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二 解题 记 是一种文体 指游记 可说明 议论 描写 叙述 游褒禅山记 是游褒禅山后所记 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游记往往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 表现山水之美 抒发作者感情 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 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 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 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 进行大量的议论 议论是文章的中心 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 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 借助游褒禅山 发幽微之思 阐发深邃的哲理 三 作者简介 王安石 1021 1086 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字介甫 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 现在江西省临川县 人 他 少好读书 宋史 王安石传 自百家诸子之书 至于 难经 素问 本草 诸小说 无所不读 农夫女工 无所不问 答曾子巩书 庆历二年 1042 登进士第 嘉祐六年 1061 上万言书 提出变法主张 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 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 进行富国强兵政策 神宗熙宁二年 1069 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 在神宗支持下 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 青苗 均输 保甲 免役 市易等新法 使国力有所加强 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 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 因遭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 于熙宁七年 1074 罢相 次年再为相 熙宁九年 1076 再次辞去相位 退居江宁 现在江苏省南京市 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 封舒国公 又改封荆国公 故世称王荆公 元祐元年 1086 司马光执政 废尽新法 王安石忧愤去世 卒谥文 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 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 主张文章 务为有补于世 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 反映社会矛盾之作 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 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 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他的作品今存 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 列宁称其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四 背景介绍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 1054 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说理性游记 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 以及游山经过 并以此为喻 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 成就一番事业 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 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 在研究学问上要 深思而慎取 四年后 1058年 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 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 1070年 拜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 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的观点 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1 庐冢 2 今言 华 如 华 实 之 华 者3 盖音谬 也4 有穴窈 然5 则或咎 其欲出者6 无物以相 之7 何可胜 道也哉8 王回深父 初读课文 zh n mi y o ji xi n sh n f hu hu hu 第一段 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 华实 之 华 者 盖音谬也 名 动 筑舍定居 名 动 命名 起名 表判断 为 是阳 山南水北 判断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 华实 之 华 者 盖音谬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 死后又葬在那里 因为这个缘故 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 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 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 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 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 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 损坏近乎磨灭 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 花山 的字样 现在将 华 读为 华实 的 华 大概是 因字同而产生的 读音上的错误 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 又由此生发议论 为什么说 华 山 是 音谬 古文无 花 字 花 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 花 是后起字 有此字后 花 华 分开 作者游褒禅山 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 又引出要游华山洞 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 好象作者的闲笔 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 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 探究事理的本源 充分体现了他 求思之深 的探索精神 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 深思慎取 的依据 有人说对 花 和 华 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 他也因此而受时人讥笑 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体现了作者自己 深思慎取 的精神 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 根据文中的方位 画出虚拟示意图 空间方位图 慧空禅院 后洞 华山洞 华阳洞 前洞 泉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而卒葬之 以故其後名之曰 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 所谓华阳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馀步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 其下平旷 有泉侧出 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 问其深 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谓之后洞 行文顺序 本名 别名由来及证明 华山洞名来由 从仆碑看出本名 指出音谬 有泉侧出有穴窈然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则其至又加少矣火尚足以明也则或咎其欲出者 第二段 重点词句 名 状 从旁边 形 名 深度 形 动 照明 幽深的样子 然 形容词词尾 形 动 到尽头 而 表修饰 动 名 见到的景象 十分之一 动 名 到达的人 更 有人 责怪 埋怨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 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 在这里游览 题记的人很多 这就 叫做 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 有个洞穴 一派幽深的样子 进去便 感到 寒气逼人 打问它的深度 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这是人们所说的 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进去越深 前进越困难 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 再不出去 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 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 比起 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 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 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 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 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当 决定从洞内退出 时 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 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 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 我也后悔跟他出来 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二 研读第二段 1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 开头到 遂与之俱出 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 盖余所至 至段末 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第一层的行文顺序 第二段略写什么 详写什么 后洞的特点是什么 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 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 2 提问 本段运用了哪些对比 有哪些作用 前洞后洞平旷幽深甚众已少 又少余所至浅好游所至深见到奇景的欣喜出洞后的后悔 对比有 作用 为议论作铺垫 至于幽暗昏惑于人为可讥其孰能讥之乎不随以止也此余之所得也 形 名 让人迷惑的地方 难道 副词 表反问语气 第三段 重点词句 对于 是 算得上 动词 此余之所得也 不随 之 以止也 省略句 判断句 于是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所得益 是因为他们探究 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 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危险而又远的地方 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 珍异奇特 非同寻常的景观 常常在那险阻 僻远 少有人至的地方 所以 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 有了志气 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 但体力不足的 也不能到达 有了志气与体力 也不盲从别人 有所懈怠 但到了那幽深昏暗 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 也不能到达 可是 力量足以达到目的 而未能达到 在别人 看来 是可以讥笑的 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 便可以无所悔恨 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三 讲读课文第 段 提示 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 抒发自己的感想 即第一句中所说的 有叹 1 本段着重写什么 2 于是余有叹焉 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感叹 以古人为标准 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也暗含与今人做对比 3 作者先说古人 古人之于 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 一般人惧险远 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 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能浅尝辄止 5 作者意在告诫我们什么 照应前洞 后洞的游览 4 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 夫夷以近 则至者少 照应了前文的哪些内容 6 欲得非常之观 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就必须有志 有力 还要有外物 7 作者认为哪一样更重要 尽吾志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8 作者认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作者揭示了 志 力 物 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强调了 力 与 物 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 又强调了 志 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 强调只要尽己之志 虽然不能达到目的 亦可 无悔 无讥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 前段记游中哪句话讲了作者没有 尽吾志 10 作者 悔 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 随之止 是放弃自己的意愿 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 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作者意在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 11 本段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总结 作者由游洞畏难而退这件事以及 入洞愈深 所见愈奇 这种现象 悟出一个人要成大事业 得大成功必须具备 志 力 物 三个条件 作者反对浅尝辄止 半途而废 提倡深入探索 百折不回 第四段 重点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弄错 使 错 使动用法 没有人 名 动 识其本名 的原因求学的人 尽 完 说 动词 因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又以 之 悲夫古书之不存 省略句 判断句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 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 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 哪能说得完呢 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四 研读第四节 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 盖音谬也 2 后世之谬其传 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1 古书之不存 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3 这样说来 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 花山 被误传为 华山 这两件事说的呢 为什么 不是 它既是专指 又是泛指 而且重在泛指 从 何可胜道也哉 中 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2 三豕涉河 子夏之晋 过卫 有读 史记 古书 非司马迁作 者曰 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 非也 是己亥也 夫 已 与 三 相近 豕 与 亥 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 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 吕氏春秋 察传 4 作者说这种情况 何可胜道也哉 你能否举一两个例子 1 夔一足 4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 以讹传讹 而应该 深思慎取 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 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 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5 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联想到 古书之不存 从 音谬 联想到 谬其传 的情况不可 胜道 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 深思慎取 的结论 逻辑十分严密 第五段 补叙同游者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 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 能使行文简洁 避免横生枝节 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同游的四个人是 庐陵人萧君圭 字君玉 长乐人王回 字深父 我的弟弟安国 字平父 安上 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 临川人王安石记 2 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1 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六 总结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可见第3 4段是议论部分 分别照应第1 2段 3 后一点呢 游后洞而未能 极夫游之乐 尽吾志而不能至 可以无悔矣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其下平旷 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 问其深 则好游者不能穷 来而记之者已少 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其见愈奇 非有志者 怠而欲出者 随以止 遂与之俱出 可讥 人咎 在己为有悔 悔其随之 古书之不存 其文漫灭 谬其传 音谬 仆碑 有碑仆道 4 找出这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的地方 5 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 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 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6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 第二段最后一句 不得极夫游之乐 开启下文 第三段第一句 于是余有叹焉 紧承上文 领起全段 使文章前后衔接 过渡自然 文字上前后呼应 意思贯通 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 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文章脉络 游褒禅山记 记叙 议论 议论的基础 记叙的深化 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结构门式刚架施工安装工艺及流程
- 咖喱味的糖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产品定制化生产服务拓展与升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智慧物流生态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驾驶车辆模拟真实环境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深圳技能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多媒体应用计划
- 小学数学教师师徒结对示范计划
- 高速公路非道路移动机械源头管控措施
- 粉煤灰运输应急事故处理流程
- 江苏省苏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电商直播模式下消费者农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赣南脐橙为例
- 开封产城融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排污许可证审核及环境应急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中国软件测试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数学人教A版学生用-学生答案一~五章
- 消防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填写范本)
- 1.2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 外观专利培训课件
- DB32∕T 4787-2024 城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