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第 61 页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第三篇第三篇 立交平面设计部分使用说明立交平面设计部分使用说明 目 录 1 积木法设计命令 积木法设计命令 62 1 1 EI LINE 直线单元命令 62 1 2 EI ARC 圆曲线单元命令 63 1 3 EI CLOTHOID 缓和曲线命令 64 1 4 EI LINKCLOTHOID 连接两条缓和曲线命令 64 2 EI MODEZH 综合模式设计命令综合模式设计命令 65 3 基本模式法设计命令 基本模式法设计命令 65 3 1 EI LC 直圆模式命令 66 3 2 EI CC 圆圆模式命令 67 关于公切点处曲率半径的说明 68 4 扩展模式法设计命令 扩展模式法设计命令 68 4 1 EI LCC 直圆圆模式命令 69 4 2 EI CLC 圆直圆模式命令 69 4 3 EI LCL 直圆直模式命令 70 4 4 EI CCC 圆圆圆模式命令 70 4 5 EI OC 偏置插圆命令 71 5 立交辅助设计命令 立交辅助设计命令 72 5 1 Ei VSLane 直接式变速车道设计命令 72 5 2 Ei LJList 路面高程查询命令 73 5 3 Ei SKZD 搜索匝道控制点命令 74 5 4 Ei Fillet 端部圆角绘制命令 75 5 5 Ei DefineDB 定义端部横线命令 75 5 6 Ei DrawDB 端部高程数据图绘制命令 76 5 7 Ei EditDB 编辑端部标注命令 77 5 8 Ei XWB 绘制线位表命令 77 5 9 Ei DrawSFZ 绘制收费广场表命令 78 第 62 页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1 1 积木法设计命令 积木法设计命令 积木法作为最早的互通立交设计方法 被广泛采用 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将路线或立交匝道看成由 一个个首尾相接的独立线形单元构成 这些线形单元的类型有 直线单元 圆曲线单元和缓和曲线单元 三种 早期的积木法中主要采用参数化设计思想 通过用户输入的参数 构造线形单元组合 此后 出 现的 动态积木法 交互式接线设计法 等 又在此基础上 不断演变发展 在 EICAD 综合版的积木法命令中 将 动态交互式积木法 参数化积木法 的设计思路和过程 进行了集成与统一 克服了参数化设计不直观的不足 引入了动态拖动方法 设计过程更加直观 保留 和发展了参数化设计的优势 方便用户直接输入参数 刷新线形 这样通过动态拖动的方法来定性 通 过数据输入的方法来定量或微调 此外 多种参数拖动控制方式和锁定设置 使得用户能够快速 准确 地获得单元设计参数 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EICAD 积木法命令包含有 EI LINE 直线单元命令 用于设计直线单元线形 EI ARC 圆曲线单元命令 用于设计圆曲线单元线形 EI CLOTHOID 缓和曲线单元命令 用于设计缓和曲线单元线形 EI LINKCLOTHOID 连接两条缓和曲线命令 在使用积木法 模式法命令布设立交线形时 经常 需要连接两条端点位于同一圆周 或直线 上的缓和曲线 使用该命令时 只需分别点取两条缓和曲线 程序自动绘制生成中间的圆曲线或直线单元 1 1 EI LINE 直线单元命令直线单元命令 功能介绍 直线单元命令主要用于设计直线单元线位 以生成带 有方向 长度等信息的直线单元 该命令支持起点左右偏 置和偏转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或拖动方式修改直线的长度 终点的坐标 以及控制起点方向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前一单元实体 直 线 圆曲线或缓和曲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取点距离上 一个单元端点的距离 自动获取新直线单元的起点坐标 判断接线的方向 并读取该点处相应前一单元的曲率半径 方向等信息 并通过修改作为下一单元的起始参数进行搭 接 2 直接输入直线长度 修改直线单元 3 点取 移动终点 按纽 修改终点的坐标 如果选择了 按步长拖动 可以得到被步长值整除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第 63 页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的长度数据 拖动时 在信息窗口内 显示当前直线单元的全部设计参数 注意 此时 如果用户没有选择 设置起点偏转 移动终点坐标时 将保持原方向 反之 如果选择 设置起点偏转 程序会根据鼠标的位置 自动计算新的直线方位角 并自动修改起点偏转方向和角度 在 移动终 点 时 单击鼠标右键 设置终点捕捉方式 直接捕捉终点坐标 4 如果用户选择 起点偏移 或 起点偏转 并输入新的偏移 偏 转数值后 应点取 刷新图形 按纽 重绘线位图形 1 2 EI ARC 圆曲线单元命令圆曲线单元命令 功能介绍 圆曲线单元命令主要用于设计圆曲线 单元线位 以生成带有方向 半径 转向 长度等信 息的圆曲线单元 与直线单元命令一样 支持起点左 右偏置和偏转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或拖动方式修改圆 曲线的半径 长度 终点坐标 以及修改起点方向和 起点偏移距离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前一单元实体 直线 圆曲线或缓和曲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 取点距离上一个单元端点的距离 自动获取新的圆曲线单元的起点坐标 判断接线的方向 并读取该点 处相应前一单元的曲率半径 方向等信息 并通过修改作为当前圆曲线单元的起始参数进行搭接 2 直接输入半径 长度 转向 左偏 右偏 修改圆曲线单元 3 点取 拖动终点 按纽 修改终点的坐标 如果选择了 按步长拖动 可以得到被步长值整除的半径或长度数据 拖动时 在信息窗口内 显示当前 圆曲线单元的全部设计参数 注意 拖动控制方式包括 自由拖动 按长度步长控制 按半径步长控制 如果需要拖动终点时 得到半径数值为 10 的整数倍 可以选择 按半径步长 控制 在 控制步长 框中输入 10 然后 点取 拖动终点 按纽 进行拖 动 锁定参数包括 锁定长度 锁定半径 如果需要修改圆曲线长度 但又需要其保持当前半径数值不变 可以选择 锁定半径 4 如果 锁定参数 选择 在拖动时 将会根据起点坐标 起点 方位角和终点坐标 计算圆曲线的半径和长度 当上一个单元为缓和曲线或圆 曲线时 当前单元与上一单元在起点上半径数据不连续 5 在 移动终点 时 单击鼠标右键 设置终点捕捉方式 直接捕捉终点坐标 同样可能出现上 述半径不连续的问题 第 64 页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1 3 EI CLOTHOID 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命令命令 功能介绍 缓和曲线单元命令主要用于设计缓和曲线 单元线位 以生成带有起点方向 转向 起点半径 终点 半径 回旋参数 A 值 长度等信息的缓和曲线单元 与直 线单元和圆曲线单元命令一样 支持起点左右偏置和偏转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或拖动方式修改缓和曲线的终点半径 回旋参数 A 值 长度 终点坐标 以及修改起点方向和起 点偏移距离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前一单元实体 直线 圆曲线或缓和曲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取点距离上一个单 元端点的距离 自动获取新的缓和曲线单元的起点坐标 判 断接线的方向 并读取该点处相应前一单元的曲率半径 方 向等信息 并通过修改作为当前缓和曲线单元的起始参数 起点坐标 方位角和半径 进行搭接 2 用户可以直接输入终点半径 A 值 长度 转向 左 偏 右偏 修改缓和曲线单元 3 点取 拖动终点 按纽 修改终点的坐标 如果选择了 按步长拖 动 可以得到被步长值整除的长度 A 值或终点半径数据 拖动时 在信 息窗口内 显示当前缓和曲线单元的全部设计参数 注意 拖动控制方式包括 自由拖动 按长度步长控制 按 A 值步长 控制 按终点半径步长控制 如果需要拖动终点时 得到 A 值为 10 的整 数倍 可以选择 按 A 值步长控制 在 控制步长 框中输入 10 然后 点取 拖动终点 按纽 进行拖动 锁定参数包括 锁定长度 锁定 A 值 锁定终点半径 如果需 要修改缓和曲线长度 但又需要其保持当前 A 值不变 可以选择 锁定 A 值 4 在 移动终点 时 单击鼠标右键 设置终点捕捉方式 直接捕捉终点坐标 程序根据起点坐 标 方位角 起点半径和终点坐标 计算缓和曲线的各设计参数 绘制线位 但是不是所有的终点坐标 都有解 1 4 EI LINKCLOTHOID 连接两条缓和曲线命令连接两条缓和曲线命令 功能介绍 在使用积木法 模式法命令布设立交线形时 经常需要连接两条端点位于同一圆周 或 自动搜索 A 值 终点半径等设 计参数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第 65 页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直线 上的缓和曲线 使用该命令时 只需分别点取两条缓和曲线 程序自动绘制生成中间的圆曲线或 直线单元 2 2 Ei ModeZHEi ModeZH 综合模式设计命令综合模式设计命令 功能介绍 用于浏览和修改由积木法 模式法生 成的线位 按线位单元的顺序关系 自动组合判断模 式类型 点取 修改当前模式 按钮 激活相应模式 法的设计命令 使用 上一模式 下一模式 等浏 览按钮 可以任意修改整个路线 该命令减少了设计 过程中 反复调整的过程 3 3 基本模式法设计命令 基本模式法设计命令 模式法设计思想作为互通立交设计的新方法 一经提出 得到广泛的重视与高度评价 它已经成为 线形复杂路线和互通立交设计中被广泛使用 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它的出现使积木法只能成为它的补 充 模式法的基本概念 将线路看成为简单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即 直线和圆 圆和圆之间的连接 例如 我们在直线和圆间采用一条缓和曲线连接 就是最简单的 直圆模式 在圆和圆之间 则根据 半径和圆心距离不同分为 S 形曲线 C 形曲线 和 卵形线 这样 可以将圆和圆之间采用一 条或两条缓和曲线连接 这三种曲线总称为 圆圆模式 直 圆模式圆圆模式 S形曲线 圆圆模式 C形曲线 圆圆模式 卵形曲线 直圆模式 和 圆圆模式 构成的基本模式法设计思想 奠定了模式设计的基础 后面所述的 扩展模式法 是对基本模式的延伸和扩展 设计理念的更新 带来了设计方法的革命 此后 出现 了静态与动态模式法等 都是在此基础上 演变发展而来 在 EICAD 综合版的模式法命令中 将模式法思想不断深入挖掘 计算模型更加完善 使得功能更 加丰富 操作更加方便 快捷 用户可以使用数据输入 鼠标拖动等方法 修改直线和圆曲线的主要设 第 66 页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计参数 并能够实时地 直观地观察线位变化情况 程序提供了丰富的动态操作功能 包括 移动和旋 转直线 移动圆曲线和拖动圆曲线半径等等 EICAD 基本模式法命令包含有 EI LC 直圆模式命令 用于设计直线单元与圆曲线单元搭接的线形 例如 主线为直线段 设置 平行式变速车道时 可以根据主线中心线的偏置直线和一个位于主线一侧的圆构造直圆模式 EI CC 圆圆模式命令 用于设计圆曲线单元与圆曲线单元搭接的线形 3 1 EI LC 直圆模式直圆模式命令命令 功能介绍 直圆模式命令用以生成一条连接直线与 圆曲线之间的回旋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直线和 圆 圆弧 自动搜索计算出缓和曲线线位 并支持以下 修改操作 1 设置路线转向 逆时针或顺时针 2 移动 旋转直线位置 3 以圆心或圆周上的参照点 移动圆曲线 4 输入或拖动修改圆曲线半径 5 设置动态拖动的控制方式和步长 6 直接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要连接的直线 LINE 或圆 CIRCLE 或圆弧 ARC 实体 如果你第一步选取的是直线 LINE 下一步则只允许你选取圆 CIRCLE 或圆弧 ARC 相反 如 果你第一步选取的是圆 CIRCLE 或圆弧 ARC 下一步则只允许你选取直线 LINE 2 点取 平移直线 旋转直线 移动圆 或 修改半径 按纽 采用拖动方式修改直线和圆曲线的状态和参数 3 在以上拖动过程中 程序会自动搜索刷新缓和曲线的设计参数 通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第 67 页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常设计人员希望得到参数形式上比较理想的缓和曲线参数 例如 缓和曲线的 A 值 长度为整数 圆 曲线的半径取整等等 那么 就需要设置拖动控制 缓和曲线的拖动控制选项包括 回旋参数 A 回旋线长度 同时拖动修改圆曲线半径时 也可以按一定的步长进行控制 以圆心为拖动参考点 选项 控制移动圆或动态调整半径时 鼠标拖动点是否为圆心 4 用户可以直接在 缓和曲线参数 栏中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变化将 导致直线或圆实体的移动 因此 在输入数据前 应选择 移动圆 还是 移动直线 输入数据后 鼠标点取其他位置 线位立即刷新 3 2 EI CC 圆圆模式命令圆圆模式命令 功能介绍 圆圆模式命令用以生成一条或两条连接圆曲线与圆曲 线之间的回旋线单元 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两个圆 圆弧 实体 自动搜索计算出缓和曲线线位 并支持以下修改操 作 1 设置路线转向 逆时针或顺时针 2 以圆心或圆周上的参照点 移动两个圆曲线位置 3 输入或拖动修改两个圆曲线的半径 4 设置动态拖动的控制方式和步长 5 直接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参见 关于公切点处曲率半径的说明 操作提示 1 运行该命令时首先提示你选取要连接的两个圆 CIRCLE 或圆弧 ARC 实体 程序根据两个圆 圆弧 实体的圆心坐标位置关系 半径数值 自动生成缓和曲线线位 可能是 卵形线 S 形曲线 或 C 形曲线 2 点取 移动圆心 或 修改半径 按纽 采用拖动方式修改两个圆曲线的 状态和半径参数 3 与直圆模式命令一样 用户可以设置拖动控制方式和变化步长数据 4 当两圆心的距离大于两圆曲线半径之和时 可以采用 S 形曲线 或 C 形曲线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 选择曲线的类型 程序将设置偏转方向相反或相同 的两条缓和曲线 用户在拖动时可以设置两条缓和曲线之间的约束控制方式 包 括 锁定回旋参数的比例 锁定第一回旋参数 和 锁定第二回旋参数 5 用户可以直接在 缓和曲线信息 栏中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缓和曲线信息 栏显示 A 值还是显示长度 由 拖动控制与显示参数 中的 控制参数 下拉框内容决定 直接修改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变化将导致圆圆实体的移动 因此 在输入数据前 应根据需要选择 移动圆 1 还是 移 第 68 页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动圆 2 输入数据后 鼠标点取其他位置 线位立即刷新 关于公切点处曲率半径的说明关于公切点处曲率半径的说明 当圆圆实体间缓和曲线构成 C 形曲线时 两缓和曲线公切点 连接点 处 默认的半径为无穷大 但是当缓和曲线长度较短 按照预期的超高渐变率 设置超高可能比较困难 因此 可以将 C 形曲线两 缓和曲线公切点处曲率半径设置为一个稍大的固定值 这样可以减小超高横坡值的变化幅度 从而缩短 超高过渡段的长度 以上情况 在 Ei CC 圆圆模式 Ei LCC 直圆圆模式和 Ei CCC 圆圆圆模式 这三个命令中将会遇 到 当用户选择了 C 形曲线 时 上述三个命令的对话框中 会出现 公切点处曲率半径 选项和半 径编辑框 4 4 扩展模式法设计命令 扩展模式法设计命令 扩展模式法是在基本模式法的基础上 考虑在三个基本单元 直线或圆曲线 之间 设置缓和曲线 的方法 包括 直圆圆 圆直圆 直圆直和圆圆圆 四种样式 每一种扩展模式都可以简化为两种基本 模式的组合 例如 直圆圆模式可以简化为直圆模式 圆圆模式 在 EICAD 综合版的扩展模式法命令中 用户可以使用数据输入 鼠标拖动等方法 修改三个基本 单元 直线或圆曲线 的主要设计参数 并能够实时地 直观地观察线位变化情况 程序提供了丰富的 动态操作功能和拖动控制功能 先阅读 手册 中基本模式法命令的内容 将有助于掌握和了解扩展模 式法的命令 EICAD 扩展模式法命令包含有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第 69 页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EI LCC 直圆圆模式命令 用于设计和绘制直线 圆 圆三个基本单元之间的搭接线形 EI CLC 圆直圆模式命令 用于设计和绘制圆 直线 圆三个基本单元之间的搭接线形 EI LCL 直圆直模式命令 用于设计和绘制直线 圆 直线三个基本单元之间的搭接线形 EI CCC 圆圆圆模式命令 用于设计和绘制圆 圆 圆三个基本单元之间的搭接线形 EI OC 偏置插圆模式命令 该命令是布置单 双喇叭形立交匝道时十分常用的命令 用以生成主线 和匝道间两个圆心相同 半径不同的圆弧 并在这两个圆弧与主线偏置线和匝道间插入缓和曲线单元 4 1 EI LCC 直圆圆模式命令直圆圆模式命令 功能介绍 直圆圆模式命令用以生成连接直线 圆 圆之间的回旋线单元 可以认为是直圆 圆圆 两个基本模式的组合 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直线 圆 圆弧 圆 圆弧 自动搜索计算出缓和曲线线 位 程序自动计算出各回旋线 A 值及其位置 同时计算出中间圆弧的长度及位置 最后生成各回旋线 单元 程序支持以下修改操作 1 设置路线转向 逆时针或顺时针 2 移动和旋转直线位置 3 以圆心或圆周上的参照点 移动两个圆曲线 4 输入或拖动修改两个圆曲线的半径 5 设置动态拖动的控制方式和步长 6 直接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操作提示 1 首先按顺序选取要连接的直线 LINE 圆 CIRCLE 或圆弧 ARC 实体 2 点取 平移直线 旋转直线 移动圆 或 修 改半径 按纽 采用拖动方式修改直线和圆曲线的状态和 参数 或者直接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参见 EI MODELC 直圆模式命令 EI MODECC 圆圆模式命令 和关于公切点处曲率半径的说明 4 2 EI CLC 圆直圆模式命令圆直圆模式命令 功能介绍 圆直圆模式命令用以生成连接圆 直线 圆之间的回 旋线单元 可以认为是直圆 直圆 两个基本模式的组合 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圆 圆弧 直线 圆 圆弧 自动 搜索计算出缓和曲线线位 程序自动计算出各回旋线 A 值 第 70 页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及其位置 同时计算出中间直线的长度及位置 最后生成各回旋线单元 程序支持以下修改操作 1 设置路线转向 逆时针或顺时针 2 移动和旋转直线位置 3 以圆心或圆周上的参照点 移动两个圆曲线 4 输入或拖动修改两个圆曲线的半径 5 设置动态拖动的控制方式和步长 6 直接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参见 EI MODELC 直圆模式命令 4 3 EI LCL 直圆直模式命令直圆直模式命令 功能介绍 直圆直模式命令用以生成连接直线 圆 直线之间的回旋线单元 可以认为是直圆 直圆 两个基 本模式的组合 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直线 圆 圆弧 直线 自动搜索计算出缓和曲线线位 程序自动计算出各回旋线 A 值 及其位置 同时计算出中间圆弧的长度及位置 最后生成各回旋 线单元 程序支持以下修改操作 1 设置路线转向 逆时针或顺时针 2 移动和旋转直线位置 3 以圆心或圆周上的参照点 移动两个圆曲线 4 输入或拖动修改两个圆曲线的半径 5 设置动态拖动的控制方式和步长 6 直接输入缓和曲线 A 值或长度 参见 EI MODELC 直圆模式命令 4 4 EI CCC 圆圆圆模式命令圆圆圆模式命令 功能介绍 圆圆圆模式命令用以生成连接圆 圆 圆之间的回旋线单元 可以认为是圆圆 圆圆 两个基本模 式的组合 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三个圆 圆弧 实体 自动搜索计算出缓和曲线线位 程序自动计算出 各回旋线 A 值及其位置 同时计算出中间直线的长度及位置 最后生成各回旋线单元 程序支持以下修改操作 1 设置路线转向 逆时针或顺时针 2 以圆心或圆周上的参照点 移动各圆曲线的位置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第 71 页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3 输入或拖动修改各圆曲线的半径 4 设置动态拖动的控制方式和步长 5 需要直接修改缓和曲线参数时 可点取 查询 修改 缓和曲线信息 按纽 6 有 C 形曲线模式时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输入公切点 处的半径 参见 EI MODECC 圆圆模式命令 关于公切点处曲率 半径的说明 4 5 EI OC 偏置插圆命令偏置插圆命令 功能介绍 偏置插圆命令是布置单 双喇叭形立交匝道时 十分常用的命 令 用以生成主线和匝道间两个圆心相同 半径不同的圆弧 及 这两个圆弧与主线偏置线和匝道间的缓和曲线单元 操作提示 1 分别选取主线和匝道 限直线 圆或圆弧实体 2 点取同心圆的大致位置 3 在 偏置插圆模式 对话框中 输入各项参数 4 点取 刷新线位 按纽预览线位 5 点取 点取位置 按纽 可改变同心圆的位置 6 点取 确定 按纽 绘制线位 第 72 页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5 5 立交辅助设计命令 立交辅助设计命令 立交辅助设计命令组中包含有辅助设计 查询 绘图 标注 共四个命令 Ei VSLane 直接式变速车道设计命令 根据用户输入的偏宽数据 主线路线单元 车道其他参数 设计和绘制直接式减速 加速车道 Ei LJList 路面高程查询命令 指定道路的横断面 超高数据 查询路面 硬路肩 土路肩上任意 点的高程 对应中桩设计高程 纵坡 行车道横坡 以及查询任意两点间的坡度 高差 距离和方位角 Ei Fillet 端部圆角绘制命令 拾取相邻两条道路偏置线 点取端部圆弧中心的概略位置 根据用户 输入的半径 绘制端部圆弧 Ei DefineDB 定义端部横线命令 指定道路的竖曲线 横断面 超高数据 并由用户选取土路肩边 缘线 路线偏置线 根据程序生成或用户指定的横向辅助线 按 辅助线编号 写入实体 供 端部高程 数据图绘制命令 调用 Ei DrawDB 端部高程数据图绘制命令 读入指定 辅助线编号 的辅助线实体 求算横向辅助线与 土路肩边缘线 路线偏置线的交点 标注交点的高程 或高差 交点间的坡度和距离 EI XWB 绘制线位表命令 根据用户拾取的路线绘制 路线线位表 通常在立交平面图中要求绘 制各条匝道的线位表 表中包含线位各特征点的桩号和坐标 EI DrawSFZ 绘制收费广场命令 根据用户输入的收费 广场的桩号 过渡段 收费区长度等尺寸参数 自动绘制 标注收费广场 5 1 Ei VSLane 直接式变速车道设计命令直接式变速车道设计命令 功能介绍 变速车道包括 直接式和平行式两种 平行 式变速车道一般的设计过程是作主线设计单元的偏置线 而 后将其按要求截断后作为车道设计起始单元 使用积木法 模式法设计命令可以十分方便地完成 而直接式变速车道则 需要将主线设计单元偏移之后 按照一定的渐变率进行偏转 特别是对车道的长度 偏宽等 还有特殊的要求 因此 使 用手工的方法很不方便 该命令就是为用户设计 绘制直接 式变速车道 而设计的 操作说明 1 首先选取主线相邻设计单元 拾取邻近的圆 或圆弧实体 程序读入该圆 圆弧 的半径 作 为变速车道的终点圆曲线的半径 并根据该圆 圆弧 与主线设计单元的位置关系 判断出车道的位置 左侧 右侧 和类型 加速车道 减速车道 如果用户没有拾取到该圆 圆弧 程序将根据默认设 置继续进行 2 导入 导出变速车道参数 该命令用于保存和读取渐变率和偏置宽度 W1 W2 W3 等数据 单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第 73 页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击参数类型右边的导入 导出参数文件按钮选择 文件示例 弹出参数文件格式示例如下 3 输入和调整车道参数 偏转类型中 用户可 输入 渐变率 偏转角度 十进制表示 偏宽参 数 W1 W2 W3 分别代表 渐变段起点距主线距 离 变速车道起点距主线距离 和 变速车道终点 距主线距离 点取 查看示意图 按纽 弹出的示意 图中 分别指示出三个偏宽的含义 4 用户可以直接输入连接段长度 回旋线参数 终点半径等设计参数 图形自动刷新 程序依据用户 拾取主线的位置 作为确定车道连接段起点 的依据 需要修改起点位置时 可点取 平 移变速车道 按纽 动态拖动起点的位置 程序参考起点相对主线的曲线半径 确定车 道起始半径 以确保车道与主线采用相同的 曲率 当半径大于 1500 米时 规范规定可 以视 R 5 对话框中显示出当前变速车道起点 相应主线的桩号 车道的长度 6 点取 确定 按纽 程序绘制出 直线 缓和曲线 或圆曲线 缓和曲线 两个单元 其中包含了连接段和变速车道 通常用户应根据标示出的连接段起点 变 速车道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截断第一单元 即删除连接段 重新转换第一单元实体后 剩余的图形即为变速车道 由于不能截断 处理缓和曲线单元 因此要注意 缓和曲 线单元的起点一般位于变速车道的起点和 终点之间 不要超过变速车道的起点位置 否则无法确定变速车道的设计参数 5 2 Ei LJList 路面路面高程高程查询命令查询命令 功能介绍 1 指定道路的横断面 超高数据 2 查询路面 硬路肩上任意点的高程 对应中桩设计高程 纵坡 行车道横坡 3 查询任意两点间的坡度 高差 距离和方位角 4 查询匝道分岔点的桩号 设计高程和纵坡 错误的情况 缓和曲线起点不能超越变速车道的起点 第 74 页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5 标注路幅范围内任意点高程 操作说明 1 首先选取需要查询的路线 2 如果选取的路线尚未设置竖曲线 横断面宽度 和超高数据文件链接 则需要点取 纵横断数 据链接 按纽进行设置 3 分别点取按纽 点取查询点坐标 4 对话框中显示出查询点的高程 对应中桩设计 高程 纵坡 行车道横坡 选取两个查询点坐 标后 对话框中显示两点间的坡度 高差 距 离和方位角 图形中显示出两点的位置关系 5 点取 查询分岔点 按纽 命令行提示 首先选取需要查询的匝道路线单元实体 然后点取端部 圆弧的圆心位置 程序计算得到匝道分岔点的桩号 设计高程和纵坡 5 3 Ei SKZD 搜索匝道控制点命令搜索匝道控制点命令 功能介绍 根据用户拾取的匝道单元 搜索匝 道控制点的精确位置 由于一条匝道中存在多个控 制点 因此需要用户指定匝道起点和终点 用户可 以在当前路线上用鼠标点取匝道起点和终点 并输 出匝道竖曲线和控制点文件 5 4 Ei Fillet 端部圆角绘制命令端部圆角绘制命令 功能介绍 根据用户拾取的相邻两条道路偏置线 箭线的起点为第一查询点 终点为第二查询点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第 75 页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和端部圆弧中心的概略位置 搜索圆弧的精确位置 由于相邻两条道路偏置线可能存在多个相邻点 因 此需要用户大致指定一个概略位置 用户可以在圆弧位置附近任意点取 程序会记录上次输入的圆半径 若需要修改鼻端半径 R 可在对话框中输入新的半径数值 而后点 取 刷新 按纽 重新搜索圆心位置 如果发现圆弧方向不正确 可修改 圆角方向 中的选项 正向 或 反向 在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 当主线硬路肩较窄时 为了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 一般在主线或匝道 行车道边缘加宽一定的偏移值 B 用户可以输入偏移过渡段的长度 L1 L2 以及偏移值 B1 B2 如果 不需要设置偏移值 可令 L1 L2 B1 B2 都等于 0 5 5 Ei DefineDB 定义端部横线命令定义端部横线命令 功能介绍 在绘制端部高程数据图之前 应使用 Ei DefienDB 命令 完成以下操作 1 设置纵横断数据链接 输入路线竖曲线文件 SQX 横断面宽度文件 HDM 超高文件 CG 2 选取土路肩边缘线 偏置线实体 3 按指定范围 步长 或按桩号文件 ST 绘制端 部标注横线 4 以上三种线统称为 辅助线 输入辅助线的编 号 该编号将作为搜索计算端部标注点的依据 由用户选取路线土路肩和偏置线 根据程序生成或用户指定的横向辅助线 端部标注 Ei DrawDB 时 程序求算横向辅助线与路线偏置线的交点 int 并标注交点的高程 或高差 交点间的坡度和距 离 提示 如果用户已经定义了上述内容 需要对上述设置进行修改时 可以在重新进入该命令后 首 先输入 辅助线编号 然后 点取 按编号搜索实体 按纽 程序会在当前图形中 搜索所有包含 辅助线编号 信息的实体 包括 土路肩边缘线 偏置线和横线 操作说明 1 首先选取路线设计单元 程序从路线设计信息中加载纵断面竖曲线 横断面宽度和超高数据 如果没有定义 则需要点取 纵横断数据链接 按纽进行设置 在 设置纵横断数据链接 对话框中 输 入路线竖曲线文件 SQX 横断面宽度文件 HDM 超高文件 CG 与这三个文件进行链接后 程 序可以计算路幅范围内 不包含土路肩 任意点的设计高程 2 点取 拾取土路肩 按纽和 拾取偏置线 依次选取路线的土路肩和其他偏置线 如果已经选择 过 按纽上文字为 拾取土路肩 或 拾取偏置线 3 输入横向辅助线的起始桩号 终止桩号和桩号推进间距 也可以由 一个桩号文件来定义每条横向辅助线的桩号 点取 绘制横线 按纽 绘制横 第 76 页 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系统 EICAD 用户手册 立交设计部分 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AD 事业部 向辅助线 如果用户预先绘制了一些横向辅助线 可以通过 增减横线 按纽来设置 4 当用户需要添加或删除某条土路肩实体时 可以点取 拾取土路肩 按纽 弹出 设置土路肩偏 置线 对话框中选择 添加 删除 或 重新设定 5 当用户需要添加或删除某条路线偏置线实体时 过程同上 6 点取 查看当前编号辅助线 按纽 程序以高亮方式显示三种辅助线 5 6 Ei DrawDB 端部高程数据图绘制命令端部高程数据图绘制命令 功能介绍 在 Ei DefineDB 定义端 部横线命令 中 定义土路肩边缘线 路 线偏置线和横线 三种辅助线 使用 Ei DrawDB 端部高程数据图绘制命令 求算横向辅助线与路线偏置线的交点 标 注交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坐月子饮食调理常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申请项目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肿瘤精准医疗临床实践中的临床试验信息化技术应用支持服务研究报告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在乡村振兴中的需求与供给研究报告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老龄化趋势下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国际旅游度假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解析卷-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黄提取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课件
- 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
- 衢州龙游县龙新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素养目标】1.2.2 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教案(表格式) 2024-2025学年北师大数学上册
- 池塘安全合同协议书
- 《石油钻采设备》课件
- 质量安全员试题及答案
- 老人居家治疗指南解读
-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药浴培训课件
- 煤矿通风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