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及其保护现状自古以来鸡就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就有了“鸡”字稍早于龙山文化的长江流域的屈家岭遗址中发掘出仿照家鸡的陶鸡艺术形象是生活的提炼说明当时饲养家鸡已很普遍。当然人类早期靠狩猎为生野生鸡类成为一种主要狩猎对象。后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驯养动物而鸡就是最早被人类驯化和利用的家禽。那么家鸡到底源于何时?考古发现在我国黄河流域有16个地点保存着家鸡的化石近年在河北武安县磁山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家鸡的骨骼这样把我国驯养家鸡的历史追溯到约8000年以前。目前其他国家尚无更久远的记载。经过长期的驯养繁殖目前我国仅蛋鸡的品种就有80多个每年的饲养量在20亿只以上鸡蛋的产量达2200万吨。不仅形成规模庞大的养殖和加工产业而且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了大量的肉、蛋及其产品。鸡与我们现代人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不信你可以问问你身边的人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个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和鸡肉的人。然而你是否了解野生的鸡呢?在动物分类上鸡是一群陆栖生活的鸟类的统称它们在南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全世界鸡形目鸟类总共有7科285种中国已记录到的就有2科63种包括松鸡科8种、雉科55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47.06% 和34.59%。因此我国是世界上野生鸡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雉鸡类的总数居世界第一位接近世界总种数的14其中不少种类还是闻名中外的珍贵特产堪称雉鸡王国。它们一般都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体型大小与家鸡类似多数种类的雄鸟具有色彩鲜艳的羽衣;嘴短而强健上嘴微曲稍长于下嘴适合啄食;两个翅膀短而圆飞翔能力不强;腿、脚健壮有力善于在地面上奔走。我们把这个类群的鸟类叫做鸡形目鸟类。该类群鸟类的雄鸟在后腿上多长有一个锐利的距是它们与来犯之敌进行搏斗的武器。鸡形目鸟类全年主要以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花、叶子、茎、根等为食繁殖季节也捕食大量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其中体型小的有鹌鹑、石鸡, 体型大的有孔雀。尾巴最长的鸡是我国的特产鸟类白冠长尾雉其中央尾羽最长近两米不仅是我国京剧演员的头部装饰而且已被列入威尼斯世界记录(尾羽最长的鸟类)。分布最广的鸡是原产于亚洲的环颈雉俗称野鸡、山鸡由于适应力强再加上人为引入目前已分布到亚洲、欧洲、美洲甚至澳洲的50多个国家。广阔的国土面积、多种多样的生境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为我国野生鸡类的生存提了优越的栖息条件。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我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比较严格的特有种标准即仅把分布区完全局限在我国境内的物种作为特有种对我国鸡形目鸟类的特有种进行了重新审核。发现在目前所记述的种类中属于我国特有种的鸡形目鸟类共有19种占我国该类群总种数的30.16。此外藏雪鸡、四川雉鹑、高原山鹑、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白腹锦鸡等种类除在我国邻近国家有少量分布外主要的分布区位于我国境内。 我国鸡形目鸟类在野外的生存状况各不相同。按照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和受威胁程度等指标国内外有关部门曾对我国鸡形目鸟类的濒危状况进行过分析从而确定出了需要重点保护的种类。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机构所确定的保护种类也不相同。在1988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我国将生存受到威胁的38种鸡形目鸟类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其中I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 近年来由世界雉类协会(WA)、国际鸟类联盟(BirdLife)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SSC)联合对全球鸡形目鸟类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评估。该评估体系共确定中国鸡形目受胁种类15种其中濒危物种2种即四川山鹧鸪和海南孔雀雉;易危物种13种分别为红胸山鹧鸪、白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绿尾虹雉、白尾梢虹雉、褐马鸡、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和绿孔雀。鸡形目是一个起源古老的鸟类类群。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该类群所具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体型大、地栖、飞翔能力差、不迁徙、繁殖率低等)限制了种群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为因素也导致了野生鸡类分布和数量的缩减、一些种类濒临灭绝。其中栖息地的减少和片段化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栖息地是鸟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鸟类的分布、数量和存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在不断加剧。在鸡形目鸟类中马鸡属、角雉属、长尾雉属、锦鸡属、孔雀雉属、原鸡属和山鹧鸪属均为典型的森林鸟类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树种改造使许多珍稀雉类典型栖息地的面积逐渐减少, 片断化现象日趋严重。已有研究表明但由于砍伐森林、烧山垦植和农业侵占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破坏与丧失、导致栖息地的片断化这已是白颈长尾雉目前面临的最主要胁迫。浙江省开化县的水坞山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面积逐年下降1984年至1995年该地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共减少了39.82%。过度捕猎曾经是导致我国鸡形目资源遭到破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这种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猎捕珍稀雉类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我国许多地区一些农民为了保护庄稼在山区小块耕地的周边布放毒饵造成雉类中毒死亡的现象也很普遍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中国是世界上鸡形目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类群鸟类的保护不仅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逐渐加强了对鸡形目鸟类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尤其在特产珍稀濒危雉类的研究与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就地保护方面1980年我国正式加入了CITES公约开始对包括珍稀濒危雉类在内的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1988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38种鸡形目鸟类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使我国的珍稀雉类获得了法律的有效保护。与此同时我国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共建设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999个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有多个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雉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比较著名的有山西的庞泉沟(褐马鸡)、芦芽山(褐马鸡) 河北小五台山(褐马鸡) 甘肃莲花山(斑尾榛鸡) 河南董寨(白冠长尾雉) 浙江乌岩岭(黄腹角雉)、古田山(白颈长尾雉)贵州的雷公山(白颈长尾雉)等保护区。此外还有近1000个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中有野生鸡类分布。这些保护区在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的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易地保护方面国内动物园及饲养中心饲养过的鸡形目鸟类达50多种已繁殖成功的有38种其中包括11种我国特产雉类即褐马鸡、蓝马鸡、白马鸡、蓝鹇、绿尾虹雉、黄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等。一些珍稀濒危鸡类已经建立了人工种群。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考虑通过人工野放的方法扩大一些珍禽的分布区迄今已对黄腹角雉和褐马鸡开展了再引入前期的预试验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是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基础。鸡形目鸟类一直是我国鸟类研究工作的重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郑作新院士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我国学者对斑尾榛鸡、褐马鸡、藏马鸡、黄腹角雉、绿尾虹雉、红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血雉、红腹锦鸡等10种珍稀鸡类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生物学研究在多个方面填补了这些种类生物学资料的空白并出版了中国珍稀濒危野生鸡类专著。 19982002年郑光美院士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珍稀濒危雉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该项目选取血雉、红腹角雉 、黄腹角雉 、褐马鸡 、白冠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 、红腹锦鸡和灰孔雀雉等8种典型代表性雉类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栖息地异质性和片段化程度对我国珍稀濒危雉类种群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雉类对栖息地片段化的适应机制。2000年郑光美院士所主持的“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及驯养繁殖研究”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我国学者在野生动物研究领域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尽管我国在鸡形目鸟类的研究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国家林业局已经在“十五”期间启动和实施了“中国雉类保护工程”并已经编制了全国雉类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012010)。根据目前我国鸡形目鸟类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做好以下工作:(1)开展全国珍稀濒危雉类的专项调查对以往资料缺乏的地区(如海南、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与广西的边境地区)和珍稀物种(如山鹧鸪、马鸡、角雉、长尾雉、孔雀雉)的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全国鸡形目鸟类资源监测技术规程在不同地区选择30个地点开展长期监测工作。利用所获得的数据根据国际通行的受胁物种等级划分的标准对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进行科学评估调整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建立中国雉类资源和保护状况的数据库。(2) 利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契机恢复、改善和扩大我国珍稀濒危鸡类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继续新建、扩大一批珍稀濒危鸡类的自然保护区完善自然保护区的机构建设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坚决制止各种非法捕猎的行为控制干扰珍稀雉类繁殖活动的现象。(3) 加强国内野生动物饲养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珍稀濒危鸡类饲养繁殖的关键技术加强对人工种群的谱系管理提高卵的受精率和雏鸟成活率;开展血雉、勺鸡、斑尾榛鸡、海南山鹧鸪等种类的引种驯化研究;建立褐马鸡、藏马鸡、黄腹角雉、绿尾虹雉、白冠长尾雉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种源基地;通过再引入的方式扩大黄腹角雉、褐马鸡和白冠长尾雉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4) 建立全国雉类研究中心协调和组织国内的科研技术力量从国内外多渠道筹集研究经费开展中国珍稀濒危鸡类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对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养我国雉类研究的专业人才。(5) 编制我国雉类资源合理利用的规划对雉类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专题研究。建设白鹇、斑翅山鹑、灰胸竹鸡、红腹锦鸡等研究基础较好的经济雉类的商品基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在北京、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规划并建立雉类运动狩猎场探索雉类资源利用的新途径。积极培育雉类资源的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通过雉类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鸡形目鸟类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然而这些珍禽还有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等待我们认知。加强对该类群鸟类的研究不仅有益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养殖事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此外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野生鸡类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作用其生存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当地森林类型、质量和保护状况的有效指标。因此加强我国野生鸡类资源的保护对我国的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中国已记录到的野生鸡类2科63种包括松鸡科8种、雉科55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47.06% 和34.59%。在我国分布的鸡形目鸟类共有25个属其中单型属(指属内仅一个物种)3个即雪鹑属(Lerwa)、血雉属(Ithaginis)和勺鸡属(ucrasia);双型属(属内有两个物种)5个包括雉鹑属(Tetraohasis)、竹鸡属(Bambusicola)、锦鸡属(Chrysolohus)、雉属和孔雀属;其余17个属为多型属(属内具有两个以上物种)。在多型属中山鹑属(erdix)(3种)、马鸡属(Crossotilon)(4种)、角雉属(Tragoan)(5种)、虹雉属(Lohohurus)(3种)的所有种类在我国都有分布;山鹧鸪属(Arborohila)共有18种在我国记录到10种为我国鸡形目中种类最多的属。已有研究表明雉科鸟类在我国有3个分布中心即季风区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以及西部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FastLink短连接快速传输技术的FastLink架构研究-洞察及研究
- 交通流实时动态仿真优化-洞察及研究
- 知识匮乏组织培训课件
- 2025年电梯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知识付费培训体系课件
- 铁厂夏季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矿物资源勘探与多学科协同-洞察及研究
-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原生应用边缘部署研究-洞察及研究
- 知识产权培训题课件
- 2025年快时尚零售行业智能物流与配送模式研究报告
- 室内花卉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国有企业招聘面试经典题目
- 电磁频谱管控策略-洞察及研究
- ECM在组织修复中功能-洞察及研究
- 信息资源管理课件版
- 卵黄囊瘤影像诊断
- 护理情景模拟教学法
- 软件项目需求调研报告样例
- 科技公司期权管理办法
- 楼层封顶仪式活动方案
- 初中物理科学家传记与贡献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