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第二章菌类_第1页
植物学第二章菌类_第2页
植物学第二章菌类_第3页
植物学第二章菌类_第4页
植物学第二章菌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菌类 Fungi 林奈 Linneaus 于1735年把生物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魏泰克 Whittaker 于1969年提出五界系统 安兹沃斯 Ainsworth 于1973年主张 真菌 必须成为独立的一界 真菌界 细菌门 粘菌门和真菌门又合称为菌类 其形态特征与藻类相似 但不具光合作用色素 大多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是异养植物 真菌界的基本特征为异养有机体 无光合作用 由吸收作用摄取营养 菌体在基物内外呈阿米巴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 或在基物内外呈单细胞或菌丝状 典型的不动有机体 但可以出现游动时期的游动孢子 有明显的细胞壁 有细胞核 典型地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 真菌界分两门 粘菌门和真菌门 第三节真菌门 一 一般特征 一 营养体及细胞构造1 真菌营养体 单细胞 丝状体 无隔菌丝或有隔菌丝 2 细胞构造 细胞壁主要成份为纤维素或几丁质 甲壳质 聚乙酰氨基葡萄糖 贮藏物质 肝糖 脂肪 蛋白质等 3 营养方式 异养 寄生 专性 兼性 腐生 专性 兼性 4 菌丝组织体 菌丝体变态形成的 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组成 1 根状菌索 菌丝缠绕成绳索状 天麻与密环菌共生在体外有一环环的纹 2 子座 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 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子囊果 担子果 3 菌核 菌丝缠绕成密结成核状体 茯苓 根状菌索 子座 菌核 二 繁殖方式 1 营养繁殖 细胞分裂 形成营养孢子 芽生孢子 厚壁孢子 节孢子 2 无性生殖 产生各种类型的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静孢子 分生孢子 3 有性生殖 同配 异配 卵式生殖 有性孢子 卵孢子 2n 接合孢子 2n 子囊孢子 n 担孢子 n 三 真菌的生活史 孢子 芽管 菌丝体 1N 配子囊 配子 质配 双核阶段 核配 合子 2N 减数分裂 萌发 特点 1 两个阶段 无性阶段 有性阶段2 只有核相交替 无世代交替3 双核阶段有长短 低等短 高等长 二 真菌的主要类群 真菌门的分类 划分为5个亚门 1 菌丝无隔 2 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 鞭毛菌亚门2 细胞壁为几丁质组成 接合菌亚门1 菌丝有隔3 生活史中明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阶段4 孢子生在子囊内 子囊菌亚门4 孢子生在担子上 担子菌亚门3 生活史中只知无性生殖阶段 半知菌亚门 一 鞭毛菌亚门 特征 无性孢子具鞭毛 1 菌体形态 营养体大多为管状分枝 无隔 多核的菌丝体 细胞壁含纤维素 2 无性生殖 形成孢子囊 水生种类具有游动孢子 3 有性生殖 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 低等种类同配或异配 水霉属 Saprolegnia 1 菌丝体 外观呈白色绒毛状2 无性生殖 层出现象 双游现象3 有性生殖 合子 卵孢子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多核菌丝体 二 接合菌亚门 特征 水生陆生1 菌丝无隔 2 无性生殖 孢囊孢子 静孢子 3 有性生殖 产生配子囊 配子囊接合 形成各种形状的接合孢子 根霉属 Rhizopus 匍枝根霉 面包霉 1 菌丝体棉絮状2 无性生殖 孢囊孢子3 有性生殖 异宗配合形成接合孢子 2N 三 子囊菌亚门 特征 1 菌丝体 大多数为多细胞的菌丝体 少数为单细胞 酵母 菌丝有隔 2 无性生殖 出芽繁殖 单细胞 分生孢子3 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1N 4 子实体 子囊果 火丝菌的有性生殖 产囊体 精子囊 质配 核配对 产囊丝 分隔成3细胞钩状体 钩尖 钩头 钩柄 钩头细胞 核配 子囊母细胞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8子囊孢子 能育产囊丝子囊不育产囊丝侧丝不育菌丝外壳 子实层 子囊果 子囊果类型 1 子囊盘2 闭囊壳3 子囊壳 青霉属 Penicillium 1 菌丝体 无色 具隔 且多分枝 2 无性生殖 分生孢子梗3 有性生殖少见或未完全清楚 分生孢子 小梗分生孢子梗 其他常见子囊菌 酵母 单细胞 用于酿酒 发面曲霉 用于制酒 制酱 食用红色素 红曲麦角 是贵重中药材虫草 子座在鳞翅目上幼虫体上发生 用于强身滋补羊肚菌 食用引起病害 黄曲霉 白粉菌 竹黄 曲霉 羊肚菌 虫草 四 担子菌亚门 特征 1 菌丝体 单核菌丝体和双核菌丝体 锁状连合2 有性生殖形成担子和担孢子3 子实体 担子果 禾柄锈菌 两个寄主五种孢子 银耳 TremellafucifornisBerk 木耳 Auriculariaauricula 蘑菇 AgaricuscampestrisL exFr 猴头 大秃马勃 豹斑毒伞 五 半知菌亚门 只知无性生殖 产生分生孢子 还未知有性生殖菌丝体有分隔 说明它们不属于接合菌纲 而是属于子囊菌纲或担子菌纲分类靠孢子着生的情况来分 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三 真菌界的起源及真菌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