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_第1页
浙江省永嘉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_第2页
浙江省永嘉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_第3页
浙江省永嘉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_第4页
浙江省永嘉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永嘉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温馨提示:本卷分试卷I和试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写在答卷相应的位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面有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片住宅、众多厂房等高大建筑和密集道路组成的集合体。B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场所,是区域的中心。C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的场所,有商店、医院、学校等生活服务设施。D是人类有自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形成的农业人口聚居场所。2城市不同于乡村的显著特征有 第一产业占很大的优势 以农业活动为主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特点 具有多功能和动态性的特点A B C D城市,从文字上讲,“城”是一种防御性的工事;“市”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场所。最早的“城市”就是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为适应人们对生产、生活、防御等方面的要求而集聚形成的。据此回答第34题。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的城市形成于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D资本主义社会。4城市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社会劳动大分工 现代工业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A B C D5改变城市内涵,使城市由商品交换场所变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空间的因素是 A农业革命 B资本主义产业革命 C第三次技术革命 D第二次技术革命6城市的发展包括 120012201240430390410以上城市100万人口煤矿铁矿人口向城市集中 工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内涵的提升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A B C D7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人口的不断增加 B经济的不断增长 C工业的不断集聚 D农业的不断增加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我国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之一。据此完成810题。8清王朝时期导致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军事9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A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C交通运输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D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10关于城市鞍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该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B人口大量外迁是解决该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C能源、水源短缺是制约该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该城市成为该省综合性工业城市读右图,回答1112题11.右图是我国哪座城市的标志A北京 B上海 C杭州 D广州 12.该图示所在城市属于交通枢纽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商贸旅游城市 口岸城市 A B C D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314题。13.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d-b-e Ba-c-d-b Cd-b-e-a De-d-b-akmkmkmkm14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读“英国首都伦敦的城市扩展和人口增长图”,回答第1518题:15伦敦市城市用地面积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 A1800-1851年 B1851-1900年 C1950-1960年 D1970-1983年16目前,伦敦城市化进程处于 A早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成熟阶段 D加速阶段1720世纪70年代,伦敦市中心区人口逐渐迁移到郊区,这种现象称为 A乡村城市化 B城市乡村化 C逆城市化 D城镇化18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A乡村和小城镇生活费用低 B城市中心地价低,环境质量差C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D. 乡村和小城镇工作机会多 读右图回答1920题.19右图反映的这种居民建筑是:A福建土楼 B云南竹楼C碉房 D皖南民居20楼房高耸,白墙黑瓦,山墙上往往造出马头墙,为了防火,也为了防盗。影响这种建筑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历史文化因素 B交通条件C气候条件 D地形条件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22题 2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22.在图示期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重庆市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推行和成渝配套改革实验区政策的出台,人们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片开发的热土。读重庆市“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的开放型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图,如右图,完成2324题。23. 影响重庆形成这种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资源 D历史24该种地域形态有利于重庆 A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B城市整体人居环境水准不断提高C城市风貌特色水平不断提高 D各区域间的生产生活联系加强25.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有 制定高水平的城市规划 以人为本 搞好城市绿化 发展郊区农业 建设“数字城市”工程 根据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景观特点,塑造鲜明的高品位的城市形象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2627题。26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郊区地价升幅较大 B修建了高速公路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D城市规模缩小27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下图为某城市略图和2007年该市各区域人口变动统计图。读图完成2829题。28该城市的空间布局形态是A一城一区式 B分散成组式 C城镇组群式 D串珠状式29由图可以看出该市区域的人口增长率约为A0 B5 C10 D1530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乡环境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下列特色景观与其所在地搭配正确的是 “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水乡景观 “家家流水,户户垂柳”云南丽江的高原水乡风貌 将“古城历史典故”列入保护范围古城苏州寒山寺风景区 “万国建筑博览”上海外滩江边大道A B C D试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31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1)此图反应该地区的 过程,该过程中城市的 规模不断扩大。(2)该过程中使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包括 污染、 污染、 污染、 污染。(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 等。(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原来的稻田上种植 等农作物。(5)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地区地形基本上以 米等高线为界明显分为 和 两类地形区。(2)观察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 ;其原因是 。(3)A城区成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4)图中的有利条件为A城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33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从1985年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快,由图可知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在 ;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城市群。(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除了地形平坦、水路交通方便的有利区位条件外,还有位置上与 毗邻、加之有党中央 的政策机遇及世界上 型工业的转移等有利因素。(3)珠江三角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口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请描述他们发生了什么显著变化: 、 、 。34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11分)甲乙甲改革开放以来, 的迅速发展,显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 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把城市建设列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集中力量建设了许多高水平的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和 城市,使得我国城市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地带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三角洲 、 三角洲和 地区已经形成综合实力雄厚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密集区。浙江省永嘉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40分)31.(共10分,每空1分)(1) 、 ;(2) ;(3) 、 ;(4) ;(5) 。32.(共10分,每空1分)(1) 、 、 ;(2)特点: ; 原因: ; 。(3) 。(4) ; 。33.(共9分,每空1分) (1) 、 。 (2) 、 、 。 (3) 、 、 。34.(共11分,每空1分) (1) (2) 浙江省永嘉三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60分)12345678910BCBCBDBAAC11121314151617181920AABBBCCCDA21222324252627282930DCACDADDCD二、综合题(40分)31.(10分,每空1分)(1)城市化 用地规模 (2)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 (3)耕地减少 污染扩大到郊区(4)蔬菜花卉等 (5)新建的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业的发展 32(10分)(1) 200 平原 山区。(2)特点 沿 河 流 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