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主题实践报告_第1页
班级主题实践报告_第2页
班级主题实践报告_第3页
班级主题实践报告_第4页
班级主题实践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主题实践报告 班级主题实践报告-大学生情感方面调查 一、调查目的人生是一棵大树,亲情犹如那枝干和血脉相通的深根;爱情好似那艳丽而芬芳的鲜花和甘甜如饴的果实;友情则如那青葱茂盛的绿叶。 这段妙语,揭示了人生三种情感的重要性和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仅需要认真认识这三种情感,更要认真对待。 那么当代的大学生是否能正确的处理亲情、爱情、友情和师生情呢,为此我们将进行走访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大学生对这三种情感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情感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他们的各种情感的现状。 二、分配任务我被分配到调查问卷设计小组,负责设计情感方面的调查问卷,经过分析,我们决定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当代大学生情感生活,它们分别是亲情、爱情和师生情,于是我们进行了小规模走访调查,寻找大学生现阶段,在这三个关系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为问卷的设计打好基础。 三、调查时间及地点地点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 时间xx年5月6日 四、正文1)爱情在对陕西西安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 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 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 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 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通过对陕西西安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 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大学生朝气蓬勃,有理想,有上进心,而对永恒的话题爱情,既向往,又缺乏理智。 在调查中占41.5%的女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时的好奇,经历了十二年寒窗之苦、高考的艰辛、无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拼搏,进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压抑久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已经改变了高中的那种只有读书为高考的观念已不复存在了,思想放松了,再由于处于青春骚动期的大学生终于找到了释放情感的方式谈恋爱。 由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趋成熟及对人生认识的完善,自然对爱情有了现实的变化。 在调查中,占13的男生认为大学恋爱的一个目地是为了生理的需要,占20%的男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学生则反对同居,认为同居是对道德的一种败坏;而约9%的文科类的女生认为同居无所谓,感情已达某种程度的时候,那也无可非议,只要双方合适就可以,这可能与其所接受的知识、认识及感性思想的浓厚等有关。 约占60的学生则认为爱情应该专一,忠于彼此,这成了主导思想,看来当代的大学生还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思想道德观趋于良性化发展。 一部分的女生认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会考虑换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爱情,体现了对爱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谈恋爱只是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缺乏成熟的分析。 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爱情信任度的下降。 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可信度不高,但不会完全、坚决地反对恋爱,因为对消费者的大学生而言,婚姻是遥远的事情,还谈不上责任与义务,大学时代谈恋爱也无可厚非;对爱情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在被调查的大 三、大四的学生中,占60的人主张恋爱应结合社会现实,家庭实际,经济能力等,少了鲁莽和随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2)亲情调查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父母缺少关心。 在这次调查中有6.7%的大学生对父母的近况一点也不了解,51.5%的大学生略知父母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只有41.8%的大学生非常清楚的了解。 有62%的大学生清楚的记得父母的生日,而有17.8%的大学生只有在有人提醒时才会想起,更有21.2%的大学生不记得。 一二十年了,可能你没有给父母庆祝过生日,没有给父母买过生日礼物,然而同学们可能会经常为同学过生日,给他们送礼物,为何我们不尝试在父母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并说上一声“生日快乐”呢?调查显示有34.1%的大学生为父母挑选过生日礼物,有65.9%的大学生没有为父母挑选过生日礼物,这可能跟中国国情有关系,大家都不习惯给父母买礼物,但是,我们建议大家还是在父母生日那天呈上一份生日礼物,哪怕是一件普通的礼物。 对于”你是否算过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付出了多少?”,有42%的同学算过,由5%的同学没有算过,但将来会计算;而有23%的同学选择了没有,也就是他们将来也不会计算父母在自己身上的付出.这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有关,导致大多数人认为父母为儿女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对父母的含辛茹苦置之不理.父母经历了多少困境,只为换来儿女的幸福.在此,希望各位同学能够计算一下,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究竟为你付出的多少的钱和汗水,这样你才会了解父母是不容易的。 有79%的人会想到这些钱是怎样来的,且98%认为这些钱来之不易。 这也足以表明,我们大部分大学生还是知道家里生活困难,父母挣的钱来之不易,所以在生活上,不铺张浪费,希望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这也表现了当代大学生还是对父母很关心的。 但不能不说,仍然有极少数的大学生还是没有做到对父母的关注。 都说“养儿方知报娘恩”,是说经历了,体验了,才能领会出那份说不出却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的浓厚情愫,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唤起同学们对亲情的关注。 3)师生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等院校学生已不再处于被动的局面,而老师也逐渐失去了“闻道有先后”的优势,“师道尊严”的传统亦渐渐淡去,“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师生已走向冷漠化。 从问卷调查分析当代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如下特点师生交往少,关系逐渐冷漠化。 调查结果显示,95%的大学生赞同高校师生已渐行渐远的观点,与此同时,90%的学生认为当前师生交往存在冷漠化,功利化的特点,更有甚者,主张师生间没有必要交往的同学比例高达6%。 师生除教学交流外,各自行色匆匆,哪怕见面很多人也会因人而异地打招呼,而即使是上课,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个鸿沟,他们仅仅是认识的人,而不是亲密的人。 师生感情沟通渠道减少,感情交流动力减弱。 根据调查问卷,师生交往中,倾向于短信、邮件交流的学生占到85%,70%的学生与专业老师接触最。 而除上课,80%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几乎为0,87%的学生只会在受到惩罚或者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 这说明当前的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 师生互信程度低,学生偏于消极逆反。 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老师的期待比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和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希望老师能够从“师道尊严”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向亦师亦友型的关系转变。 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是有“渊博学识,文雅举止,幽默风趣,人格高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等诸多素质的,有的同学在未进大学前就为自己勾勒了心中理想的大学,心中理想的大学老师。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象牙塔过多的憧憬与设计,与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王国”、“自由国度”叛若鸿沟,大学生们往往因此产生过多的消极逆反情绪。 五、问卷的设计经过小规模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所面临的情感问题主要有1)对现在大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的看法2)是否愿意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3)和父母交流的频率,以及是否愿意和父母倾述自己所遇到的困难4)对父母的关心程度,是否了解自己的父母5)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以及大学生的恋爱观6)谈恋爱对大学生情感方面的影响PS:问卷见附件1 六、感悟与总结通过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对大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从中我认识到了大部分大学生自己对父母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自己的父母生日,身体状况一问三不知,父母的工作状态也知之甚少,这些原本都是作为子女应该了解的东西,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却难以体现出来。 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也还远远不够,光靠上课45分钟,很难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也对大学生学习方面造成了一定困难,不利于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大学生对恋爱持开放态度,大部分大学生支持在大学谈恋爱,只是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恋爱是以物质还是感情为基础方面存在分歧,更有一部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