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1页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2页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3页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4页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县立达中学2011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卷) 高二政治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是指A思想、理论、信仰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B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D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就对经济的贡献来讲,艺术和文化绝非无足轻重。文化行业是创造力的发动机,而创造力是社会与经济创新的基础。”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AB CD3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A B C D4在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 B C D5“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A B C D6“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发展7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跨越三个世纪的时空中传遍了世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心灵,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平和希望。这说明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个人 优秀文化给人思想的启示和精神的享受 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A B C D8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文化的是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北京四合院、客家围楼(屋) 张家界自然风景区 诗经论语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妈祖庙A B C D9“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0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1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鸟巢”(国家体育场)和世界上首个基于“气泡理论”建造的多面体钢架结构建筑“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正在成为北京城新的标志性建筑。这被称为A传统习俗 B凝固的艺术 C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12“寻找 寻找 寻找/一千遍一万遍地寻找/寻找源头/寻找根脉/寻找回家的小路/寻找我的魂牵梦绕; 守望守望守望/一千年一万年地守望/守望初衷/守望未来/守望精神的家园/守望一个民族的骄傲。” 这是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节歌寻找与守望中的歌词。我们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寻找的主要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华文化未曾中断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A B C D13“一千年一万年地守望”,这是因为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 为我们的精神提供栖息之所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 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途径A BC D14“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篇论诗道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永无止境。对文化创新,我们应该这样认识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对文化的传承就是文化创新 只有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才有文化创新A B C D15商业化是现代传媒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美国,以时代华纳、美国在线、CNN、FOX等为代表的传媒集团垄断了大众文化的生产和销售,俨然就是媒体帝国。在我国,媒体走向商业化也是大势所趋。下列对传媒商业化发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传媒商业化发展不利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应该禁止B传媒商业化发展是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产物C传媒的过度商业化会牺牲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效益D传媒商业化发展有利于活跃文化市场、丰富文化产品、繁荣文化生活16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17. “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这是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1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又一次让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展现在世界的面前。当你看完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19.“小农意识、计划经济思想、官本位观念”一直是束缚我国中西部许多省市经济发展的“三条绳索”。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C.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 D.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造者的聪明才智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目的A B C D2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A.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B.发挥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心骨”作用C.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D.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222010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1周年。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错误的是.爱国主义是抽象的,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感觉.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据此回答23-24题23“传统文盲” 越来越多的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与其他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传统文盲”没有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 24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的兴趣 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 25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注重文化创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姓名: 考号: 班级: 南县立达中学2011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卷) 高二政治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湖乡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宏伟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历史文化的力量,深深烙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历史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是双向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湖乡文化的积极作用。请回答:为什么说区域历史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应该如何继承湖乡文化,发挥湖乡文化的积极作用?(12分)2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感的体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的爱国情感的体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是当今全国人民爱国情感的体现。(1)上述材料中的诗词名言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内涵?(2分)(2)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否是一样的?为什么?(4分)(3)作为新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的青年,你会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9分)28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二号”的本次飞行,将为中国进一步进行深空探测打下基础,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角度思考,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为什么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0分)29在奥运会开幕式后的第二天,奥委会主席罗格欣慰地表示:“自己特别注意到一天前的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