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河池市公务员招考笔试知识点_第1页
2015年广西河池市公务员招考笔试知识点_第2页
2015年广西河池市公务员招考笔试知识点_第3页
2015年广西河池市公务员招考笔试知识点_第4页
2015年广西河池市公务员招考笔试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广西河池市公务员招考笔试知识点2015年广西公务员招考公告信息|面试公告|海量复习资料及真题下载:/vtqpA2015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课程推荐:/DCndg第一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 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请开始答题:1.-26,-6,2,4,6,()。A. 11B. 12C. 13D. 142.12,12,12,716,1132,()。A. 1564B. 14C. 1348D. 133.-3,-2,5,(),61,122。A. 20B. 24C. 27D. 314.14,25,57,1,1714,()。A. 2517B. 2617C. 2519D. 26195.0,4,16,48,128,()。A. 280B. 320C. 350D. 420二、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请开始答题:6.从一大堆硬币中取出一堆硬币,分成三份,使得第一份的面值和的14,与第二份的面值和的18和第三堆的面值和的116的总和恰好是一分钱,问取出的这堆硬币的面值之和最少为多少?()A. 5B. 6C. 7D. 87.某商场举行黄金周促销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元减180,满200元减100,满100元减40;若不参加活动则打5.5折。小李买了价值41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问小李最少要支出()。A. 428元B. 429元C. 432.5元D. 433.5元8.某道路一侧有20盏路灯,为了省电,需要关闭其中3盏。假如灯的选择是随机的,请问3盏熄灭的灯等距排列(即相邻两盏熄灭的灯间隔的路灯数相同)的概率有多大?()A. 小于5%B. 5%到10%之间C. 10%到20%之间D. 大于20%9.有甲、乙、丙3种商品,某人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24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33元,则此人购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元。A. 6B. 8C. 9D. 1110. 一辆客车、一辆货车和一辆小轿车在同一条直线上朝同一方向行驶,在某一时刻,货车在中,客车在前,小轿车在后,且它们的距离相等。走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走了5分钟,小轿车追上了客车。问再过多少分钟,货车将追上客车?()A. 10B. 15C. 20D. 3011. 某年级的学生最胖的是49千克,最瘦的是23千克(按整千克计算)。如果从该年级学生中任选若干人,那么至少选()人才能保证有6人的体重相同。A. 98B. 108C. 136D. 14212. 小李、小张、小王定期去某超市采购,小李每隔6天去一次,小张每隔8天去一起,小王每隔9天去一次。某星期四,三人在超市相遇。问下次相遇是在星期几?()A. 星期五B. 星期四C. 星期日D. 星期一13. 有一个数,甲将其除以6,乙将其除以7,甲所得的商与乙所得的余数之和为12,则甲所得的余数为()。A. 3B. 4C. 5D. 614. 小王用100元买钢笔、圆珠笔、铅笔共100支,已知钢笔每支4元,圆珠笔每支3元,铅笔每7支一元,则小王买了圆珠笔多少支?()A. 3B. 5C. 7D. 915. N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如果NANBNC=246,则ANB的度数为()。A. 120B. 135C. 150D. 以上都不正确第一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一、选词填空。根据题意,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入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请开始答题:1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威胁、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突破国界的当下,不应该对“洋食品”过度迷信。对待“洋货”与“国货”应本着的态度,理性客观看待。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等量齐观B. 一视同仁C. 相提并论D. 厚此薄彼17. 如果你真想改掉习惯,就需要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觉察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有一个认知技巧也许可以更改习惯过程中的不适,即把居住在内心的那个非理性自我当成你自己的孩子,你要去培养他;或者你的对手,你要去打败他也行;总之不能当成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改变自己。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无功而返化解B. 功亏一篑缓解C. 一败涂地解除D. 一蹶不振消除18. 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有着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和父辈们相比,青年一代有着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但时代也制造了新形式的磨炼。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无可比拟B. 相形见绌C. 无与伦比D. 绝无仅有=219. 四年前,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市场上各种奥运收藏纪念品层出不穷,从纪念币、纪念钞到金银币、金银砖,甚至是电话卡、球拍、衣服等都加入到奥运收藏品的中,惹得众多市民争相购买,大家认为,这些收藏品既可以升值又可以留作纪念。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春风销售B. 火热类别C. 激情阵营D. 开幕行列20. 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或者即使特殊B. 或是甚至诸多C.还是或者充分D. 还是所以充足21. 苏东坡的诗里,常常洋溢着一种因美好食物而起的简单喜悦。诗的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也刻画出了诗人想大啖河豚的心情。据说宋朝人大爱河豚,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开封吃不到河豚,酒肆便出售一种让人聊以的“假河豚”。当时的文人雅士在叹息假河豚不如真河豚美味之余,也每年都有贪食的饕客死于强烈的河豚毒液之下。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突发奇想解嘲感叹B. 兴致勃勃慰藉感慨C. 蠢蠢欲动过瘾唏嘘D. 跃跃欲试卒岁哀叹22. 一个如玉品性的人,无论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都会出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风格。经得起人生辉煌时的顺风顺水,也挺得住潮落时的寂寞和悲凉。高潮时的举止言行决不、飞扬跋扈,懂得与人为善、平和待人的处世方式;潮落时则又能如一块璞玉,尽管尘土蒙住了光泽,内里依旧能晶莹剔透,并在再次出世时焕发出淡定后的温润光泽,如莲花吐芳,幽然无形,。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彰显颐指气使绵延不绝B. 彰示趾高气扬连绵不绝C. 凸显盛气凌人纷至沓来D. 突显自以为是昙花一现23. 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地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了。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白费心机B. 问道于盲C. 蹉跎自误D. 缘木求鱼24.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公共决策中,常常把公众列入利益的对立面,喜欢,依靠政府强制权力单边推行,诱发了一些地方政府与公众的对峙事件,激化了社会矛盾,使政府的公信力受损。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单打独斗B. 单枪匹马C. 巧取豪夺D. 冷眼旁观25. 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乐此不疲怡然自得天伦之乐B. 怡然自得乐此不疲乐天知命C. 乐不思蜀忘乎所以天伦之乐D. 乐不可支怡然自得阖家欢乐二、阅读理解。注意: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对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请开始答题:26. 基层法官压力确实不小,工作量大累、定纷止争难、待遇差升迁慢苦。但是法官具体工作表现为写判决书,在一些民事审判庭很多案子的判决甚至是由书记员先写草稿的,其他从发起诉、送传票、收证据、记笔录、送达判决、订案卷等通常是由书记员来做的,而且在这几个大项下有几十小项工作,繁琐但不能出半点错,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一个书记员配合一个审判员算好的,更常见的是一对多。好在书记员大多年轻,身体扛得住,但时间一长也容易生腰椎类的疾病。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问题是()。A. 基层法院的工作十分辛苦B. 基层法官压力大,任务重,上升空间小C. 基层法院工作中,书记官工作量大D. 书记官经常会得职业病27.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山西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被审议通过,至此,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38处。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为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化信仰中心。同样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印度的佛教大都失传了,中华佛教却繁荣昌盛,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本段文字意在说明()。A.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D.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28. 在晚年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艺术大师雷瓦诺,他在作画时必须忍受身体的疼痛,甚至连画笔都无法拿稳,经过这些病痛之后,他留下一句令人深思的话:“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文段所表达的寓意是()。A. 人生苦短,努力趁早B. 苦痛一时,艺术千秋C.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D.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29. 数字遗产或可大致分成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仅就能够兑换成真金白银的网络财富而言,但凡互联网较为普及的国家,目前总价值都是天文数字。例如,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英国人拥有逾200英镑网络财产,包括付费购买的音乐、电子书、应用程序、电影和电子杂志等。全英网络财产总价值可能超过23亿英镑。而在更多人看来,虚拟的精神遗产更为重要。博客和网络相册中存储的照片与视频承载着独一无二的个人情感,将成为逝者亲友追寻回忆的重要渠道和情感寄托。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 正如线下生活中的遗产安排一样,虚拟遗产应当由网民个人自行处置B. 如何妥善处理个人虚拟遗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C. 网站应当完善相关服务,帮助用户处理在线“身后事”D. 网民、网站、立法机构应当正视个人虚拟遗产问题,共同探索解决之道30. 大多数音乐作品,作曲家都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对绝大多数乐曲的所谓解说其实包含着很多解说者个人主观想象成分,甚至许多作品的标题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欣赏者根据“解说”“标题”来揣摩音乐的内涵时,往往一片茫然,从而引起沮丧的情绪。这也是造成人们普遍认为严肃音乐高深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搞音乐的人和那些真正喜欢音乐的人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从不管什么内容懂不懂的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即使是音乐专业工作者也听不懂音乐B. 不恰当的标题影响了人们对严肃音乐的欣赏C. 严肃的面孔和深刻的要求阻碍了优秀音乐作品的普及D. 享受音乐之美,别想“懂”与“不懂”的事31.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自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使得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B. 从事创造性活动,必须打破世界的对称性C. 现实的对称不同于逻辑的对称D. 打破原始的对称性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首要条件32. 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海发光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B. 海发光的优点和缺点C. 海发光的利用方法D.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33. 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这段文字意在()。A. 说明人为地防风沙是很难起到作用的B. 强调干旱半干旱地区只能种草不能种树C. 解释“防风沙”变为“造风沙”的原因 D. 指出种植防沙植物要尊重自然规律34. 麈(zh)尾,是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认为麈尾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年出版的 辞海下册4728页 “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 介绍麈尾实际的功能作用B. 简述麈尾从魏晋到宋兴衰演变的历史过程C. 说明近代麈尾形制了然而一般人却误解或不识的原因D. 剖析文献界与文物界脱节对人们认知的影响35. 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词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耳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 梅的品格向来为国人所推崇B. 国人对梅花普遍怀有爱恋之情C. 梅获得国人的好评是因其具有坚贞不屈的品格D. 如梅的超凡脱俗的生活历来为国人向往36. 无论官员公布的是不是真相,都要怀疑;无论政府推出的是不是善政,都要怀疑。这种怀疑固然说明了一些人对相关官员的成见,但也说明曾经有不少官员太爱作秀、太喜欢说假话、太善于演戏,以致今天你说了实话,人们还是不相信,这就是说假话的代价。要修复公众对公权力的信任,不能单纯依赖于公众的改变,更需要权力的自我修复,比如绝不可再造假,不可再愚弄民众。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 我们应该对公众过度质疑公权力的行为加以理解,并进行换位思考B. 说假话的代价是巨大的,官员应该避免说假话C. 一些官员以前太爱作秀、太喜欢说假话的行为导致了公众对公权力不再信任D. 公权力的成功修复,依赖的不仅是公众自身的改变,更需要公权力进行自我修复37.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除了需要相应的途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外,还需要有大学精神的保障。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与精髓所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若得不到大学精神的支撑,无疑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段文字的主旨是()。A. 对大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大学精神教育B. 目前我国大学生缺乏大学精神C.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有重要意义D. 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大学精神教育38. 有一种观点认为,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这既没有看到道义资源流失的文化断裂因素,也是对法律路径的过度依赖,把法律当成调节一切问题的手段。寻找信任流失的文化根源,是修复社会信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传统中国社会,是有它的信任结构的,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自有一套规范性的精神价值理念,虽有不合理成分,但千余年来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底线。但数次改造社会运动,打破了传统社会结构,也动摇了情操、气节这些传统人文底线。随后的年代,过去的历史得到了重新评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都朝进步的方向大步迈进,然而,文化重建却没能与它们同步进行。特别是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取向,使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利益化。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陌生人之间通过法律能比熟人社会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B. 传统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的精神价值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C. 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打破了原有的精神价值理念体系D. 目前,文化建设与物质发展并不同步39. 如果是极少数人喜欢吹牛,可能还只是个人品德问题,但如果有多达60%以上的人都喜欢吹牛的话,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现在很多人内心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在这种时候,吹牛不仅仅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安全感。比如调查显示,年轻人最喜欢吹牛的领域,首选“人脉关系”。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炫耀自己的人脉关系?因为有人脉表示自己背景深,后台硬,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别人都不敢轻视自己,欺负自己。吹牛可以营造一种虚幻的、拉大旗作虎皮式的安全感作为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个人品德有问题的人喜欢吹牛B. 近60%的人喜欢吹牛是因为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C. 人们喜欢吹牛的领域首选“人脉关系”,因为这能营造一种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感D. 年轻人之所以最喜欢吹嘘自己的人脉,是因为人脉代表了个人的背景和后台40. 灾难过后,“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多么无奈而沉痛的认识。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尚可用内心的人性力量去支撑,如果整个社会都缺失了这种脉脉温情,随之而来的冷漠和痛苦可能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我们之所以格外关注在舟曲涌现出的这些感人事迹,原因也在于此。文段最后加点的“此”指的是()。A. 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去支撑B. 灾难过后,面对亲人的离去,需要人们内心的人性力量来支撑C. 亲人的离去,让人们感受到了无奈和沉重D. 舟曲涌现的感人事迹,能够荡涤社会的冷漠和失去亲人的痛苦41. 全球经济网络正日益演变成为一个将全世界各大枢纽与节点连接在一起的横向网络。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基于产业分工和专业化而形成的效率改进与成本降低,仍然会影响城市的竞争力,但可替代性较强的从事标准化产品生产的能力,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很难构成核心竞争力。未来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将呈现更加多样化格局,产品设计的时效和差异化要求都日益提高,生产流程也需要更加柔性化。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 效率和成本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两大因素,但不包括可替代性强的标准化产品生产能力B. 要提升城市竞争力需要城市产品从生产到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提升C. 城市竞争力日益取决于多主体的合作质量及其在城市网络中形成的独特优势D. 城市竞争力将依靠产业链的完善和生产流程的柔性化得到提高并形成独特优势42. 在法国、德国行车,绝大多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都能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以及他们彼此间的礼让、和谐,使得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还是在西欧城市繁华狭窄的街道上,司机都能找到一种“放松感”和“信任感”。作为一名不熟悉路况的外国人,记者仅仅依靠奔驰E级车上配备的车载、便携式导航仪以及路书,就可以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安全、快捷地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在法、德能顺利行车的原因B. 在法、德行车让能让司机产生“放松感”和“信任感”C. 法、德发达的交通网使行车快捷方便D. 法、德的马路上的文明43.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想要的;另一种呢?是得到了我所要的。”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得到我所要的”也算是悲剧呢?这不是“心想事成”吗?非也。因为许多人达成自己奋斗的目标之后,才发现搞错了,原来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者,自己为这个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太高,根本得不偿失。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得到或者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悲剧B. 想要人生没有悲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无欲无求C. 有时候得到了自己想要到东西未必是幸事D. 人们要明白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以及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需要付出什么代价44. 过去,人们将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育成心脏和神经等细胞后进行移植时,人体也会将其视为异物而发生排异反应。但iPS细胞是患者自身的细胞制作的,所以很可能不会产生类似问题。由于ES细胞是破坏受精卵后制作的,所以一直以来被认为存在伦理问题,现在,有了iPS细胞,干细胞研究就会避开伦理问题。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山中伸弥在开发出iPS细胞6年后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A. ips细胞是患者自身细胞制作的,所以不会产生排异反应B. 人体会将移植的胚胎干细胞视为异物而发生排异反应C. 胚胎干细胞一直被认为存在伦理问题D. ips细胞能够取代EP细胞从而避开伦理问题45. 在自然面前,人必须足够地谦卑。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在自然面前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意。我们削平了百余座山,我们填平了百余条沟,我们建设了一座美丽的新城,但是,我们也改变了千百年形成的自然环境。原本涵纳这数万亩土地降水的森林不再,原本导走这数万亩土地降水的沟壑不再,原本生存于此的植物、动物不再,更重要的是,那些原有的平衡不再。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是()。A. 在自然面前,人必须足够地谦卑B.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C. 人类很容易改变自然环境D. 人类改变自然环境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46. 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一座古镇,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勾连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酒店里坐下来,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 B. C. D. 阅读材料回答4750题:生活在严寒地区的人们惯于通过喝酒来温暖自己,这样做可以增加到达手脚的血液流量,让人感觉暖和一点。然而,这仅仅是暂时的暖和,反过来却可能加速重要内脏器官的热量散失,造成更迅速的低体温症致死。针对严寒的更有效的传统做法是,运用隔热的服装、房屋和生火。为了适应冬天的寒冷,全世界的大多数人都只在较温暖的日子才从事户外活动。在一些社会,一家人身子挨着身子地挺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这与极地企鹅何其相似。当环境变得很冷时,我们的身体必须减少热量散失并增加内部热量生产。一些自然学家发现,人体对寒冷的常见生理反应包括进化出质量更大、更紧凑的身体(表面积更小,更有利于保存热量)。发抖也会产生短时间的暖和效应,发抖时增加的肌肉活动导致一些热量的产生。在帮助全世界的人们抵御严寒上,还有另外三种重要的生理反应类型,它们分别是:增加基础代谢率(对身体在休息时为维持必要生理过程所花总能量的衡量)、用脂肪为重要器官隔热,以及改变血流模式。为了适应持续的寒冷条件,不同地区的人们常常会产生上述三种生理反应中的至少一种。生活在严酷的亚极地(靠近极地)地区的人们,例如生活在西半球遥远北部地区的因纽特(爱斯基摩)人和生活在地球南端的火地岛印第安人,都有消耗大量高热高脂肪食物的传统。这能显著增加基础代谢率,反过来又导致身体产生额外的热量。这些人也都穿着厚重的衣服,常常彼此紧挨着睡在一起,并且在户外一直保持运动。非洲西南部的昆人和澳大利亚土著通常以另一种方式对寒冷做出生理反应。他们胸腹部的重要器官周围发展出了厚厚的脂肪隔热层。此外,他们的皮肤在夜晚会随着血管收缩而降温,因此热量散失减少,核心体温保持在正常水平。不过,他们的皮肤摸上去很冷。假如昆人和澳大利亚土著生活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他们就不可能进化出这样的适应性生理反应,否则集中于躯体的热量将使得手指、脚趾和其他附器因冻伤而失去。事实上,他们的生理适应源于他们所生活环境的温度很少会长时间低于0,并且缺乏丰富的高脂肪食物。47. 对于生活在严寒地区的人们通过喝酒来温暖自己这一做法,理解正确的是()。A. 可以增加到达手脚的血液流量B. 会造成迅速的低体温症致死C. 将加速重要内脏器官的热量散失D. 可降低罹患伤寒病的几率48. 下列哪项不属于帮助人体抵御严寒的生理反应类型?()A. 改变血流模式B. 进化出质量更小、更紧凑的身体C. 用脂肪为重要器官隔热D. 增加基础代谢率49. 对于生活在严酷的亚极地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传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消耗大量高热高脂肪食物B. 尽量减少户外运动C. 穿着厚重的衣服D. 常常彼此紧挨着睡在一起50.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发抖时增加的肌肉活动导致一些热量的产生,可产生较长时间的暖和效应B. 当环境变得寒冷时,我们必须摄入高脂肪食物以增加内部热量C. 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抵御严寒上采用的是相同的生理反应类型D. 消耗大量高热高脂肪食物可以显著增加基础代谢率,促使身体产生额外的热量第二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51. 犯罪嫌疑人甲因犯逃税罪而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受诉人民法院对甲判处拘役8个月,并交付公安机关执行。执行5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