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电工电子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电工电子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电工电子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电工电子考试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图122所示电路,R( )。A) B) C) D)12 图123所示电路,a点电位( )。A)8V B)9V C)7V D)10V图122 自测题11图 图123 自测题12图14 在图124所示的4个二端网络中,( )电路的对外作用与其它的不相等。 A) B)图124 自测题14图 C) D)15 负载开路说明( )A)负载电流等于无穷大 B)负载电阻等于零C)负载端电压等于零 D)负载电流等于零16 在图125所示电路中,电流值为( )。A)2A B)2A C)4A图125 自测题16图 18 图127中各元件( )A)、都是负载 B)、是负载,是电源C)、是负载,是电源 D)、是电源,是负载19 在图128所示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为( )。A)18V B)18V C)6V图127 自测题18图 图128 自测题19图110 图129所示是某电路中的一部分,试求:,及。111 图130所示是一个部分电路,a点悬空。试求a、b、c各点的电位。图129 自测题110图 图130 自测题111图112 在图131中,在开关S断开和闭合的两种情况下试求A点的电位。图131 自测题112图 118 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137电路中的电压。图137 自测题118图119 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138电路中的电流。图138 自测题119图参考答案11 D 12 C 13 B 14 D 15 D16 B 17 C 18 D 19 A110 ,111 ,112 5.8V,1.96V 113 ,114 115 116 117 2mA,60V118 11.25V 119 0.5A21 电路如图21所示,试利用等效化简法求:(1)电流和;(2)电阻消耗的功率;(3)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解 (1)电路化简过程见图22中(a)(d)。由图(d)可求得 由图(b)可求得 由图21可求得 图21题21图 (2)电阻消耗的功率(3)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图22图21的简化电路22 电路如图23(a)(b)所示,试用网孔电流法求:(1)网孔电流;(2)支路电流。(a)(b)图23 题22图解 图(a):由网孔电流法列网孔方程如下:解得, 则, 图(b):由网孔电流法列网孔方程如下:解得, 则, 23 电路如图24所示,试用网孔电流法求:(1)网孔电流;(2)电阻消耗的功率。解 (1)将图24电路等效变换成图25电路,然后列网孔方程得图24 题23图 图25 图24的等效电路解得, (2) 24 计算图2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解 将图示电路经过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可化成图27所示电路(过程没有给出),可求出 图26 题24图 图27 图26的等效电路25 已知某电路的网孔方程为试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解26 电路如图28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法求(1)节点电压(2)电压 ;(3)电流源发出的功率,各电阻消耗的功率,并说明功率平衡关系。 C解 (1)由节点电压法列出节点方程为 解得图28 题26图, (2) (3)计算功率时对电源采用电压与电流一致的参考方向,地用C点来表示。 3A电流源发出功率12W,1A电流源和3个电阻取用功率,总和也为12W,功率平衡。27 电路如图29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法求:(1)节点电压;(2)电流。解 (1)列出节点方程为 解得 , 图29 题27图(2)28 电路如图210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法求:(1)节点电压;(2)电压;(3) 电流。解 (1)将图中A、B点之间的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等效变换成1A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支路(图未给出),可列出节点方程解得, 图210 题28图(2)(3)210 在图214所示电路中(1)当将开关合在点时,求电流和;(2)当将开关合在点时,利用(1)的结果,用叠加原理计算电流和。 解 (1)当将开关合在点时,电路如图215(a)所示,根据网孔电流法列出方程得 解得,所以 图214 题210图 (2)当将开关合在点时,图214中三个电压源同时工作,图215(b)为2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利用叠加原理,将图215(a)、(b)中的电流相加,就可求出各电流。 (a)130V和120V电压源作用时电路 (b)2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路图215 题210的解图在图215(b)中为了以示区别,把叠加后的电流记为,则所以得到开关合在点时,电流和分别为11A,16A和27A。212 利用戴维南定理求218(a)(b)电路所示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图218 题212图解 图中电路都可等效成图219所示电路。等效电路参数为图(a):(1)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图219 图218所示两图的戴维南等效电路(2)求等效电阻图(b):(1)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将图中1A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形式等效成1V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形式,得(2)求等效电阻 213 电路如图220所示,利用戴维南定理求40电阻中的电流。解 题中的图可等同于图221(a),将电阻两端断开,求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参数。(1)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电阻开路,电流为零,所以 (2)等效电源的内阻 (3)戴维南等效电路为图221(b)所示,所求电流为图220 题213图 图221 图220的等效电路214 应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图21所示电路中1电阻中的电流。解 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222所示,在图21中将电阻两端断开求得戴维南等效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所求电流为图222 图21的戴维南等效电路3-14 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E) 3-15 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16 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17 在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18 图3-11所示交流二端网络,可判定它的性质是( )。A) 感性负载 B) 容性负载 C) 交流电源3-19 图3-12所示电路,等效阻抗为( )。A) B) C) D)图3-12 题3-19图 3-20 提高供电电路的功率因数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A)减少了用电设备中无功功率 B)可以节省电能C)减少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容量D)可减少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E)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并减小输电线路的损耗 3-14E3-15D3-16D3-17A3-18C3-19D3-20BDE3-13 求图3-8所示(a)、(b)两电路中的电流。a) b) 图3-8 题3-13图解 a)电流源电流相量为 b)电流源电流相量为3-15已知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源电压,求谐振角频率,谐振时电流和电压。解 谐振角频率 谐振时电流 谐振时电容两端电压 谐振时电感两端电压 3-20 一只日光灯,镇流器电感为,接到、的交流电源上。已知功率因数为,要使,须并联多大电容? 4-7 已知三相四线制电路,电源线电压。三个电阻性负载联成星形,其电阻为。 试求负载相电压、相电流及中性线电流解(1)设电源相电压 因为有中线,负载相电压对称,等于电源相电压。负载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即中线电流为55 在图55中,。电容元件原先均未储能。当开关闭合后,试求电容元件两端电压。图55 题55图解 因电容原先未储能,所以时 稳态后 所以 图57 题57图57 电路如图57所示,在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开关闭合后的电压。解 稳态时,为电阻电压时间常数 所以65 有一交流铁心线圈,接在的正弦电源上,在铁心中得到磁通的最大值为。现在在此铁心上再绕一个线圈,其匝数为。当此线圈开路时,求其两端电压。解 66 为了求出铁心线圈的铁损,先将它接在直流电源上,测得线圈的电阻为;然后接在交流电源上,测得电压,功率,电流。试求铁损和线圈的功率因数。解 由 可知 功率因数 624 图610中和分别是两台异步电动机起停控制线路图,这两张图画得是否正确?为什么?(b)图610 题624图(a)解 (a) 图不对,因为(1) 和位置放反;(2) 下方直线去掉,应并联一个KM的常开触点;(3) 控制线路缺。(b) 图不对,因为:(1) 的左端应接在和之间;(2) 控制线路缺。正确接线如图611所示。图611 题624解图1-6 在图1-8所示的两个电路中,已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a) b)图1-8 题1-6题解 a) b)图1-9 题1-6图1-7 在图1-10所示各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判断各图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并求。 a) b) c) d)图1-10 题1-7图解 a)二极管导通。b ) 二极管截止。c ) 二极管导通,二极管截止。 d) 二极管截止,二极管导通。 1-8 在图1-11中,设稳压管Vz1和Vz2的稳压值分别为和,求各电路的输出电压。 a) b) c) d)图1-11 题1-8图解 a) 15v b) 10v c) 5v d) 01-9 在图1-12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Y的电位、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的电流: 1); 2); 3)。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解 1) 2) 3) 图1-12 题1-9图 23 在图23(a)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1) 计算静态工作点Q;2) 计算动态参数;3) 若将图(a)中晶体管射极电路改为图(b)所示,说明2)中哪些参数会发生变化并计算之。 (a) (b)图23 题23图解 1) 2) 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源电压放大倍数 3)若将图(a)中晶体管射极电路改为图(b)所示,则该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4所示。 图24 图23的微变等效电路所以 输入电阻 源电压放大倍数 22 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是( )。A)电压放大倍数大于1 B)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 C)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适中 D)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同 E)电压放大倍数和电流放大倍数均大于123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是( )。A)输入电阻高,且与负载有关 B)输出电阻小,且与信号源内阻有关 C)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且近似等于1 D)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同 E)电流放大倍数小于124 当增大时,基本放大器中晶体管的直流耗散功率(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定22 ABCE 23 ABCD 24 D 244 能使输出电阻降低的是( )负反馈;能使输出电阻提高的是( )负反馈。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245 能使输入电阻提高的是( )负反馈;能使输入电阻降低的是( )负反馈。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246 能使输出电压稳定的是( )负反馈;能使输出电流稳定的是( )负反馈。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247 能提高放大倍数的是( )反馈;能稳定放大器增益的是( )反馈。A)电压 B)电流 C)正 D)负248 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是( )反馈;能改善放大器性能的是( )反馈。A)直流负 B)交流负 C)直流电流负 D)交流电压负259 正弦波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是( )。A) B)、() C)()244 A、 B245 C、 D246 A 、B247 C、 D248 A、 B259 B3-7 求图3-3所示电路的和的运算关系式。图3-3 习题3-7图解 由于两运放为理想运放,输入电流为零,在和上没有压降,故运放反相输入端仍为“虚地”。3-8 在图3-4中,已知,试求输出电压。图3-4 习题3-8图解 由“虚断”“虚短”得3-9 电路如图3-5所示,已知各输入信号分别为,,试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两个运算放大器分别构成何种单元电路?2) 求出电路的输出电压。3) 试确定电阻的值。图3-5 习题3-9图 答 1)前运算放大器构成反相加法电路,后运放构成减法运算电路。2)对于多级的运放电路,计算时可采用分级计算方法。4) 电阻的大小不影响计算结果,但运算的输入级是差动放大电路,所以要求两个入端电阻要相等,通常称为平衡电阻,其阻值为。3-10简单叙述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58 有三台炼钢炉,它们的工作信号为A、B、C。必须有两台,也只允许有两台炉炼钢,且B与C不能同时炼钢,否则发出中断信号。试用与非门组成逻辑电路,反映上述要求。解 用输出F为1表示可正常运行,为0表示发出中断信号,根据题意列出逻辑真值表如表53。表53 题58的真值表A B CFA B CF0 0 00 0 10 1 00 1 100001 0 01 0 11 1 01 1 10110由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 用卡诺图对上式进行化简,如图515,可见上式已经是最简的。要用与非门实现该电路,对其进行变换:画出逻辑电路图如图516所示。 图515 题58卡诺图图516 题58逻辑电路59 某产品有A、B、C、D四项指标。规定A是必须满足的要求,其它三项中只有满足任意两项要求,产品就算合格。试用与非门构成产品合格的逻辑电路。解 根据题意列出逻辑真值表如表54,F表示是否合格,合格为1,不合格为0。 表54 题59真值表A B C DFA B C DF0 0 0 00 0 0 10 0 1 00 0 1 1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0 0 00 0 00 01 0 0 01 0 0 11 0 1 01 0 1 11 1 0 01 1 0 11 1 1 01 1 1 100010111由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利用卡诺图进行化简,如图517所示,得 画出逻辑电路图如图518所示。 图518 题59的逻辑电路图517 题59卡诺图510 用与非门分别设计如下逻辑电路:1) 三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三个变量中有多数个1时,输出为1)。2) 三变量的判奇电路(三个变量中有奇数个1时,输出为1)。解 1)设三个变量为A、B、C,根据题意列出逻辑真值表如表55。 表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