,让10亿人不饿肚子了。第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第三、我们开始有街谈巷议的自由了。我们所付出的代价:1. 没有了社会正义体系。2. 民族找不到精神家园。独立于天天为生计奔波的弱势群体和时时处在风口浪尖的富豪阶层,衣食无忧而且有了一定悠闲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但是没有哪个阶层有生命幸福感。中国下一个30年的使命:1) 树立中国的价值观2) 重建社会正义邓小平当年一句:发展就是硬道理。让中国人发展起来了。现在我们又发现:发展不能不讲道理。所以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百家讲坛”现象的兴起表明我们的民族开始寻求真理了。目前中国的现状:功利主义,要么是集体功利主义;要么就是个人功利主义。这说明:我们的民族,没有精神家园。美国人的价值观是什么呢? 写在美元上的“in god and liberty, we trust”。显然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不可能照搬美国人的价值观。一来我们不信上帝,二来我们对自由也有不同理解西方的自由观念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中国的自由观念是感性的,因此我们无法照搬西方价值观。(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由并不很多人理解的自己的感受和意志不受制约地表达。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为了树立人的价值观,西方人给儿童读圣经,伊斯兰社会给儿童读古兰经,而今天的中国人给我们的孩子灌输的是电脑、英语,虽然还有钢琴、绘画等,也都是功利性的。这样一来的结果是,80后开始步入社会后面临的是迷茫。他们不得不痛苦地补课,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价值。二人文学问和社会生活2.1人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思想与知识的关系人文学包含的范畴如:哲、史、宗教、文艺、人类学、语言学等等这类。司马迁对记录历史的目的和任务概括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究天人之际”是指:感悟真理,就是探究哲学规律;“通古今之变”就是领会民族的命运轨迹。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和了解的科学知识越来越多,然而人文学科给我们做的是减法,帮助我们理解书有可读,有可不读,正如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道德经)这里的“道”就是智慧。智慧帮助我们选择。虽然知识一直在增加,然而智慧却一直停留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个时代。2.2“轴心时代”的古代智慧开启人类的文化命运公元前500年“轴心时代”, 几乎同时,四大古老的民族都诞生了自己的精神领袖中华民族孔子、老子,希腊苏格拉底、帕拉图,印度释迦牟尼,中东犹太教的先知。那个时候,古希腊人就开始了从数的概念来认知宇宙,认为宇宙自身的构造就是数的构造。毕达哥拉斯的数本院里的一直影响到今天。今日计算机科学的直接来源是莱布尼兹的数学模型,它的根源则是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理。人类对科学的认识,起源于哲学。先有哲学,再有科学。现今的领导者,不能不懂哲学,没有哲学常识,就不会有领导智慧。举例来说:了解哲学的人都知道,宗教和政治的斗争胜利者,永远都是宗教,而不是政治统治者。自古以来,所有宗教的产生都是这样,在宗教产生的初期,它最需要的就是:政治迫害。因为它需要殉道者的鲜血。(爱情某种意义上,也具有准宗教的性质,爱情需要的是苦难。)所以,身为政治领袖,如果去对一个宗教进行迫害,那就正好成全了它的发展。越迫害越壮大。哲学能增长我们的智慧。学知识,越学越多,但学知识智慧不一定越来越多。对于智慧的来源,佛家的说法是“宿慧”(慧能语),基督教认为来自于上帝的神恩。2.3阅读人文典籍与阅读人生我们应该阅读著名的人文典籍,还要阅读人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时,还要取决于慧根。智慧对人生的意义:境由心造。而心灵的力量源自人文学。2.4阅读人文典籍的独特价值养心。学习哲学史会发现,每当当今社会产生了什么问题的时候,都会诞生一批哲学家,而这些哲学家无一例外,都是对古代哲学进行了演绎、解释。在哲学,宗教、艺术这三个方面,任入一门,都可以助长我们的智慧。这些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领域。真理是对人类根基的思考,是对“道”的领悟。2.5我们民族创新的源泉:性灵的滋养与发挥中西方的文明有不通融性。中西方人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中华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中国人国民性格的改造造就了我们民族的进步。“制度的引进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甲午战争,我们认识到了船炮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我们认为制度不够先进,所以有了戊戌变法,但是在西方的英国和东方的日本获得成功的君主立宪制度也不能生根,所以有了辛亥革命;共和制度带来的依然是军阀割据,形式上说的是民主,但是他们用先进的制度做着老事情。(无论那时谁上台都想当皇帝,做皇帝做的事)于是有了五四运动,我们开始寻求国民性格的强健,那时开始启蒙“树立独立的国民性格”,这就是道德的自觉(自我发觉)。中国人习惯“他律”而不是“自律”。鲁迅说:中国文化就是奴才侍奉主子的文化。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国民改造的根本在于国民性格的改造。而这就是:“论道”,就是中国人对中国精神的理解。现在的80后,对于他们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第一桶金已经被60后70后挖完了,留给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重建社会秩序。而且80后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个人主义。这些为他们的变革提供了条件和历史时机。他们要实现:合理的个人主义。这在哲学上来说,就是在“论道”。哲学怎样“论道”?这一点在中西方是不同的。西方哲学的论道方式,以康德为例。Phenomena就是现象的意思,这个词是复数,它解释为:现象界。以人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身体。而no(u)mena,(拉丁文,所以要加一个u)就是,本体界。(也就是:智思体和意会体)在人来说,就是指person,个人。Personality,指个性人格。现象和本体哪个更真实?现象会变化,而本体不会,本体不朽。人的肉体会死亡,而人格可以永恒,对遗嘱的执行就是对人格不朽的承认和尊重。康德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两个世界即“现象界”和“本体界”。对本体界的承认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例如,街头一个年迈的老太太在卖水果,碰上一群饥肠辘辘的青年。现象界的描述就是“动物”和“人”,本体界则有“人格”,“货币”和“商品”。又如一群人打架被现象界的描述是高级灵长类动物在肉搏,而本体届的可能性有警匪之战、黑社会斗殴或人民起义。这里就有国家、警察等意义法则存在。两人的性爱是否为通奸,依据的是本体届的婚姻伦理定义。真理在本体届。本体又称智思体或意会体,而非被感知的事物。这样的理念,产生了欧洲近代文化精神:人格不可否定,人格神圣,人格不朽;人格神圣,所以本体人格拥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格神圣、规则神圣。(因为不朽的东西就是神圣的东西)在过去,西方宗教社会中,人与神的沟通都是通过教会的。教会把自己变成了神的化身和代言。马丁路德对此进行了改革,“每个人的良知和自由意识就让我们可以和上帝沟通了。”人格神圣和规则神圣,是经济学的基础。西方人看来,签字很神圣,因为签字代表“人格到场”。人格的到场了,还有什么不能相信呢!可是我们中国人对“签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中国人又怎样对待规则?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愿望不受阻碍地实现。这是东方人对自由的理解。西方认为自由是:当我们享受到,可以用普遍的法则来限制个别的欲望时,我们就获得了自由。中国人不崇尚规则,中国人讲“善”,讲情义。善的定义:美德在知识里面。中国哲学论道,首先要看论语。论语中核心的概念就一个:“仁”字。但是,在论语中,找不到对“仁”的定义。(西方哲学讲演绎,就是要找到一个定义,概念后才叫能上升为哲学。黑格尔对论语的评价不高,因为他正是带着这样的思想在读论语。)某英国汉学家来问我,什么叫“仁”。我对他说,你就读论语中,孔子对宰予说的那段话(David注:宰予问服孝道为什么要三年,一两年可不可以?孔子反问,那要看你心安与否。易中天教授在先秦诸子与百家争鸣中讲了同一个例子,并解释说为父母者怀抱襁褓三年,做子女的为了报这三年的恩,所以要服孝三年。)就可以了。后来,他来告诉我,他理解了:仁的标准就是:心安与否。仁,是一种生命情感。东西方的哲学发展过程都是追求真理的过程,这是追求真理的途径各不相同。西方人通过逻辑的演绎,在理性层面论道;东方民族则在情感的世界里追求真理的发源。所以中国哲学即中国人论道,不是理性地推理,找定义和规律,而是从生命情感中寻找真理。真理原始地发生在人的生命情感里。人类的生命情感里包含着生命的体验。从生命的感受中,把普遍的哲理阐发出来,这就是中国人论道的方式。读古典文集,就是读自己的生命感受,将自己散乱的生命感受上升为生命境界。儒家追求的是道德境界,道家追求的是天地境界,佛家则追求的是解脱境界。儒家思想让我们有德性;道家思想让我们得自在;佛学让我们获解脱。解脱生死苦恼,领会虚无。宋明儒学将三者合流,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精神。佛学,传入中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我们原来没有的词汇:觉悟、境界、心心相应、因果、缘。禅宗心学:至言去言。西方哲学训练人的理性思维,所以学术上的最高境界为哲学博士PhD。西方的民族,是宗教的民族;中华民族,是哲学的民族。真理,在生命情感里。基督徒做善事是为了死后灵魂升入天国,与上帝同在,与上帝一起做什么呢?当然不是行乐,那就只有与上帝一起沉思了;中国人行善的目的则很现实,为了灵魂转世到来世能过得幸福。中国哲学没有将物质与精神分离,中国人也没把肉体和灵魂分开。这体现在中国人对死后哀荣的展望。烧纸、烧房子、车子。中国人不曾把肉体和精神分离,所以传统的中国人拒绝捐献遗体。中国人对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理解也与西方的人格神圣不同,私有财产是感性幸福的保证,与人格无关。中国文化精神:感性生命的精神。西方文化精神:理性规范的精神。中国人无法接受离开生命情感的“理”。如果你违反交通法规,处理地警察正是你的亲戚,如果他只讲铁面无私的“理”,你肯定无法接受。我们对待规则的态度与自身的便利性高度相关:妨碍了自己时,就抛开。因为中国人文化精神是情和理的统一。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讲道理”的理也不是西方人头脑中的out of reason,而是指违背人之常情。企业也常遇到“契约原则”和“人情”的矛盾。基督教里灵魂最高境界是不受欲望的干扰,这一点恐怕不是中国人所能接收的,所以中国人不会在精神上认同西方文化,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也不是西化,而要使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重放光彩。比如说西医的基本原理是实体对抗实体,用抗生素对付细菌;而中医的手段是谋求改善人体功能系统,恢复人体小宇宙的阴阳平衡。西方哲学的理性逻辑必然导致市场化和资本化,西方文化传统在这种追求效率和价值理性的资本文明中具有天然的优势,西方哲学训练人的大脑。基督教安抚人的心灵,因为基督教的出发点是人有原罪,每个基督徒天生就有对“原罪”的恐惧和赎罪的愿望。东方哲学养心。当一个人失恋了向朋友倾诉,朋友劝导,“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理性的;然而结果怎样?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理智不能压制心灵和生命的感受;在东方哲学里,理性的真理是派生的;比如在婚姻的磨合中,男性的理性推理一般强于妻子,而女性依感受生命情感而做出的决定往往是正确的。东方哲学也许能解救世界的难题。生活的真理,没办法在逻辑中寻找和产生。不在脑里,在心里。这里所说的心不是:heart,也不是mind,英文中没有这个词,在德文中有一个词称之为:Germute。但是这个Germute还不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养心”的那个“心”。中国人所说的那个“心”是指:性灵。能够创造艺术品、能够洞见启发人的觉悟的那个“心”。这是一个科学无法研究的东西。“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因为人有自保的本能);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四个善端:恻隐之心、思让之心、羞愧之心)。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nature;孟子所谓的本性是指:人心,germute,是超自然的心。这种超自然的心就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中断自然物力在人体上起作用的力量,叫“心”。西方将这种力量叫:自由意志。一个饥汉抢劫银行,是因为他的胃需要食物,而食物需要钱,按其自然的生物学上“心”是合理的,而人之所以为人,则是还有一颗对自身行为负责任的,克制和摆脱自然欲望的心,这才是孟子所说的心,也就是超乎自然的心。哲学的题材就是germute,哲学只有在发现了这种“心”germute的时候,它才能称为“哲学”。我从哪里来?生物意义上的“我”的来源当然容易说清楚,而这里的我不是生物意义上的我,而是指那颗超自然的心。例如毛泽东当然不是他爹娘眼中的那个石伢子,而是。有佛门人士概括为凝聚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的“业”的合力。西方哲学也发现了这个“心”。在西方哲学中,这个心叫理性之心,是由苏格拉底、康德等哲学家通过逻辑抽象来演绎的;中国哲学中,这个心叫感性之心,是靠本性自悟的,就如慧能所指的“觉悟”和伽叶对如来拈花多应对的会心一笑。佛教中有“八识”就是五官的感知加上第六识意识,第七识为小我的摩那识,第八识是大我的阿拉叶识。中国哲学中“心”的最高境界可以叫“性灵”,是超乎于直觉、感悟和想象的“智的直觉”,就是艺术创造所依赖的那种力量。三宗教与当代中国宗教来自于心对虚无的体会。人活着被多种关怀(care)所牵扯。除了所有现实中的关怀外,究竟人生意义的是终极关怀。人知道红色必须有非红色,鱼儿知道有水必须离开水。理性无法理解虚无,因为理性只认识具体对象;存在也无法被理性知道,因为没有“虚无”的参照。人对“虚无”的理解和领悟来自于对死亡(特别是亲人的死亡)的恐惧。佛教把领会虚无的智慧叫般若智慧。人们从告别亲人的殡仪馆里出来的那两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