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人三项运动规则介绍(游泳、路跑、自行车规则).doc_第1页
小铁人三项运动规则介绍(游泳、路跑、自行车规则).doc_第2页
小铁人三项运动规则介绍(游泳、路跑、自行车规则).doc_第3页
小铁人三项运动规则介绍(游泳、路跑、自行车规则).doc_第4页
小铁人三项运动规则介绍(游泳、路跑、自行车规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鐵人三項運動規則介紹(游泳、路跑、自行車規則)徐嘉良一、 源起:鐵人三項源起 1973年的一天,在夏威夷群島的一個小酒吧里,一群體育官員聚在一起爭論:到底哪項體育運動才是世界上最具刺激性、挑戰性,最能考驗人的意志和體能的項 目。有人說是橄欖球,也有人說是渡海游泳,還有人說是長距離自行車或登山、馬拉松等等。正當所有人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時,美國海軍准將約翰克林斯提出:若 是誰能在一天之內先在波濤洶湧的大海里游上3.8公里,然後環島騎自行車180公里,最後再跑完42.195公里的馬拉松全程,誰就是真正的鐵人。第二天,就有15個人參加了根據這個設想形成的比賽,其中還有一名女選手,最後14人賽完全程。鐵人三項運動自誕生到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僅僅用了20年,這個數字在現代奧運史上並不多見。1994年,鐵人三項運動被國際奧委會主動邀請正式列入奧運會大家庭。短短6年過後,女子鐵人三項比賽就成了上世紀最後一屆奧運會悉尼奧運會的開篇。有趣的是,與一同在這屆奧運會上成為正式項目的跆拳道相比,鐵人三項運動無疑年輕得有些誇張,因為後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鐵人三項運動從20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後,便得到了迅速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後期,各類鐵人三項比賽已相繼在國內一些城市舉辦。1991年6月 29日,在中國的倡導下,亞洲鐵人三項聯合會成立。鐵人三項運動在我國開展的初期,主要以群眾參與為主,專業競技運動水平較低,成績與國際水平有較大的差 距。2001年後,一些省、市相繼成立了專業鐵人三項運動隊,我國鐵人三項進入了較快的發展階段。鐵人三項非正式比賽起源於197年美國聖地牙哥比賽,正式比賽則於1974年在夏威夷首度舉行,2000年雪梨奧運,鐵人三項列入奧運正式比賽項目。每位參賽選手必須在規定時限(各國規定時間限定不同)內,依照游泳、自由車及路跑順序,完成賽。比賽賽程分為亞、奧運賽程、小鐵人、三項接力、半程及超級鐵人,亞奧運賽程為游泳1.5公里,自由車40公里,路跑10公里,合計51.5公里,是國際舉辦場次最多、參加人數最踴躍的競賽距離。小鐵人以國小4年級至國中3年級學生為對象,共分為6級。三項接力則是由3人共同組隊參加,每人進行1項以接力方式完成,賽程距離可彈性規劃。半程鐵人以奧運賽程51.5公里的一半25.75公里為賽程,即游泳750公尺、自由車20公里、路跑5公里。游泳為3至4公里,自由車155至180公里,路跑42公里,視比賽賽制而定。總距離最長的超級鐵人為困難度最高的競賽,游泳為3至4公里,自由車155至180公里,路跑42公里,視比賽賽制而定。二、 組織: 國際三項鐵人聯盟(ITU ; /) 亞洲三項鐵人協會(ASTC ; /) 中華民國三項鐵人協會(.tw/front/bin/home.phtml) 台東鐵人三項委員會(.tw/ironman/) 台東縣超級鐵人三項委員會(/super-triathlon/)三、 項目(比賽)分組:1、 小 鐵 人:以國小四年級至高中(職)之男、女學生為主要對象,每位參加者須獨力且連續完成三項運動,賽程說明如下:(1) A級游泳400公尺自由車 12公里路跑4公里合計16.4公里(2) B級游泳200公尺自由車 6公里路跑2公里合計 8.2公里(3) C級游泳50100公尺自由車24公里路跑12公里2、 二項接力:賽程與鐵人三項完全相同,由三名參加者自行結合,每人進行一項,以接力方式完成三項。3、 半程:奧運賽程51.5公里的一半(25.75公里)作為賽程。 游泳750公尺自由車20公里路跑5公里4、 奧運賽程:國際正式比賽的賽程(三項合計51.5公里)游泳1.5公里自由車40公里路跑10公里超級鐵人:總距離(200公里226公里)游泳34公里自由車155180公里路跑42公里四、 比賽規則1、 通則:(1) 選手請注意安全及個人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休息或停止比賽。(2) 選手參賽時須著比賽服裝,除游泳項目外,其他兩項不得裸露上身。(3) 選手於活動期間,須確實遵守大會規定與安排。(4) 選手不得服用藥物,興奮劑及酒類參賽,經大會發現得取消其資格或強制接受檢驗。(5) 選手須於規定時限內完成各項競賽,超過時限者即中止比賽。(6) 選手不得有妨礙他人之行為,違者取消比賽資格。(7) 大會提供之號碼布、號碼貼紙,選手須按規定配戴,不得變造。(8) 競賽活動當天如因天氣或環境不良、有安全顧慮時,大會得變更賽程或終止比賽。(9) 棄權或喪失參賽資格的選手不得再進行比賽。(10) 選手在轉換區內不得觸摸他人之用具。(11) 選手完成之競賽時間包括各項轉換時間。(12) 未盡事宜以大會仲裁委員會之決議增補。2、 游泳項目:(1) 選手在水中可以用任何一種游泳姿勢游進,也可以踩水或溧浮。(2) 參賽選手可以站在水中或抓住無生命物體如浮標或靜止的船舟休息,但不能利用水底或這些非生命物體而從中獲益。(3) 在緊急情況下,選手可以舉一手過頭求救。一經正式救助,該選手必須退出比賽。(4) 優秀選手參加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和世界盃賽使用防寒衣的水溫的限度:游泳1500公尺在水溫20C以上禁止穿防寒衣,在水溫14C(含)以下必須穿防寒衣,同時在水中停留的時間最長是1小時10分鐘(5) 青年組和分齡組的選手使用防寒衣的水溫的限度:游泳1500公尺在水溫22C以上禁止穿防寒衣,在水溫14C (含)以下必須穿防寒衣,同時在水中停留的時間最長是1小時10分鐘(6) 裝備:(一)、選手必須戴比賽組委會提供的泳帽。(二)、如果泳帽在游泳過程中無意遺失,選手不受處罰。(三)、允許使用泳鏡和鼻夾。(7) 違反規定的器材:(一)、人造推進器:如腳蹼、襪子、手套、划水板或漂浮器材。(二)、防寒衣的厚度超過5亳米(0.5公分)。(三)、只穿防寒衣的褲子。3、 自行車項目:(1) 通則:(一)、選手不准阻擋其他選手。(二)、除競賽職員的指示外,選手必須遵守交通安全。(三)、任何選手如被比賽職員認為可能對他本人或其他人造成危險, 都可能被取消比賽資格退出比賽。(四)、自由車比賽時,不允許裸露軀幹。(五)、沒有自由車不允許繼續向前行進。(六)、驗車:驗車必須在比賽至少48小時前舉行,以便必要時參賽者有時間根據規則調整。(2)尾隨:只有精英選手和青年組選手,在世界鐵人三項盃賽,世界鐵人兩項錦標賽上可以不考慮尾隨規則。對分齡組的比賽或長距離鐵人三項和兩項世界錦標賽(所有組別)尾隨規則不能取消。使尾隨規則用於精英組和青年組選手,在實行尾隨規則的比賽中:(一)、禁止尾隨另一名選手或機動車,選手必須拒絕他人尾隨的企圖。(二)、選手有權享受賽程中任一位置,條件為選手首先到達該位置,並且與其他選手未發生碰撞。選手選取位置時,必須為其他選手讓出不產生碰撞正常前進的合理空間,通過之前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三)、從任何位置接近利用尾隨位置的選手,有避免產生尾隨的責任。(四)、精英選手自由車賽的尾隨區域(長距離比賽及其它可採用的比賽中)。 1.尾隨區域為每名參賽者周圍10公尺、3公尺寬的長方形區域。自由車前輪邊緣確定長方形前端3公尺是寬中點。選手可進入其他選手的尾隨區,但必須快速穿過這一區域。穿過其他選手尾隨區的最長時間為30秒鐘。2.分齡組選手的自由車尾隨區為每名參賽者周圍7公尺長3公尺寬的長方形區域。自由車前輪邊緣確定長方形前端3公尺寬的中點。選手可以進入其他選手的尾隨區,但必須快速穿過這一區域,穿過其他選手尾隨區的最長時間為15秒鐘。3.任何兩名選手的尾隨區不得重疊。(五)、機動車尾隨區: 1.摩托車是唯一允許行駛在賽楊的交通車輛。摩托車駕駛員、比賽職員、新聞工作者和其他比賽工作人員乘坐摩托車時必須一直安全佩戴批准使用的摩托車頭盔。 2.摩托車的尾隨區域為自由賽段每輛車周圍長35公尺、寬5公尺的長方形摩托車前方邊緣確定長方形前端5公尺寬的中點。 3.選手不能穿越機動車尾隨區。機動車司機和車輛控制職員有責任維護該尾隨區所有場上機動車都要遵守有關比賽用機動車所列規定。 (六)、以下情況下選手可進入自由車尾隨區: 1.進入尾隨區且在30秒鐘內穿過這個區域。 2.出於安全原因。3.去飲水站。 4.轉換區進出口。 5.急轉彎處。 6.由於路窄施工迂迴或其它安全原因裁判員取消賽程中的一段路線時。(七)、選手的自由車前輪被另一名選手的自由車前輪超過時,前者為被超車。 (八)、一旦被超車,被超越的選手必須立即離開領先選手的尾隨區。(3)器材(一)自由車:必須具備下列特徵: 1.世界鐵人三項盃系列賽、世界鐵人兩項系列賽、世界鐵人三項、世界鐵人兩項錦標賽中,精英組、青年組自車長不超過二公尺、車寬度不超過五十公分。其它比賽中允許二公尺長,七十五公分寬。 2.從地面到腳蹬軸中心的距離最少為二十四公分。 3.車座最前端垂線,向前不能超過五公分,向後不能超過十五公分。 4.前輪軸與腳蹬軸之間的垂線距離最少不能五十四公分、不大於六五公分。 5.禁止使用減少空氣阻力的裝置。 6.自車前輪的直徑大小可以與後輪不一樣,但必須是幅條結構,後輪允許用封閉輪,這些規則在考慮到安全的情況下可由技術代作出修改(如大風天氣)。7.車輪不准含有可使其加速的機械裝置。8.車把兩端必須填塞,車胎粘牢固。9.每個輪上都必須有剎車裝置。 10.傳統比賽用車或特殊自由車或裝備器材不能用於參加比賽,除非在比賽開始前得到裁判長的同意。(二)頭盔:必須佩戴:1.頭盔必須由官方承認的測試機構鑑定認可,如: * 美國國家準學院 * 斯涅爾(Snell)紀念基金會 * 瑞典國家消費者政策委員會 * 其它待宣布的授權單位 2.嚴禁更換頭盔的任何部位。 3.頭盔在選手在自由車比賽的全部過程中必須安全繫戴好。 4.自由車賽場上不戴規定頭盔的選手,在國際鐵總比賽七日內,將可能被取消參賽資格。(三)手把:對於參加世界鐵人三項、世界兩項盃賽和世界錦標賽的精英選手和青年組選手,以下有關自由車手把的規定於1997年6月1日起生效執行。(註:此規則不適用於分齡組比賽和長距離比賽)。 1.只允許使用傳統式下彎形把手車把。 2.允許使用夾車把手,條件為不超過前輪軸十五公分而且不長於車閘杆前端線。 3.直前的夾式把手,不得帶有變速杆。 4.允許使用護肘。(4)禁用器材: (一)耳機。 (二)玻璃容器。4、 跑步項目:(1)選手須在胸前及背後別上大會發給之號碼布,無號碼布者不得參賽。(2)選手不得借助其他動力進行比賽,違者取消資格。(3)比賽中,不得衝撞或阻擋其他選手,違者取消資格。(4)選手身體不適或體力不支,可向裁判示意,並由裁判取下號碼布停止比賽。 5、其他(1)競賽爭議:在規則上有明文規定或同等意義之註明者,以裁判之判決為準。(2)申訴程序:選手得以書面提出並簽名後,向大會競賽組正式提出書面申訴,且以仲裁委員會之決議為終結。提出申訴書時,須繳保證金新台幣壹仟元整,仲裁委員會若確認其申訴不成立時,得沒收保證金充作大會經費。(3)競賽中如發生糾紛,選手得以口頭立即向裁判申訴,並依本規程之規定,在口頭申訴後30分鐘內補提申訴書,由仲裁委員會處理,各項競賽進行中,選手、教練、親友皆不得當場質問裁判或妨礙比賽進行,否則取消選手之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