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遗传代谢性疾病_第1页
(优质课件)遗传代谢性疾病_第2页
(优质课件)遗传代谢性疾病_第3页
(优质课件)遗传代谢性疾病_第4页
(优质课件)遗传代谢性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基因遗传病与生化遗传 1 先天性代谢缺陷 inbornerrorsofmetabolism 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酶的结构改变或合成障碍 都有可能引起某种代谢过程的中断或紊乱 如果这种基因突变恰好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 就有可能传递给后代 从而使后代产生相应的先天性代谢缺陷 或遗传性酶病 hereditaryenzymopathy 首先提出 先天性代谢缺陷 概念的Garrod 2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共同规律酶缺陷与酶活性底物堆积和产物缺乏底物分子的大小与性质临床表型与酶缺陷 3 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的类型糖代谢遗传病氨基酸代谢遗传病核酸代谢遗传病脂类代谢遗传病维生素代谢遗传病金属代谢遗传病药物代谢遗传病 4 一 糖代谢障碍半乳糖血症 galactosemia 遗传学半乳糖 1 磷酸尿苷酰转移酶 GPUT 缺陷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致病基因定位于9p13 发病率约为1 50000 5 6 发病机制半乳糖和1 磷酸半乳糖在血中累积 部分随尿排出 1 磷酸半乳糖在脑 肾中累积可分别导致智力障碍 肝损伤甚至肝硬化及肾功能损伤等 7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患儿对乳糖不耐受 婴儿哺乳后呕吐 腹泻 继而出现白内障 肝硬化 黄疸 腹水 智力发育不全等 8 半乳糖血症 9 10 诊断实验室检查测定酶活性血和尿中半乳糖浓度红细胞中半乳糖 1 磷酸的含量 11 预防及治疗确诊后应立即停乳 代之豆浆 严重者应逐日监测尿内半乳糖水平 新生儿筛查可早期诊断 可用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培养物的酶学分析行产前诊断 12 蚕豆病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遗传学X连锁不完全显性 基因定位于Xq28 G6PD缺陷 分布具有世界性 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尤其是广东 13 发病机制G6PD6 p glucoseGSH G6PD缺陷 导致GSH生成减少 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下降 引起红细胞膜损伤 血红蛋白 链93位半胱氨酸巯基氧化 四聚体解离 形成Heinz小体 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破坏出现溶血 蚕豆 伯氨喹啉等富含氧化物 服用后可加重该病 14 临床表现 常见于10岁以下小儿 1 5岁为发病高峰 进食蚕豆后 蚕豆中的物质可使患儿体内的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被分解 导致大量红细胞破裂溶血 使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 15 发病轻重则与吃蚕豆多少无关 一般在进食蚕豆后1 2天内发病 早期病人常出现全身不适 胃口不佳 发热 头昏等酷似肝炎的症状 重症病人会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而释放出胆红素 导致黄疸 浓茶样的血红蛋白尿 肝脾肿大 并有恶心呕吐 腹痛等临床症状 若不及时抢救治疗 发病后1 2天内就会死亡 16 糖原贮积症 glycogenstoragedisease GSD 遗传学糖原贮积症是一类较罕见的遗传代谢病 由于酶的缺陷 使糖原在肝脏及肌肉中的代谢缺陷所致 根据所缺的酶不同 可将糖原贮积症分为 型 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以 型为最常见 17 糖原贮积症的几种类型 18 型糖原贮积症 发病机制葡萄糖 6 磷酸酶的基因缺陷 使肝 肾 及肠粘膜等组织中糖原蓄积 临床表现患者易出现低血糖 并有肝 肾肿大等症状 严重时会发生酸中毒 19 型糖原贮积症 发病机制基因定位于17q25 2 溶酶体内 葡萄糖苷酶的缺乏 使糖原处理障碍 造成溶酶体内糖原堆积 病变累及全身肌肉 临床表现一般在儿童期即发病 患者因心肌无力 心脏扩大而最终死于心力衰竭 20 型糖原贮积症引起心脏扩大 21 粘多糖贮积症 mucopolysaccharidosis MPS 发病机制粘多糖由结缔组织合成 是二糖重复单位串联而成的多糖链 粘多糖分解时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这些酶的遗传性缺陷可导致粘多糖降解受阻 蓄积于溶酶体中形成粘多糖贮积症 22 粘多糖贮积症的几种类型 遗传学 23 临床表现患儿出现肝脾肿大 骨骼异常 智力障碍等症状 蓄积的粘多糖可随患儿的尿液排除 患儿骨骼异常 粘多糖贮积症患儿 24 25 二 氨基酸代谢障碍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 遗传学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 疾病基因已定位于12q24 1 国外发病率约1 4500 1 100000 我国发病率约为1 16500 26 发病机制PKU患者PAH基因突变使患者肝脏内PAH缺乏 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 后者转化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 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 27 28 临床表现临床上表现为精神发育迟缓 皮肤 毛发和虹膜色素减退 头发呈赤褐色 癫痫 湿疹 特殊的鼠样臭味尿 患儿在出生后若不及早得到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便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和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 29 PKU患者精神发育迟缓 皮肤 毛发和虹膜色素减退 头发呈赤褐色 30 诊断临床表现新生儿筛查尿三氯化铁试验血氨基酸分析酶学分析DNA分析 31 PKU的分子诊断 32 治疗目前临床上常在婴儿出生后立即进行PKU的筛查 一经肯定 立即给患儿停乳 喂给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 禁荤食 乳类 豆类和豆制品 可以达到临床痊愈 33 右1为PKU患者 左1为其妹 经产前诊断后确诊亦为患者 出生后低苯丙氨酸饮食 达到临床痊愈 34 白化病 albinism 遗传学酪氨酸酶基因缺陷 遗传方式为AR 致病基因定位于11q14 q21 发病机制患者体内酪氨酸酶酶缺乏 不能有效地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前体 最终导致代谢终产物黑色素缺乏 35 酪氨酸酶 36 临床表现全身白化 视网膜无色素 畏光 白化病患者 视网膜无色素 37 尿黑酸尿症 alkaptonuria 遗传学本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疾病基因定位于3q21 q23 患者尿黑酸氧化酶缺陷 38 发病机制 尿黑酸氧化酶 39 临床表现病人的尿中含有尿黑酸 alkapton 曝光后可变为黑色的物质 这种病症在婴儿期就可表现出来 到成年时由于尿黑酸大量沉积于关节与软骨外 使关节变性 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炎 并发心脏病 40 41 三 核酸代谢障碍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症 Lesch Nyhansydrome 遗传学本病是一种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GPRT 缺陷所致的疾病 XR 基因定位于Xp26 p27 2 42 发病机制HGPRT是体内核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关键酶 它的缺陷使黄嘌呤 鸟嘌呤向相应核苷酸的转化受阻 底物在体内堆积 特别是在神经系统中的堆积 进而引起发病 43 44 临床表现患者一般为男性 出生3 4个月开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激惹不安 烦躁 运动发育迟缓 约1岁后出现舞蹈样手足徐动 肌张力高 下肢呈剪刀样交叉 约2 3岁起 表现强迫性自我摧残行为 多数智商低于65 患儿精神发育迟滞 强直性大脑性瘫痪 45 46 诊断红细胞 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HGPRT酶活性测晨尿的尿酸 肌酐比值可作筛选手段利用羊水细胞检查可行产前诊断 47 治疗现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口服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 别嘌呤醇 可抑制尿酸的生成 防止尿酸结石和肾脏病损 但不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饮食尽量无嘌呤摄入 48 着色性干皮病 xerodermapigmentosum XP 遗传学着色性干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由于患者体内缺乏核酸内切酶引起的疾病 本病可分为 XPA XPG 7型 目前已克隆出XPA XPB XPC XPD的基因 其中XPA定位于9q34 1 XPB定位于2q21 49 发病机制核酸内切酶缺乏 不能切除由紫外线诱发的嘧啶二聚体 特别是胸腺嘧啶二聚体 T T 50 51 临床表现患者皮肤对阳光过敏 日照后可出现红斑 水肿 色素沉着 干燥 角化过度及萎缩等皮损 有些病人智能落后 感音神经性聋及共济失调 易患基底细胞癌 鳞癌 恶性黑色素瘤等 均伴有免疫系统的异常 52 着色性干皮病 53 四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1 antitrypsin 遗传学 AR 1抗胰蛋白酶为糖蛋白基因定位于14q32 1 54 发病机制 1抗胰蛋白酶存在于血浆中 尿液 支气管分泌物等 可抑制血清中多种蛋白酶活性 1抗胰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