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 东 药 学 院教 学 大 纲课程名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适用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 营养与食品卫生系编二零零九年八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它包括两门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学科,即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的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为改善人民的营养状况,保障食品卫生与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增进人民的体质做出贡献。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充分认识本学科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案例版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1版(高永清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总时数为99学时,其中理论为54学时,实验为45学时。本课程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营养学基础、植物化学物、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的营养、社区营养;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为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食品中毒及其预防、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绪 论(2学时)【熟悉】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学科研究进展以及今后面临的工作任务。第一篇 营养学(24学时)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12学时)【掌握】1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的方法;2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及生理功能;3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影响能量需要的因素。【熟悉】1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的食物来源;2脂类的分类及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热能供给量及适宜比例;3各类维生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水平鉴定。【了解】1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代谢和供给量,热能单位、食物的产热系数;2矿物质的概念、各种矿物质供给量,维生素的分类、特点命名及供给量。第二章 植物化学物(2学时)【掌握】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熟悉】1黄酮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皂甙类化合物及其生物学作用;2大蒜、大豆皂甙的结构类型、化学成分。【了解】植物化学物的分类。第三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4学时)【掌握】1谷类食品的营养素组成特点及营养价值; 2大豆的营养价值;3肉类、蛋类、奶类、鱼类及蔬菜、水果的营养特点。【熟悉】1加工、烹调、储存条件等因素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2大豆的抗营养因素。【了解】食品的基本分类。第四章 特殊人群的营养(3学时)【掌握】1孕期的营养需要,乳母的营养需要,喂养及婴儿配方奶粉的使用;2儿童、青少年的合理营养,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熟悉】泌乳生理。【了解】1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2高、低温环境及职业接触有害物质人群的营养。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自学)【掌握】1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2营养与糖尿病:营养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的营养防治。【熟悉】1营养与肥胖:肥胖的定义及诊断,肥胖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分类,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肥胖的预防和治疗;2营养与恶性肿瘤:食物中的致癌因素,食物中的抗癌因素,恶性肿瘤的营养防治。【了解】营养相关疾病的分子营养学基础:分子营养学的定义及发展简史,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多态性对营养素吸收代谢和利用的影响,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第六章 社区营养(3学时)【掌握】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2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的方法。【熟悉】1社会营养监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了解】食品强化、新食品开发、营养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篇 食品卫生学(28学时)第七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7学时)【掌握】1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理化指标及意义,黄曲霉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2N-亚硝基化合物、苯并(a)芘污染及预防措施。【熟悉】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2塑料的基本卫生问题及卫生标准。【了解】1污染食品的细菌、霉菌种类、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2农药残留、有毒金属污染的危害,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体内外合成条件,橡胶、涂料、陶瓷、搪瓷及其他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3食品的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2学时)【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要求。【熟悉】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和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用途、作用原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第九章 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6学时)【掌握】1粮豆、蔬菜、水果、肉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冷饮食品、酒类、罐头、食用油脂、调味品及其他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2保健食品的概念、功能定位与评价。【熟悉】各类食品的生产及卫生管理,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卫生与安全管理。第十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8学时)【掌握】1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各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常见的污染食品,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原则,引起赤霉病麦、霉变甘蔗中毒的有毒成分、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2引起河豚鱼中毒、组胺中毒、含氰甙类食物中毒的有害成分、常见的好发食品、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包括特效药物),亚硝酸盐、砷、有机磷农药等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包括特效剂)。【熟悉】1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机制;2有毒动植物中毒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3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原则。【了解】食物中毒的分类,有毒动植物中毒的发病机制。第十一章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5学时)【掌握】1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概念及内容;2食品卫生法律体系的构成;3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的概念;4食品市场、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内容。【熟悉】1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2食品卫生法调整的法律关系;3食品卫生标准的性质、制定依据;4食物中有毒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程序;5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的基本内容;6食品市场、餐饮业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了解】1食品卫生标准的意义、分类及国际食品卫生标准体系概况;2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职业病防治、医疗保险方向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指导各类人群的合理营养与膳食,检验和监督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营养、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充分认识本学科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案例版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1版(高永清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总时数为63学时,其中理论为45学时,实验为18学时。本课程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营养学基础、植物化学物、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的营养、社区营养;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为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食品中毒及其预防、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绪 论(2学时)【熟悉】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学科研究进展以及今后面临的工作任务。第一篇 营养学(21学时)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11学时)【掌握】1食品蛋白质质量评价方法、供给量与食物来源;2必需脂肪酸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3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及人体的能量消耗;4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种类以及钙、铁、锌的生理功能、代谢特点、缺乏症及其食物来源;5维生素A、维生素D、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的生理功能、缺乏症、营养水平鉴定及其食物来源。【熟悉】1脂类的分类及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热能供给量及适宜比例;2各类维生素的理化性质。【了解】1蛋白质的营养学意义,氮平衡及必需氨基酸概念,脂类的分类与营养学意义,膳食脂肪营养价值评价,供给量与食物来源;2维生素的分类及特点。第二章 植物化学物(2学时)【掌握】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熟悉】1植物化学物的概念和分类;2皂甙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了解】1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2含硫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第三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2学时)【掌握】1谷类的化学组成及营养价值; 2豆类的化学组成与营养价值;3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及加工烹调对营养价值的影响;4肉类及鱼类的主要化学组成及营养价值;5奶类和乳制品的营养价值。【熟悉】1奶类的组织结构和性质;2蛋类的组成成分及营养价值。【了解】1谷类的结构和营养分布、加工和烹调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2豆类中的抗营养因素及其他物质;3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第四章 特殊人群的营养(2学时)【掌握】1孕妇、母乳的营养需要,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母乳喂养的优点;2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及合理营养原则。【熟悉】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特点。【了解】1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2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及膳食特点。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自学)【掌握】1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2糖尿病饮食控制原则。【熟悉】肥胖的预防和治疗。【了解】1营养与动脉硬化的关系;2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3肥胖发生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对健康的危害;4营养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其预防措施;5营养、食物与肿瘤的关系及防癌的膳食建议;6营养与免疫的关系。第六章 社区营养(2学时)【掌握】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社会营养监测方法。【熟悉】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了解】1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制定及其依据;2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食品强化与食物新资源的开发。第二篇 食品卫生学(22学时)第七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5学时)【掌握】1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最近似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2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3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以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4常见农药、有毒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及多环芳族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熟悉】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化学过程;2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设备的卫生问题。【了解】1常见的食品细菌;2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2学时)【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与卫生管理。【熟悉】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了解】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酶制剂 、增味剂、甜味剂等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和管理。第九章 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4学时)【掌握】1人畜共患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种类及病畜肉处理;2罐头食品的卫生学鉴定及处理;3蒸馏酒的卫生问题;4奶类及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熟悉】1粮豆、蔬菜、水果、调味品的卫生及管理;2发酵酒的卫生问题;3冷饮食品的卫生及管理。第十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6学时)【掌握】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中毒食品与预防措施;2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来源、中毒食品及特有临床表现;3葡萄球菌肠毒素形成的条件,常见的中毒食品、主要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4肉毒毒素形成条件、中毒食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5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6毒蕈中毒的临床分类及特效治疗方法;7食物中毒的调查方法与处理原则。【熟悉】1食物中毒的分类、概念与特点;2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及来源。【了解】1河豚鱼的毒性、急救措施;2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常见毒素;3副溶血性弧菌的一般生长条件。第十一章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5学时)【掌握】1食物中有毒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步骤;2食品卫生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意义。【熟悉】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原则及内容、食品卫生法律与法规。【了解】1重点行业及特殊食品的监督管理;2“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与“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管理方法。广 东 药 学 院教 学 大 纲课程名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适用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营养与食品卫生系编二零零九年八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际上包括两门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学科,即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的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该专业的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改善人民的营养状况,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做出贡献。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营养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充分认识本课程在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案例版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1版(高永清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均为理论学时,实验在膳食营养评价技术纯实验课程中开设。本课程共十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营养学,主要内容为营养学基础、植物化学物、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的营养、社区营养;第二部分为食品卫生学,主要内容为食品的微生物、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第一章 绪 论(2学时)【熟悉】1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2营养、营养素的概念。【了解】1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历史及展望;2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的方法。第一篇 营养学(22学时)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13学时)【掌握】1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的方法; 3必需脂肪酸的定义、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4膳食纤维的定义和生理功能;5各种主要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钙、铁的食物来源以及吸收利用的影响因素;7各种主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8影响能量需要的因素。【熟悉】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2脂类的分类、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3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4能量供给量及适宜比例;5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其他矿物质的食物来源;6维生素的特点,各种主要维生素的理化性质、食物来源和营养水平鉴定。【了解】1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代谢和参考摄入量;2能量的单位;3各种矿物质参考摄入量;4维生素的分类和命名,主要维生素的参考摄入量。第三章 植物化学物(2学时)【掌握】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熟悉】1黄酮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皂甙类化合物及其生物学作用;2大蒜、大豆皂甙的结构类型、化学成分。【了解】植物化学物的分类。第四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2学时)【掌握】1谷类食品的营养素组成特点及营养价值; 2大豆的营养价值;3肉类、蛋类、奶类、鱼类及蔬菜、水果的营养特点。【熟悉】1加工、烹调、储存条件等因素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2大豆的抗营养因素。【了解】食品的基本分类。第五章 特殊人群的营养(2学时)【掌握】1孕妇、母乳的营养需要及合理膳食要求,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2母乳喂养的优点;3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及合理膳食原则。【熟悉】1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特点;2膳食营养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发生的影响。【了解】1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2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及膳食特点。第六章 社区营养(3学时)【掌握】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2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的方法。【熟悉】1社会营养监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了解】食品强化、新食品开发、营养教育的意义。第二篇 食品卫生学(30学时)第七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9学时)【掌握】1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理化指标及意义;2黄曲霉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3N-亚硝基化合物、苯并(a)芘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熟悉】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2N亚硝基化合物体内外合成条件;3塑料的基本卫生问题及卫生标准。【了解】1污染食品的细菌、霉菌种类,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2农药残留、有毒金属污染的危害;3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4橡胶、涂料、陶瓷、搪瓷及其他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5食品的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2学时)【掌握】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要求;2防腐剂的分类、用途、作用原理及卫生问题;3着色剂的分类、用途以及人工合成色素的卫生问题。【熟悉】1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2抗氧化剂、漂白剂、发色剂、甜味剂、增味剂等的用途、作用原理及卫生问题。【了解】1食品添加剂的分类;2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第九章 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9学时)【掌握】1粮豆、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的卫生问题及卫生管理;2畜肉、禽肉、禽蛋、鱼类食品的卫生问题及卫生管理;3奶及奶制品的卫生及管理;4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5酒类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管理;6保健食品的概念、功能定位与评价。【熟悉】1加工食品(罐头食品、冷饮食品、调味品、糕点类食品)的卫生与管理;2食糖、蜂蜜、糖果的卫生及管理;3转基因食品的概念。【了解】1方便食品的卫生及管理;2转基因食品的卫生与安全管理。第十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10学时)【掌握】1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概念;2食物中毒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与肠道传染病的区别;3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原则;4引起赤霉病麦、霉变甘蔗中毒的有毒成分、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5引起河豚鱼中毒、组胺中毒、含氰甙类食物中毒的有害成分、常见的好发食品、中毒的临床表现;6亚硝酸盐、砷、有机磷农药等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包括特效剂)。【熟悉】1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2有毒动植物中毒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3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原则。【了解】1食物中毒的分类;2有毒动植物中毒的发病机制。广 东 药 学 院教 学 大 纲课程名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适用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营养与食品卫生系编二零零九年八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际上包括两门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学科,即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的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该专业的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改善人民的营养状况,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做出贡献。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营养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充分认识本课程在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案例版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1版(高永清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总时数为45学时,其中理论为36学时,实验为9学时。本课程共十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营养学,主要内容为营养学基础、植物化学物、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的营养、社区营养;第二部分为食品卫生学,主要内容为食品的微生物、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第一章 绪 论(1学时)【熟悉】1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2营养、营养素的概念。【了解】1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历史及展望;2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的方法。第一篇 营养学(17学时)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12学时)【掌握】1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的方法; 3必需脂肪酸的定义、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4膳食纤维的定义和生理功能;5各种主要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钙、铁的食物来源以及吸收利用的影响因素;7各种主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8影响能量需要的因素。【熟悉】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2脂类的分类、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3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4能量供给量及适宜比例;5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其他矿物质的食物来源;6维生素的特点,各种主要维生素的理化性质、食物来源和营养水平鉴定。【了解】1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代谢和参考摄入量;2能量的单位;3各种矿物质参考摄入量;4维生素的分类和命名,主要维生素的参考摄入量。第三章 植物化学物(1学时)【掌握】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熟悉】1黄酮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皂甙类化合物及其生物学作用;2大蒜、大豆皂甙的结构类型、化学成分。【了解】植物化学物的分类。第四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2学时)【掌握】1谷类食品的营养素组成特点及营养价值; 2大豆的营养价值;3肉类、蛋类、奶类、鱼类及蔬菜、水果的营养特点。【熟悉】1加工、烹调、储存条件等因素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2大豆的抗营养因素。【了解】食品的基本分类。第五章 社区营养(2学时)【掌握】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2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的方法。【熟悉】1社会营养监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了解】食品强化、新食品开发、营养教育的意义。第二篇 食品卫生学(18学时)第七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6学时)【掌握】1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理化指标及意义;2黄曲霉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3N-亚硝基化合物、苯并(a)芘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熟悉】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2N亚硝基化合物体内外合成条件;3塑料的基本卫生问题及卫生标准。【了解】1污染食品的细菌、霉菌种类,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2农药残留、有毒金属污染的危害;3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4橡胶、涂料、陶瓷、搪瓷及其他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5食品的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3学时)【掌握】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要求;2防腐剂的分类、用途、作用原理及卫生问题;3着色剂的分类、用途以及人工合成色素的卫生问题。【熟悉】1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2抗氧化剂、漂白剂、发色剂、甜味剂、增味剂等的用途、作用原理及卫生问题。【了解】1食品添加剂的分类;2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第九章 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3学时)【掌握】1粮豆、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的卫生问题及卫生管理;2畜肉、禽肉、禽蛋、鱼类食品的卫生问题及卫生管理;3奶及奶制品的卫生及管理;4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5酒类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管理;6保健食品的概念、功能定位与评价。【熟悉】1加工食品(罐头食品、冷饮食品、调味品、糕点类食品)的卫生与管理;2食糖、蜂蜜、糖果的卫生及管理;3转基因食品的概念。【了解】1方便食品的卫生及管理;2转基因食品的卫生与安全管理。第十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6学时)【掌握】1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概念;2食物中毒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与肠道传染病的区别;3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原则;4引起赤霉病麦、霉变甘蔗中毒的有毒成分、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5引起河豚鱼中毒、组胺中毒、含氰甙类食物中毒的有害成分、常见的好发食品、中毒的临床表现;6亚硝酸盐、砷、有机磷农药等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包括特效剂)。【熟悉】1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2有毒动植物中毒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3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原则。【了解】1食物中毒的分类;2有毒动植物中毒的发病机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及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职业病防治、医疗保险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使用)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它在增强我国居民的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期宿舍楼承包合同6篇
- 地热储层压裂工艺-洞察及研究
- 智能门锁的交互设计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体外消化风味释放-洞察及研究
- 边境不安全因素课件
- 基于拓扑优化的轻量化机身结构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验证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全生命周期追溯实践探索
- 垃圾分类场景下轻量化模块化设计对多规格物料处理效能提升
- 餐饮食堂“十统一六到位”管理培训
- 工业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小型服装店创业计划书
- 中学宿舍卫生管理制度
- 少吃糖预防蛀牙
- 2024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皮肤病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课件
- 2024年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笔试真题
- 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2025年江西庐山交通索道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