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讲 生物的变异1(2015浙江10月选考)人类的特纳氏综合征是由于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引起的变异。该变异的类型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2(2016浙江4月选考)用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培育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这种育种方式属于()A转基因育种 B辐射诱变育种C化学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解析:选D。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获得异源四倍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经选育得到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这是人工诱导多倍体的育种方式,即多倍体育种。3某高等植物A核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1个碱基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其他体细胞均可发生此过程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A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解析:选C。在分裂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但成熟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一般不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即发生了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B错误;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进而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正确;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1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D错误。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47,XXY)患者变异是三条性染色体上基因重组所致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基因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解析:选D。一对相对性状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在遗传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了A、a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A错误;XXY患者变异是染色体畸变所致,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基因交换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5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在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D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解析:选D。图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由此可以推知该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在正常情况下,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应是相同的,而图示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说明该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该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分裂至后期时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因为该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含有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其余两条染色体上所带基因均为相同基因,所以分裂后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6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B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C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D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解析:选B。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但突变是多方向的,且有多害少利性,所以不能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7(2020杭州四校联考)如图所示是育种专家利用染色体部分缺失原理,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的变异只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粉红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的结果C白色棉N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D深红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深红棉的概率为1/4解析:选B。太空育种涉及基因突变,粉红棉M的产生过程中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从粉红棉M及深红棉S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可以看出,粉红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的结果;白色棉N相当于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能稳定遗传;深红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深红棉的概率为0。8.(2020宁波模拟)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解析:选B。水稻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细胞中号染色体是3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畸变,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基因突变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C错误;水稻根尖细胞是体细胞,发生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D错误。9用病毒的毒素或代谢产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I不能与T配对,但能与C配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连续复制三次后,与原基因相同的DNA分子占1/4B这种基因突变属于诱发突变C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是生物因素解析:选A。由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连续复制三次后,与原基因相同的DNA分子占1/2,A错误;这种基因突变属于诱发突变,B正确;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C正确;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是生物因素,D正确。10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解析:选A。A项,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缺失后表现为抗性突变体,则可推测出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是杂合子,缺失片段中含有显性基因,缺失后即表现了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B项,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会导致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都丢失,经诱变后不可能使基因从无到有。C项,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所以经诱变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项,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若该碱基对不在基因的前端(对应起始密码)就能编码肽链,肽链的长短变化需要根据突变后对应的密码子是否为终止密码子来判断。11如图为某植物育种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与原种保持相同的遗传稳定性B子代和选育的原理为基因重组C子代的选育过程一定要自交选育多代D子代的选育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解析:选C。子代通过组织培养或营养繁殖获得,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转基因技术和杂交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杂交育种不一定都需要连续自交,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则需要连续自交,直至性状不再发生分离;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通过诱变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12如图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育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方式应用的原理包括细胞全能性B方式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C方式试剂处理的对象只能是萌发的种子D方式可以诱发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解析:选C。方式中对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用到了细胞的全能性;方式是杂交育种,它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方式为多倍体育种,处理的对象为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方式为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13图1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AABB)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AABB)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个基因的突变发生在_的过程中,是由_引起的。(2)如图2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表现型是_,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乙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后的基因型为_。(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因为该突变均为_,且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甲和乙的_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的方法是: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先利用_技术对其进行繁殖得到试管苗后,让其_(填“自交”“杂交”或“测交”),其子代即可表现出突变性状。解析:(1)由图可知甲植株和乙植株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DNA复制时。(2)因为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所以这两对基因应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又由于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发生突变,所以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表现型是扁茎缺刻叶。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型为AABb。(3)植株虽已突变但由于A对a的显性作用,B对b的显性作用,在甲、乙植株上并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由于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突变基因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故甲、乙植株的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要想让子代表现出突变性状,可对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然后让其自交,后代中即可出现突变性状。答案:(1)DNA复制一个碱基的替换(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2)AaBB扁茎缺刻叶如图所示(提示:表示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可)AABb(3)隐性突变体细胞组织培养自交14如图为某农科所培育高品质小麦的过程,其中代表具体操作过程。(1)具有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依据的原理是_。(2)具有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依据的原理是_。(3)操作是_,其目的是_。操作常用的方法有_,原理是_。(4)操作表示杂交,其目的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解析:由图可知,表示杂交,表示减数分裂,表示连续自交,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具有操作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具有操作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的原理是低温或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目的是将纯合子亲本的优良性状(或基因)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答案:(1)单倍体育种染色体畸变(2)杂交育种基因重组(3)连续自交提高纯合子的比例(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4)优良性状(基因)15(2020绍兴模拟)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肿瘤影像组学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征兵心理纸笔测试试题及答案
- 航空燃油喷射工程中的环境影响分析-洞察及研究
- 农遗法律保护框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度员工正式聘用合同协议
- 2025年度供货协议合同
- 德阳高二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 出入境检验检疫
- 2025建筑混凝土用碎石采购合同
- 二级豆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统编2025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教材)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气工程师高级专业考试题库
- 2024年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招聘真题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二奋发+勇攀高峰+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KTV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
- DB15T 3543-2024 大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液压与气动》课件(共十三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